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梦微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436-1439
为了探求乡村旅游开发对桠溪镇生态环境的影响,运用结构式访问的方法对国际慢城桠溪镇六个行政村之一的高村进行实地调查,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对桠溪镇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客观方面包括环境现状(空气、水、土壤)和污染因素(生活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排泄物污染、秸秆焚烧污染),主观方面包括村民对环保的主观意识。从中找出其生态治理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同时发现其“治之得宜”之处,进行经验总结与分析,从而对一般性的乡村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虽然桠溪镇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桠溪镇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具有启示意义。基于研究对一般性乡村旅游开发提出建议,即政府应在政策上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对村中客流量的调控必须要以景区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乡村旅游开发应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放大自身优势;乡村旅游应坚持生态优先,重视可持续性发展与低碳发展;乡村旅游应坚持可持续理念,杜绝盲目追求短期GDP增长;应注意提升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赵永峰  郑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5,(5):194-196,205
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为依据,应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构建了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测度模型,以乌兰察布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处于轻度超载状态.为实现乌兰察布市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在21世纪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聚集在美丽的环境和美丽的乡村。虽然中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中国的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乡村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探讨。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普洱市16个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环境承载力、设施环境承载力和旅游者和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分别进行量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普洱市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景区建设不够完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对此提出一些开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保问题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伴随城市化发展,城市中的环境变差、工作中的压力陡增、生活方式节奏加快,这些让人们身心疲惫;因此,乡村旅游已成为市民放松自我、调整心情的首选目的地。广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同时也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于广安乡村旅游状况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从而有利于广安乡村旅游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作为干旱区传统的旅游城市,吐鲁番的旅游业已成为其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一系列旅游环境问题成为吐鲁番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运用系统的思想,把吐鲁番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成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三个子系统,建立概念模型和方程,从而认清吐鲁番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及其之间的反馈关系,进而提出有效改善吐鲁番的旅游环境、调控吐鲁番旅游承载力的措施,实现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新的旅游市场。在这种环境下,平原地区把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挖掘农业观光、乡村旅游资源潜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一些特色的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景点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迅速地发展起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平原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和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但是乡村旅游也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笔者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之间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雪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58-3460
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软环境成为影响乡村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研究乡村旅游地软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综合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地软环境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综合归纳乡村旅游地软环境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服务环境;分析各构成要素的动态交互影响机制;探究乡村旅游地软环境的形成路径,并对乡村旅游地软环境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新的旅游市场。在这种环境下,平原地区把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挖掘农业观光、乡村旅游资源潜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一些特色的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景点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迅速地发展起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平原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和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06-3808
在分析生态旅游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并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2个相关概念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解决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旅游景区有序、有节制发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楼观台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心理容量4个因素,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通过对比发现楼观台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远小于理论旅游环境容量,并对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研究目标,从乡村旅游开发条件、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和旅游环境效益4个方面设置了道路通畅度、旅游资源品位、旅游行业监管力度等2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度指标值为0.832,乡村旅游发展尚可持续。同时提出仍存在诸多不利发展的因素,有待在今后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以旅游生态足迹为理论模型,结合统计数据对长白山地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进而分析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2005年长白山地区的统计数据为例,计算长白山地区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5年长白山地区整体生态旅游环境存在0.009 9 hm2/人的生态盈余,其中延边地区尚存在较大旅游生态盈余,白山市地区已经出现旅游生态赤字.根据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的判断可知,延边地区生态旅游环境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白山市地区存在不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要素及突破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政府宏观政策方面、资源方面、环境容量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探索了突破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杨仕雄  陈果  谢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38-9840,9842
对安顺市龙宫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龙宫景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分别为57 879人次/d、47 174人次/d、10 502人次/d.而据调研数据得知,龙宫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接待量约为43 887人次/d,远远超出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同时不断接近生态环境容量.基于此,提出促进龙宫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可能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农村河道和城市河道在特点、功能侧重以及污染状况上的差异,借鉴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提出了农村河道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及特点,形成了研究农村河道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概念。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承载力评价理论,从空间资源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以及社会心理承载力4个方面对东极岛旅游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提出东极岛旅游发展建议:完善硬件条件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丰富旅游项目,提高空间资源承载力;加强淡季旅游开发,提高旅游资源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6 238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112.28万人次/a。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逢"假日旅游"高峰期却会出现游客流量严重超载。针对该旅游风景区游客接待状况及其旅游业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拥有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层面构建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村——龙现村进行具体的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具体层面来看,龙现村的资源空间承载力为413~723人·d-1;设施承载力为300人·d-1,体现在可接待住宿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容纳游客数量较为有限;社会环境承载力为2 947人·d-1;生态环境承载力为4 800人·d-1;社会经济承载力方面因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未产生限制。总体来看,当前龙现村旅游承载力水平相对较高,旅游活动在可承载范围内。虽然设施承载力相对较弱,但该层面并未成为限制性因素,仍可支持当地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