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沁河上游河岸植被缓冲带评价与恢复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河岸带特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北方河岸带的特点.提出了从植被结构完整性和河岸结构稳定性两方面的14个指标组成的河岸带植被结构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山西省沁河的一级支流赤石桥河和紫红河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评价;同时进行河岸缓冲带恢复重建试验,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下纯草、乱石滩、纯灌三种沁河上游河岸带典型地块的植被恢复效...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分析了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环境影响因素,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河岸植被缓冲带的主要生态功能为缓洪护岸、截污净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前,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外来物种入侵、大量硬质工程建设和农业、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等。长江流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技术应根据不同河岸带的特点和功能来确定,并加强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管理。未来研究应集中于:①开展河岸植被缓冲带遮阴效应的过程及机制研究,根据遮阴效应的研究结果,讨论遮阴的利弊问题,以及遮阴效应与缓冲极端气候的联系。②开展极端气候条件下生态功能研究,利用模型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雨、干旱等)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截留减污效应,为植被缓冲带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③开展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和各气象站点数据,从景观和流域尺度研究自然和人为活动对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探讨河岸植被缓冲带综合治理和管理模式。④建立植被缓冲带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数字化手段对河岸植被缓冲带实时监控,结合野外观察和采样分析,综合评价河岸植被缓冲带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参43  相似文献   

3.
河岸植被缓冲带完整性对维持河岸连通性、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以贾鲁河郑州段的河岸植被缓冲带为对象,采用多指标评价分析法,建立河岸植被缓冲带完整性评价体系,并对贾鲁河河岸植被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贾鲁河50%的断面为次不完整,41.67%的断面为基本完整,不完整的为8.33%;按照不同类型河岸断面,将贾鲁河河岸带划分为:U形+较缓坡、U形+缓坡、U形+较陡坡、园林绿化带。4种河岸断面植被完整性评分顺序是:U形+较陡坡U形+较缓坡U形+缓坡园林绿化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长株潭湘江河岸带现状及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河岸植被缓冲带典型区段的划分,依据河岸植被缓冲带规划及重建原理,提出了长株潭湘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规划重建措施,对重建后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系统效能进行了预测,以期为长株潭湘江河岸带的管理、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岸植被缓冲带,作为生态交错带的一种类型,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研究河岸水陆交界带的重要区域,对河流水质保护和湿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在靖江新桥镇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雨洪调节功能、自然生产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分析了靖江新桥镇长江沿岸湿地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河岸带是功能最完备的生态系统之一,河岸植被带的功能是河岸带研究的重要内容,草本群落作为河岸植被带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河岸带物种多样性,维护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提高河岸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模型REMM为例,介绍了国外河岸带研究的最新成果。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模型(REMM)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模型,它可以模拟河岸带的水文、C、N、P营养物质循环、迁移及植被的生长过程。REMM输入的数据是田间的N、P等营养物质、沉积物,输出的是地表径流和浅地表径流及通过渗漏转移溪流和周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沉积物的数量。河岸带包括三个区,REMM允许用户定义每一个区域的不同植被类型组合,以便找出拦截污染物效果较好的缓冲带类型,模型的模拟数据可以为建立植物缓冲带,提供决策依据。最后对REMM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汾河河岸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岸带地理环境及植被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岸带植被管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岸带及其植被的科学管理对策,为河岸带植被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冀北山地河岸缓冲带净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充分了解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地表径流的方法,选取冀北山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河岸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对地表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在5种不同植被类型河岸植被带中,随着河岸缓冲带宽度的增加,各缓冲带对地表径流中COD、TN、TP的去除率基本呈增加趋势,但对各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各异,华北落叶松林能在较窄的距离内较迅速去除径流中COD、TN、TP.[结论]各标准地对地表径流中不同污染物的削减各有优点,在对受污染的河流进行生态植被修复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河流水质污染特点选择植被类型.冀北山地在建设较窄河岸缓冲带时,可以优先考虑采用华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生态缓冲带对重金属扩散的控制效果,于2020年6—11月在云南省兰坪县兔子山矿段磨面河河岸带构建灌/草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开展原位试验,研究8种灌-草模式生态缓冲带植被生长状况、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水土流失及重金属扩散特征。结果表明:泥沙是Cd、Pb和As迁移的主要载体。在生态缓冲带植被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盖度超过85%时,提高植被盖度能有效消减污染扩散。11月径流中泥沙、Cd、Pb和As平均浓度较7月分别降低58%、46%、41%和40%。灌/草套种模式水土流失量和重金属流出量较草本植物单作模式更低。PCA分析表明,8种模式中黑麦草/杜鹃模式水土流失和Cd、Pb、As流出得分最低。研究表明,灌/草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能有效减少采矿废弃地重金属扩散,推荐采用黑麦草/杜鹃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作为Pb-Zn矿采矿废弃地沟渠河岸带污染物消减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帝山林区文峪河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流域航片、森林经理调查资料和林相图为基础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应用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要素优势度指数、类斑形状指数、景观要素斑块分维数等景观格局分析指标,对流域景观空间总体分布、景观组成结构、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了文峪河流域植被景观的总体格局,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规律,特别是植被景观沿河流上中下游纵向梯度分布格局和河岸带横向距离梯度分布格局,初步总结了目前文峪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基于景观格局分析成果,针对流域森林景观保护和建设中应重点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流域景观建设和保护的总体设想,即上游及中高海拔带重点进行寒温性针叶林保护;中下游山地积极增加阔叶林,营造混交林;河谷重点开展河岸植被和河岸林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含磷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成为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岸植被缓冲带能通过吸收、截留,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平缓坡地上构建适宜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研究河岸植被缓冲带对磷的截留效率,为减缓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太湖河岸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缓冲带在不同宽度(15、30、40 m)、不同林分密度(400、1 000、1 600株·hm?2)、不同植物组成(‘南林95’杨Populus × euramericana‘Nanlin 95’林、中山杉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林、‘南林95’杨-中山杉混交林)以及不同林龄(3、4、5、6 a)方面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截留效果的差异,确定适宜的人工林缓冲带结构。  结果  30 m宽的河岸缓冲带可很好地截留径流水中磷素,总磷截留率在30 m处最高,为77.30%,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截留率随宽度增加而提高,截留率在不同宽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截留效果较好的河岸缓冲带的林分密度为1 000株·hm?2,截留率分别为84.29%和93.25%;杨树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的截留率较高,达82.37%,中山杉林缓冲带对可溶性磷截留率略高于杨树林,不同植物组成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较总磷好;随林龄增加,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率呈上升趋势(P<0.01),5年生时截留率最高。  结论  30 m宽的河岸缓冲带基本能满足截污需求,且杨树林缓冲带截留污染物效果较好。缓冲带在林龄较小时截留磷能力较强。图5表1参40  相似文献   

13.
