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1981—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暴雨天观测资料以及暴雨灾情资料分析了黔西南州夏季暴雨天气特征,并阐述了黔西南州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20年黔西南州共出现暴雨日数1325d,年平均暴雨日数33d;近40a黔西南州夏季暴雨日数整体上呈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807d·10a~(-1);夏季暴雨日数占黔西南州年暴雨日数的71.25%;夏季暴雨日数最多的月份为6月,该月暴雨日数占夏季累计暴雨日数的45.23%。7月份次之,占夏季累计暴雨日数的32.63%; 8月份最少,占22.14%;夏季为大多数农作物旺长期,暴雨天气的频发,会影响到作物的开花、结实,还会导致作物地块土壤的透气性下降,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暴雨天气还会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暴雨天气,黔西南州各级气象部门应联合防汛部门以及农业单位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的措施,确保黔西南州农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取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区气象局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通过采取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南京市高淳区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暴雨日数整体上呈现波动性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0.444 d/10年;38年间南京市高淳区共出现了162个暴雨日,平均暴雨日数约为4.3 d;年暴雨日数最多为15 d,年暴雨日数最少为1 d;高淳区近38年来暴雨天气大部分集中于5—9月,该时间段累计出现暴雨日数145 d,占年累计值的89.5%;高淳区夏季发生暴雨天气的频率最高,秋季与春季发生较少,冬季出现暴雨天气的概率最小。暴雨天气的发生会导致土壤过湿,农田过湿加重,部分农田还可能出现涝渍或者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针对暴雨天气,应不断强化强暴雨天气的监测以及预报预警,并且为农户提供精细化的暴雨灾害防御指导,从而减少暴雨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8—2011年桐梓县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桐梓县近54年中暴雨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桐梓县暴雨的天气系统。结果表明:近54年桐梓县年平均暴雨日为2.1 d,集中出现在5—9月,占全年暴雨总日数的92%;其中以7月暴雨日数最多,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33%,共出现6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为5.3%,大暴雨日数最早出现在5月,最晚出现在10月;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暴雨日数变化波动性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019 d/10年;共出现持续性暴雨6 d,其中4 d连续性暴雨均出现在21世纪前11年期间。低涡切变、冷锋低槽、高原小槽东移天气系统是导致桐梓县出现大到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南支低槽以及桐梓县地形地势作用形成的局地小气候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临清市暴雨气候特征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81—2013年临清市暴雨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临清市33年来暴雨日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暴雨日年际变化明显,2000年以后,暴雨日明显增多,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78.1%;暴雨出现在4—10月,以8月为最多,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42%。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对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提出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依据1981~2018年福建省光泽县气象局的暴雨观测资料,分别从暴雨天气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光泽县暴雨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光泽县近38年来暴雨天气总体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678 d/10a;光泽县暴雨主要集中于每年的4~8月,占全年暴雨总数的84.6%,暴雨天气出现最多的为6月份,占全年的33.8%, 1月暴雨日数最少,仅占全年的0.3%。光泽县夏季出现暴雨频率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林巧美  罗碧瑜  陈裕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10-20212
对1960~2009年揭阳市日降雨量≥50 mm的暴雨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暴雨灾害天气的气候特征,并总结了造成揭阳市暴雨灾害天气的成因以及天气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揭阳市暴雨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集中出现在4~9月份,占总数的89.9%;近50年来揭阳市的暴雨日数存在着8~10年的震荡(变化)周期,20世纪90年代前存在有比较明显的20年左右的周期,揭阳市暴雨天气主要有锋面低槽型、热带系统型和局地暴雨群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南靖县汛期暴雨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雨是最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对1960-2005年南靖县汛期暴雨气候分析表明,前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6月中旬,后汛期暴雨主要出现在8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上旬。汛期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现出3年周期,前汛期与后汛期暴雨日数存在反位相关系,大暴雨日数月际分布呈现双峰型,从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大暴雨的几率明显增大。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前汛期主要是低层切变线,后汛期主要是热带气旋。针对南靖县暴雨特征提出了减轻汛期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长沙地区长沙站、宁乡站、浏阳站和马坡岭站4个站点的1981—2015年暴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出现暴雨日数最多的是宁乡站,其次是马坡岭站。长沙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暴雨日数分别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28.9%、58.5%、10.4%和2.1%。其中6月暴雨日数最多,占夏季总暴雨日数的54.1%,为全年总暴雨日数的30.9%。近35年来,长沙地区年暴雨日数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29 d/10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暴雨日数整体均处于增多趋势,这与长沙近35年暴雨日数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83、1.07、0.17、0.08 d/10年,并以夏季增多最为明显。选取长沙市暴雨天气个例进行分析,得出暴雨主要影响系统,且水汽、动力等物理量均与暴雨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贵州盘州市1981-2018年逐月暴雨日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与5年滑动平均法针对暴雨日的年际分布、季节分布与月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涝减灾措施。结果表明:近38年(1981-2018年)盘州市年暴雨日数以-0.313d/10a的速率呈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暴雨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暴雨日最多出现在夏季(6-8月),有94d,占到总数的77.1%;而冬季未出现过暴雨天气过程。盘州市11月至次年3月未出现过暴雨天气过程,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其中以6月份出现暴雨日数最多(45d),占到36.9%;相对比而言4月和10月份出现暴雨日数较少,共计3次,仅仅占到2.5%。可以从强化暴雨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健全暴雨灾害防御责任制、加大气象灾害预报的科研力度及做好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等多个角度做好防涝减灾工作,以保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6—2016年三穗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出现暴雨的降水资料,分析暴雨和大暴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结合运用小波分析三穗县暴雨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三穗县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近31年三穗县暴雨总日数为67 d,年平均暴雨总日数为2.23 d;三穗县共出现暴雨日数64 d、大暴雨3 d。近31年三穗县暴雨日数出现了低→高→低→低的波动变化,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出现最多,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后暴雨日数持平。三穗县暴雨多出现在4—9月,约占总暴雨日数的92.5%,集中出现在5—8月,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暴雨出现最少的为11月;三穗县出现大暴雨次数偏少,其中夏季出现频率较高。三穗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涡、急流、中低空切变、地面冷锋等。  相似文献   

