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锆石测年、重矿物ZTR指数、倾角测井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Eh)物源进行了系统分析。锆石测年表明,前寒武系物源来自于北部的虎皮礁隆起;中生界物源主要是来自西部的海礁隆起;古生界物源主要来自东部的钓鱼岛隆褶带。重矿物ZTR指数显示,西湖凹陷北部为主要物源区,但也存在东部点物源区和中部的多物源区。古水流数据显示,古水流方向呈北-南向。综合分析认为,Eh沉积时期受轴向主物源和侧向点物源共同影响,其中,以北部物源为主,东、西部点物源为辅。  相似文献   

2.
白家海凸起一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二段储集性能好,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物源控制着砂体的形态及展布特征,而重矿物是物源区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白家海凸起一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二段的重矿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砂岩百分含量、古地貌资料来判断出三工河组二段的主要物源方向和古水流流向。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工河组二段沉积时期主要物源方向有北面的滴南凸起、北东的克拉美丽山和东面的沙奇凸起,而这3个方向的物源对阜北斜坡区的沉积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杭州城市灰尘迁移与粒径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杭州城市灰尘迁移循环模式和不同粒径质量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灰尘的来源和搬运方式有关,灰尘的搬运有悬移、跃移和蠕移,其中粒径小于0.1mm的灰尘主要来自异地高空运输,占30%,周边地区的中细尘源占40%,城市内部局地粗尘源占30%。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录井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大芦湖油田东北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类型及垂向演化规律。研究区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四级层序1、四级层序2和四级层序3。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浊积岩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三角洲是研究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在3个四级层序均有发育;受断层坡折和负地形的影响,浊积岩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1和四级层序2早期,位于三角洲沉积前端;滨浅湖滩坝沉积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2晚期和四级层序3时期,受相对平缓的古地貌、滨浅湖波浪和沿岸流作用的影响,该沉积是由三角洲前缘沉积物被再搬运、沉积而形成。总体而言,相对湖平面的变化规律和沉积古地形的演化特征控制了研究区垂向上的沉积体系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一、品种概况杏属蔷薇科植物,普遍栽培于温带地区。杏在我国分布广泛,西北、华北、华南及东北地区的广大山区、黄土高原、戈壁、沙漠均有分布,其栽培种植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我国有杏品种资源约800余个,仅新疆就有主栽品种30余个。目前杏主要可分为鲜食、仁用、制干、制汁四种类型。新疆是杏树的原产地之一,是我国杏的最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保护性耕作在防治农田风蚀和扬尘方面的作用研究"项目的实验表明,我国出现沙尘暴的尘源主要来自农田,而非沙漠;实施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可以减少农田风蚀40%~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草原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的重要资源。全省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草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甘肃传统的畜牧业基地,是长江、黄河的水源涵养区和党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内陆河的发源地,是巨大的碳库和重要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库。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补给、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整个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不受粒度分选效应影响的黄土矿物学风化指标,对甘肃西峰和山西吉县黄土-古土壤典型样品分离成9个粒级后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了不同粒级中钾长石/斜长石比值(K/P比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古土壤中K/P比值受粒度分选效应的影响,细粒级(<1μm,1~2μm)的K/P比值显著高于粗粒级(>2μm);黄土在源区的沉积旋回过程中和沉积区的成壤过程中斜长石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呈现出大陆风化早期阶段特征,并且这种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细粒级中,因此,黄土和古土壤(2 um K/P比值能够有效地排除粒度分选效应的影响,直接指示黄土沉积在源区和沉积区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歧口凹陷沙三段岩性体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分布空间,通过大量岩芯观察,并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歧口洼陷沙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和物源体系。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滩坝;沧县隆起(葛沽、小站、沈青庄-大青旺)、港西凸起、埕宁隆起和羊三.木凸起为主要的物源区。在详细分析沉积体平面展布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古地貌、构造特征和物源区性质等因素控制了各沉积体的空间展布,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勘探程度低,根据钻井、地震及野外踏勘等资料,利用古地貌分析确定物源方向,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确定相类型,对五墩凹陷侏罗系物源体系及沉积演化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发育辨状河、辨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物源主要受北西向北山、南部三危山和东部物源体系控制。在五敦凹陷北部和东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凹陷中部为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蚤草(Pulicaria prostrata(Gilib.)Ascher)(菊科)、黄花羊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n var. przewalskii(Batalin))(紫葳科)和坚硬女娄菜(Silene firmaSieb et Zucc.)(石竹科)3种植物的分布新纪录。蚤草是黄土高原植物新记录,蚤草在国内分布于新疆北部和西部,在黄土高原于宁夏海原南部的月亮山首次发现。黄花羊角蒿,早记载于甘肃兰州市,后记载于宁夏罗山,调查表明广泛分布于西北部农牧交错带东部海拔1 200~2 000 m丘陵地区。坚硬女娄菜首次记录于陕北靖边、吴起、志丹的西北农牧交错带地区。  相似文献   

