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纹瓢虫成虫对亚洲玉米螟卵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成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啨e)卵的功能反应、寻找效应以及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Ⅱ型,拟合获得其模型为:Na=1.1945N/(1+0.00406N)。日最大捕食量为294粒。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模型为:E=0.4497P-0.5777,相互干扰模型为:E=0.7153P-1.0851。3个模型为评价龟纹瓢虫成虫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龟纹瓢虫对麦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成虫对麦蚜的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0.7059N/(1 0.013 3N),成虫对麦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得:Na=75.19exp(-47.53/Nt),在1 d内,1头龟纹瓢虫对麦蚜达到最大捕食量为75.19头,最佳寻找密度为47.53头,在利用龟纹瓢虫成虫防治麦蚜时,益害比可以以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测定了中华啮粉蛉Conwentzia sinaca(Yang)成虫对柏小爪螨01igonychus perditus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属Holling Ⅱ型。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a=a·exp(-b/Nt)找出了最佳寻找密度16.79头;利用Holling(1959)寻找效应(S)与寄主密度(Nt)关系公式S=a/(1+aThN1)计算了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利用Hassell&Varley(1969)模型E=QP^-m和Beddington(1975)模型E=at/[1+btw(P-1)]对中华啮粉蛉成虫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模拟方程分别为:E=0.6229P^-0.9266和E=0.4382/(0.6041+0.3959P),Beddington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寻找效应和中华啮粉蛉密度之间的关系。寻找效应与中华啮粉蛉成虫自身密度和柏小爪螨之间的关系用Beddington(1975)模型E=at/[1+btw(P-1)]进行描述,模拟方程:E=0.4422/(0.6041+0.003064N1+0.3959P),寻找效应(E)随中华啮粉蛉密度(P)和猎物柏小爪螨密度(Nt)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Linnzeus)]成虫对枸杞蚜虫(Aphissp.)的捕食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雌虫为Na=0.688 4N/(1 0.002 6 4N),雄虫为Na=0.568 2N/(1 0.003 22N);瓢虫成虫对枸杞蚜虫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作用愈明显。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通过HollingⅢ新模型得出功能反应的模型:雌虫Na=102.822.exp(-53.823/Nt),雄虫Na=80.802.exp(-53.015/Nt),1头十三星瓢虫捕食枸杞蚜虫的最大捕食量雌虫为103头,雄虫81头。最佳寻找密度雌虫为53.823头,雄虫53.015头。在利用十三星瓢虫成虫防治枸杞蚜虫时,可将益害比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龟纹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1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1.1837N/1+0.0059N.日最大捕食量为226头.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5981×P-1 7081.干扰反应模型为E=0.9733×P-2.076.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蚜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华通草蛉幼虫对玉米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室内研究了中华通草蛉幼虫对玉米蚜的功能反应及三龄幼虫的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各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并获得其数学模型。草蛉幼虫食量随龄次的增加而增大,二、三龄幼虫的a′/Th值明显大于一龄幼虫,三龄幼虫寻找效应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拟合,得出E=0.2814P-0.3911,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Beddington模型拟合后获得:E=0.2753/(0.7703+0.2297P),表明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呈双曲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龟纹瓢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玉米蚜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型圆盘方程式,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的关系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龟纹瓢虫对玉米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雌成虫日最大捕食量为87.3头,雄成虫为93.4头。龟纹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模拟后的各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和棉蚜的功能反应及种内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龟纹瓢虫(Propylaeapponica(Thunbery))成虫对麦长管蚜(Macrosighumavenae(Fabridu))和棉蚜(AghisgossypijGlove)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和。在两种不同蚜虫的猎物条件下,龟纹瓢虫成虫寻找效率和自身密度的关系分别可用E=0.4350P-0.8364和E=0.4928P-0.7637模型进行描述,表明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并随猎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9.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卵的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0.6660N/(1 0.0322N)。日最大捕食量为21粒。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2159×P-1.4427干扰模型为:E=0.4855×P-2.4247。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铃虫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龟纹瓢虫对麦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 1 999年试验结果表明 ,龟纹瓢虫 (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对麦长管蚜 (MacrosiphumgranariumKriby)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 ,为Na =0 .63 782N/ 1 +0 .0 1 1 3 8N。捕食麦长管蚜的数量随其密度增加而增加 ,但寻找效应随麦长管蚜密度增加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为 52 .2头。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 ,其数学模型为E =0 .2 56×P- 1.6 0 70 。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 =0 .7564×P- 2 .2 72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