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评价细胞培养液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浓度对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活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使用M199完全培养液培养5 d后换成含ARA的培养液,ARA浓度分别为0(ARA1)、50(ARA2)、100(ARA3)、200(ARA4)和1 000μmol/L(ARA5),测定12和24 h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24h时细胞活力。结果表明:原代肝胰腺细胞使用完全培养液时,生长状况良好,能存活15 d左右;ARA5组24 h时细胞活力显著低于ARA1和ARA2组(P0.05);高浓度的ARA降低了12和24 h时Δ4脱饱和酶(Δ4 FAD)、Δ6脱饱和酶(Δ6 FAD)、碳链延长酶6(Elovl6)、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脂肪酸结合蛋白10(FABP10)、乙酰辅酶A结合蛋白(ACBP)基因表达水平;ARA作用12 h时,ARA2组SR-BⅠ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ARA2和ARA3组FABP1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RA1和ARA5组(P0.05),ARA3组ACB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ARA作用24 h时,ARA2组SR-BⅠ、FABP10和ACB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见,细胞培养液中ARA浓度会影响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活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过高的ARA浓度(1 000μmol/L)会降低细胞的活力,适宜的ARA浓度(50~100μmol/L)可促进脂肪酸脱饱和酶、碳链延长酶及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选择健壮、平均初始体重为(0.119±0.004)g的900只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以维生素E乙酯为添加形式,配制6组维生素E实际含量分别为18.31、37.94、66.07、120.25、212.68和388.96 mg/kg的半纯化饲料(分别记为VE1、VE2、VE3、VE4、VE5和VE6组),饲喂8周,随后进行24 h氨氮胁迫试验。结果显示:1)各组日本沼虾成活率(SR)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日本沼虾增重率(WGR)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VE4组最高,且显著高于VE1组(P0.05);饲料系数(FCR)变化趋势则与WGR相反,VE4组最低,且显著低于VE1组(P0.05)。2)氨氮胁迫前,各组日本沼虾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VE3组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VE1、VE5和VE6组(P0.05);各组日本沼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力(T-AOC)随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VE1和VE6组日本沼虾硫氧还蛋白(Trx)mRNA表达量较高,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mRNA表达量则较低。VE3组热休克蛋白60(HSP60)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VE1组热休克同源蛋白70(HSC70)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VE1和VE2组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氨氮胁迫后,各组日本沼虾肝胰腺SOD、CAT、GSH-Px活力,MDA含量,Trx、TrxR和HSC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胁迫前相似,HSP60和HSP90 mRNA表达量变化与胁迫前相反。氨氮胁迫可降低日本沼虾肝胰腺GSH-Px活力、T-AOC及Trx、TrxR mRNA表达量,提高MDA含量及VE4、VE5和VE6组SOD活力。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120.25 mg/kg维生素E对日本沼虾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饲料中添加66.07、120.25和212.68 mg/kg的维生素E可提高日本沼虾抗氧化性能和抗氨氮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鸨东方亚种群体间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境内松辽平原西北部的大鸨繁殖地、呼伦贝尔高原西南部的大鸨繁殖地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采集了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 dybowskii)18个个体,对线粒体DNA控制区Ⅱ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关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8只大鸨mtDNA控制区301 bp序列的突变只有转换和颠换;核苷酸多态性为0.001 11±0.000 52;松辽种群与呼伦贝尔种群间有共享单倍型,两繁殖地存在遗传交流;山东种群与松辽种群、呼伦贝尔种群都有共享单倍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应将松辽种群与呼伦贝尔种群作为一个保护单元进行保护;重视越冬地的保护;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的迁徙通道和中途停留地,也应纳入大鸨的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含蜕皮激素的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B.Clarke)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1:分别将粉碎粒度为10、30、50和180μm的露水草添加到基础饲料(不含露水草)中,并使饲料中蜕皮激素含量均为10 mg/kg;试验2:将粉碎粒度相同(粉碎粒度为180μm)但蜕皮激素含量不同的露水草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使饲料中蜕皮激素含量分别为3.30、6.60、13.20和26.40 mg/kg。