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实践力量,但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基层干部认识不够、农民思想意识偏差、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民自身的作用,同时增加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发展经济,有效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空前成就。这些成就的实现与农村文化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及思想发展脉络,明确农村文化政策的精神实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新时代下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培育人才队伍、出台农村文化建设法律法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当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着乡村人才流失、部分村干部思想涣散、农村精神文明阵地薄弱等困境,可以通过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基层干部教育、开展文化宣讲和建立健全农村志愿服务组织等多方面、多渠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定位落脚点和归宿。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农村文化建设缺失、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减弱、农民对农村失去眷恋、农村教育内容片面等问题。应丰富农民精神追求,培养具有“三爱”精神的新农民;提升农民道德水准,建设具有“三风”气象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具有“三民”标准的新村民。  相似文献   

5.
贾月 《河南农业》2023,(6):24-26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内涵、方式、资金、人才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国家政策、社会氛围、封建遗留文化、家风家教、乡村教育、农民素质、网络环境是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其中,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性因素,作为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缺乏人才支撑,且群众的主体地位尚未充分凸显,群众的主观需求尚未充分满足,群众的主要力量尚未充分发掘。因此,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实效,需要加强乡村教育引导,凝聚农村青年、新乡贤等主体力量,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以群众的合理需求谋发展,依靠群众的主要力量促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谓农村文化,是指农民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创造和积累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如何在把文化建设贯穿于X村乡村振兴的总目标,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身体力行。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67-26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入新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然而,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文从城乡差异、农村布局规划、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探究了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从加快农村发展振兴,增强农民返乡吸引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惠农政策;培养本地优秀人才,成就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农民治理参与度等维度,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工程也由一种发展策略上升至更高层次的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帮助农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各个要素。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要求是努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可从思想和道德等方面进行建设。然而,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如物质条件缺乏和协调机制不完善等。解决这些不足不能只依赖于常规的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从新乡贤视阈下,对目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得益者,而农村则陷入贫困落后的境地。近年来,国家意识到农村的贫困落后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短板,乡村振兴的实施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企业等非农群体被更多地关注到,很少有人关注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群体的存在,以及对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困境入手,分析乡村振兴中增强农民主体地位意义与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在尊重农村主体地位与激发农民参与性方面提出参考意见,旨在培育乡村建设主体的自觉性,完成乡村建设由"外部催化"到"内部发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和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精神文化主体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如何合理调配农村资源,如何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2.
贵州农村苗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传承与发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继承与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发现,贵州农村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主要面临着缺乏传承主体、传承载体衰落、传承与发展方式缺乏创新等困境。要从提高贵州苗族人民主体意识、形成贵州苗族文化产业、创新传承与发展模式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贵州农村苗族文化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就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系统化探析,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联系,并且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大、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绿色生态产业,强化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以及完善生态教育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当前,乡村振兴中农村文化礼堂长效运行仍存在"乡村文化人才缺少、建设管理经费缺乏、礼堂功能发挥受限"等短板,突破短板的创新模式包括:紧要功能、核心要素、关键战略的"嵌入模式";文化礼堂+创新创业、文化礼堂+乡村旅游、文化礼堂+素质拓展的"引领模式";区域经验共享、全省品牌共建的"溢出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苏敏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42-143,153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都要求农村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近几年,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日常生活单调、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开发农村地区人们的主体意识、传承农村地区原有文化和培育新文化、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梅 《现代农业》2023,(3):107-112
农村生态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之间是互补互促的关系,前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后者为农村生态治理提供了绝佳机遇。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归咎于多元主体责任缺失: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地方企业生态责任弱化、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淡漠、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治理能力有限。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地方企业生态社会责任、提高农民生态主体意识、增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治理能力,使农村生态治理的多元主体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构筑符合农村实际的多元共治新模式。多元共治新模式是在对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治理模式,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丁力  樊帆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7-249
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步入新的时期,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意义重大.乡村文明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为传承农村传统美德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然而,我国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着基层组织认识不足、乡风文明主体不强、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传统乡村道德面临问题等挑战.为了改变这些现状,应该加强政府主导性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以及加大农村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来建设乡风文明从而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提高。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存在着严重问题:农民缺乏科学思想、文化修养和法制观念,欠缺市场经济意识,个别地区农民道德失范、精神空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部分农民道德水准下降、部分村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有些乡村公共文化事业滞后等。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具体的对策:进一步发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加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度、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提升乡村公共文化事业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文化指引,加强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2018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四项具体任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移风易俗工作依然面临着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农民主体意识淡薄和农村文化教育落后三重困境,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以思想意识、制度保障、多元措施为立足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人才回流、提升主体参与意识、加强教育水平、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依法治村、健全奖惩措施、采取多元宣传手段等措施多管齐下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