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外源抗坏血酸对小麦萌发过程中镉胁迫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扬麦15、扬麦16和扬麦17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了外源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浓度大于0.05mmol/L的AsA对小麦幼苗主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增大而增强,小麦根系S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AsA浓度不变时,小麦根长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镉浓度不变时,0.05mmol/LAsA处理的小麦的抑制百分比低于其他浓度。在镉胁迫下加入AsA后,小麦根系SOD活性明显提高。0.05mmol/LAsA对0.05mmol/L镉胁迫下小麦的POD活性提高最多。[结论]低浓度AsA能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AsA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盐敏感小麦品种鲁麦15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硫化氢(H2S)对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H2S能够缓解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0.01~0.13 mmol/L NaHS浸种预处理12 h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100 mmol/L NaCl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0.05 mmol/L NaHS浸种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有防护作用,最适浓度为30mg/L;镧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有: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强度增加,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升,SOD、P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表明镧有缓解铅胁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培养皿滤纸浸润法研究了高浓度镉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较深入地研究了低浓度镉对其幼苗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6 mmol/L镉处理能显著降低南粳9108种子的发芽率,且具有剂量效应;幼苗芽长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56.0 mmol/L镉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水稻根的生长;在低浓度(0.05、0.10 mmol/L)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SOD和POD活性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镉(Cd)对南粳9108种子萌发及发芽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皿滤纸浸润法研究了高浓度镉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较深入地研究了低浓度镉对其幼苗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6 mmol/L镉处理能显著降低南粳9108种子的发芽率,且具有剂量效应;幼苗芽长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5~6.0 mmol/L镉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水稻根的生长;在低浓度(0.05、0.10 mmol/L)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SOD和POD活性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培养皿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铀矿浸出液胁迫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幼苗及其根系的早期生长以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铀矿浸出液的浓度≤10%时,胁迫对绿豆种子的萌发率没有影响,但加快了种子的萌发势,显著激发了绿豆幼苗及其根系的生长(P<0.05);浓度<10%时,铀矿浸出液胁迫显著增加了绿豆幼苗及其根系SOD的活性(P<0.05),但它们的CAT活性接近对照;浓度=10%时,铀矿浸出液胁迫显著增加了幼苗及其根系CAT的活性(P<0.05);浓度=100%时,铀矿浸出液胁迫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势(P<0.05),最终的萌发率只能达到60%,幼苗及其根系不能正常生长,它们的SOD和CAT活性远远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兰芳  王立新  张艳  卢亚娟  王欢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16-6718,6720
[目的]研究镧对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开白花的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镧不同浓度(0.05、0.1、0.2、0.4、0.8 mg/L)对镉不同浓度(0.1、0.5、1.0、2.0、5.0、10.0、20.0、40.0、80.0 mg/L)胁迫下的豌豆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种子萌发时0.1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提高镉胁迫下豌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中0.05 mg/L镧能较好地缓解镉的毒害,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但镧仅对低浓度镉胁迫豌豆幼苗茎的生长有解毒效应。当镉浓度较高(80.0mg/L)、镧浓度(0.8 mg/L)也较高时,镧不仅无解毒效应反而与镉协同胁迫豌豆种子的萌发、幼苗根、茎的生长。镧浓度为0.1 mg/L时,POD的活性和数量达到最大。[结论]0.1 mg/L的镧对低浓度镉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缓解效应较明显,提高了萌发率,促进了根和茎的生长,增强了POD的活性;高浓度镧则协同镉发生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0.
Pb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德抗961为试验材料,设Pb胁迫浓度5、50、200、300、400、500和600 mg/L共7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Pb不同胁迫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胁迫浓度5和50 mg/L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小麦幼苗的芽长和根长均CK,Pb胁迫浓度≥200 mg/L时会抑制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小麦幼苗芽和根的生长,其中Pb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抑制;Pb胁迫浓度≤400 mg/L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CK,从而提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整齐度;Pb胁迫浓度5 mg/L处理的小麦幼苗鲜重和干重均CK,Pb胁迫浓度≥50 mg/L时会抑制小麦幼苗对养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Pb胁迫处理的小麦胚芽鞘长度均≤CK。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Pb对小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胚芽鞘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用于丙酮丁醇发酵的玉米芯酸解液的制备方法,寻找培养基组分的较佳组合。[方法]以产物丁醇浓度为指标,比较4种不同玉米芯酸解液制备方法。[结果]稀硫酸处理玉米芯后,用Ca(OH)2调节pH,经XAD-4树脂、活性炭处理,可得到13.71 g/L丁醇;利用薄层层析法分析酸解液中主要还原糖是葡萄糖和木糖,经发酵分析可为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ATCC824相同利用;经单因素分析,培养基组分较佳组合为:100%玉米芯水解液中,需加入2 g/L的FeSO4,30 g/L的黄豆饼粉,得到丁醇的最高浓度为19.2 g/L。[结论]玉米芯酸解液可用于丁醇发酵,但需去除有毒物。  相似文献   

12.
