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之风席卷全球,掀起了又一次的并购浪潮。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并购与反并购中,企业寻求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并购已经成为行业内流行的词汇,然而是什么原因或动机使得这么多的公司进行并购与重组?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水下分离器入口预分离构件在高气液比工况下的分离效果,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水下分离器3种长径比和3种入口倾角,建立了9个入口预分离构件的物理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各模型内部速度分布云图、速度曲线图及液滴分离效率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长径比和入口倾角对入口预分离构件内部流场的影响程度不同,长径比为4∶1、入口倾角为0°的入口构件内部流场最稳定,气液分离效果最好.(图6,参6)  相似文献   
3.
旋流气液分离器能够实现高气速、高气液比工况下的气液分离,从而满足降本增效的要求。通过调研国内外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类型的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进行了重点评述,从旋流场内液滴破碎机理、分离器内部流场参数等方面论述了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理论研究进展。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研究中的不足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建立水下旋流气液分离器的独立设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液滴在旋流场中破碎与聚合的理论研究;将旋流气液分离器与其他形式的分离器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4.
静电聚结器的脱水效果与能耗均优于传统电脱水器,然而其电源系统的强烈波动会对生产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为确定引起电源系统信号波动的主要因素,研究不同因素对电信号的影响规律,结合静电聚结理论和RLC电路基本规律,以内置式静电聚结器与电信号测试装置为基础,开展电源系统启动特性实验研究。采用双层绝缘电极板,改变电压、流量及含水率,研究电信号的波动特性。结果表明:流量和乳状液含水率对电信号波动幅度的影响较大,且含水率越高、流量越大,启动时电流波动幅度越大。通过改变启动方式,可以减小启动电流波动幅度,从而提高聚结器稳定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5.
甘薯产量形成动态及蛋白质的分配与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甘薯产量性状形成动态,将全生长过程分为3个时期:前期为植后60d内,中期为60~90d,后期为90~150d。干、鲜蔓重,中期达最大值,以后下降;干、鲜薯重,前期增长慢,中、后期增长快;生物总产量,受薯重影响大,后期增长较快;薯块烘干率、淀粉率,均以中期增长快,并现峰值;薯块可溶性糖的含量和产量,主要在后期递增。 全生长期内,甘薯各器官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顺序:叶片>吸收根>叶柄>地上茎>块根。各器官蛋白质含量,均以植后30d起呈递减。蛋白质分配主流,随生长期进展,从地上部逐渐转向地下部(块根)。蛋白质积累产量,前期直线上升,中期相对稳定,后期缓升,块根蛋白质积累产量与块根干物率和干、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从重庆市甘薯生产现状谈推广高淀粉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测定和调查了重庆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11个甘薯品种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生产力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目前重庆市的甘薯推广新品种为:兼用型品种渝薯34和南薯88,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徐薯18,渝苏1号,苏薯2号和绵粉1号,重庆市甘薯生产的出中在于加工,在推广高淀粉品种的前提下,走农户或就地小规模初级加工淀粉,企业收购淀粉进行各类深度加工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明确清管器结构参数对射流清管器运行规律及射流效果的影响,对于保障管道流动安全、顺利完成清管作业尤为重要。对某实际天然气凝析液管道进行清管模拟,分析清管器旁通率、摩擦力等结构参数对其运动特性及清管段塞的影响,并研究凝析液和液态水在射流清管过程中运动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射流清管器平均速度随旁通率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旁通率增加可以显著降低清管段塞量,平缓气量波动;摩擦力对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若模拟前清管器摩擦力计算偏小,将导致清管段塞的预测值大幅增加;液态水和天然气凝析液在射流清管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差异较大,液态水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射流清管效果。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分析了70年来中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变化,发现油气储运工程教育从创建专业之初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逐渐转向注重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当今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存在差异。根据高校教师梯队现状,结合国家能源转型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油气储运工程人才的需求,指出目前油气储运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不吻合、学生缺少系统的知识应用环节训练、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为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建立教师工程能力培养制度,确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融合性课程结构,构建“工程+智能”课程体系,应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新时代油气储运本科教育回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表1,参18)  相似文献   
9.
“渝苏76”系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于1992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杂交种籽中选育的早熟食用甘薯新品种,母本“徐薯18”,父本“苏薯1号”。1995~1996年参加四川省甘薯早熟组(栽插后100d收获)区域试验,1997年在四川、重庆参加生产试验,1998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品种已在四川、重庆等省市生产上推广8000hm2。1 主要特征特性“渝苏76”顶叶绿色,叶缘稍带褐色,心脏形;成熟叶浓绿色,心脏形;叶脉、脉基紫色;叶柄绿带紫色;叶柄基部紫色;蔓绿带紫色,长200cm左右,基部分枝数2~4个;薯块呈下膨纺锤形或块状,薯皮…  相似文献   
10.
H2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和燃料,面临大规模存储需求。盐穴、枯竭油气藏及含水层3种地下储氢库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是目前可行性最高的解决方案,其中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氢最具发展前景。通过对比H2与CH4、CO2的物性差异,探讨了地下储氢的特殊性,重点梳理了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氢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对于不稳定驱替与渗流扩散引起的气体泄漏,需控制注气速率,优化注采及垫层气布置方案,开展盖层突破压力、表界面特性及流动传质机理研究;对于耗氢的地球化学反应与微生物催化作用,选址应避免高含氢敏感性矿物、离子及微生物的地层,防止大量H2被消耗;对于圈闭与人工材料完整性失效问题,应基于地层宏观、微观的变形及破裂演化特征,评估地层损伤与气体泄漏风险,合理选材以加强人工设施抗腐蚀、抗氢脆性能。最后,指出了未来地下储氢技术研究的攻关方向,分别为多尺度多场耦合H2损耗机制研究、地下储氢场地尺度数值模拟研究、地下储氢气体运移及泄漏监测技术研究,以期为推动地下储氢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图5,表3,参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