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3种引进栎类种实形态特征,丰富我国栎类资源,选育栎类良种。[方法]以从德国引进的猩红栎(Quercus coccinea Muench)、沼生栎(Quercus palustris Muench)、北美红栎(Quercus rubra L.)及辽宁地区乡土树种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y)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栎类种子的粒重存在显著差异,最小粒重为沼生栎(1.69 g),最大粒重为北美红栎(5.91 g),二者相差4.22 g;粒长最长的是北美红栎(2.25 cm),粒长最短的是沼生栎(1.33 cm),二者相差0.92 cm;直径最长的是北美红栎(2.07 cm),直径最短的是辽东栎(1.29 cm),二者相差0.78 cm。[结论]种子形态指标可作为栎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国家I级保护植物莲瓣兰的种子形态并测定其生活力,为莲瓣兰分类和保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并筛选出测定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方法。【方法】以自然分布的莲瓣兰170 d蒴果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种子形态,用NaClO药剂和TTC溶液对种子预处理和染色观察。【结果】莲瓣兰蒴果卵圆形,长5.5~7.0 cm,宽1.5~2.0 cm,果皮脆壳质呈黄绿色,表面具有3条纵棱。种子小而多,乳白色,长(1.245±0.180) mm,宽(0.139±0.039) mm,呈狭长纺锤形,体积(0.007±0.003) mm3,千粒重0.4 mg;种皮厚(0.011±0.003) mm,表面为网状纹饰;种胚微型有胚柄,黄绿色,长(0.168±0.030) mm,宽(0.090±0.025) mm,体积0.001 mm3,占种子体积14.29%,种子气腔体积为85.71%。对生活力测定的影响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NaClO质量分数、TTC质量分数和预处理时间。用2.5%的NaClO溶液预处理20 min再用1%TTC溶液染色,染色率高达100%。【结论】莲瓣兰种子气腔体积为85.71%,适于远距离传播。种子用NaClO预处理和TTC溶液染色,能有效测定种子生活力。  相似文献   

3.
三种不同产地苍术种子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三种不同产地药用植物苍术的种子质量,为苍术的引种栽培和种子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种子检测方法,测定三种不同产地苍术种子的外形性状、千粒重、净度、含水量4个指标,结果表明: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苍术种子最大,长度为7.17±0.51 mm,宽度为2.46±0.35 mm,厚度为1.71±0.31 mm;内蒙古阿荣旗地区的苍术种子净度最好,为76.39%±2.34%;河北承德隆化的苍术种子不仅含水量最低而且千粒重最大,分别为7.79%和12.11±0.15 g。由结果可知,不同产地的苍术种子质量差异较大,亟待制定苍术种子质量标准,为苍术优质药材的生产奠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铁橡栎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及良种选育,以建水县5个铁橡栎种群的23个家系为研究材料,通过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果重及千粒重5个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铁橡栎不同家系及种群间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变异。结果表明:铁橡栎种子的5个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及种群间均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单粒重及千粒重变异幅度较大,种长、种宽及种形指数3个性状更趋于稳定,种群间变异小于家系间的变异。种子的形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单粒重及千粒重受分布区海拔的影响而存在垂直变异,种子的大小及质量则受热量控制而呈现出一定的地理性变异,单粒重及千粒重是影响种子形态特征的主要性状。基于相关的分析结果,格安、燕子洞、黄龙寺3个种群的1、13、15、18、20、21、22和23号家系共8个家系属种子质量优良的家系,种群则是燕子洞、黄龙寺两个种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7个种源的蒙古栎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长、种宽、种形指数、百粒重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形态指标在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蒙古栎种子在种源间分化较为明显,遗传变异较为丰富。7个种源地蒙古栎种子各形态指标中,种宽的变异系数最小(2.40%),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8.03%);辽宁省抚顺市蒙古栎种子的变异系数最小(3.36%),吉林省吉林市蒙古栎种子的变异系数最大(6.68%)。7个种源地蒙古栎种子种长、种宽与百粒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0.948;种宽与种形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4。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家系枫杨种子形态、出苗率与幼苗生长的特性,分析枫杨种子与苗期生长的相关性,在测定种子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播种育苗试验,对江苏省13个家系枫杨种子出苗率、2年生幼苗生长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枫杨种子千粒质量在57.357(2号)~94.113 g(6号),平均千粒质量为70.866g;种子直径在4.20(7号)~5.75 mm(8号),平均直径为5.28 mm;不同家系出苗率在5.13%(2号)~27.20%(5号);2年生幼苗平均株高为78.30 cm,平均地径为8.57 mm;不同家系之间2年生幼苗株高、地径、叶长、叶宽、叶面积、鲜质量、一级侧枝数、根体积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根叶侧枝。不同家系枫杨种子特性及苗期生长均有显著差异(P0.05),枫杨出苗率与种子形态显著相关,而其苗期生长状况与种子形态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枫杨种子形态可为预测其出苗率提供参考,但不能作为预测其苗木生长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20个产地滇重楼种子的形态和发芽特性进行研究并聚类分析,为划分种子质量和确定优良种源的引种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份滇重楼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千粒质量分别为6.373 mm、4.271 mm、44.54 g,种子质量与大小显著相关;新鲜种子8个月的发芽率仅为11.4%,低温层积种子在15℃/25℃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为69.8%,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P 0.05)。聚类分析表明,20个产地的滇重楼种子划分为3类,第1类来源于贵州六盘水和云南文山,特点是籽粒小、发芽率低;第2类主要来源于广西百色、云南文山,特点是籽粒大、发芽率中等水平;第3类产地包括云南西北部和中部,特点是籽粒中等大小、种子发芽率偏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产地樟树种子的表型性状,系统揭示樟树种子的形态特征、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江西、四川等7个省41个县(市)164棵樟树的种子为实验材料,测定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种皮厚度、长宽比、长高比、宽高比、体积、千粒质量和比重等10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樟树种子的表型性状在不同产地和母树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省内种子的大小及其变异程度不相同;造成种子形态差异的主要性状为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千粒质量;不同生境因子对种子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经度对种子性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海拔高度,纬度和土层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的种子性状对生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也不相同,种子比重对生境因子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其次是种子的千粒质量、宽度、种皮厚度、长高比和宽高比,种子的长度、高度、体积和长宽比对生境变化的反应不敏感。