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悬挂犁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不得在犁处于提升状态下进行保养和修理;田间作业时,犁上不能坐人;落下犁时,应慢降轻落,以防铲尖变形或损坏;作业中,必须将犁提升起来才能转弯;停机熄火时,一定要把犁降落在地面;犁不用时,要用支撑杆撑牢犁架,以防倾倒。悬挂犁的保养方法:犁耕作业时,因犁与土壤、沙石等接触,工作条件恶劣,只有正确及时维护,才能充分发挥犁的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其保养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耕后应清理黏附在犁体工作面及犁柱上的积泥和杂草;每天犁耕结束后,应检查各种螺杆、拧紧松动的螺母;耕作期间,悬挂轴调节丝杆上的润…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疆气候特点和土壤物理特性,以土壤可持续利用为目的,设计一种悬挂翻转式深翻犁,通过深翻耕作,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作物根系生长深度,确保作物持续增产。用具有双层主副犁结构的深翻犁进行耕作时,不仅能将耕作层含病菌的土壤、杂草、越冬虫卵翻入主犁开出的沟底,解决土壤含病菌的状况,还可减小单个犁体翻垡阻力,降低拖拉机功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铧式犁在烤烟种植的耕整地环节的重要作用,阐明目前现有犁耕机械的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方法】通过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大坡乡烟田进行的犁耕试验,分析现有常用犁耕机械的作业性能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机械耕作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加大耕深的建议。【结果】云南地区特有的红土土壤坚实度较高,影响铧式犁的入土深度,牵引拖拉机会出现打滑,一次犁耕后,耕深没能满足烟草种植的耕深要求,二次犁耕耕深和行进速度提高了27.57%和83.20%。【结论】云南曲靖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土壤板结,干燥的土地表层覆土影响牵引拖拉机的附着力,出现打滑,烟田需进行二次犁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铧式犁在烤烟种植的耕整地环节的重要作用,阐明目前现有犁耕机械的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方法】通过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大坡乡烟田进行的犁耕试验,分析现有常用犁耕机械的作业性能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机械耕作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加大耕深的建议。【结果】云南地区特有的红土土壤坚实度较高,影响铧式犁的入土深度,牵引拖拉机会出现打滑,一次犁耕后,耕深没能满足烟草种植的耕深要求,二次犁耕耕深和行进速度提高了27.57%和83.20%。【结论】云南曲靖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土壤板结,干燥的土地表层覆土影响牵引拖拉机的附着力,出现打滑,烟田需进行二次犁耕。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电压和含水量条件下,对本省6种水稻土进行室内电渗试验。以表观摩擦系数 f 值表征土壤-金属粘附和摩擦的综合作用。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电压、土壤粒度成分和含水量对 f 值的影响.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电功率密度 N 与表观摩擦系数 f 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提出 N-f 关系的经验公式。田间犁耕试验表明,电渗能降低耕作阻力,并改善犁壁脱土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 1 土壤深松 土壤深松技术就是利用深松机械,对耕地只松土、碎土、不翻土,保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不乱土层的农田耕作新技术。经试验此项技术个有以下优点: 1.1 打破了犁底层,加厚了耕作层 据试验,机械耕作田的犁底层一般在25~30厘米深处,土层厚度约为15厘米,用深松机可使土壤深松深度达到40~50厘米,加厚了土壤耕作层,改善了土壤下层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免耕农业     
多少世纪以来,壁犁一直是农业的基本工具,它进行碎土和翻土的工作,是一系列耕种作业的第一步。可是目前在越来越大的农田面积上,犁正因采用一种免耕或少耕的耕作制而被排斥。新的作物种子直接播入前作残茬覆盖的土壤里。犁耕的首要目的是防治杂草,而在免耕制中除草主要是靠施用除草剂,部分地也由于旧作物的残茬覆盖了地面,抑制了不需要的植物的生长。新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是降低农业劳动成本,并基本上免除土壤的风蚀和水蚀。  相似文献   

8.
