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DNA多态性,如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DNA指纹谱,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等,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已广泛用于生态学、分类学以及进化生物学研究。本文介绍线粒体及基因组DNA多态性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如生殖行为、社群结构、种群遗传分化、种系鉴别及系统分类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李金  张跃西  李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09-1610,1641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一项基于PCR技术上的DNA分子水平上的大分子检测技术.近几年来,RAPD技术在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就其在昆虫分类、昆虫分子生态学研究、害虫抗药性研究、作物抗虫方面、基因组图谱构建等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论述,并指出RAPD技术的优点、缺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是一项新的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PCR技术扩增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基因组DNA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然后将双链接头连接到DNA片段的末端,接头序列和相邻的限制性位点序列作为引物结合位点。笔者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了卡瓦胡椒与胡椒及胡椒属其他几个野生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评述了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markers)、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markers)、生化标记(bio鄄chemicalmarkers)、DNA分子标记(DNAmolecularmarkers)等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DNA指纹图谱技术,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andomAmplifiedPolymophismicDNA,RAPD)、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鄄peats,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等标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园艺植物品种的分类鉴定、纯度的分析检测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现状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 morphicDNA,RAPD)、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木薯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SRAP/RSAP标记鉴定印度南瓜种子纯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和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标记对印度南瓜品种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E1M5和R1R7可很好地区分出红栗二号、红栗、锦栗二号和锦栗南瓜,利用RSAP分子标记R1R7可检测出锦栗杂交种子纯度,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检测结果吻合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7.
DNA分子标记在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微卫星标记、小卫星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对核盘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方法,如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DNA(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核盘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学报》2022,(4):66-71
综述了几种在昆虫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SSR)、小卫星(M inisatellites)、DNA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各类分子标记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列举了近年来各类分子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实例,对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几种在昆虫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SSR)、小卫星(M inisatellites)、DNA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各类分子标记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列举了近年来各类分子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实例,对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1.
昆虫细胞色素P450在昆虫抗药性、解毒代谢等方面具有重大研究价值.概述了昆虫细胞色素P450在昆虫抗药性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目前的一些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基因的结构和特点,从结构决定功能这个角度阐述了该酶的功能、表达及其诱导机制,从分子学角度分析了昆虫细胞色素P450介导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对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的Bt抗虫基因专利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国内外主要研发机构Bt抗虫基因研发的进展和策略,借此为中国在Bt抗虫基因挖掘、产业化应用方面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PatSnap),利用专利分析法,对收录的有关Bt抗虫转基因的专利进行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基因类型、主要研发机构、技术研发热点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全球Bt抗虫基因专利的技术现状、研发热点与未来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全球Bt抗虫基因的研发趋势趋于稳定,中国在专利质量提升方面与国际先进仍有差距;跨国公司是Bt抗虫基因的市场竞争主体,融合基因和基因叠加的复合性状研究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具有丰富的沙棘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植株可抵御不良环境,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生态树种。沙棘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作为食品原料广泛应用,还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因此也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但由于在种植区域内极少发现抗虫植株,沙棘害虫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或培育抗虫性强的优良沙棘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分子育种工程等内容进行了解析与梳理,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开展长期野外追踪调查,进而筛选沙棘抗虫植株;②利用抗虫性状寻找抗虫关键基因,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为进一步培育沙棘抗虫品种提供基因资源;③利用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关键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解析沙棘植株的抗虫分子机制;④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组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虫关键基因在调控植株抗虫方面开展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⑤坚持与其他学科交叉分析,将林木遗传育种与其他各学科相结合,从分子、细胞、生态、表型方面综合论述评定,整体上从各个学科相互交融中综合分析林木的遗传机制。旨在为沙棘抗虫基因工程的分子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对进一步培育抗虫性质优良的林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野生棉种多茸毛是一种形态抗蚜性状,其抗虫机理在于阻碍害虫特别是刺吸式害虫的取食,对幼虫的移动产生机械障碍作用,对棉蚜、棉叶螨、棉叶蝉、红铃虫等棉花害虫具有抗性。通过远缘杂交方式将野生棉种的多茸毛性状转育到栽培种陆地棉上,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t基因导入形态抗蚜棉,获得转Bt基因形态抗虫棉纯合系;对纯合系2种害虫的抗性检测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高抗棉铃虫特性导入到形态抗蚜棉,但转化株系仍然保留了受体材料的抗蚜性状。表明通过远缘杂交与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多茸毛抗蚜性状与转基因抗棉铃虫性状的融合,并可有效解决棉花生产上的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5.
