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通过对我省现有小麦超高产材料进行分析表明 ,小麦由高产 (666 7m2 产量 50 0kg左右 )到超高产(666 7m2 产量大于 60 0kg)主要是因穗数的增加。在超高产大穗型品种中 ,对产量起首位作用的是穗数 ,而多穗型品种起首位作用的则是穗粒数。在超高产材料的选育中 ,大穗型材料应该重视多穗性的选择 ,而多穗型材料则应该注重大穗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杂交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杂交粳稻新组合"榆杂29"两年的超高产实践为研究内容,探讨该组合超高产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研究表明:1. "榆杂29"的超高产技术路线有两条。2. 超高产需要肥沃的水稻土和科学的施肥、管理技术。3超高产的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仍在孕穗期,达9.26~9.584超高产的关键措施:培育壮秧,适时早栽、施足促蘖肥,及时促控、增施钾肥、磷肥、保健栽培。  相似文献   

3.
优质晚粳稻超高产栽培"置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晚粳稻镇稻10号超高产的技术攻关试验结果表明:(1)经江苏省专家组实割验收,1个攻关田和2个示范方种植的镇稻10号实收产量分别为822 kg/667m2、750 kg/667m2和780 kg/667m2;(2)凸显超高产"置前技术"农艺设计的栽培与生长优势;(3)示范试验应用和开发的一早、二提前、三量化的置前技术,达到了前期促蘖早发稳穗、中期强源扩库大穗、后期养根保叶高粒重的目标,从而实现了超高产。  相似文献   

4.
超高产玉米品种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超高产玉米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抗逆性强、抗倒伏耐肥等特点,提出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高质量整地播种和促控结合的田间管理技术等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麦优势蘖利用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①超高产小麦优势蘖组的概念、指标及合理利用模式。②超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动态指标及高效施肥策略。③超高产小麦群体结构和质量指标。④超高产小麦栽培应具备的土壤基础养分指标与优化施肥技术指标。⑤以优势蘖利用为核心的“三优二促一控一稳”超高产栽培技术。三优:一是优良(优质)超高产品种选用。二是优势蘖组的合理利用。三是优化群体动态结构和群体质量。二促:一促冬前壮苗,打好高产基础。二促穗多穗大粒重,高产优质。一控:合理控水控肥、控苗壮长。一稳:后期健株稳管,促粒防衰。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重庆市当前玉米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的目标,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和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从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提高群体质量的途径、诊断技术和定性、定量促控措施,建立玉米超高产和高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淮麦33、烟农19和连麦7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对小麦的产量、主要品质指标、RVA特征值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高产栽培小麦(产量为7.52~8.31 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小麦千粒重高,穗粒数多,单位面积穗数与对照高产栽培小麦无显著差异;与高产栽培(对照)相比,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增加小麦的湿面筋含量、容重、粗蛋白质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的含量,对谷醇比与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对淀粉黏滞谱(RVA)特征值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表明超高产栽培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超高产一般是指亩产量达到和超过600千克的小麦田块。超高产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可简单概括为三句话:一是推迟春管,减少无效分蘖滋生,促根下扎,建立合理群体;二是科学运筹拔节、灌浆期水肥管理,增喷叶面肥,保穗数、促大穗、增粒重;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危害,适时收获保高产。一、超高产小麦的生育特点1.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创造充分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是超高产小麦的基础。小麦干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花前储备在茎、叶、鞘中的营养物质,二是开花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玉米新品种登海605的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健壮个体和长势均匀一致的群体、加强生育期田间管理,促长保绿防衰,促穗大粒重、完熟期收获,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总结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超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
超高产小麦品种特点及其合理群体结构调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超高产小麦品种应具备的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抗倒耐肥、灌浆速度快等特点和合理的群体结构应符合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群体光合性能好、茎蘖消长动态合理等要求,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高质量整地播种和控促结合的看苗管理技术等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超高产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60-70年代推行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选育与推广以来,我国水稻单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为了增强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能,80年代日本人率先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概念。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始于90年代中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超高产水稻育种已经成为稻作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1)新株型育种理论;(2)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是超高产育种的一大方向;(3)籼粳亚种间杂交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4)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选育超高产组合。并指出当前水稻超高产育种存在的一些问题:(1)超高产和优质的统一问题;(2)不能实现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3)超高产与抗性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市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比新疆石河子与宁夏两地的气候条件、灌溉条件、促控技术等,提出了宁夏开展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应在增加密度、控制株高、加强肥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河南省平原农区小麦超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采取"选用高产品种、深耕改土、测土配方施肥、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合理促控、追肥前氮后移、加强管理、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促使平原农田小麦产量达到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秧具有较多总根数、白根数和绿叶片数,从而使得其分蘖的发生、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优势,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实现超高产群体打下基础。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为穗粒兼顾型:即穗数17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前促、中稳、后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具有较多总根数、白根数和绿叶片数,从而使得其分蘖的发生、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优势,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实现超高产群体打下基础。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为穗粒兼顾型:即穗数17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前促、中稳、后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LI-6400测定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茎干(接穗)割面涂乙烯利刺激剂后的叶片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普通芽接树和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具有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胞间CO2浓度(C i)则随之下降的趋势;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叶片的Pn、Gs、Tr和C i均大于普通芽接树,且有随光照强度增强差异增大的趋势.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光饱和点(LSP)与普通芽接树有显著差异.以上表明,在乙烯利刺激下,超高产橡胶芽接树能充分利用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18.
超高产玉米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普通玉米品种长城799、通吉100为对照,研究超高产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及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的衰老,超高产品种的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峰值均出现在吐丝期,随后逐渐降低。4个品种比较,超高产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的保护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而叶绿素(Chl)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种植密度在7.1万株/hm2时产量达13716.3 kg/hm2。超高产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有利于延缓衰老,促进干物质积累,这是超高产玉米能够获得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生产上的常规栽培模式为CK,对产量及其结构、群体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根系活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同时,在江苏东海、兴化、高邮、常熟等地,以徐稻3号、常优1号、陵香优18、武粳15等品种为材料,进行(15—50)×667m2连片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栽培综合试验与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结果】2品种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的实产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750kg/667m2)。与CK相比,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2模式每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大,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与之相当;2模式的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准时够苗,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且数量适中(适宜穗数的1.3—1.4倍),此后群体平缓消减,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显著高于CK;其群体LAI动态与茎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最大LAI均出现在孕穗期,为8.0—8.5,成熟期仍保持3.5—4.0;群体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2模式在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较CK低,中期(拔节—抽穗期)与CK相当,后期(抽穗—成熟期)显著高于CK;2模式在拔节期的根系干重与CK相当,抽穗期和成熟期则显著高于CK,而这3个时期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CK,其抽穗后(抽穗—腊熟期)的根系平均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均显著高于CK。同时,连续2年多地的稳前优中强后超高产综合栽培试验以及后3年扩大到100×667m2连片试验田上的生产性验证试验,实产均达800kg/667m2左右。【结论】揭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根本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提出了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是以超高产玉米品种为研究平台,针对山东省玉米千斤省建设和高产创建活动对超高产技术的需求,通过研究超高产玉米品种筛选、超高产玉米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集成等提出的。技术要点1.精选良种。(1)所选品种要求株形紧凑、耐密植、抗倒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