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论述实现大豆超高产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针对在新疆灌区生态条件,实现4 900~6 000 kg/hm2超高产的理想株形,理想群体性状模式及实现超高产指标的实践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2.
<正> 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05—2007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对大豆超高产品种筛选、高产种植模式、超高产品种源库关系、高产土壤环境条件、超高产施肥技术等进行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中国春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超高产栽培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该省大豆平均单产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强劲需求,意义十分重大。对大豆产量构成要素、相关栽培因素及黑龙江省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的进步,在较小面积上实现超高产栽培是可行的,而超高产栽培对大面积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疆大豆超高产栽培的实践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新疆的光热资源、关键栽培措施以及产量结构等各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了1999、2003和2006年间三次大豆超高产栽培的过程和结果,阐述了新疆大豆超高产栽培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峰 《北京农业》2012,(21):19-20
当前,国内外关于大豆高产与超高产技术方面的研究甚多,并记录下了高产与超高产的国家。比如美国的Cooper选择培育的半矮秆大豆品种,年产量达到了400.0kg/667m2,最高产量甚至达到了530.0kg/667m2。日本所选择培育的东京1号大豆年产量达到了210.0~413.0kg/667m2。我国黄淮地区安徽省蒙城县种植的"MN91413"生产田为1081.21m2,年产量达到了315.1kg/667m2,2000年辽宁省海城市,生产田为3134.90m2,年产量达到了327.2kg/667m2,我国大豆产量最高的要属1999年新疆选育的"新大豆1号"在生产田为765.05m2中,年产量达到了397.1kg/667m2。主要以新疆为例对大豆超高产的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宁夏灌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有利于鲜食菜用大豆的生产。本文中,笔者就宁夏灌区鲜食菜用大豆的播前准备、品种选择、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稳磷增钾、精细管理、化学调控、精准施药、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宁夏灌区鲜食菜用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实现宁夏灌区生态条件下鲜食菜用大豆优质、抗病、高产,从而为发展宁夏鲜食菜用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三江平原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因受到高纬度有效积温低、降水不均等自然资源条件约束,大豆产量年际间变化较大,种植效益比较低。近些年来,农场利用半矮秆大豆品种,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小面积上虽然创造了高纬度大豆产量4500kg/hm2的高产记录,但在大面积应用上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八五二农场2018年针对三江平原地域特点,结合已有的先进栽培技术,有所创新的进行了大豆超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经过1年的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万亩以上大豆平  相似文献   

8.
春大豆中早熟种黑农40单产4899kg/hm~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了 1999年在新疆春大豆中早熟品种比较试验 ,筛选出黑农 40高产品种 ,并研究出实现超高产技术方案。 2 0 0 0年对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试验示范 ,并对实现 4899kg/hm2 产量结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豆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由于目前种植技术不够科学致使产量偏低,农民不愿意种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分析总结出一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实现高效农业,实现大豆突破性创高产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10.
铁丰33号大豆是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通过有有性杂交技术繁育出的高产、稳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28天左右,适应性广,一般产量为200千克左右,最高产量可达到278.9千克。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蛋脂总含量为64.67%,栽培技术简便易于管理,投入产出效益好,适合北方春大豆区的辽宁、甘肃、内蒙、宁夏、新疆、陕西北部、河北北部等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飞虎 《农技服务》2009,26(7):21-21
研究了大豆新品种间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为大豆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大豆品种因素、密度因素、施肥因素在间作的方式下的产量效益,筛选适合当地生产、宜于间作的大豆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籼88一18高产栽培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高产形成特点,优化群体动态,综合栽培技术等进行探讨,并根据稻作实践提出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种植密度和单播、混播种植方式对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3株/盆、6株/盆和9株/盆),2个种植类型(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 (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样,将根系从土中取出,反复冲洗, 利用根系扫描仪WinRhizo Program(Re.gent Instruments Inc.Canada)对样根进行扫描测量,测定单株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根系活力用TTC法(甲醇浸泡法)测定;伤流液用重量法收取;伤流液中的磷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UV-2450),钾用火焰光度计(PEAA800)测定,可溶性糖用蒽酮法测定;由超高产品种在混播、单播处理下根系性状的比值除以普通品种在混播、单播处理下根系性状的比值得到超高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RCR),RCR>1表示超高产品种比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力强。【结果】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和伤流成分在密度和种植方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个生育期,不同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力均在鼓粒期达到最大,伤流量和伤流成分的最高值则出现在开花期。