典型生态因子对烟叶特色彰显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土壤生态因子对烟叶生产影响的对比,研究典型生态因子对烟叶特色彰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岗土壤的烟株大田全生育期明显短于威打破土壤;打破犁底层耕作方式与常规耕作方式对烟株的生育进程影响无明显差异;威打破土壤烟株生物学性状好于龙岗土壤烟株,打破犁底层无助于烟株农艺性状的改善;威打破土壤烟叶的产量和产值高于龙岗土壤,龙岗土壤烟叶的均价和等级结构优于威打破土壤,打破犁底层和常规耕作方式间烟叶主要经济性状无统计学差异。土壤生态因子对烟株生育期及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土壤生态因素对初烤烟叶主要经济性状影响大于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浙江省水田地区常用的整地工艺方案。研究了在不同作业条件下,水田犁耕和旋耕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排水条件下,犁耕和旋耕对土壤物理性质诸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旋耕相对犁耕有较好的耕作质量。在浸水条件下,旋耕相对犁耕而言,对土壤物理性质诸指标有不良影响,且达统计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固原马铃薯优势种植区由于常年使用传统犁耕和旋耕机械,引起土壤板结、犁底层变厚、耕层变浅、土壤保墒蓄水能力降低和土壤养分流失,使得马铃薯单产水平低,产量逐年下降。本试验采用传统旋耕(耕作深度15cm)为对照,粉垄耕作(耕作深度30~50 cm)为研究对象,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旋耕,当年粉垄和去年粉垄马铃薯单株薯质量分别提高29.52%和11.00%,烂薯率分别减小0.10%和2.46%,产量分别增加12.90%和28.32%。因此,粉垄耕作可提升马铃薯品质和产量,在宁夏马铃薯种植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秸秆和土壤颗粒从固态到流态转变的非线性运动过程。[方法]推导建立土壤固态-流态转变非线性动态过程本构方程,基于离散单元法(DEM),模拟研究推土板在草颗粒影响下的阻力变化;搭建含秸秆耕作试验平台,建立7、13和19 mm 3种尺寸的秸秆离散元模型。[结果]由于耕作过程改变了其原有土壤的表面形态,耕作后的土壤孔隙比增加,犁后出现明显的浅沟;随着耕作的不断推进,部分颗粒会受到二次切割分离;牵引速度越大,圆盘犁面前缘隆起土颗粒越多,犁面前缘所受土壤的阻力越大,所需牵引力越大;7和19 mm秸秆向两侧位移明显,而13 mm秸秆沿犁面前缘位移明显,该尺寸秸秆与犁面发生二次接触,导致速度变化明显。[结论]耕作过程中秸秆与土壤破碎颗粒均发生复杂的非线性动态运动,物理力学性能发生不同变化,进而影响农机具的牵引功率。  相似文献   

12.
推广保护性耕作 实现社会 经济效益双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铧式犁耕翻作已经被采用了几千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铧式犁耕翻的负面效应愈加明显.1942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组织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和农民共同总结研究出以少耕、免耕和秸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法",从而产生了一项全新的既能保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秸秆覆盖免耕法秸杆覆盖免耕法是一种新型耕作方法。是对以铧式犁耕翻为标志的传统耕作法的改革,其基本要求是在秸秆覆盖的地面上尽可能减少土壤的搅动进行机械化直接播种,以保持土壤原来的结构和层次,在作物生长期间不再进行其他表土耕作。这种耕作法以土壤不经耕翻,有秸秆覆盖为主要特征。具有节能、省工、增产、防止土壤冲刷等效果。它与旋耕播种、耙茬播种、铁茬播种等方法不同,生产实践表明,在适宜条件下,采用此机械化免耕直  相似文献   

14.
以蓖麻栽培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种类覆盖作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耕作方式看,0~30 cm土壤深度内免耕地的土壤硬度值相对最高,犁耕地相对最低;从覆盖作物种类看,裸地土壤硬度值相对最高,其次是毛野豌豆,黑麦地的土壤硬度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15.