11.
杨德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66-9068
利用漳州市1971~2000年30年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对漳州市暴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月时间分布呈现年头年尾少、年中多趋势,6~8月为暴雨高峰期;年平均暴雨日数和汛期3~10月暴雨日数地理分布呈现西南偏多、南北偏少特征;冬季暴雨日数分布呈现由南自北逐渐减少特征;暴雨落区与漳州地形特征紧密相关;暴雨主要在南支槽、西南急流、热带气旋影响的天气条件下发生。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科学》2011,(1):56-60
一、油菜 冰雪天气持续过长,可能导致油菜叶片折断、叶片受冻等危害,给油菜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主要减灾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65—2011年平塘县暴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塘县气象站1965—2011年暴雨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等方法,分析了平塘县47 a来的暴雨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塘县年均暴雨日数为2.6 d,年际变化不大,暴雨日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线性减少率为-0.1 d/10 a;每年出现2~3 d暴雨的概率占57.5%;暴雨多发生在5~7月,占全年暴雨日数的66.1%;暴雨初终日出现推迟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4.
广东潮州暴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赛缄  凌良新  唐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62-16464
利用广东省潮州观测站1957-2008年52年出现暴雨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暴雨和大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潮州市暴雨日数的增加趋势不明显;使用MHF小波分析方法分析暴雨强度,发现暴雨强度存在2~4年尺度和13~15年尺度的周期振荡。造成潮州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前汛期为锋面(冷峰、静止峰)、西南倒槽、低涡、急流、高空槽、切变线等,后汛期为热带气旋、ITCZ、东风波等。  相似文献   

15.
东疆地区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东疆地区1961~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东疆地区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东疆暴雨日数主要集中在夏季,巴里坤最多;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明显增多,暴雨日数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北坡多于南坡;暴雨由700 hPa上的西北气流、西南气流和偏东急流共同造成,水汽向暴雨区的输送路径有南方、西方、西南3条路径,低空偏东急流出口区的左侧对应暴雨的落区。  相似文献   

16.
莱芜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暴雨预报提供气候背景。[方法]根据莱芜市1961~2005年的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莱芜市暴雨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地理分布特征,以及造成莱芜暴雨主要的天气系统和莱芜地形对暴雨形成的作用,并对2000年8月9~10日莱芜连续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得出,莱芜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6~8月份,尤以7月份最多;秋季暴雨是春季的2.5倍;莱芜北部和南部山区暴雨日数较多,泰莱平原入口处和东部山前平原区暴雨日数较少。[结论]影响莱芜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低槽冷锋,莱芜"喇叭口"型的地形有利于气流辐合加强,对暴雨形成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保亭县1966—2011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保亭县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近46年大风日数为103 d,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 d;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7—10月,占全年的66%,秋季出现大风日数最多,占全年的48%。近46年保亭县年大风日数整体没有变化。热带气旋系统是保亭地区产生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大风天气的概率最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连州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观测数据,对近30年来连州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月连州灰霾日数最多,最少的是7月;灰霾日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秋天和冬天出现最多,春天和夏天出现最少,秋天和冬天共占全年的82.0%,春天占14.0%,夏天仅占3.5%;年灰霾日数整体上呈上涨趋势,20世纪80~90年代中期霾日变化是慢慢上升,在90年代中后期至2004年出现了缓慢下降,而到了2005年后霾日出现了快速上升。影响灰霾日数的年际变化主要因子是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而冷空气的活动、降水等天气、气象条件影响灰霾日数的月、季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3~2012年邢台市17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年邢台市不同时段暴雨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0年邢台市发生暴雨的月份为4 ~ 10月份,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夜间段暴雨日数多于白天段暴雨日数;邢台市大部分测站暴雨日数随年代变化呈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明显,白天段暴雨日数和夜间段暴雨日数随年代推移没有变化;邢台市不同时段暴雨日数东南部多,北部、中部地区少;邢台市暴雨量的分布与暴雨日数的分布相当一致,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邢台市东南部的临西、威县暴雨日数最多,年平均暴雨量也最多.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台站1971-2008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暴雨日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暴雨日数最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暴雨量日数存在10年的主周期,此外还存在3年的次周期;暴雨日数在1998年前后存在一次突变,1999-2008年年均暴雨日数比1971-1998年年均值减少了17.1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