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空心菜生态浮岛对外塘甲鱼养殖水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天新  郑洁敏  查燕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96-2099
生态浮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通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浮岛进行改进,应用于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中,首先进行空心菜人工浮岛系统在静态封闭水体中处理模拟甲鱼养殖水体试验,分别就空心菜浮床系统在幼苗期、成苗中期和后期对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影响进行研究,再在杭州市双浦镇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甲鱼家庭养殖户和生态休闲养殖塘2种不同形式的外塘甲鱼养殖地进行原位试验,从水质指标的改变考察空心菜生态浮岛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投加了空心菜生态浮岛的甲鱼养殖池中的污染物质指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池塘。空心菜生态浮床技术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少病害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人工植物床对外塘甲鱼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中构建人工植物床,种植大薸、空心菜、泽苔、菖蒲等水生植物,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水质指标,植物收获时测定收获部分的氮磷含量及其生物量,计算植物氮磷移除量。结果显示,大薸、浮萍生长极具优势,空心菜长势旺盛。泽苔、菖蒲生长正常,第2年恢复生长。从植物氮磷含量及其生物量来估算,对植物刈割2次,可从处理塘1中带走氮约9069 kg,磷约915 kg;可从处理塘2带走氮约8086 kg,磷约855 kg。水质检测结果,总体趋势是空白塘水质比饲养塘好,植物床处理塘水体较对照塘水质好。在近一年的外塘甲鱼养殖过程中,植物床处理塘无需换水。一定面积的空心菜植物浮床是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修复的一项切实可行的原位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用循环氧化塘新技术治理三峡大学求索溪景观河流,探讨了新工艺设计构思、氧化塘参数、停留时间、运行效果、运行成本、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出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指标均符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进水质要求;运行成本低;生态效益显著。主要污染物总消减率均值:化学需氧量为89.6%,总氮为76.4%,总磷为67.8%。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池塘泥鳅养殖对养殖水体的影响,选择湖北天门四海泥鳅养殖基地和仙桃市郭河镇养殖户的10口泥鳅养殖池塘及水源进行取样分析,调查养殖池塘水质污染情况,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养鳅水源为井水,水质偏酸性、氧化还原电位偏低、氨氮偏高,不符合养殖要求。池塘养殖水体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浓度范围正常,而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浓度严重超标,浮游生物量偏高。调查区域泥鳅养殖池塘污染以营养物质和有机物污染为主,水质污染主要与饲料选择、投加方式有关。泥鳅养殖池塘可采用生物浮床、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磁湖13个水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磁湖水质的主要指标为pH、电导率、水温、叶绿素、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其他指标对磁湖水质的影响较小;其中,氨氮、总磷指数代表水体引起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的污染状况,而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磁湖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各水质因子之间及与三角帆蚌生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绍兴城区附近的水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并主要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中的透明度、溶解氧、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钙浓度、pH值等水质因子进行研究测定,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与各水体中蚌的生长状况相比较,得出三角帆蚌的增重与溶解氧、总氮、总磷、钙离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化学需氧量与蚌增重呈显著负相关;pH值与钙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总氮、总磷也与溶解氧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外荡养殖三角帆蚌对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外荡养殖三角帆蚌,对养鱼水体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水体的pH、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评价水体水质的变化,探讨了三角帆蚌对养殖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可能影响。在高温季节,养鱼水体混养三角帆蚌的生物调控系统水质较好,经三角帆蚌的净化可使养殖水体COD值、总氮和总磷分别下降44.74%、70.81%和70.45%。而在低温季节,三角帆蚌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较差。研究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系统可有效地改良水质,可望较好地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外荡养殖三角帆蚌,对养鱼水体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水体的pH、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评价水体水质的变化,探讨了三角帆蚌对养殖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可能影响。在高温季节,养鱼水体混养三角帆蚌的生物调控系统水质较好,经三角帆蚌的净化可使养殖水体COD值、总氮和总磷分别下降44.74%、70.81%和70.45%。而在低温季节,三角帆蚌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较差。研究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系统可有效地改良水质,可望较好地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对河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东瑞  赵凌宇  王玉花  顾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43-19543,19545
[目的]采用微生态制剂对太湖堤岸内塘大面积河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原位净化研究。[方法]以"加酶益生素(水产专用)""BZT(除氮)"和"水产专用如金益生菌原液"3种微生态制剂为试验材料处理塘水,分别测定塘水化学需氧量、氨态氮含量、总磷含量、悬浮物含量。[结果]3种微生态制剂单独和组合处理的池塘养殖排放水水质均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化学需氧量降低51.97%~54.26%、氨态氮含量下降41.77%~44.94%、总磷含量下降40.00%~43.33%、悬浮物含量减少78.81%~80.01%,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而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微生态制剂具有良好的原位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施肥量对农田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当地水稻施肥水平,设计4个不同施肥量的处理,探讨施肥量对稻田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稻田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随之增加,而溶解氧相应降低,施肥量对稻田水质有一定影响;当地习惯减20%处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符合清洁农业生产趋势,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运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监测技术,以微核千分率为指标,对武汉市某自来水厂的水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取样点的蚕豆根尖微核千分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选取暴露32 h的微核千分率计算其污染指数,判定该厂水源水和中间水为中度污染,自来水为轻度污染.因此,该厂作为武汉市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其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具有致细胞突变性.  相似文献   

12.
