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江西婺源采用瞬时扫描法探讨性别和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行为的影响.中华秋沙鸭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是取食、休息、游泳和修整.时间分配方面,雌雄中华秋沙鸭仅社会行为[雌:(2.13±1.40)%和雄:(3.24±1.55)%]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8,df=34,P<0.05),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原因有:(1)非繁殖期雌雄中华秋沙鸭主要任务均为生存;(2)雌雄个体大小差异不大,对能量的需求量相似.日活动节律方面,雌雄的取食和休息行为均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分别为雌:取食(F(10,165)=5.19,P<0.05)、休息(F(10,165)= 2.56,P<0.05)和雄:取食(F(10,165)= 7.55,P<0.05)、休息(F(10,165)= 3.48,P<0.05),其他行为节律均不显著(P>0.05).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越冬行为的影响较大,时间分配方面,在<10℃月份环境下,取食(t=-2.166,df= 16,P<0.05)行为显著高于>10℃月份,而游泳(t=5.096,df= 16,P<0.05)行为则相反,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这一结果表明,平均温度降低时,中华秋沙鸭需要摄取更多的食物以补充寒冷天气能量的消耗,并减少游泳行为降低耗能.日活动节律方面,>10℃月份中华秋沙鸭日活动节律,仅警戒(F(10,77)=1.96,P<0.05)行为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不显著(P>0.05).<10℃月份中华秋沙鸭取食(F(10,86)= 5.93,P<0.05)和休息( F(10,86)= 3.42,P<0.05)行为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可以改变中华秋沙鸭的日活动节律,低温使中华秋沙鸭在夜间消耗较多能量,因此中华秋沙鸭在上午花更多的时间取食来补充能量.休息行为在>10℃月份,中午和傍晚均有一个小的高峰,而在<10℃月份从11:00开始(除13:00-13:59)均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华秋沙鸭采取这种对策,可能是<10℃月份,晚上和下午温度较低,为了减少消耗,从下午就开始增加休息行为.低温条件下,中华秋沙鸭增加修整和休息行为,这一结果支持“鸟类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减少行为活动以降低能量消耗和热量损失”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阐明板齿鼠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养鼠池内研究了夏季高温条件下板齿鼠的 行为节律。【方法】一池一鼠,利用红外摄像监控系统自动记录板齿鼠在池内的各种行为活动。【结果】在炎 热的夏季,板齿鼠在傍晚 18:00 左右开始出巢活动和觅食,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4:00,巢外活动的高峰期出 现在 19:00~3:00。在巢室内,板齿鼠有休息、睡眠、自身修饰、探视和挖掘行为,其中 82.82% 的时间处于 休息和睡眠状态,占全天时间的 54.24%;在巢外,有探视、跑动、取食、饮水、自身修饰和挖掘等多种行为活动, 其中以探视和跑动行为为主,分别占巢外活动总时间的 38.58% 和 34.75%,而取食及饮水行为的节律基本一致, 取食活动的总时间显著高于饮水时间,自身修饰行为和挖掘活动在全天的分布较均匀,53.54% 的修饰活动发 生在巢外。【结论】板齿鼠白天多在巢室内休息,活动和取食多在夜间进行,属于昼伏夜出类型,巢内外的各 种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苗秀莲  刘传栋  程波  苗秀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68-15270
为探讨笼养条件下川金丝猴的活动规律,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编码、Oracle数据库、SQL语言处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笼养川金丝猴的行为。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中,休息行为比例最大(54.15%);取食(21.08%)、运动(12.00%)、梳理(5.37%)仅占38.45%。川金丝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取食行为在春季和冬季较多;休息行为在夏季最多,且从夏季到冬季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运动和梳理行为在秋季最多;冬季出现取食时间增加、休息与理毛时间减少的特点。各性别一年龄组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青少年猴和婴幼猴的运动和游戏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成年雌性组的梳理行为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而成年雄性组的休息行为所占的时间百分比最高。笼养川金丝猴的活动规律与野外基本一致,但明显受笼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甘肃鼢鼠取食节律及对不同饵料喜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饲养观察表明,3龄鼠的日取食量最大。鼢鼠春季比秋季取食活动频繁琐龄鼠比3龄鼠取食频繁,雌鼠比雄鼠取食频繁,取食活动多在夜间进行。鼢鼠一天中只有9.09%的时间用于取食,84.19%的时间都在休息。非取食活动时间更少,只有6.72%。玉米是其最喜食的饵料。  相似文献   

5.
