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  方法  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  结果  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种类共23种;入侵等级为1级与2级的种类共22种。丘陵山地、郊野荒地以及海岸滩涂是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和防控区域。  结论  普陀山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较为严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海岛联动防控,加强外来物品入岛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外来植物应用前的入侵危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预案。表1参31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调查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估,为进一步开展全国外来物种调查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方法支撑。研究采用清查、踏查、访问调查、样地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保定市清苑区不同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空间分布、盖度、面积、危害程度、社会经济影响和生态损失,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入侵植物的传入风险、生物学特征、扩散特征、已入侵现状、危害和影响、防除难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其危害和风险等级。调查发现,保定市清苑区外来入侵植物共33种,隶属于13科24属。数量最多的为菊科,共9种,占总种数的27.27%,其次为苋科,共5种,占15.15%。入侵植物中有意引入的有20种,占60.61%;无意引入的有10种,占30.30%;自然扩散的有3种,占9.09%。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有30种,占90.91%;原产地为美洲的19种,占57.58%;产自欧洲的有10种,占30.30%。清苑区北店乡是发现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乡镇,共发现22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保定市清苑区Ⅰ级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植物3种,Ⅲ级植物2种,Ⅳ级植物8种,Ⅴ级植物18种,其中危害程度最大的入侵植物是大狼杷草和黄顶菊。研究表明,保定市清苑区入侵物种数量不多,风险等级高的入侵植物较少,建议对黄顶菊等恶性入侵植物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了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状况、生活型、原产地信息和危害程度。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隶属于4科,菊科种类最多,达6种,占总种数的60%;生活型全部为草本植物,以1年生草本为主;原产地为北美洲的植物8种,占80%。Ⅰ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Ⅱ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1种,Ⅲ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Ⅳ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Ⅴ级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滇池西岸3个湿地公园内园林植物外来种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探究其潜在生态风险、风险特征和危害现状。  方法  通过线路踏查法和重点区域普查法对滇池西岸的3个湿地公园进行调查,收集园林植物外来种生长特性、生态特征、地理区系、扩散逸生等数据,并结合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对小区域园林植物外来种进行评价。  结果  3个湿地公园共有93种园林植物外来种,隶属48科77属,地理区系以世界广布种和热带广布种为主,乔木(含竹类)、灌木(含藤本)、草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9.78%、30.11%、30.11%。在被评价的58种园林植物外来种中,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等为高风险植物,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秋英Cosmos bipinnatus、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等为中风险植物。层次聚类分析表明:中高风险植物因风险成因特征接近,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比低风险植物更为接近;同一风险下乔灌木因生长特征接近,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比草本植物更为接近。  结论  被评价的58种园林植物外来种中,高、中风险物种以草本占大多数,且以世界广布种为主。在该区域引种应用园林植物外来种需慎重选择、严格防控,高风险植物需及时清除,特别要加大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力度。图2表7参26  相似文献   

5.
瑞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丽市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2种,分析了其生长型、入侵生境和危害情况,依据入侵植物在当地的分布范围及在生境中的优势度,将其危害等级划分为3级,Ⅰ级危害植物9种,Ⅱ级8种,Ⅲ级25种,重点介绍了危害最严重的9种Ⅰ级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情况,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负面影响随着瑞丽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增大,特别是对郁闭度小的人工林和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随着海拔的上升其种类和数量相对减少,危害程度也减小;草本和藤本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乔木的入侵能力小,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云南山地橡胶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主要植胶区范围6个州(市)的胶园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及入侵性等。结果表明:云南山地胶园外来入侵植物有26科63属82种,其中菊科(18种)、蝶形花科(10种)、禾本科(6种)、苋科(5种)和茄科(5种)为优势科,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3.66%。生活型组成主要是草本植物,有57种,占总种数的69.51%;原产地来源最多的是美洲,有62种,占总种数的75.61%;从科、属分布区类型来看,全部表现为热带成分;引入途径为人为有意引入的有41种,占总种数的50.00%;入侵等级为恶意入侵种的17种,严重入侵种的24种,两者占总种数的一半。此外,在调查中,发现了4种新纪录归化植物,分别为蓝花毛蔓豆Calopogonium caeruleum (Benth.) Britton、荨麻叶假马鞭Stachytarpheta urticaefolia (Salisb.) Sims、白花假马鞭Stachytarpheta cayennensis (Rich.) Vahl和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其中,蓝花毛蔓豆为中国归化新纪录,其余3种为云南归化新纪录。总的来说,云南山地胶园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入侵形势较为严峻,对云南山地胶园中橡胶树的生长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该从4个方向进行防控:(1)强化外来入侵植物防范宣传,提升公众风险识别意识;(2)开展云南山地橡胶园外来入侵植物的专题调查;(3)注重源头管控,特别是原产美洲的外来植物,加强边境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的调查和监测;(4)制定主要危害物种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经济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风险评估理论,并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地域特点和外来植物入侵的现状,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6个1级指标、32个2级指标构成。并对区内已确定的87种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每种植物的入侵风险值。该结果可为入侵植物的引种管理与危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为该辖区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小北湖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入侵等级、原产地及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小北湖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3种,隶属9科17属。其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有9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9.13%。从生活型来看,均为草本植物。从原产地来看,以美洲和欧洲为主,分别为12种(占52.17%)和7种(占30.43%)。从科、属层面分析其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具明显优势。入侵途径以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为主。[结论]通过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对沅水流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入侵途径、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沅水流域入侵植物有65种,隶属于21科,以菊科、苋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分别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4.6%、10.8%和9.2%。(2)入侵植物中原产美洲的有43种,占总数的66.2%;其次是欧洲的有14种,占总数的21.5%;亚洲、非洲、澳洲等地区有10种,占总数的15.4%。(3)沅水流域入侵植物中有意引入有27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1.5%;无意引入有31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7.7%;自然传入有7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0.8%。(4)65种外来入侵植物中严重入侵类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3.8%;局部入侵类25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8.5%;一般入侵类1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9.2%;观察名单类12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8.5%。  相似文献   