鼓粒期至成熟期,超高产品种的单株根长、根体积普遍高于普通品种,单播和混播处理下,分别较普通品种高出8.2%、10.4%和53.9%、34.6%。超高产品种的根系活力较强,而且具有较高的伤流量和伤流成分,3种密度水平下,超高产品种的平均伤流量分别高出普通品种16.9%、42.0%和49.1%。超高产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普遍高于普通品种。随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单株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下降,其中普通品种的下降幅度更大,达50.9%和50.7%。混播时超高产品种与普通品种的根系活力差异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高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的根系竞争比率也提高,由平均1.00增至1.63,其中6株/盆处理下根系竞争比率增幅达到显著水平。6株/盆和9株/盆的种植密度下,超高产品种的单株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混播时差异达显著水平;随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下降,其中普通品种的下降幅度更大,达62.5%和60.0%;大豆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与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品种在密植条件下根系更发达,具有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竞争力和较高的物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齐民要术》与大豆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豆种植科技发展源远流长,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对大豆种植技术有详细的记载.本文通过对<齐民要术>及有关历史文献资料中关于大豆栽培技术的分析、推敲,试图探究其对后世传统大豆栽培技术发展的影响,揭示促进现代大豆栽培技术进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蒜豆套种栽培技术是富锦市经多年研究而形成的独特的垄台栽种大蒜,垄沟精播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针对该项技术中不同栽培措施对大豆、大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完善蒜豆套种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磷酸二铵施肥水平和单混种植处理对超高产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品种辽豆11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规律的影响,比较磷酸二铵施肥量对单播和混播种植条件下大豆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养分吸收与利用规律。【方法】于2012和2013年在盆栽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苗期施入磷酸二铵,施肥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0 mg·kg-1干土;100 mg·kg-1干土;200 mg·kg-1干土。2个种植类型,分别为单一种植方式:各品种单播;混合种植方式:同一盆中各品种按1﹕1种植。在大豆的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和生理成熟期(R8)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株,按器官分开后,在105℃下杀青30 min,80℃下烘干至恒重,测定干物质重量。留小样粉碎后,用浓H2SO4-H2O2法消煮,消煮液中的氮用凯氏定氮仪(KN520)测定,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UV-2450),钾用火焰光度计(PEAA800)测定。【结果】品种间和种植方式间大豆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利用存在显著差异。开花期至成熟期超高产大豆积累更多的氮、磷、钾,并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和氮、磷收获指数。施肥量的增加均使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植株养分百分含量增加,且超高产品种增幅较大。200 mg·kg-1施肥水平下,开花期超高产品种的茎秆和叶片的氮素百分含量增幅较普通品种高出66.9%和30.5%,磷素百分含量差异幅度达28.1%。鼓粒期,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间荚皮、籽粒的磷素百分含量差异随施肥水平的增长而增加。成熟期,品种间钾素百分含量差异幅度在高肥水平下达到18.6%。在混播和施肥处理下超高产大豆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品种。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混播时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下降,磷、钾收获指数均增加。混播使得超高产品种与普通品种的养分利用效率、养分收获指数的差异性增大,在中肥(100 mg·kg-1干土)和高肥(200 mg·kg-1干土)水平下差幅更明显。中肥和高肥水平下,混播时超高产品种的氮、磷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品种高出13.6%、14.2%和2.1%、10.4%;品种间钾素利用效率差异由单播时的4.9%增至10.8%。【结论】施肥会增强超高产大豆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转运能力。不同品种间竞争时,超高产品种在施肥量充足的条件下具有更强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肖莉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246-247
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对颖州区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实验,本文总结其具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夏大豆品种山宁14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夏大豆山宁1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66.7m2种植密度1.8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25kg、出苗后70天追施尿素10kg、每12天浇水1次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在生产实际中,为增加可信性,借助产量频数分析法作进一步解析,得出山宁14号666.7m2产量大于240kg的栽培方案为:密度1.2—1.3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12~18kg,出苗后41-45天追施尿素10kg,每9—10天灌溉1次。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基因组测序之后,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迅速,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用于转基因育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建立了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研究、转基因品系安全评价等转基因育种研究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其中,转基因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探索和优化等方面。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阐述,可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