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得农村农忙时节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农村内部农业劳动力雇佣就随之产生,基于此,本文以栖霞市农业劳动力雇佣为例,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栖霞市农业劳动力雇佣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保障农村劳动力市场中农业劳动力雇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雇佣生产是解决当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与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劳动力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领域技术、信息和管理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基于黑龙江和内蒙古大豆主产区688份农户的调查问卷,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豆种植户雇佣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豆播种面积、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情况、风险规避程度、受教育水平、是否购置大型农机具等指标对农户雇佣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劳动力用工成本、土地细碎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类型、年龄等指标对农户雇佣生产意愿呈明显的负向效应。基于此,建议各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培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平台建设,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职业教育,优化农业用工结构,降低农业雇佣成本;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及政策执行机制,稳定农户生产预期,提高农户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戴窑镇叶堡村农村劳动力现状出发,分析了农忙时节用工荒、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原因导致农业种植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流转大户的积极性,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应重视农业种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及影响,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政策扶持措施上向农业流转大户倾斜,以促进农业健康稳步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盐城市某农村一地承包者管理困境,调查发现存在雇佣农的男女比例结构失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下等现象。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了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复杂影响,总结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阻碍农业生产的争论,基于实地调研,通过超越对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已显现出负面影响,其作用机理体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并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应通过提高留守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等措施弥补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劳动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与劳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本身素质、技能与就业能力提高的需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产率、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本基础建设、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转移者个人与社会对农民入住城市成本的支付能力等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新疆必须坚持农村劳动力内部转移与外部转移相结合,以内部转移为主的方针。在组织、引导农业劳动力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的外部性转移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本地二、三产业、加速城镇化进程,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内部转移的能力。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劳动力方面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期,中国农村土地普遍小规模耕种,小农经营色彩浓厚.在中央政府允许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背景下,农地流转的集中化和农地经营的规模化趋势逐步明显,大规模土地持有者以各种合约形式雇佣农村无地劳动者,农业雇佣生产在各地陆续展开.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土地规模化流转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生产合约选择以及雇佣生产的实践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水稻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效率损失模型,对比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分析农户不同年龄段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劳动力的技术效率高于年轻农户;增加当前结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不能有效带来水稻种植产出增加。对比看来,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劳动力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稳定,部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率大于年轻农户,但未来土地流转倾向低于年轻农户;文化程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等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是否为村干部、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基层信息服务站及地方政府等变量则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客观认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稻农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必然更加顺畅,将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现代农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但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空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在逐年扩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思想基础。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壮大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农村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加强劳务协作工作,积极开拓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市场等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路径选择,规范制度,健全机构,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服务水平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在逐年扩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思想基础。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壮大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农村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加强劳务协作工作,积极开拓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市场等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路径选择,规范制度,健全机构,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服务水平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人多地少是中国农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农业内部滞留的劳动力规模远远大于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因此,合理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必然更加顺畅,将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现代农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但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空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人才兴则农业兴,农村人才强则乡村强。充足数量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本文针对唐山市当前农村劳动力人才断代的现实情况,结合内部挖掘和外部引入,提出了集纳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洪义 《北京农业》2011,(3):195-196
了解劳动力转移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为农业机械化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后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要壮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9—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劳动力项目调查数据,使用OLS与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上考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于贫困地区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通过兼业或者资本换劳动的形式弥补非农就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对家庭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以此提出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县域农业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解决县域间农村劳动力错配问题,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全国1 832个县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时间上,中国县域农业生产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12%。在空间上,南方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普遍高于北方,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改善程度高于非粮食主产区。计量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显著改善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邻近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本地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非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粮食主产区。因此,应加快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间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释放粮食主产区县域农业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业主体的改变,基层农技人员履行职责应与之相适应。一、当前农业生产现状1、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三农"政策富了农民的腰包,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农民购置农机具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正朝现代化方向快步迈进。2、农村劳动力整体偏老龄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  相似文献   

19.
探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困境、条件及方向,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应用"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农业的增长源于农业产业的自身发展,就业的增加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内部的分工细化、市场的扩大,可以使农业能有效地吸纳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增长。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分工和发展的纬度,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内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为"候鸟型" 1.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村民变市民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与拉力,二是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