黄初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76-17478,17482
缺水分类研究有利于制定缺水对策。在总结已有缺水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缺水成因,初步建立了由人为成因类、混合成因类、自然成因类三部分组成的缺水分类体系,从而提出了系统性缺水概念。系统性缺水是指在一定评价期某评价区内,人为因素决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水时空结构与自然影响因素决定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不协调所导致的缺水现象,属于混合成因型缺水,具有时空性、尺度性、外部性、整体性等特性,可划分为临界、早期、中期、晚期等系统性缺水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水上农田水下鱼立体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立军  胡爱生  李必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71-6372,6545
[目的]研究水上农田水下鱼立体开发种植模式。[方法]农田种植水稻,水稻采用直播式播种。鱼苗春天放养。[结果]水稻在水上生长状况和在大田中生长基本一样,但生育期稍短;鱼在水中正常生长。水上农田水下养鱼农业模式的纯收入为38250元/hm2,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提高了10倍多。[结论]水上农田水下鱼的立体开发种植模式是解决耕地面积不足和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15.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耐旱性不同的7个玉米品种研究了长期中度水分肋迫对玉米叶片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和中度耐草品种在长期中度水分胁迫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水势值的保持较高水平,总蒸腾速率和角质蒸腾速率均较低,气孔扩散阻力变化幅度大,叶细胞的质壁分离呈轻度和中度凹形,叶片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不耐旱品种与耐旱和中度耐旱品种相比除角质蒸腾差异不明显外,其它指标均呈相反变化趋势,亦即相对含水量和水势值均较低,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活性碳纤维及载银颗粒活性炭对太阳热水器水质进行净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达80%,灭菌率达99.5%以上,总硬度降低90%,去除了有毒有害污染物,有效的改善了水质状况,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位监测高产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为膜下滴灌制种玉米拔节后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连续监测并分析干物质的积累情况,运用水分平衡法计算膜下滴灌制种玉米各生育时期耗水量和水分生产率.[结果]拔节期至灌浆期45d左右是玉米耗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6.4 mm;灌浆期日耗水强度为3.2 mm.[结论]制种玉米拔节后根区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总是维持在23.5;~31.4;(田间持水量的60;~80;).  相似文献   

18.
铁大梁  杨春雨 《北京农业》2012,(30):159-160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人为的开发活动,进一步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大,工程期长,地质地貌破坏面积广等特点,对江河、湖泊及其附近的生态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水土保持,确保水利工程高效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探讨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的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淀粉类保水、保肥性能的测定,研究淀粉类保水剂的保水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水介质、pH值、肥料液以及土壤环境都会影响保水剂的保水性能。此类淀粉保水剂不适合应用于盐分含量过高的土壤中,随着水溶液中NaCl含量的增加,其吸水率随之下降;在pH值为6.5的水溶液中吸水率最高;在以尿素为主要营养元素的氮类肥料液中吸水性最好,在壤土中的重复吸水性效果最好,当壤土中水分含量为75%时,持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