复合诱变选育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忠娣  潘丽军  杨培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78-14781,14796
[目的]提高丙酮丁醇梭菌CICC8012产丁醇能力。[方法]采用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选育丙酮丁醇梭菌CICC8012。[结果]紫外辐照120 s,5%EMS处理60 m in条件下,筛选得到1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突变株M-31,其在葡萄糖培养基中总溶剂产量10.39 g/L,丁醇产量6.55 g/L,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6.48%和20.62%。对M-31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组合:初始水解糖浓度为80 g/L,(NH4)2SO43 g/L,KH2PO40.6 g/L,MgSO4.7H2O 0.4 g/L,FeSO4.7H2O 15 mg/L,并选择亚硫酸盐法对秸秆水解液进行脱毒,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达到5.19和8.27 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55.39%和55.74%。[结论]得到的高产突变株较出发菌株丁醇产量更高、更适合于生物质发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废弃资源的再利用研究可替代的新型生物燃料——丁醇的发酵培养基。[方法]对菌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GMCC 1.0134进行紫外诱变和磁场与Fe~(2+)共同诱变,获得1株丁醇产量高和稳定性好的优良突变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UM-80,采用不同的废弃原料考察该突变菌株的发酵性能,并筛选出合适的性价比高的培养基。[结果]突变株UM-80发酵产丁醇和总溶剂(丙酮、丁醇、乙醇)分别为9.04、17.95 g/L,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5.12%、4.12%。单独的蕨根是较好的丁醇发酵原料,当蕨根醪质量分数为15%时发酵液中丁醇浓度最高为5.50 g/L。当高山被孢霉与蕨根共同发酵时发酵液中丁醇最高产量为6.50 g/L。[结论]蕨根与高山被孢霉的复合培养基是较好的生物丁醇发酵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葡萄白腐病拮抗链霉菌G4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春市葡萄园采集的9份土样中分离出放线菌菌株70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到了对葡萄白腐病菌(Coplodiella diplodiella)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7株,采用琼脂扩散法复筛出拮抗作用最好的菌株G4.对G4菌株的发酵液进行了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其他8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拮抗作用,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6.5 mm.通过对菌株G4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通过发酵条件优化,确定了菌株G4的最佳发酵条件:玉米粉60 g/L,葡萄糖30 g/L,大豆粉60 g/L,硝酸钾5 g/L,磷酸二氢钾1g/L,碳酸钙3g/L,氯化钠1g/L,pH为自然,种龄22 h,装瓶量40 mL/250 mL,接种量4%,发酵温度28℃,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48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研究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适合菌株A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瓶装量12%,接种量3.0%,初始pH值7.2。20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参数为:种子培养基为YDC培养基,培养时间24h,接种量3.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酵母膏1.0%,CaCO3 1.0%,pH值7.2;流加培养基:葡萄糖1.5%,酵母膏0.5%,制成混合液一起流加,发酵8h开始流加;发酵周期(34±2)h,在以上发酵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浓度达(3.410±0.151)×10^9cfu/ml。[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所获得发酵液芽孢数浓度较高,可用于进一步制备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17.
牡丹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牡丹多糖抗氧化及其清除亚硝酸根离子的能力,对牡丹根进行脱脂、去蛋白等操作,建立了牡丹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同时测定牡丹根中主要物质组成;通过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多糖溶液对DPPH自由基、O_2·和NO_2的清除率,评价牡丹多糖清除自由基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活性。结果表明,牡丹根的物质组成大致为:粗脂肪含量为6%,蛋白质含量为12%,多糖含量较为丰富,约为29%。确定了制备牡丹多糖的去蛋白最佳方案为:Sevage试剂中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为3∶1,多糖提取液与Sevage试剂添加量体积比为4∶1。牡丹多糖对2种自由基和NO_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逐渐增大,清除率变化趋势表现为先急剧增大,再缓慢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对DPPH自由基、O_2·和NO_2达到较好清除效果的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2.5、2.5、1.0 g/L。牡丹多糖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选用体重相近(8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 头,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日补饲CaCO37.5或15.0 g,连续补饲5或10 d即屠宰.通过对滴水损失、煮熟率的测定来评价补饲CaCO3对猪肉系水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补饲CaCO3不影响各部位猪肉的滴水损失和熟肉率(P>0.05),即不影响猪肉的系水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碱度调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和生长性状的影响,为零换水有氧异氧养殖系统(ZEAH)适宜碱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ZEAH养殖理念,通过泼洒碳酸氢钠(NaHCO3)将12个南美白对虾室内高密度养殖池的碱度分别控制在:T1碱度130 mg/L CaCO3;T2碱度100 mg/L CaCO3;T3碱度70 mg/L CaCO3;T4不调节碱度,每处理设3个重复。在63 d的养殖周期内,定期测量养殖水体理化参数和对虾生长性状参数。【结果】T1和T2处理的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参数显著优于T3和T4处理(P<0.05),但T1和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悬浮物和溶解CO2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不断上升,但高碱度处理上升速率较慢。除成活率和饵料转化率外,T1和T2处理的对虾生长性状参数也显著优于T3和T4处理(P<0.05)。从维持碱度水平来看,也是以T1(碱度调节间隔时间6~9 d)和T2(碱度调节间隔时间9~12 d)处理的效果较优。【结论】在高密度养殖系统中,使用碱性化合物增加碱度及提高水体缓冲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综合考虑养殖成本和生态效益,以养殖水体碱度维持在100 mg/L CaCO3为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子修饰技术对一株产L-乳酸的米根霉菌P988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能量为10 keV,剂量为50×2.6×1013ions/cm2时,诱变效果较好,从正变菌株中反复筛选,得到一株产酸量高的菌株PN2207,产酸量达110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3%,经过连续传代试验,其遗传性状稳定;并对其发酵条件如碳氮源和CaCO3进行研究,在含糖150 g/L的摇瓶中发酵,其L-乳酸产量达11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