将配制的8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0.08±0.01)g的日本沼虾,同时试验1和试验2中各设1个饲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对各组日本沼虾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1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粉碎粒度露水草组日本沼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SR),肝胰腺指数(HSI),肝胰腺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血细胞总数(THC),血淋巴吞噬活性(HPA)以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日本沼虾经嗜水气单胞菌处理后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2中,与对照组相比,6.60 mg/kg蜕皮激素组和13.20 mg/kg蜕皮激素组的WGR和SGR显著升高(P0.05),FCR显著降低(P0.05);26.40 mg/kg蜕皮激素组的W GR、SGR、SR和HP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WGR和SGR也显著低于其他添加露水草组(P0.05);3.30 mg/kg蜕皮激素组、6.60 mg/kg蜕皮激素组、13.20 mg/kg蜕皮激素组之间W GR和SGR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日本沼虾的HSI,肝胰腺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THC以及血浆SOD、AKP活性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6.4 mg/kg蜕皮激素组经嗜水气单胞菌处理后的累积死亡率与其他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露水草使蜕皮激素含量达到6.60~13.20 mg/kg时对日本沼虾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日本沼虾对蜕皮激素的吸收和露水草的粉碎粒度无显著相关性。露水草主要药用成分蜕皮激素对日本沼虾无免疫增强作用,且露水草蜕皮激素过量(饲料中蜕皮激素含量为26.4 mg/kg)还将导致日本沼虾SR和抗菌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笼养大鸨繁殖行为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全日制、瞬时扫描法对哈尔滨动物园2000年笼养大鸨(Otis torda)繁殖季节行为进行了观察,其繁殖期行为的日时间分配为:雌鸟,休息35%、游走38%、警戒18%、取食6%、理羽3%;雄鸟,炫耀38%、休息27%、游走13%、警戒12%、取食6%、理羽4%。大鸨日活动的节律性显示:一天有早晚两个活动高峰,休息主要集中于中午,休息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大,这与野外大鸨的取食所占用的时间较大的时间分配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雌、雄鸟在游走和炫耀的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它行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雌鸟对雄鸟的求偶、炫耀常常表现出不配合性,这可能是因为笼养条件的空间小、环境干扰较多引起的。天气对大鸨的行为有影响,对雄性大鸨的游走和炫耀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亚麻酸(C18∶3n-3,LNA)作为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甲壳动物生长、免疫保护和抵抗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LNA含量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性能和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探讨日本沼虾饲料中适宜的LNA含量。试验配制LNA含量分别为0(L0,对照)、0.5%(L0.5)、1.0%(L1.0)、1.5%(L1.5)、2.0%(L2.0)和2.5%(L2.5)的6种等氮等脂的半纯化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0.12±0.01)g日本沼虾幼虾8周。每种饲料投喂5个水族箱(重复),每个水族箱放养50尾试验鱼。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个水族箱选取10尾试验鱼进行24 h氨氮(水体总氨氮浓度为36.6 mg/L)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均随饲料LNA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LNA的含量在肝胰腺和肌肉中都随饲料L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饲料中LNA含量的增加,日本沼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基本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L1.0组达到最高值。L0.5、L1.0、L1.5、L2.0和L2.5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L0组(P0.05)。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CP)活力以L1.0组最高,但L1.0和L1.5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LNA含量的增加,肝胰腺溶菌酶(LYZ)活力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L1.5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4 h氨氮胁迫后,L0.5、L1.5、L2.0、L2.5组的肝胰腺M DA含量显著低于L0组(P0.05),且以L1.5组M D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肝胰腺SOD活力和T-AOC随着饲料LNA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1.5组SOD活力达到最高,L1.0组T-AOC达到最高;肝胰腺GSH-Px活力以L0组最高,但与L1.0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肝胰腺SOD活力为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日本沼虾的LNA需要量为1.19%。综上,饲料中适宜的LNA含量(1.0%~1.5%)能改善日本沼虾的生长,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缓解氨氮胁迫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脂比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及肝胰腺代谢酶活性、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糖脂比分别为1. 12 (CL1)、2. 00 (CL2)、3. 