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内部对策:一是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明确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二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三是抓实高等农林教育振兴项目。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无论是在专业调整、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招生规模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办学经费短缺、学生就业困难、扩招后资源紧缺等问题和困难。本文针对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深化高等农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为现代农业服务、开创学科综合化新局面、走综合化发展道路等相应对策。一、高等农业教育近10年发展状况1.学校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办学效益不断提高1990年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77所(含农业、林业、水产、农垦及其他,以下同),全…  相似文献   

3.
农业与高等农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加入WTO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对高等农业教育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提出实施协调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观,着重对我国高等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涵生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教育观进行分析,提出以通过环境教育手段促进他们认识和关心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对高等农业教育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提出要转变教育观,使高等农业院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谈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观和人才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的挑战,认为高等农业院校要贯彻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方针,推动教育改革,实现培养目标,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6.
国外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本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就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模式与发展速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借鉴国外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把农业教育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多渠道筹措施资金,增加高等农业教育投入;拓展学科专业,突破农科界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扩大招生,加快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扩大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积极推进科学和民主管理,加快现代化教育管理进程;高等农业院校要立足于为地方经济服务等经验。  相似文献   

7.
会讯     
中国农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将于今年10月中旬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会后组织与会代表参观古隆中并赴鄂西北地区考察生态农林。本届学术年会的研讨主题为“世纪初各级各类农业教育改革及发展战略”,在主题下分设以下专题: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农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形态及功能变革研究;2.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研究;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教育发展结构、形态及功能变革研究;4. 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农业岗位需求与农科人才规格研究;5.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职业教育建立“立交桥”…  相似文献   

8.
也谈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农业教育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将相对稳定,但生源不足以及教育市场开放会使办学压力继续增大。新时期高等农科教育要坚持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必须要紧紧抓住农业巨大的用人市场,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同时调整培养目标,准确办学定位和确立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加强学科创新不仅是农业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突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经济社会与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本在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高等农业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等农业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方农业院校如何服务"三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具有教育、科研、开发、推广等多重功能的高等农业院校,要主动地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办学规模、人才规格和层次结构等方面所提出的新要求,自觉地面向高科技、面向“三农”、面向市场,积极地推进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为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坚持依靠自身的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办学层次、专业结构、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道路及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对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及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19世纪后半叶日本出现了高等农业教育,以后经历了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办学模式创新、教育规模扩张和稳定规模提升培养层次4个主要阶段;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日本形成了包含83所各类院校的高等农业教育独特体系———有设立农业相关学部的53所综合性大学、7所农业大学及23所设有农业相关学科的短期大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底合校以来,学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趋向良性循环。几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发展改革试点以来,我们主动适应河南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改革招生、就业制度为突破口,以专业改造、结构调整为增长点,以保证质量、办出特色为生命线、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和建设,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农业高职的办学之路,取得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校生规模达到3262人,师生比为l:14.6.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立足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加大科教兴农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走“以贡献换支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八届人大会议的有关精神和情况(略) 二、关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问题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革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改革达到: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效益有明显提高,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定位并形成办学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坚持内涵与外延、质与量的均衡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才能切实讲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面对新的形势应如何改革与发展?这是全国高等农林教育工作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在分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林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办学思想;要认真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战略研究,宏观指导学校科学定位和改革发展实践;要推广面向21世纪教改成果,全面实施新世纪农林教改工程;要大力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同时,要加强评价工作,完善教学工作评优制度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此,本提出了发展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承担着提供优质农业教育资源,赢得农业增效的艰巨任务,而且面临国际教育市场的严峻挑战。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既要从加入WTO的宏观层面着眼,又要立足于我国农业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的国情、省情现实,切实选准定位。围绕在高校中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办学主体、质量是生存发展之本的思路,构筑多学科综合发展、突出农业特色的办学框架,走出盘活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扩大就业渠道、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型人才的路子,为农业科技的攀升提供支撑,为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