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圆柱型犁体曲面的犁耕阻力分析,找出了犁耕阻力与犁体曲率半径,水平元线角及土垡飞离犁体时与水平线夹角在铅垂面内的投影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柱型犁体曲面犁耕阻力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铧式犁在烤烟种植的耕整地环节的重要作用,阐明目前现有犁耕机械的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方法】通过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大坡乡烟田进行的犁耕试验,分析现有常用犁耕机械的作业性能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机械耕作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加大耕深的建议。【结果】云南地区特有的红土土壤坚实度较高,影响铧式犁的入土深度,牵引拖拉机会出现打滑,一次犁耕后,耕深没能满足烟草种植的耕深要求,二次犁耕耕深和行进速度提高了27.57%和83.20%。【结论】云南曲靖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土壤板结,干燥的土地表层覆土影响牵引拖拉机的附着力,出现打滑,烟田需进行二次犁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铧式犁在烤烟种植的耕整地环节的重要作用,阐明目前现有犁耕机械的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方法】通过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大坡乡烟田进行的犁耕试验,分析现有常用犁耕机械的作业性能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机械耕作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加大耕深的建议。【结果】云南地区特有的红土土壤坚实度较高,影响铧式犁的入土深度,牵引拖拉机会出现打滑,一次犁耕后,耕深没能满足烟草种植的耕深要求,二次犁耕耕深和行进速度提高了27.57%和83.20%。【结论】云南曲靖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土壤板结,干燥的土地表层覆土影响牵引拖拉机的附着力,出现打滑,烟田需进行二次犁耕。  相似文献   

4.
少耕法与免耕法的起源及发展前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少耕法与免耕法的发展历史众所周知,从有农业就有土壤耕作措施。从用木棒掘土发展到犁、耙、镇压及中耕等全套土壤耕作,即用机械的和物理的方法进行土壤耕作,这就是传统耕法。直到本世纪30年代,人们对犁耕仍然十分重视。主张犁耕者认为:犁耕可疏松心土,为根系伸展提供良好条件,改善土壤通气性,透水性,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排水性能。主张减少耕作的人  相似文献   

5.
翻耕作业是农业生产中能量消耗最大的环节之一,减少能源消费和生产投入成本是农业机械领域的研究重点。对国内外铧式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犁体结构和工作方式上提出了降低犁耕阻力的方法途径。降低能量消耗、翻耕阻力和碳排放量,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犁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是农具中的重器,但是对犁及犁耕文化的研究甚少。文章以云南的犁具为例,将犁具按地区分为五个大类,较为完整地整理了云南各个地区的特色犁具,列举了每个地区中的典型犁具,并对这些犁具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犁具所对应的犁耕文化,以便更加深入地对犁具进行研究,有利于云南特色犁具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地区土壤黏重、秸秆量大,传统耕整机械作业后土壤环境不能完全满足种子着床扎根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集防缠草、破土犁耕、秸秆旋埋、碎土、平地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秸秆犁旋还田联合作业机.【方法】为了满足破土犁耕功能开展了犁体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对犁体和旋耕刀辊进行了合理排布,重点探究了两种不同的犁体和旋埋的相互配合作用过程.【结果】田间试验表明:犁耕作业可有效增加耕深,降低功率消耗,单独旋埋深度仅能达到15.7 cm,但犁耕作业后旋埋,两种犁体旋埋深度分别增加到17.8、17.6 cm,旋埋功率反而减少了0.45 kW、0.5 kW;犁旋联合作业功率较先犁耕后旋埋的二次作业功率之和减少了23.3%、17.6%;秸秆埋覆率为90.5%和89.8%;【结论】该机可适应秸秆量大的田块耕整,犁耕深度、旋埋深度、耕深稳定性、平整度等各作业性能均满足耕整地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一、犁的检查1.犁体装配后的技术状态的检查(1)检查犁铲和犁壁。犁铲和犁壁的连接处应密合平接,两者之间的缝隙不应超过1毫米。犁体曲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犁壁高出犁铲,埋头螺钉不得凸出,否则犁体曲面易粘土,使犁耕阻力增大。(2)检查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犁体装好以后,其犁侧板末端(犁踵)与沟底和沟壁构成一定的间隙,即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垂直间隙就是犁侧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配套农机具类型 1.犁耕作业农具:悬挂铧式犁、圆盘犁、液压翻转双向犁、炮管深耕犁、悬挂开行犁、深松机和深松灭茬机等。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石质三角形器和三角形石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但对它们的确切用途,考古界与农史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一分歧,我们可以在定名上窥其一斑,如对三角形器有称为“犁”(或双刃石犁)、“锸”、“耜”等几种,尤以前者为甚;对三角形石刀有称为“靴形石犁”(或单刃石犁)、“斜柄破土器”、“斜柄三角形石刀”、“石钺”、“石锄”等几种。我们认为,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研究中过多地从考古学上的类型学与比附学上着手,如三角形器是以其与南方地区的铁犁铧十分相似来推定的,从而忽视了它们作为犁耕工具使用的可能性。笔者认为,由于犁耕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耕作方  相似文献   