圈养条件下狗獾的夜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奉贤区申亚生态园围栏内4只狗獾(1雄3雌)的行为和夜间活动节律采用红外夜间监视仪(IKENO/OK-203ND)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狗獾夜间具有较高的活动频率,其中21∶30~23∶00和1∶30~3∶00为狗獾活动的高峰期,整个活动频率曲线呈"M"型;各行为时间分配方面,整个夜间狗獾取食和挖洞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而警戒、移动等行为在夜间发生的较为随机,只是在活动高峰期出现较小波动;雄性个体整个夜间的主要活动为取食和其他,而雌性个体的主要活动为取食和挖洞,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推测为性别因素导致上述差异;晴天狗獾在取食、移动、挖洞和其他行为上的时间分配都高于雨天,但仅取食(P=0.028)和移动(P=0.040)行为的差异显著,天气因素对狗獾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食物质量对长爪沙鼠体重和褐色脂肪组织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不同食物质量(高脂肪低纤维和低脂肪高纤维)对长爪沙鼠体重和褐色脂肪组织(BAT)重量的影响,进一步确定食物质量对小哺乳动物体重调节的贡献率以及能量消耗在动物体重长期维持平衡中的作用,将动物分成高脂肪低纤维食物自由取食和低脂肪高纤维食物自由取食二组,驯养6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和BAT重量。结果表明:食物质量对长爪沙鼠的体重有显著影响,在高脂肪含量条件下其体重显著增加,而在高纤维含量食物条件下,其体重增长较慢;食物质量对长爪沙鼠的BAT重量也有显著的影响,低脂肪高纤维组其BAT重量显著低于高脂肪低纤维组BAT重量,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食物诱导产热的假说。  相似文献   

7.
2012年3—6月对北京动物园2只紫胸凤冠鸠进行展区环境丰容试验,包括地面改造、增加活动设施等,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记录并分析丰容前后紫胸凤冠鸠的行为变化及对环境空间的利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丰容对紫胸凤冠鸠的日常行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表现为休息行为减少,活动增加;丰容区域利用增多,非丰容区域利用减少。环境丰容有助于减少动物的异常行为、增加行为多样性,提高动物的福利。  相似文献   

8.
2012年3—6月对北京动物园2只紫胸凤冠鸠进行展区环境丰容试验,包括地面改造、增加活动设施等,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记录并分析丰容前后紫胸凤冠鸠的行为变化及对环境空间的利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丰容对紫胸凤冠鸠的日常行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表现为休息行为减少,活动增加;丰容区域利用增多,非丰容区域利用减少。环境丰容有助于减少动物的异常行为、增加行为多样性,提高动物的福利。  相似文献   

9.
笼养大鸨繁殖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全日制、瞬时扫描法对哈尔滨动物园2000年笼养大鸨(Otis torda)繁殖季节行为进行了观察,其繁殖期行为的日时间分配为:雌鸟,休息35%、游走38%、警戒18%、取食6%、理羽3%;雄鸟,炫耀38%、休息27%、游走13%、警戒12%、取食6%、理羽4%。大鸨日活动的节律性显示:一天有早晚两个活动高峰,休息主要集中于中午,休息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大,这与野外大鸨的取食所占用的时间较大的时间分配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雌、雄鸟在游走和炫耀的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它行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雌鸟对雄鸟的求偶、炫耀常常表现出不配合性,这可能是因为笼养条件的空间小、环境干扰较多引起的。天气对大鸨的行为有影响,对雄性大鸨的游走和炫耀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圈养黄麂春季行为及活动规律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3~4月在昆明对圈养黄麂行为及活动规律进行了12d的观察,所得11834个数据表明:其时间分配从卧地休息、站立、取食、运动、社群行为、其它活动、繁殖依次减少,其中卧地休息占总观察时间的51.55%,而繁殖行为仅占0.9%。在运动和繁殖行为的时间分配上雄性明显高于雌性。日活动节律中,于7:00~8:00和17:00~20:00点出现活动高峰,对饲料选择更偏好青绿饲料,同时还观察到母幼关系混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鼠药的适口性是决定鼠害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单只饲喂法,以稻谷为基饵,分别测定了0.005%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对黄毛鼠的适口性。结果表明,黄毛鼠对炔雌醚药饵平均摄食系数显著低于米非司酮;雌雄鼠对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的摄食差异显著。炔雌醚显著降低了雌雄鼠对药饵的摄食量,且雄鼠摄食量少于雌鼠。米非司酮提高药饵对雌鼠的适口性,但不影响对雄鼠的适口性;黄毛鼠在处理时间内对药饵的摄食量存在显著变化,雌雄鼠第1 d对炔雌醚药饵和基饵摄食量无显著差异,第2、3 d对炔雌醚药饵摄食量显著少于基饵;雌鼠第1 d对米非司酮药饵和基饵摄食无显著差异,第2、3 d取食药饵显著多于基饵,雄鼠在用药第1 d即表现出对米非司酮药饵的偏好,但随后2 d对基饵和药饵摄食量差异不显著。