昆虫Bt作物抗性与中肠类钙粘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t作物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为有效控制害虫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靶标害虫的抗性问题是影响Bt作物长期利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Bt Cry1A毒素的主要受体类钙粘蛋白(cadherin-like)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Bt毒素的结合作用,讨论类钙粘蛋白基因突变与Bt抗性的关系,综述了基于基因突变的抗性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将CmTreⅡ(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一个靶位点)导入粳稻中花11号中,利用CmTreⅡ-dsRNA(含有膜结合型海藻糖酶基因一个靶位点的双链RNA)的沉默效应,沉默稻纵卷叶螟的膜结合型海藻糖酶,最终获得一批抗虫性较好的转基因纯合株系。研究中进一步检测了这些株系的室外卷叶率、白叶率以及室内抗虫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转基因水稻室内抗虫性CmTre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转CmTreⅡ基因水稻的遗传性。结果显示:在室外抗虫性试验中,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取食量明显下降,转CmTreⅡ基因水稻的卷叶率和白叶率分别为13.40%和12.47%,相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1.32%和10.10%;在室内抗虫性试验中,RT-q PCR检测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取食转CmTreⅡ基因水稻的96 h后,CmTre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对照组下降了29.00%;7 d后,实验组的死亡率为56.67%,相比对照组增加了46.67%。在遗传性试验中,检测发现转CmTreⅡ基因水稻的遗传性良好。因此本研究成功鉴定了转CmTreⅡ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性以及遗传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孔明 《农学学报》2018,8(1):44-47
中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1700余种。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一体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趋于严重。化学农药是目前中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绿色防控科技,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是中国植物保护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重大病虫害种群演替规律的影响,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植保新理论、新方法与新产品,绿色防治关键技术与产品,化学农药精准施药和残留检测追溯技术,智能化植物保护装备,以及区域性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聚合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基因水稻材料,为培育新型抗褐飞虱兼抗稻瘟病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虫鉴定相结合的手段,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以及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Pi9聚合到优良保持系博ⅢB的遗传背景中。【结果】bph20(t)的分子标记RM540和BYL7、bph21(t)的分子标记RM5348和RM222未在稻褐飞虱抗、感亲本间扩增出特异条带,无明显的多态性,不能用于该育种群体抗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的检测。Pi9的显性分子标记pB8以及共显性分子标记PB9-1在稻瘟病抗、感亲本之间可扩增获得特异条带,具有多态性,可用于Pi9基因的检测。经抗虫鉴定并利用标记PB9-1对BC6F2群体的22株材料进行PCR扩增,含有Pi9基因杂合体的有10株,纯合体有6株,不含Pi9基因的有7株。用源自广西南宁田间感褐飞虱和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次抗病虫鉴定,筛选获得一批抗褐飞虱材料,其中抗性与抗虫亲本BPH54相当的材料有6份,在这6份材料中含有Pi9基因且抗稻瘟病的材料有5份,对稻褐飞虱的抗性与供体亲本BPH54水平相当。【结论】通过常规育种、分子检测和抗虫鉴定相结合的办法,筛选获得5份聚合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0和bph21)和抗稻瘟病基因Pi9的抗或高抗水稻中间材料,为选育新的双抗保持系和不育系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玉米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产品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已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棉花、水稻、玉米等。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但虫害、草害、病害等严重威胁其产量和质量,转基因技术为玉米遗传改良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转基因玉米常用的转化方法,评析了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转基因玉米应用的研究成果,并对转基因玉米的检测方法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