12.
Erratum     
《Science (New York, N.Y.)》1983,220(4598):666
The first two sentences of the report "Asian dust: Seasonal transport to the Hawaiian Islands" by J. R. Parrington et al. (8 Apr., p. 195) should have read as follows: "Transport of vast quantities of Sahara desert dust westward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to Bermuda has been known since the late 1960's (1, 2). Strong evidence now exists for transport of large quantities of Asian dust eastward across the North Pacific (3-7)."  相似文献   

13.
以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以高效促进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高效农业及其模式的分析,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旨在为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依据,为西北黄土高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谷子品种资源微量元素硒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对中国谷子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硒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评价,以了解谷子品种资源中硒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谷子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基础。【方法】硒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分别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结果】①中国谷子地方品种资源硒含量平均53.3 μg?kg-1,变异范围20.8~89.2 μg?kg-1;蛋白质含量平均15.8%,变异范围11.01%~20.77%。②不同生态区的材料硒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内陆和黄土高原来源的品种硒含量分别排列第一和第二,以下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最低是内蒙古高原;不同生态区来源的品种蛋白质含量排列次序与硒的排列较为一致,依次为西北内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③2个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硒和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34,且达到极显著水平。④硒含量与谷子粒色相关联,相联系数为0.385,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红粒谷子硒含量明显高于黄、青、褐等粒色的品种。【结论】谷子品种资源的硒和蛋白质含量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在鉴定评价基础上,筛选出了一批品质优异的谷子种质资源,为富硒和高蛋白优质品种的培育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ransforming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how over recent decades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and Gully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jointly transformed the ecology and landscap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livelihood of its resident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se two projects have achieved a balance between green protection, new land creation, and improved food security and livelihood of local people in the hilly areas of Chin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lateau lies in a holistic approach incorporating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Finall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retaining these two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as part of an ongoing policy in the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of China, changing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o suit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the land.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海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遥感技术在小流域土地资源清查及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作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调查及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与目前通用的方法相比,提高调查速度约20倍,降低费用约1/2。应用信息库检索、统计土地资源信息及编制最优方案的速度,比通用方法提高约400倍。  相似文献   

17.
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晋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基于气候、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成因等要素的系统诊断分析,提出以分类治理、植被结构优化类型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为主体的生物措施方案和技术途径。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这一范式的总结为华北地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Two autonomous robotic profiling floats deployed in the subarctic North Pacific on 10 April 2001 provided direct records of carbon biomass variability from surface to 1000 meters below surface at daily and diurnal time scales. Eight months of real-time data documented the marine biological response to natural events, including hydrographic changes, multiple storms, and the April 2001 dust event. High-frequency observations of upper ocea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variability show a near doubling of biomass in the mixed layer over a 2-week period after the passage of a cloud of Gobi desert dust.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nhancement and an increase in chlorophyll use efficiency after the dust storm suggest a biotic response to a natural iron fertilization by the dust.  相似文献   

19.
2002-2005年在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研究了补灌对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充分补灌条件下,补灌水分主要影响80 cm以上土层的含水量,对80~20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几乎不产生影响,即对土壤最低含水量的影响不大;但补灌量对紫花苜蓿的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显著,补灌量越大,紫花苜蓿的耗水量和产量也越大,说明补灌水分主要用于苜蓿的生长发育消耗.研究还表明,在非充分补灌条件下,紫花苜蓿品种甘农1号、德宝、美国杂花等的产量较好,适宜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