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内涵已经从应对食物短缺向更广的生态、社会领域延伸。美国都市农业经过百年发展,高效整合了相关系统要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其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社区农园。社区农园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新鲜、安全的农产品。此类农园一般  相似文献   

2.
日本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新 《世界农业》2007,(11):42-46
市民农园是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程度较高时的产物,也是城乡经济互补的一种有效方式。市民农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耕乐趣的场所。在世界上日本开设市民农园的历史并不是最长,但发展快、效果好。本文介绍了日本市民农园的历史、现状及其功能,并重点说明了日本市民农园的主要类型及其经营管理模式,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市民农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市民农园北京市政府农林办公室范子文德国都市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也非常成功。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即由政府或农民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出租给城市居民,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享受耕作的...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可分为生产型、服务型及体验型三种不同类型。该文介绍了北京市不同形式的都市农业,并以相应的实例说明了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多集中在郊区,以观光农业园、设施农业园、市民农业为主要形式,市区内的都市农业多是小范围内的开展,其形式有社区菜园、企事业单位附属农园、家庭阳台与屋顶菜园。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发展形式的都市农业提出可行性建议。观光农业园需确立独特主题与定位,健全管理体制;利用城市废弃地与城市屋顶发展市民农园;整合社区菜园设计同时结合社区园林景观,形成生态景观设计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小毛驴市民农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民农园是都市居民参与农作的新模式.小毛驴市民农园是市民农园中运营比较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发展理念、业务内容、管理体系、公共服务、组织模式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为实现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搞好信息公开,适时引入参与式保障体系,开展品牌推广,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6.
市民农园是现代休闲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程度较高阶段的产物,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讲,日本开设市民农园的历史并不是最长,但发展快、效果好。本文以北海道札幌市为中心介绍了日本市民农园发展的历史,并重点说明了札幌市市民农园的主要类型及其经营管理模式,旨在为中国现代休闲农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市民农园是都市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在满足城镇居民健康农产品和农事参与体验需求、支撑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市民农园,对于都市化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天津市民农园起源于西青区第六埠村的市民小菜园建设,基于相关调研,对西青区第六埠村市民菜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天津市民农园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都市化地区市民农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市民农园是城市居民短期租赁城郊小块农地,参与农事劳作,享受劳动乐趣,并且收获、拥有农产品的一种都市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结合北京的实际,尽快研究制订市民农园建设经营标准,对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工房用地、附属设施、经营项目、服务内容、节水节地等进行规范,以促进市民农园依法建设、合法发展、高效用地和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德国、丹麦、英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市民农园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上述国家发展市民农园的共同之处:一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市民农园规模化;二是市民农园提供的食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物危机;三是市民农园成为青少年农业教育、农业技能培训基地;四是政府部门出台法律法规积极扶持市民农园发展。接下来,以德国市民农园协会为例,简要介绍了欧洲市民农园的基本运行机制。提出欧洲各国市民农园发展对于中国的经验借鉴:(1)因地制宜发展市民农园,推进中国休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制定市民农园法规和建设经营标准,促进市民农园依法建设;(3)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市场需求及自身优势,确定市民农园功能定位;(4)加强市民农园经营管理,提升市民农园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海外都市农业对京郊都市农业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作用体现为"食"与"绿".德国都市农业的主旨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京郊都市农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探索,已形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体验型农业等类型.海外都市农业为京郊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保定市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保定市城郊发展多功能农业的优势,城郊现有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城郊多功能农业应该由农产品生产模式,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农家乐发展模式,休闲农庄经营模式,市民农园经营模式,农业科技示范模式,农业教育和科普模式构成;并提出了促进城郊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市民农园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市民农园的几种主要模式,论述了市民农园在我国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了推广对策和建议。发展市民农园是我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有2种:一是市民农园.不少农家的土地,除留有少量自己耕作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城市市民业余耕种.市民农园比较注重参与性,市民可以亲自购苗、施肥、种菜、浇水、尝试农田管理,参与农业技术展评会.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都市农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农业。美国农业经济模式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根据社会需要与消费市场的变化为动力,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寻求变化,以农场产业化为基础,政府服务职能的准确定位为保证,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基础上,形成农业经济完善、系统的产业体系。目前,美国的都市农业面积占10%,生产的农产品产值占美国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位于现代都市周边,但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却大为不同。它具有高集约化、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是资本、设施、科技高度集中的现代化农业,也是现代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的体验农业、英国的绿色城墙、德国的市民农园、新加坡的农业花园、中国的休闲观光农业等,都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不仅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功能,它的意义已经完全超过了把副食品作为惟一功能的城郊农业。  相似文献   

16.
杨阿莉 《甘肃农业》2005,(12):125-125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是把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文章在对都市农业和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科技农园和民俗观光村等,并提出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要正确认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努力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10)
在绿色农产品广受欢迎、家庭绿化日益兴起的背景下,发展阳台农业既可满足市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也能够促进都市农业模式创新。为促进阳台农业发展,通过在沈阳的实地调查,分析市民发展阳台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市民农园是多数休闲农业园中的常见的一个功能板块,也是社区支持农业的空间载体。市民农园的基本经营方式是让市民到农村认养畜禽、认种园地,一方面满足市民体验农事的需求,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社区支持农业有两种具体方式,一种是在种植季节之初,农民去联系当地的消费者,组织订单,预收费用,在蔬菜和水果收获时,农民将消费者预订的份额运送到一定的地点;另一种是消费者组成一个集体,去联系相应的农场。在农民与市民互动  相似文献   

19.
曾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6):100-102,119
广州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广州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广州相关政府部门应对都市农业进行统筹规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通过发展农业物流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多种模式的都市农业以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多功能;通过现代科技装备,实现都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五华区沙朗生态旅游试验区主要以市民农园、观光采摘模式运作,历时2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以振峰庄园为例,对市民农园特色做简要分析,目的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当地的特色农业,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为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