11.
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以云南省大姚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树种,也是一种能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在界定核桃种植生态效益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查阅法以及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核桃种植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采用等效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云南省大姚县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与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云南省大姚县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为64.15亿元,是其经济效益的9倍多,其中涵养水源效益9.60亿元、固土保肥效益37.65亿元、固碳释氧效益7.45亿元、净化环境质量效益1.83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2.46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5.16亿元。  相似文献   

12.
湖南甜茶成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利用湖南甜茶资源,按照茶叶等食品的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湖南甜茶的常量成分、无机元素,测定了甜味素含量,并进行了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甜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比普通茶叶低,但黄酮类物质比普通茶叶高,并且还含有含量高达10%的普通绿茶所不具有的的甜味素.湖南甜茶各项毒理试验均为阴性,无突变、畸变现象,可安全食用,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植物饮料和甜味素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和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上海市建成区范围内的7个公园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公园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中平均林地景观面积最大,其次是林灌草综合体景观,草地面积最小;林灌草综合体破碎化程度最高;草地景观次之,林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低;公园中景观斑块分维数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4.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培养温度、起始pH、最佳装液量、最佳培养时间为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最终优选出的平菇液体菌种最适宜培养条件为温度24℃、起始pH 6.5、装液量240 L、培养时间3 d。发酵罐最佳配方为:玉米面2%、麸皮1.2%、红糖1%、磷酸二氢钾0.01%、硫酸镁0.005%、酵母膏0.25%。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不同品种硝酸盐含量累积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黑龙江省12个主栽大白菜品种及内、外叶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各品种内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结球紧实的矮 桩白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低。这时因为品质好的新生叶含水量低,且含有较多的全磷、全钾, 加之硝酸还原酶活性强,因此加速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磷脂,特别是维生素的合成过程,加 速了硝酸盐的还原转化,积累较少。  相似文献   

16.
秋大棚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播种期分别为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7月10日,比较4个不同播种期番茄生育期及生长势的变化,分析研究不同播种期对番茄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北京市通州区秋季大棚番茄最佳播种期、定植期。试验结果表明,1)播种期推迟,株高、茎粗、叶片数、果穗数呈减小趋势。2)秋大棚番茄定植后约20d开始进入始花期,始花期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呈错后趋势,但时间相差不多;正常情况开花后约40d开始进入始收期,采收期可约达40d。3)6月30日和7月10日播种,番茄易发生晚疫病,7月10日播种晚疫病发生严重。4)播种期6月10日和6月20日,番茄产量效益较高,667m2产量约达到2559.1kg,播种期6月30日和7月10日,番茄产量效益较低,667m2产量约达到1455.2kg。5)6月20日是秋茬大棚番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7.
对油研系列品种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鉴定结果表明,4个油研品种的平均发病株率、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 24.02%、11.83,平均产量为123.10kg/667m2。相关分析表明,初花至终花的经历天数与田间发病株率、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发病株率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田间发病株率、病情指数与产量间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Ocean crust is the outermost layer of earth under the oceans. 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underlying mantle by a seismic transition zone called the Moho. A widely held view is that the Moho represents a petrologic change from basaltic-type rocks to a mantle composed mostly of olivine and pyroxene. According to this view, crust is formed by a steady segregation of basaltic melt,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ntle, into a crustal magma chamber wherein cooling and crystallization bring about steady-state accretion to the continuously spreading plates. There is sufficient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of this hypothesis and marine geophysical data to cause one to doubt the validity of this formation process. At least two other processes are more compatible with the geophysical data. In one, the crust is formed from the episodic injection of basaltic dikes from a mantle reservoir and the Moho is a primary petrologic boundary. In the other, the crust is treated as a mechanical boundary layer in which thermal contraction results in cracking; by comparison, in the mantle thermal contraction is accommodated by flow. The upper part of the crust is formed from episodic extrusion and intrusion of basaltic melt. The lower crust is formed by rapid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of mantle that may be continuously or episodically injected by viscous flow at temperatures below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9.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饲料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云  郑举  张莉  陶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27-2327,2329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nd immunsorbent assay,ELISA)是指固相吸附技术和免疫酶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是一项先进的免疫化学测定技术。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结果易于检测等特点,常用于对饲料中某些违禁药品、添加剂及有害微生物的筛检和毒素的检测,是饲料安全检测中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