樟树种子性状是樟树不同产地的重要表型特征,西部地区的种子偏小,中北部地区的种子偏大,南部地区的种子大小居中;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和千粒质量是造成樟树种子差异的主要性状;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比重越来越小;自西向东,种子比重及千粒质量增加;土层越厚,种子越高。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具有速生、材质优良等特性,在辽宁林业产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种壮苗造林是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比较不同世代落叶松种子园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特征,本研究选择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1.5代和2代种子园的母树球果和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单果重、球果长、球果宽、种子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宽和种子厚等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指标,旨在比较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和种子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在不同世代种子园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初级种子园母树球果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4.04g、2.86cm和2.08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67mm、2.6mm、1.49mm和5.1g;1.5种子园母树球果单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3.68g、2.85cm和2.12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59mm、2.61mm、1.5mm和5g;2代种子园母树球果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平均值分别为2.93g、2.93cm和2.04cm,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6mm、2.58mm、1.51mm和4.66g。不同世代种子园间比较表明,平均单果重、球果长和宽分别表现为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和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 平均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2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1.5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和初级种子园>1.5代种子园>2代种子园,方差分析表明,除种子宽和厚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母树球果与种子的形态特征指标间相关性较强。本研究对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变异和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东京黄檀Dalbergia tonkinensis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间的产地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方法】以东京黄檀为研究对象,对引自越南的10个产地47个家系的种子开展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结果】东京黄檀种子长、宽、厚的变异幅度分别为10.22~15.43、5.76~8.56、1.59~2.56mm;千粒质量变幅为64.90~153.73 g;发芽率最高的是Gia Lai产地,达72.6%,其次是Bǎc Ninh产地,为69.4%,最低的是Huê产地,为30.0%。产地间种长、种宽、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厚宽比、发芽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以种厚和长宽比在产地间的差异为最小;产地内不同家系种长、种宽、种厚等性状的差异显著。产地间种子千粒质量变异远远高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变异,前者种子千粒质量变异幅度为72.410~139.671 g,后者种子千粒质量变异幅度为76.77~118.11 g。发芽率与千粒质量及种子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种长和种宽与海拔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京黄檀不同产地可划分为3个主产区。【结论】种子大小及比例是影响种子发芽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东京黄檀种子产地可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引种栎木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14年生美国红橡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水栎Quercus nigra、舒玛栎Quercus shumardii为对象,采用富兰克林解离法及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其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及结晶度,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  结果   3种美国红橡纤维长度分别为1 172.14、1 178.68和1 162.45 μm,纤维宽度分别为15.86、16.56和16.91 μm,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壁厚度分别为10.23、11.19和10.96 μm,壁腔比分别为1.85、2.10和1.91,种间差异均显著(P < 0.05);3种美国红橡的微纤丝角分别为33.79°、30.48°和34.10°,结晶度分别为51.35%、53.30%和52.97%,种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 < 0.01)。3种美国红橡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壁腔比以及结晶度均随生长轮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微纤丝角随生长轮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年轮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  结论   14年生纳塔栎、水栎和舒玛栎纤维尺寸、微纤丝角、结晶度径向变化尚未稳定,仍处于幼龄期。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及微纤丝角与生长轮有较好的拟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崇阳杉木无性系球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杉木球果直径、球果长、包鳞数、包鳞宽、包鳞长、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空粒、涩粒及千粒重依次为26 53mm、30mm、52 30片、12 45mm、14 86mm、72 90粒、17 73粒、19 72粒、35 33粒及9 41g 相关分析表明,球果直径与长度、各类种子之间、及包鳞特征值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并达到显著性水平,杉木球果形态特征及其种子分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杉木种子园无性系构成对种子园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旋转因子分析表明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等10个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即反映包鳞特征的第1主成分、反映球果大小与种子特征的第2主成分及反映种子特征的第3主成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6 298% 以单个球果生产的饱满种子数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无性系球果分为4类,即单个球果生产饱满种子数多、较多、较少与少4类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宝天曼栎类天然次生林乔木层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宝天曼地区乔木层树种的RA、RD、RF及IV分析的基础上,根据2×2联列表,运用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卡方值分别测定了栎类天然次生林26个主要树木种群间的联结关系。