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与高效用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处于半干旱地带,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力不仅是黄土高原地区内部的问题,而且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和对比分析国内外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关键措施的基础上,提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战略应该以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开发基因资源的潜力力为目标,同时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水环境、论术字作物对有很水高效利用的原理,并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宁夏黄土高原区旱地特色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旱作农业为出发点,以建立适应不同降水条件的主要作物优化栽培模式为核心,以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和提高养分利用率为突破口,促进宁夏黄土高原区旱地特色小杂粮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卓 《甘肃农业》2006,(8):61-62
本文通过对多年来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尤其是结合推广雨水利用工程,发展旱作雨养农业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雨水高效利用模式,不仅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全面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整个西北黄土高原区旱作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及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保护性耕作技 术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而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大力推广与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经过近 半个世纪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转变为特色鲜明、因地制宜的一种系统科学的特定性保护性耕作 技术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黄土高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在农田阶段的排放及吸收方面的作用逐渐 凸显,有效地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及水分,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效益的科 学化发展。本文立足于生态保护的背景下,探讨保护性耕作在黄土高原地区存在主要问题,并指出如何在黄土高原地 区推广及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思路,为黄土高原的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系统 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农业高效调水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 ,大部分地方的降雨量为 2 5 0~ 6 0 0mm ,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 136 91亿m3,人均 484 5 8m3,仅为全国人均的 1/3。自然降水年际变率大 ,季节分布不匀 ,干旱灾害频繁 ,水资源缺乏 ,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限制因子。同时黄土高原地形复杂 ,沟壑纵横 ,土地贫瘠 ,风蚀、水蚀和沙化严重 ,农业生产不稳定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使水资源问题突出。因此 ,径流调水 ,以肥调水 ,抗旱保水 ,化学调水 ,灌溉节水等调水技术 ,是发展黄土高原高效农业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几种调水方式和增产途径 ,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特色名优产品阳高京杏、优质牧草、中药材在土质疏松、土壤瘠薄、干旱少雨、扬沙起尘的黄土高原区域地带进行杏-草-药间作模式,并进行实验示范,以期在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方面有所突破,在区域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以点带面为当地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壮大区域经济创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旱塬区是我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区,果树种植是该区农业生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果业经济的发展,果业合作社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的庆阳市为例,选取了在该区有代表性的三种合作社类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合的方法,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该区果园合作社发展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资源禀赋不足,导致农业产业发展严重受限,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灌溉手段,通过提升灌溉水在运输和利用层面的效率,有效改善了水资源匮乏的局面,突破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对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应用推广、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就要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多方面探索,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本文主要以甘谷县磐安镇谢家坪片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例,系统阐述整个设计过程,对工程设计参数、设计要点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工程运行良好、效益显著,值得在同类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粮食生产要从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耕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但根本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目前,科技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的贡献途径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遗传学理论和育种技术的突破,显著地提高了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的产出率;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的损失率;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正在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但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粮食生产仍是人口、环境、资源等诸多矛盾的症结之一。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粮食增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展现状,寻求新的突破,仍是农业科技攻关、创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不充沛,蒸发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对于该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效节水灌溉的含义以及特点,结合定西市气候环境情况,指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水利发展的重要意义,为相关的农业生产和水利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投资状况评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投资方面评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差异 ,得出以下结论 :(1)黄土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农业发展最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 ,其农业投资应立足于这一基本前提。 (2 )黄土高原的农业投资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无效投资有增无减 ,农业投资份额下降 ,制约了农业产值的增长。对此 ,必须提高农业投资增长率 ,发挥国家投资的主体职能。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对此 ,落实退耕还林种草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与地面坡度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并辅之以与目标相符的投入 ,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支撑4个方面2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利用资源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于应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在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5):1277-1290
The fully mulched ridge–furrow (FMRF)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due to its high maize (Zea mays L.) productivity and rainfall use efficiency. However, high outputs under this system led to a deple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soil nutrients, which reduces its sustainability in the long ru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system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development, yield-increasing mechanisms, negative impacts, optimiz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in the FMRF system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using grain and forage maize varieties instead of regular maize; mulching plastic film in autumn or leaving the mulch after maize harvesting until the next spring, and then removing the old film and mulching new film; combining reduced/no-tillage with straw return; utilizing crop rotation or intercropping with winter canola (Brassica campestris 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or oilseed flax (Linum usitatissimum L.); reducing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partially repla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using biodegradable or weather-resistant film; and implementing mechanized production. These integrations help to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igh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system,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ryland farming, and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农业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化高 效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农业创新与变革的基础条 件,可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提高我国农民的实际收入。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代高 效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期望经过本研究为未来的有 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情况,立足于小杂粮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现状,构建的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注重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加快小杂粮优良品种选育、繁殖和推广进程,辅以合理的轮作倒茬技术。同时应突出绿色产品产出,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促进加工增值增效,从而确保小杂粮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一些概念,阐述了黄土高原植被发展的特点及其背景条件和依据。表明植被建设是植被发 展的前提,它其实和生态修复是一致的。植被建设具有多种环节,需要既突出植被的个性,又要强调 植被的整体性。在大面积的植被建设中,自然植被是基础,而人工植被是对它的补充、改良或完善,适 当而合理的配置是允许的。以农田为代表的人工植被有其正面积极意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以及 生态型植被和经济型植被,并非非此即彼,它们之间的中间类型植被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植被建设 最终是要形成生态型植被为框架的景观格局。农区应当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黄土高 原山区及城镇、工矿相比,农区是植被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地貌特征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业生产条件在区域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耕作制度进行分区,以指导该区农业生产发展。以热量(≥0℃积温)、水分(降水量、干燥度)、地貌等作为分区指标,以县(区)为基本单元,采用地理位置-地貌-水旱作-熟制的命名方法,将该区划分为10个耕作区,并描述了各区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作物类型、主要耕作方式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开展三生空间研究对推进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性土地分类体系,揭示了1980—2018三生空间格局分布及演变特征,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三生空间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以生态空间为主体,生产空间主要聚集于东南部,生活空间集中于快速发展的重要城市,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西部及中部地区。(2)生产和生态空间在黄土高原的中西部地区的变化均较为剧烈,生活空间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3)社会经济因素对三生空间的演变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人口是影响生产空间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对于生活空间面积的限制作用较强;财政收支对生态空间的解释力较强。这些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三生空间的影响都大于单个因素。结果能够为未来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并为推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农林草牧耦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佳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1):4501-4507
黄土高原地区“以耕为主”的农牧业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应置换农牧主辅关系,将“以耕为主”调整成“以牧为主”;通过农林草灌耦合重新配置农牧业资源,以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的思路实施草灌先行发展战略,逐步形成草灌(木)林立体生态屏障和相关产业互补结构。黄土高原地区畜牧业应发展具有独特路径和创新机制的生态友好型畜牧业,提倡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经营方式,以养殖大户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养殖小区为平台,培育黄土高原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围绕农林草牧耦合发展,大力强化产业培育、政策扶持、项目投入、利益引导等支撑点,形成“四轮驱动”的黄土高原畜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干旱少雨和肥力不足等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即发展集水补灌农业、加强旱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精准农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