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文献报道、标本记录和野外调查,确认河南省外来入侵植物有24科113种(含种下类群),其中首次报道了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和合被苋Amaranthus polygonoides等35个河南省外来入侵植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等级划分。此外,发现已被《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收录,在河南省栽培或移植而未入侵的89个类群以及12个待考证类群。最后,对河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苋属入侵植物在北京的分布状况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苋科苋属植物都是入侵植物,并且是农田及撂荒地主要杂草。对在北京地区发现的6种苋属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反枝苋、皱果苋、凹头苋为高风险入侵植物,长芒苋、刺苋、合被苋为中等风险入侵植物,可为开展以上6种苋属植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发现,南湾湖湿地的外来入侵植物有21科45属61种,其中以菊科最多,达18种,占29.5%,其次为苋科和豆科,分别占16.4%和13.1%;生活型则以一、二年草本植物为主。分析南湾湖湿地入侵植物的入侵性,结果表明分布广泛的外来入侵植物有一年蓬、苏门白酒草、加拿大一枝黄花、钻形紫菀、紫花苜蓿和合被苋等6种。外来植物入侵南湾湖湿地的途径以无意引入和自然扩散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北京地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外来种的多样性特征及群落构成和分布,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从北京市湿地植物中筛选出归化种和入侵种,分析其数量和出现频率;计算外来种的重要值,分析其群落组成;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外来种的群落分布特征。共筛选出外来种19种,其中通奶草、豆瓣菜、野牛草等6种植物为归化种,反枝苋、小蓬草、豚草等13种植物对湿地生境、农作物或当地人畜造成危害,为入侵种;外来种中湿生或水生植物所占比例小,说明了水资源缺乏导致的湿地退化是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对入侵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视角,基于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研究文献,通过信息挖掘与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区分布和高风险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对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的主流方法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判断矩阵为主,评价指标使用频次(大于10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危害与影响、防控难度、扩散能力、环境适应性和传入分析等10项;研究区域的空间尺度涉及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和其他,主要以省级和市级尺度的研究为主;评估结果为高风险(出现频次≥10次)的外来入侵植物包括小蓬草、一年蓬、凤眼莲、空心莲子草、反枝苋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18种。研究表明,应基于景观生态学、入侵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学以及环境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构建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气候参数、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等观测数据和3S技术,结合外来植物适生区预测模型、生态位模型、景观格局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指数等,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生态风险评估,为乡村生态景观规划提供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6.
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外来种的概念及外来植物入侵的过程 ,并由入侵过程的影响因素出发 ,从外来植物本身的特性、外来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初始入侵种群参数以及新栖息地环境的可入侵力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外来植物入侵机制极为复杂 ,早期推测中的一般通用模式已不适用 ;深入研究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 ,对预测外来植物入侵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入侵植物所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植物入侵是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外来植物入侵产生的危害,重点论述了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内容,总结了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技术,分析了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外来入侵植物的文献资料、植物标本信息并结合野外调查,确定了目前吉林省外来入侵植物约有18科48属66种。同时分析了吉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原产地、入侵途径和生长型。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外来物种苋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综合防治和合理利用洞庭湖区外来物种苋属植物,对洞庭湖区苋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现有苋属植物5种,即反枝苋、刺苋、皱果苋、凹头苋、白苋.苋属植物适应性强,在洞庭湖区分布广泛.反枝苋危害程度最深,其次是刺苋、皱果苋,凹头苋和白苋的危害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机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来入侵植物已经严重地威胁到海南省的许多生态系统,影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土著植物的生境。本文简述海南省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生境,论述了植物外来种入侵海南岛的主要入侵途径及其入侵的机制,分析了影响植物入侵的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治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的生态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莲对赤潮进行生态调控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生态调控的应用基础和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生态调控作用研究进展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外来植物入侵已经成为生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外来植物入侵过程及机制比较复杂,很难用单一的入侵假说来解释植物的入侵机制。主要就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并从外来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种与土著种间的相互作用、新栖息地环境的可侵入性3个方面的机制归纳了近10年来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的主要相关假说及相应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外来植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安徽省自然环境条件、外来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并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区系及迁入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外来植物入侵导致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遏制生态脆弱区外来植物入侵迫在眉睫。本研究解析了外来植物对喀斯特乡土物种多样性影响的过程,分析了外来植物在喀斯特生境中入侵的可能机制,提出将外来植物未入侵、入侵以及入侵种去除三种类型的群落整个到一个框架中,这可能是全面理解外来植物入侵过程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框架,在环境(包括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异质性)和入侵强度(梯度去除入侵种)梯度上,构建如上三种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关系,度量外来植物内禀优势和资源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的相对贡献,这应该是未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外来植物入侵预测和防治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外来植物入侵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入侵生态学的内容,而且可为其他生态脆弱区的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评价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了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状况、生活型、原产地信息和危害程度。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隶属于4科,菊科种类最多,达6种,占总种数的60%;生活型全部为草本植物,以1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为北美洲的植物8种,占80%。Ⅰ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1种,Ⅲ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Ⅳ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Ⅴ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  相似文献   

16.