10.
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建立了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准则层5个部分、指标层17个指标构成,分别从外来植物引入阶段、适生阶段、散阶段、危害阶段和防治阶段进行评估。并对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进行示范评估,其评估风险分值为86,入侵风险等级为一级,极高风险,应禁止引进袁实行检疫。构建的体系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外来植物的风险 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长兴县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长兴县湿地在浙江省具有重要地位,开展全域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为长兴县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线路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长兴县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  ①长兴县共有野生湿地维管植物95科277属464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7种、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86科267属453种;被子植物中包含双子叶植物68科222属393种和单子叶植物18 科45 属60种。②植物科组成以分布2~9种的科和仅分布1种的科占优势,两者共占88.42%;属组成以分布2~5种的属和仅分布1种的属占绝对优势,两者共占97.11%。③湿生植物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82.54%;草本植物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85.56%。④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1个,除世界广布科外,以泛热带分布型科和北温带分布型科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2个,以北温带分布型属为主,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数量比为0.77。  结论  长兴湿地维管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并有一定的过渡性。表7参25  相似文献   

12.
杭州西溪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外来植物计有20科45种,优势科现象明显,其中菊科Compositae14种(31.1%),豆科Legu-minosae和旋花科Convolvulaceae各4种(8.9%),十字花科Cruciferae和苋科Amaranthaceae各3种(6.7%),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和伞形科Umbelliferae各2种(4.4%),其余13科各1种(2.2%)。外来入侵植物都是草本植物,以1年生或2年生为主,有36种(占80.0%),多年生只有9种(占20.0%)。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严重地威胁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影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本土植物的生境。论述了西溪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多样性及现状,评估各种的濒危等级,为制定科学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2013—2018年浙江省第2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浙江植物志(新编)》编研以及近年来其他相关资料,参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等资料的评估结果,对这些植物的现状与濒危等级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  ①目前,浙江分布有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与1999年版保护名录相比,增加了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降级了3种,解除保护4种。②濒危等级可以分为5个等级,极危等级19种,占16.38%;濒危等级36种,占31.03%;易危等级30种,占25.86%;近危等级17种,占14.66 %;无危等级12种,占10.34%;数据缺乏2种,占1.73%。③受威胁等级(极危、濒危和易危)的共有85种,占73.28%,受威胁程度较高。  结论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近70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较好的保护成效。建议:①保护原有生境,防止过度干扰,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就地保护作用;②加强科学研究,改进野外调查方法,完善物种生境信息,重视物种遗传多样性;③多学科合作,建立健全保护网络,形成完备繁殖体系。表2参3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查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为该片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线路调查并结合样方调查的方法,统计种子植物信息,分析植物区系的组成、优势类群与表征类群及地理成分。  结果  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71科340属1 058种,分别占青海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5.53%、61.04%、42.37%,含有100种及以上的大科仅有菊科Aste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未发现30种及以上的大属,科、属组成多样。②优势现象明显,表征类群突出。该区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有10科,优势属有23属,表征科有8科,表征属有20属,其中有3科既是优势科又是表征科,9属既是优势属又是表征属。③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其中温带成分共有23科,占总科数的67.64%;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3个,温带成分共有246属,占总属数的86.32%。④特有科、属贫乏。未发现中国特有科,特有属有10属。⑤多种区系成分交汇、渗透并特化,并具有年轻性。  结论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地理成分多样,温带性质显著。表8参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兰科Orchidaceae植物已经成为旗舰保护类群,科学规范识别长江流域兰科植物的迁移规律,探究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确定重点保护物种和热点地区,对于更好地研究和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长江流域1981—2019年的代表性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考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资讯机构(GBIF)数据库选取兜被兰属Neottianthe、独蒜兰属Pleione等130个(10种)物种分布点为代表,根据植物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理论,采取核密度、莫兰指数和热点分布等方法,对长江流域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  结果  ①1998—2019年长江流域代表性兰科植物的密度高值区减少,分布在广西、贵州的兰科植物消失。密度中值区发生变化,兰科植物由四川中部向四川北部迁移;②长江流域代表性兰科植物的濒危等级值和空间位置呈显著正相关水平,1998—2019年比1981—1997年相关性更强;③高危险区发生变化,1981—1997年兰科植物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和湖北,而1998—2019年主要分布在湖北。  结论  全球变暖、基础设施建设、非法采挖销售和过度砍伐森林都有可能成为兰科植物分布变化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湖北将成为以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图1表5参31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人侵杂草发生与危害状况,为外来入侵杂草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对广西境内14个地级市80个县区稻田、甘蔗地、木薯地、桑园、果园、蔬菜以及其他作物地外来入侵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危害程度。【结果】查明广西农业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杂草101种,隶属27科74属,其中以菊科最多,有25种,其次为禾本科17种、苋科8种、茄科7种、豆科6种、旋花科和大戟科各5种;从植物性状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88种,占87.13%;从分布特点看,以全区分布为主,有67种,占66.34%;从危害程度看,危害严重的外来杂草有15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2种。【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风险评估及防控体系是防范外来杂草入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