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的城市农民和进城农民工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农民培训十分重视。以广州市为例,对不同农民群体的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群体得到的政府培训极不平衡,培训与就业脱节,农民总体上希望参加培训,对是参加什么培训却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2.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2,(15):52
我国将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国务院日前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应保尽保,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就业服务将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国务院近日强调,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激发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转变肉鸡产业生产方式农业部近日表示,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要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抓手,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坚持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增强  相似文献   

3.
赵平  赵继文 《河南农业》2004,(12):45-45
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中被雇佣的来自农村的工人。进城农民工主要是填补城市“剩余”的就业岗位。农民工进入城市,但没有融入城市,离开了农村,仍然与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进城打工不仅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繁荣,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就业问题而严重受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意愿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制度不公平、渠道不完善、地域不平衡问题,从调整供需结构、构建公平环境、完善信息渠道、统筹城乡区域4个方面,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05,(9):59-60
江苏省出台征地补售新政策;福建省农民工进城就业可办“农保”  相似文献   

6.
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留在城市的决策受到其城市归属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选用福建省农民工就业与城市融入调查的数据,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医疗服务、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的满意度对城市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子女教育满意度对城市归属感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男性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的满意度对女性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由于社会及自身因素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针对当前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天津市3个涉农区县进行调查分析,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就业帮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9月24日,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做好全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新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意见》指出,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对象,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9.
民工潮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就业服务市场,也对过去主要面向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带来了挑战.城市职业介绍机构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缺位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与农民工就业特点相适应的就业服务市场,强化政府行为,引导职业介绍机。构提供适合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推动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实现农民工培训和就业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规模扩大和城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使传统的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就业的需要。农民工创业意识强烈,并通过创业示范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内生化,因而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径。优化创业环境、拓展农民工社会网络、增强创业服务及培训、建立创业孵化及园区等,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村庄被合并,为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的重视程度,合理地帮助农民工规避就业风险,转变其收入结构,引导其参与到创造城市经济并分享城市发展的现代生活中来,让农民工在城镇化的新环境下获取实用的生存与发展技能。  相似文献   

12.
赵颖 《广西农学报》2007,22(5):60-61
农民工的就业直接关系其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但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就业竞争中,改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现状,为农民工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我们当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对于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他们在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呈现的新特点,然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尝试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由征地引发的农民征地补偿费被拖欠、被征地农民子女教育不公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对策,建议政府应当完善立法,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的征用用途;明确土地的发展权的受益人;在保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的基础上,还应该为被征地农民工及其子女创造良好的生存教育环境;社会应设立非政府专门机构管理、监督征地事务.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的就业直接关系其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但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就业竞争中,改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现状,加强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我们政府当前首先要做的事情,作者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玉龙  支玲  王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05-8206
在对我国城市就业部门细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歧视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3个装修农民工为个案,假设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制度性歧视对农民工城市就业刚性束缚愈亦弱化,在此背景下,研究了融入意愿与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关联度,构建了三种模式:有意识排斥——地位缺失者;机会主义——游离于劳务市场者;自愿融入——城市定居者。最后认为,组织农民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路径;培育契约型信任关系是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基石;构建城乡和谐理念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就业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民工转移就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21份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方法对当前云南省农民工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转移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竞争力弱、就业层次低、就业领域受限且就业途径非正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与升级以及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河南,都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省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回流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省内转移就业。通过CES经济增长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及其非农就业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产出水平、城市工资、资本价格、农村收入、转移成本、城市失业总人数都会影响农民工回流,且回流农民工更加倾向于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促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解决生计的过程中,非正规就业构成了农民工们的主要就业渠道。相当时期内,持续增长的就业人口、农业人口、流动人口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非正规就业来解决。政府应引导和推进农民工在城市非正规就业、在人力资源的城乡转化上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