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目的/意义]元宇宙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既可以解决疫情以来图书馆面临的诸多挑战与问题,又可以将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方法/过程]在大量的文献调研与网络调研基础上,重点探讨元宇宙图书馆的内涵和特征,基于沉浸理论的视角构建出高校元宇宙图书馆的应用场景,最后展望了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中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果/结论]高校元宇宙图书馆的应用场景主要有虚拟数字人交换、沉浸式全景阅读与空间体验、馆员虚拟化身的交互、社群交互、读者创作与读者经济交互等五大应用场景。然而新技术发展尚未完善;元宇宙虚拟空间资源建设较难;虚拟空间读者行为缺少约束与规范;传统图书馆业务会受到冲击等问题都是构建高校元宇宙图书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欲走出困境,需建立科研团队丰富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实践;发挥图书馆技术专长解决资源建设问题;利用法律法规约束读者行为;积极利用服务带动传统图书馆业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当前非遗数字资源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开发主体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开发方式难以兼顾用户需求和活态化发展,投入成本与产出难以平衡,影响后续开发成果。将NFT技术应用于非遗数字资源的开发中,能够更好实现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和文献调研,归纳、分析了非遗数字资源开发的深层问题,介绍了NFT关键技术,对其应用于非遗数字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依据非遗数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NFT的开发架构,并对应用流程和实施策略进行阐述。[结果/结论]将NFT技术迁移到非遗数字资源开发中,构建基于NFT的非遗数字资源开发模式,在保证知识产权的同时实现了可溯源开发,为非遗数字资源的传播传承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科技文献资源保存已纳入多个国家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中国图书馆仍缺少对数字资源本地保存及服务方法,亟待明确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建立工作策略。[方法/过程]针对当前国际知识产权形势以及机构对数字资源资产管理新要求,调研国内外文献保障机构的数字资源本地保存现状,梳理图书馆数字资源实现馆藏保存与服务中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中国图书馆数字资源本地保存及服务方式。[结果/结论]数字资源本地保存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图书馆服务方式、保存工作持续性等问题,有必要从数字资源馆藏体系建设的角度,确定数字资源馆藏保护、本地保存、自主可控的原则,以国家协议、电子资源采购条款约定保存权益、国际合作、数字呈缴等方法来获取数字资源馆藏内容、服务权益,通过技术架构支持数字资源的“在线、近线、离线”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数字学术时代,建立完善的数字学术资源保障体系成为学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支撑型学术图书馆是搭建我国数字学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居于中层位置,起着支撑型作用。[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选取“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型图书馆的代表进行调研,了解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用、信息资源服务方式以及数字学术资源库的自建情况,总结特征,提出提升策略。[结果/结论]支撑型学术图书馆总体文献资源购置费用稳定且小幅上涨,电子资源购置费用大幅上涨,纸质文献购置费用有所下降,能够提供基本的信息资源服务,但服务方式有待拓展,在数字人文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缺乏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人文理念的注入。文章认为可从政策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服务保障、合作保障5个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元宇宙场域的到来,使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发生较大变化,须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用户信息交互生态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促进元宇宙信息学的萌芽。[方法 /过程]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总结元宇宙场域下用户信息交互生态的变革,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对元宇宙场域下用户信息交互生态机制进行构建。[结果 /结论]构建了一种从物理环境到交互场景分层架构的元宇宙场域下用户信息交互生态机制,并从用户、资源、技术、治理角度对其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论文旨在提取支持嵌入式资源服务的发展和转型因素,重点阐释服务升级时代动态要素,有必要深入研究众研思维在高校图书馆数字环境下嵌入服务功能模式。[方法/过程]结合“绩效新质量、学术新特色、空间新动能、文化新视角、合作新意向”等维度挖掘提供资源承载的共享与交流可行性服务效果,结合嵌入服务体系思考形成延续共享、交流为主题元素,引导嵌入服务理念,全面规划设计数字化服务快捷键模式,走出一条适合高校资源发展建设路径服务新思路。[结果/结论]该论文以众研理念为研究出发点,以嵌入服务为结合点,以增强学术与交流为内容原则,量身打造并且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功能展示渠道,体现高校及图书馆信息化时代服务功能与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基础型学术图书馆在整个数字人文生态中能够发挥普及和推广作用,剖析其数字人文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数字人文生态的构建与发展。[方法/过程]对13位人文学者和4位图书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其对数字人文的认知、理解、需求,及其对基础型学术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生态中定位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探究基础型学术图书馆数字人文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结果/结论]基础型学术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发展所获得的关注度较少,与其巨大的需求数量并不匹配,经费、资源和技术的不足导致其数字人文资源的获取基本依靠外部公开渠道,数字人发展的数字基础和人文基础均比较薄弱。对此,文章提出3项发展策略:加强基础型学术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加强数字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建设、争取国家和相关机构对数字人文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在学术研究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性大学支持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下,其所提供的服务向支撑数字学术方向发展。[方法/过程]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对数字学术支撑服务内容、模式的比较,分析其对数字学术支撑所需的新趋势及新手段。[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人才为核心、以资源为根基、以空间为载体为数字学术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服务,与此同时,数字学术的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出版业务、交流机制及营销模式提供了迭代发展的机遇,避免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边缘化,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具有特定的价值,同时整个数字资源处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使得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面临诸多安全问题。