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经济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入侵生物中一个重要组分的外来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改变了入侵地地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且对入侵地的地下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虽已提出多个机制假说,但真正机理还未明确.近年来兴起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新思路.从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地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破坏土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问的共生关系、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入侵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逃避原产地土传天敌、改变入侵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间接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等途径实现入侵;(2)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磷、钾等几种大量元素及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索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与本土物种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格局与本土植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趋势;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密度呈单调递减趋势.中国东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在西北地区相对贫乏.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可能由东南向西北扩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均显著影响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差异,但起主导作用的为年均温、单位面积降水变幅和年降水量.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相似环境因子的相似影响有关.在大尺度下,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可能更易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关健词:外来入侵植物;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尺度;中国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实验区样方内共发现53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4种。占植物总数的26.42%.外来入侵植物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小叶冷水花只fea microphyll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缓冲区样方内共调查到62种杂草,其中外采入侵植物14种.占植物总数的22.58%,外来入侵植物小叶冷水花、胜红蓟和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核心区的样方内共调查到了24种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占植物总数的12.50%,入侵植物数量明显低于实验区和缓冲区,优势度综合值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是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和胜红蓟。同时对外来植物入侵途径和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本调查结果将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表3参18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云南山地橡胶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主要植胶区范围6个州(市)的胶园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及入侵性等。结果表明:云南山地胶园外来入侵植物有26科63属82种,其中菊科(18种)、蝶形花科(10种)、禾本科(6种)、苋科(5种)和茄科(5种)为优势科,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3.66%。生活型组成主要是草本植物,有57种,占总种数的69.51%;原产地来源最多的是美洲,有62种,占总种数的75.61%;从科、属分布区类型来看,全部表现为热带成分;引入途径为人为有意引入的有41种,占总种数的50.00%;入侵等级为恶意入侵种的17种,严重入侵种的24种,两者占总种数的一半。此外,在调查中,发现了4种新纪录归化植物,分别为蓝花毛蔓豆Calopogonium caeruleum (Benth.) Britton、荨麻叶假马鞭Stachytarpheta urticaefolia (Salisb.) Sims、白花假马鞭Stachytarpheta cayennensis (Rich.) Vahl和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其中,蓝花毛蔓豆为中国归化新纪录,其余3种为云南归化新纪录。总的来说,云南山地胶园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入侵形势较为严峻,对云南山地胶园中橡胶树的生长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该从4个方向进行防控:(1)强化外来入侵植物防范宣传,提升公众风险识别意识;(2)开展云南山地橡胶园外来入侵植物的专题调查;(3)注重源头管控,特别是原产美洲的外来植物,加强边境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的调查和监测;(4)制定主要危害物种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并界定了外来种和外来入侵种的概念;报道河南外来入侵植物计53种,其中铺地藜(Chenopodium Pumilio R.Br.)为中国新记录归化种;分析了河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来源地、适应性及传播途径;对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