有壁犁翻地作为土壤耕作的基本措施已有悠久的历史,年年用有壁犁翻地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部分农业区的传统(或习惯)耕法,它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过程中起过很大的作用,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地运用着。但是用有壁犁连翻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后果,如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士壤结构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土壤侵蚀严重,翻地需要的能量大,随后还要进行整地,作业次数多,在经济上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20210301带翼深松铲深松土壤扰动行为仿真与试验//DOI:10.25165/j.ijabe.20211401.5447揭示带翼深松铲深松土壤扰动行为有助于深入理解带翼深松铲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而为带翼深松铲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该研究综合利用离散元法和室内土槽试验,研究了带翼深松铲对土壤宏观和微观扰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翼铲主要对其上方土壤的扰动范围和破碎程度产生影响;带翼深松铲的铲尖段、犁底层圆弧段、耕作层圆弧段、直柄段受到的牵引阻力分别占69.53%、25.22%、4.73%、0.52%;带翼深松铲对不同深度土壤的侧向扰动范围和破碎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耕作层、圆弧段犁底层、铲尖段犁底层;增加翼铲使圆弧段犁底层、耕作层、铲尖段犁底层土壤扰动面积分别增加47.52%、7.74%和4.59%,同时使总牵引阻力增加36%。与不带翼深松铲相比,带翼深松铲耕作后的土壤蓬松度、土壤扰动系数、地表沟槽宽度和犁耕比均不同程度的增加。离散元仿真与土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离散元仿真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带翼深松铲的耕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石质三角形器和三角形石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但对它们的确切用途,考古界与农史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一分歧,我们可以在定名上窥其一斑,如对三角形器有称为“犁”(或双刃石犁)、“锸”、“耜”等几种,尤以前者为甚;对三角形石刀有称为“靴形石犁”(或单刃石犁)、“斜柄破土器”、“斜柄三角形石刀”、“石钺”、“石锄”等几种。我们认为,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研究中过多地从考古学上的类型学与比附学上着手,如三角形器是以其与南方地区的铁犁铧十分相似来推定的,从而忽视了它们作为犁耕工具使用的可能性。笔者认为,由于犁耕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耕作方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式和工作深度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和工作深度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场进行了两组对比试验,试验土壤为沙壤土和粘壤土,试验作物为玉米。第一组试验中安排了5种耕作方式,分别为犁耕加圆盘耙(MB+DH),凿形耕(CH),圆盘耙两次(DH2),旋耕(RT)和不耕(NT),第二组试验中安排了2种耕作方式,犁耕加圆盘耙(NDL)和犁耕、圆盘耙加深松(NL)。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工作深度对土壤容重、土壤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升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安全性,建立了轮式拖拉机/农具系统的振动模型并分析了犁耕作业工况下的振动特性。[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铧式犁的土壤切削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耕速和耕深等因素对犁具阻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常发CF700轮式拖拉机为研究对象,构建轮式拖拉机/农具系统的振动模型,推导其振动微分方程组,获得道路运输、农田运输及犁耕作业3种工况下拖拉机系统的振动特性。[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仿真加速度接近于试验数据,验证了所建立振动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道路运输、农田运输及犁耕作业3种工况下拖拉机系统的固有频率基本保持不变,前桥、驾驶室、座椅及犁具的垂向振动固有频率分别为2.55、2.63、2.31及2.31 Hz;与道路运输工况下振动响应相比,农田运输和犁耕作业工况下拖拉机各部位垂向振动加速度显著降低。随着犁具耕作速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拖拉机系统各部位的振动加速度也显著增大;当耕深或耕速一定时,前桥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结论]研究结果为拖拉机/农具系统的悬架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保持和改善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减少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对土壤具有"降温",和"增温"的双重效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歧最多,研究者在不同作物及不同研究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不同.目前生产中保护性耕作仍存在低温、杂草防治难、播种质量不易保证、耕层变浅、犁底层明显上升、播种机具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保护性耕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