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解决通识人才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矛盾,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通过林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状况调查,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提出了新时期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特别是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培养方案不断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论述,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林业高等教育发展和林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培养适合现代林业发展的新型创新林业人才。西南林业大学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模式雷同、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今后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要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新型农林人才为目标,重新确立战略思维,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拓宽国际化视野,构建卓越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林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林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林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林业高校应明确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学科和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培养创新型教师和营造创新文化环境,加强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冯军 《农技服务》2014,31(9):135-136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创新型国家责无旁贷。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全面发展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当前我国进入科技创新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十分重要。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系统理论研究,结合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新天地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对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思考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大学“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的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研究,构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在进行一系列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出了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对新形势下农科类院校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分析,列举了培养林业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阐述了林业创新人才的素质和特点。指出了林业院校应该以科学教育发展观正确定位林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创新,以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之一.围绕解决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山西农业大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导,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激励性制度、交互性教学、立体化实践、开放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地方农业院校"五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高等工程教育现有实践培养环节及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局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此,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探索满足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为目标,在OBE和CDIO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群教学体系-模块化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综合训练"逐层递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成果表明"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创业理念,推进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专业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科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按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的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研究,构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进行一系列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出了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对新形势下农科类院校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题,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因材施教,培养出能就业、会创业的新型人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设计中,构建特色鲜明的"校企全程合作、课证赛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分阶段将创业认知、创业模拟、创业实践课程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制定了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双创"型符合人才。  相似文献   

12.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林业硕士培养的客观要求,把握"行业需求+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内涵,提出基于"三位一体"的林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包括适应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服务行业发展,拓展培养领域;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加强案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完善"双导师制",促进协同发展。河南农业大学林业硕士培养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培养模式得到完善,课程体系得到优化,案例教学得到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栗滢超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12-213
创新教育理念的产生、发展与完善,促使高等教育由传统型向创新型发展。以《土地利用规划学》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时代,创新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扬州大学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一些高等学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出“以大类招生为平台,‘平台 模块’课程为核心,导师制为载体,人文素质、创新教育为支撑的立体交叉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此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承担农业领域的科研与智力支撑,而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与构建中。以探索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线,通过美国STEM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对比,发现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宽厚的知识维度、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机制中缺少非正式教育的外延学习。通过对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机制的改进,提出:"四大课程模块,柔性课程体系""开设研讨课程,创新科研训练""推行外延学习,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导师团队,贯通联合培养"的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教育需要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以创新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全方位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多数本科高校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定位不清、培养内容上学科中心主义倾向突出、培养方式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着重探索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制定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探索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论坛”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推行大众化教学理念,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渠道,需要积极转变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以农林院校的测量学课程为人才培养的探究对象,介绍该课程的发展现状、模块化内容体系构建,总结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农林院校测量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应然要承担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校政企三方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校政企协同的内涵,依据三螺旋理论,探究了校政企如何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对该运行体系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