56(CL3)、7.10(CL4)、24.12(CL5)的5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9%)试验饲料,对日本沼虾[(0.104±0.003) g]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将试验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结果显示:当糖脂比从1.12增加到7.10时,日本沼虾增重率变化不显著(P0.05),但糖脂比继续增加到24.12时,日本沼虾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各组日本沼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 CL5组肝胰腺糖原含量显著高于CL4组(P0.05); CL4组肝胰腺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最高,其HK活性显著高于CL1组(P0.05),PK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0. 05);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各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但CL1和CL2组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L4和CL5组(P0.05); CL1组肝胰腺中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但较高糖脂比组(CL4组)肝胰腺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0 (FABP1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较低糖脂比组(CL1、CL2和CL3组)(P 0.05); CL3组肝胰腺中Toll样受体3(TLR3)、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7(MAP3K7)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见,日本沼虾对饲料糖脂比有较大的适应性,但过高的糖脂比(24.12)会抑制其生长,增加肝糖原的累积;饲料糖脂比可调节日本沼虾肝胰腺脂肪酸转运和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孔有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84-2285
[目的]比较黄颡鱼不同器官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方法]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钼酸铵比色法,测定黄颡鱼6种组织(心脏、肝脏、鳃、肠、眼、肌肉)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并对各器官的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2种测定方法得到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一致性,且黄颡鱼6种组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脏、肝脏、鳃、肠、眼、肌肉。[结论]黄颡鱼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明显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蛋白替代鱼粉一直是水产研究的热点,但植物蛋白往往不能完全替代鱼粉,其潜在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索。本试验配制了3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鱼粉组(FM)、混合植物蛋白组(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PPB)和混合植物蛋白添加氨基酸组(PPB/Aa),对日本沼虾(0.123±0.03 g)进行8周的营养试验。结果发现:PPB和PPB/Aa组日本沼虾增重率显著低于FM组,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FM组(P<0.05),各组之间成活率和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FM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PPB组和PPB/Aa组(P<0.05),各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无显著差异(P>0.05),PPB与PPB/A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AL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FM组(P<0.05);与FM组相比,PPB与PPB/Aa组显著下调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及神经肽(NPY)基因的表达(P<0.05),但各组瘦素(Leptin)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鱼粉与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肌肉氨基酸组成没有影响,植物蛋白降低了日本沼虾生长并引起氧化应激,且添加氨基酸不能缓解这种负面影响,TOR信号通路与食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可能是植物蛋白抑制日本沼虾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外骨骼矿化不仅是甲壳动物蜕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还关系到甲壳动物蜕壳后的成活和生产效益。虽然已经知道外骨骼矿化期虾蟹类体内钙离子及营养物质发生了变化,但外骨骼矿化期虾蟹类脂代谢特点及与钙离子的关系还未知。因此,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选择蜕壳前期(Premolt stage, D期)和蜕壳后期(Postmolt stage, A-B期)实验蟹各6只,比较两个时期不同组织离子和营养物质变化情况,并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学分析肝胰腺中营养物质代谢特点。结果表明,蜕壳后期肝胰腺和血淋巴钙离子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而蜕壳后期附肢肌肉中钙离子的含量则显著升高(P < 0.05),蜕壳后期肝胰腺中钙磷比极显著降低(P < 0.001),附肢肌肉钙磷比与之呈相反的趋势。与蜕壳前期相比,蜕壳后期肝胰腺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 > 0.05),而肝胰腺中甘油三酯含量则极显著降低(P < 0.001),肝胰腺甘油三酯和钙离子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 < 0.001)。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肝胰腺脂代谢相关差异基因113个,89个为上调基因,24个为下调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类固醇激素合成、甘油酯代谢、脂肪酸分解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亚油酸代谢。综上可知,中华绒螯蟹外骨骼矿化过程中,肝胰腺中储存的钙离子被运送至肌肉组织用于新表皮的矿化,该过程和肝胰腺甘油三酯相关;甘油三酯可能被分解为外骨骼矿化提供了能量或者物质基础,以及参与类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作用于外骨骼的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