从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特点分析入手,结合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管理现状,对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总结了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家谱资源是一笔巨大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家谱资源的价值被公众忽视或错估,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索图书馆的家谱资源公共服务服务创新模式,为公众视野中的家谱资源赋予富有活力的文化价值。[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相关文献和工作实践,依托上海图书馆特色家谱资源和数字人文工作基础,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馆,完成基于家谱资源的姓氏文化相关公共知识服务实践创新。[结果/结论]研究最终通过“AR姓氏墙”的实践,在图书馆根据自身特性进行知识普及、提供多样化知识服务、服务与科技和艺术融合等方面获得了有益经验,同时发现目前存在的服务过于依赖技术手段和艺术效果、未解决读者浅表阅读问题、提供知识尚有欠缺等问题,希望可以助力图书馆公共知识服务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所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阐述,提出了未来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需要优化馆藏结构、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数据库的选择、试用与推广;加强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建设;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整合馆藏数字资源以及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
数字资源是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进行数字资源的推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数字资源推广的方法,以及数字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期用最好的服务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数字化和提高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服务是当前图书馆重要的任务。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对用户的信息意识以及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结合当前用户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行为的主要特征,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日益增多、界面不统一、检索复杂等问题,不断实践与创新信息素质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在数字人文生态的构建中,引领型学术图书馆肩负“找方向”的重要职责,有必要将数字学术战略纳入其“十四五”时期的战略规划之中。[方法/过程]文章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网络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有代表性的数字人文战略和数字人文中心的发展案例。[结果/结论]作者将引领型学术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生态下的发展思路归纳为体系化、纵深化、规模化与开放性四大特点,并提出学术型图书馆应以需求考察作为数字人文战略规划的关键基础、以“开放的体系”作为数字人文战略规划的首要目标、以重点项目作为数字人文战略规划的落地抓手。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字馆藏服务的绩效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探讨了数字馆藏服务绩效管理的几种方案与原则.并对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的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营造生态”和“需求驱动”是学术图书馆满足人文学者的数字学术需求、构建数字人文服务体系的两个核心关键词。这两者要求我们从宏观的业态视角理解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策略,进而从学理层面探寻构建数字人文生态的可行路径。[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课题组的前期积累和相关案例,探讨构建数字人文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果/结论]文章的主要结论包括:(1)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现实,将“数字人文生态”的构建视为数字人文工作首要目标;(2)提出要理清人文学者不同类型的数字学术需求,根据需求展开学术图书馆的类型学研究;(3)学术图书馆可以划分为引领型学术图书馆、支撑型学术图书馆和基础型学术图书馆,应当推动不同类型学术图书馆在数字学术生态中各司其职,对接人文学者不同的需求,在有差异化的服务和合作中构建数字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大学图书馆的生态环境,图书馆正面临着读者信息行为变迁、信息环境动荡的严峻挑战。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增加图书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采取完成印刷型馆藏向电子馆藏的转换、重新配置图书馆的空间资源、主动提供嵌入式服务、以组织与保存数字资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等措施把图书馆改造成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数字公民是信息化时代赋予现实世界公民的独特身份。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考察数字原住民群体在网络世界中展现出的公民素养对推进科学数字社会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以99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资料,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特征对数字公民素养的影响机制和引致高数字公民素养的组态路径。[结果 /结论]SEM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数字原住民特征和数字公民素养水平较高;大学生的数字原住民特征对于数字公民素养有显著的预测力;父亲收入和父亲学历在数字原住民特征与数字公民素养之间起调节作用。QCA研究发现两类引发高数字公民素养的等效路径:数字原住民特征主导型和个体特征协同型;其中,数字原住民的多任务处理和即时满足与奖励特征对提升数字公民素养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对建设数字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发布前后的相关政策,分析了《行动纲要》在当前背景下出台的独特作用,认为该文件确定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数字素养概念;关注了创造力提升、特殊群体服务等前沿要求;拓展出生活、工作、学习、创新四大数字场景;围绕重点任务和工程部署了全面行动。[结果/结论]作者认为,对图情档各个理论与实践领域而言,《行动纲要》的影响将是广泛的,但按照信息素养的研究格局和传统,其对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或许最为直接和深远,应当尽快针对围绕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展开布局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新时期图书馆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存储形式、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指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不可能以单一的形态存在,而是多种形式并存的发展态势。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既要收藏电子文献出版物。又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馆藏信息,同时,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从网络上获取虚拟馆藏,从而为读者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