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凯 《农村科技》2006,(5):50-51
免疫是控制家禽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禽群都要采取免疫接种,然而有时禽群免疫接种后,不能抵御相应特定疫病的流行,而造成免疫失败。现将常见失败原因归纳如下。一、疫苗方面的原因1.生产厂家的原因如非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的产品、中试产品等,今年辽宁发生的禽流感疫苗事件就属于这种性质。  相似文献   

2.
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多发的季节,免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即使禽群经过免疫接种,仍有特定的疫病发生和流行,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2,(17):59
低致病性禽流感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以低死亡率和轻度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状为特征,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但感染后往往造成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当这类毒株感染伴随有其他病原感染时,死亡率通常较高,主要损伤在呼吸道、生殖道、肾或胰腺。很多养殖户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忽视低致病性禽流感。近些年,多见以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呼吸,大批死亡等为特征的病例,根据笔者经验及剖检,多为低致病禽流感病毒感染,但也不能排除混合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4.
正低致病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温和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H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呼吸道感染或减少产蛋等临床症状,这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禽群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影响严重,所以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1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疫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民间俗称鸡瘟。禽类感染之后死亡率很高,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通常人感染的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禽特征性症状为冠髯发绀出血,肿头流泪,呼吸困难,衰竭死亡,部分病例可能表现明显的共济失调等神经症  相似文献   

6.
禽/人/猪流感都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人流感对于人主要是呼吸系统的感染,而禽流感对于禽则是全身各个系统的感染,可导致禽的快速死亡。禽流感最早发生于1878年的意大利,人流感和猪流感的首次流行则是在1918年,人类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大流行,几乎每次流行都和动物流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可通过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禽流感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传染。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有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动物疫病不但严重危害养禽业,高致病性禽流感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开平市种禽场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全面掌握开平市这些禽病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种禽场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1.病原 又称禽Ⅰ型副粘病毒,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新城疫病毒却表现不同毒力,有强毒株、中等毒力株和弱毒株。而弱毒株和中等毒力株常用于做疫苗对鸡只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0.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1.病原 又称禽Ⅰ型副粘病毒,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新城疫病毒却表现不同毒力,有强毒株、中等毒力株和弱毒株。而弱毒株和中等毒力株常用于做疫苗对鸡只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1.
科学面对禽流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何谓禽流感? 禽流感的全称是禽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的高致病性、高致死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鸭、鹅、鹌鹑、鹧鸪等禽类.自1878年意大利鸡暴发A型禽流禽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125年,近期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亚太地区呈现扩大传播危害之势,并已成为人禽共患的严重疫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近期联合发表声明,呼吁各国向已暴发禽流感的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来控制疫情蔓延,开展广泛的合作.中国国务院已成立禽流感防制总指挥部,有关省市也建立指挥部,像抗击"非典"那样重力防制禽流感.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统称.是由A型流感病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不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有不同的亚型,由H5N1和H7N7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疫病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疾病,每次爆发都会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农业部已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3.
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株扩增出1条400 bp的特异片段,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弱毒、鸭瘟病毒、鸭1型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该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 pg的病毒核酸.因此,该RT-PCR方法可用于水禽源禽1型副黏病毒强毒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南方 《北京农业》2004,(4):29-30
禽流感分为三大类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说,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病禽粪便中的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的传播 过去,禽流感一直被认为只在禽类中流行。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发现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大多数家禽、野禽、水禽和观赏鸟,最敏感者为鸡、火鸡、鸭、鹅等,水禽多为隐性感染。禽流感病毒也可感染哺乳动物,如猪、马、海豹、鲸、水貂等。在禽类之间,禽流感主要由病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空气.通过呼吸道传播;  相似文献   

16.
Ⅰ群禽腺病毒感染导致家禽心包积水综合征、包涵体肝炎等疾病,近几年主要流行毒株是FAdV-4、FAdV-8b及FAdV-11血清型。防控方案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外,可制备腺病毒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也可注射使用腺病毒抗体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参考GenBank中的新城疫病毒(NDV)的基因序列,在F基因的3’端相对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禽病学教研室近几年来分离并保存的24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的F基因进行了扩增,其扩增长度为450bp.测序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流行的新城疫毒株主要为基因Ⅶ型,其氨基酸序列均符合F蛋白裂解位点区(112~117)强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我国最近流行的NDV主要为基因Ⅶ型NDV强毒株.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鸟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性疾病。A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很高,有多种血清亚型和变异毒株,由于它们的毒性和致病性不同,发病的禽群在临床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形式,从而导致多种形式的感染。家禽感  相似文献   

19.
禽类免疫接种是预防禽类发生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使禽群建立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需使用疫苗进行人工接种来刺激禽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建立免疫力。农村养禽户逐渐领悟到"防重于治"的道理,然而由于对免疫知识了解甚少,在防疫过程中免疫效果不理想,有些养禽户虽然进行免疫接种,但还是发病。一旦疫病发生,治疗非常困难(重大疫病,则就地扑杀无害化处理)从而给养禽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深入农户调查,从以下7个方面阐述农村养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在世界流行概况的历史回顾据资料记载: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感染疾病的综合症。该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世界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在我国列入一类动物疫病,又名欧洲鸡瘟。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表面抗原,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世界已发现上千株毒株,包括低致病性禽流感、无症状带毒(隐性感染)、亚临床症状、呼吸道病症等临床症状,如我国发现的H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fluenza)无典型临床症状,体温高,死亡率高,由H5N1、H5N2、H7N1、H7N7等毒株引起。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