结果表明,锐齿栎的重要值最大,短柄枹树和化香次之,为其主要伴生树种;26个树种间总体呈现不显著的负联结的关系,正联结和无联结关系的种对较少;锐齿栎和其它树种间存在负联结关系,其中与栓皮栎、短柄枹树、茅栗的负联结性极显著。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了解辽宁绒山羊被毛的物理性能及结构,于同一个体辽宁绒山羊背部、胸部、腰部、腹部的四个部位采集被毛,测量伸直长度、细度、髓质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并对其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辽宁绒山羊毛伸直长度、细度、髓质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1.9±15.9)mm,(72.3±9.1)μm,(46.3±5.7)μm,(0.72±0.09)cN/dtex,(26.45±3.54)%;羊绒的伸直长度、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4.7±8.51)mm,(21.0±2.5)μm,(1.99±0.29)cN/dtex,(35.88±4.21)%;羊毛与羊绒鳞片类型较单一,分别属于扁平型与冠状型,羊毛髓质属于连续型。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源华北驼绒藜种群种实特征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特有植物种——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种群种实特征变异性。[方法]采集内蒙古四子王旗、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和瓮牛特旗4个旗县6个野生种群的华北驼绒藜种子,分别测定其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的8个指标。[结果]华北驼绒藜种子各性状在种群内存在广泛的变异性,其种群内的变异性大于种群间,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种子形态性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31,P〈0.01),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有显著相关性(r〉0.836,P〈0.01)与结实率也有显著相关性(r〉0.896,P〈0.01),与形态性状有弱的相关性。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表现为,种子背毛长与经度、降雨量,种子宽与温度、降雨量有显著相关(r〉0.801,P〈0.01)。[结论]该研究为育种和种质资源收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数据,建议在开展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时,种子收集应从不同种群,特别是不同单株进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枣实蝇口钩长和头咽骨长2个形态指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枣实蝇幼虫的头咽骨长度值在1龄与2龄之间有部分重叠;口钩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1龄口钩长度为(0.0539±0.00063)mm;2龄为(0.0982±0.00109)mm;3龄为(0.1675±0.00296)mm;经F检验,枣实蝇各幼虫龄期数与口钩长度呈线性关系y=0.058x-0.011.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扁桃果实与种子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野扁桃不同居群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为野扁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居群生物学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野扁桃4个自然居群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在调查的11个表型性状中,不同性状在居群间变异系数从0.245(种子质量,SW)到0.078(果核长度,FL),果核长度(FL)最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居群间果核宽、果核与种子长宽比等(FB、FL/FD、SL/SD、SW/FW)差异显著,果核与种子质量等(FT、FW、SD、ST、SW)5项的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显示,4个居群可划分为2类,在巩留和塔城居群间(TX与TW)已发生较大变异.[结论]野扁桃果实和种子形态具有丰富的变异,在其优良种源的选育中应重视环境造成的差异以便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云杉天然群体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云杉全分布区内7个有代表性的天然群体,每个群体30个家系(单株)为试验材料,对7个种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云杉球果长度、球果宽度、球果长宽比、球果干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和种子长宽比7个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48.63%,41.19%,24.59%,49.72%,61.63%,62.04%和5.00%,球果和种子的性状指数比单个性状稳定;种实性状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5.00%~62.04%,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41.83%;群体间变异(41.83%)稍小于群体内变异(58.17%)。7个种实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球果长度、球果宽度和种子长度为易测定和重要的种实表型性状;云杉种内群体的球果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以纬度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球果性状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纬度、年降水量和生态梯度值(EGA)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云杉群体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性状。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种源的蒙古栎种子进行性状差异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结果  ①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差异较大,各种源千粒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与种宽、单粒重、千粒重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不同种源海拔与种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单粒重、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④影响种子性状的因素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粒重、千粒重、无霜期、北纬;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1个种源划分为4类,分别为Ⅰ、Ⅱ、Ⅲ和Ⅳ类,其中,黑龙江省黑河市、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抚顺市聚为Ⅰ类,单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种源(P<0.05),为最优种源。  结论  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随地理梯度变异明显,整体呈从东北—西南种源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单粒重和千粒重可以作为快速筛选种源优良与否的优先筛选指标。图1表5参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