漓江沿岸水陆交错带景观调查与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漓江河流形态、水质状况、河岸植被群落结构,为漓江及其沿岸生态景观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重点样地调查、问卷调查结合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对漓江沿岸河岸形态、水质状况、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结果]漓江沿岸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特别是自然河道的裁弯取直、渠道化、修筑硬质驳岸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受到严重干扰,阻碍了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应用生态砾石床水质净化技术、植物浮岛技术、增加河岸植被缓冲带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使漓江沿岸驳岸渠道化现象得以改善,恢复了河流的蜿蜒曲折状态;沿岸残缺的植被得以修复,植物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植物景观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已基本恢复.[结论]应用生态砾石床水质净化技术、植物浮岛技术、增加河岸植被缓冲带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可促进漓江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3S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及结合实地勘查,以河道宽10倍作为河岸带范围比较分析马鞍山市建成区4条河流(慈湖河、采石河、雨山河、永丰河)河岸带土地空间特性及景观格局。结果表明:该市河岸带比重大,占研究区的20.73%,总体上以建筑及农田用地类景观为主,两者的斑块平均面积大;绿地景观比例小、尤其是滨水绿地少,未见自然的河岸植被带,河岸带的生态功能弱。比较4条河岸带景观,位于近郊的河岸带景观丰富度及均匀性均高于市区河流、优势度低于市区河流。作者建议在适当增加河岸带的绿地面积的同时更应提高滨水绿化率,可参照永丰河的绿化水平,将河岸带绿地率增加至7%左右,同时提高滨水绿化率至6%以上。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滨水缓冲带研究的意义、功能以及北京地市滨水缓冲带的现状,探讨了河岸带类型、缓冲带位置、植物种类、缓冲带宽度等因素在北京市滨水缓冲带设计中的影响,提出了滨水缓冲带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滨水缓冲带研究的意义、功能以及北京地市滨水缓冲带的现状,探讨了河岸带类型、缓冲带位置、植物种类、缓冲带宽度等因素在北京市滨水缓冲带设计中的影响,提出了滨水缓冲带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滨水缓冲带研究的意义、功能以及北京地市滨水缓冲带的现状,探讨了河岸带类型、缓冲带位置、植物种类、缓冲带宽度等因素在北京市滨水缓冲带设计中的影响,提出了滨水缓冲带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影响植被分布状况的土壤环境,揭示荒漠河岸植被盖度空间变化规律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石羊河下游荒漠植被河岸带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数理统计的方法,考察了距河岸500 m范围内的植被盖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土壤养分与灌木、草本及总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石羊河下游河岸带荒漠植被中,河岸间距与植被总盖度、草本植被盖度呈负指数相关,与灌木呈二次函数相关;由于植被根系作用,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植被总盖度和草本盖度的主要因子,且与40 cm深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显著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灌木盖度和长势的主要因子,其含量随河岸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250 m处达到最大;土壤综合状况是影响植被丰富度的主要因子,250~300 m处土壤综合状况最佳,植被种类最多、长势最好.【结论】草本、木本植被盖度空间变化规律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不同,可为石羊河下游河岸带植被的重建和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区不同河岸带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保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区河岸带植被类型可以较为显著地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在河岸带0~30cm土层的分布特征。河岸带的结缕草草坪、虎尾草草坪与荒草地、杨树林、火炬树林相比,土壤的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cm和5~10cm土层均有显著的降低,而在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差异则不明显。2)在0~30cm的河岸土壤,河岸的结缕草坪和虎尾草坪的土壤养分平均含量都要小于河岸的荒草地和林地,但2个草坪类型的土壤容重则较大。河岸带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依次为荒草地、杨树林地、火炬树林地、结缕草草坪和虎尾草草坪。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3个不同密度杨树林(南林95杨,Poplar Nanlin 95)河岸缓冲带在不同宽度对径流水中磷素的截留效果,测定水、土壤以及植物样内总磷和无机磷含量,分析河岸植被缓冲带截留磷素的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林河岸植被缓冲带的最适宽度为30 m;15 m宽度即可截留60%的总磷;杨树林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 600株/hm~2。土壤对磷素的截留量是河岸植被缓冲带总截留量的80%。无机磷各组分中,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酸二钙型磷(Ca_2-P)和磷酸八钙型磷(Ca_8-P)含量较低,且随宽度增加而降低;闭蓄态磷(O-P)和铁结合态磷(Fe-P)含量很高,和磷酸十钙型磷(Ca_(10)-P)三者含量随宽度增加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