0.005%米非司酮的稻谷对黄毛鼠具有很好的适口性,而炔雌醚药饵配制有待改善,如增加香味剂、甜味剂等提高其适口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2013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对野生白冠长尾雉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利用16台红外相机在40个相机位点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了监测。累计1774个相机日,拍摄到2242个独立视频,其中白冠长尾雉的视频占18%,共记录538只次,雌雄比为1.43:1。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日有两个活动高峰期,上午雄性个体的活动高峰期比雌性个体早两个小时。白冠长尾雉的主要行为是移动和觅食,分别占到总频次的40.71%和33.10%,其余5种行为依次为: 警戒9.29%,梳理7.14%,休息5.00%,对抗2.62%,育幼2.14%。雌性白冠长尾雉的警戒行为频次比例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 < 0.05)。不同季节之间取食行为、移动行为、对抗行为比例之间有显著差异,冬季的取食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夏季(P < 0.05),夏季移动行为比例显著高于秋季(P < 0.05)和冬季(P < 0.05),而警戒、梳理、休息和育幼行为比例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马的行为规律及变化过程,为马匹的选择、训练及健康评估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母马12匹,采集视频数据,记录马匹在各时间段摄食、静息、探究、修饰、排泄和其他等各种行为指标,比较分析各时段行为的差异性。【结果】 舍饲伊犁马在行为规律上全天时间摄食>静息>探究>其他>修饰,不同时段伊犁马行为时间分配上,咀嚼、伸展时间下午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早、晚时间段(P<0.01),卧息、站息时间晚上极显著大于早上、下午时间段(P<0.01),站立、警觉时间早上、下午时间段均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舔食时间早上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啃痒时间早上时间段极显著大于下午时间段(P<0.01),频次指标中,咀嚼次数下午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显著大于早上时间段(P<0.05),舔食、摇头次数早上时间段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卧息次数晚上时间段均极显著大于早上、下午时间段(P<0.01),警觉、站立次数早上、下午时间段均极显著大于晚上时间段(P<0.01),啃痒、伸展早上时间段显著大于下午时间段(P<0.05),排便次数早上、下午、晚上各时间段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舍饲伊犁马全天中用于摄食的时间最长,其后依次是静息、探究、其他、修饰。咀嚼、舔食多集中在早上、下午各时间段;蹭痒多集中在早上时间段;卧息、站息、伸展多集中于晚上时间段;站立、警觉在白天各时间段均较集中;在嗅探、蹭痒、哈欠、刨地、抬蹄、排尿上没有发现差异,通过观察不同时段所表现的行为指标对马匹行为进行监测,可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马匹的管理提供客观参考指标,减少对马的伤害,防止恶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仙游县为农区鼠害重发区,田间优势种为黄毛鼠,农舍优势种为黄胸鼠,防治适期为4—5月和8—9月两个害鼠活动高峰期;化学药物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准确掌握鼠情动态,选择高效、安全杀鼠剂,采用正确的投饵技术,才能取得理想的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围栏捕鼠技术对鼠害的控制效果,以西瓜为诱饵作物在水稻区进行了围栏捕鼠试验,捕获黄毛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36只,鼠害控效19.09%,水稻每667m2增产7.96%,每667m2成本降低50%,具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几种生态因子(温度、人为干扰、笼舍大小等)对笼养川金丝猴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瞬时扫描技术、焦点动物取样法于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对济南市动物园的13只川金丝猴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温度、人为干扰、笼舍大小等因素都对金丝猴的行为及时间分配产生显著影响。温度变化对金丝猴的取食、休息、运动、睡眠、拥抱等行为有显著影响。当游客人数较多时,对金丝猴的休息、运动、梳理等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小笼舍内,金丝猴94.47%的时间用于取食、休息与睡眠,其他行为非常少,但出现了特殊的转圈行为。[结论]该研究为笼养川金丝猴的迁地保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春大豆果荚期以黄毛鼠为优势种的鼠害防治指标,建立了春大豆果荚期鼠害的动态防治指标模型(X_s=341.14×(CF)/(EYP)+8.4034),提出了春大豆果荚期在不同经济系数(F)和不同产量水平下各种不同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花生结荚期以黄毛鼠为优势种的鼠害防治指标的结果表明。花生结荚期鼠密度(x)与花生果荚受害率(y)之间呈线性相关(r=0.9619(?));花生结荚期鼠害的动态防治指标可用模型 x=625×CF/YPE+4.2475来估计;根据福建的现状,花生结荚期的经济允许损失率为1.167%,相应的鼠害防治指标为鼠密度1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