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短枝型苹果品种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苹果短枝型品种及其相应的起源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苹果花粉形状较相似,但大小存在着差异,所测品种中普遍表现为短枝型品种的花粉显著小于起源品种;(2)苹果品种花粉粒表面纹饰较复杂,主要分两类:红星和新红星属于同一类型,其花粉粒表面为网状纹饰;而金帅、金矮生;青香蕉、烟青;印度,绿光同属于一个类型,其花粉粒表面为条纹纹饰,走向与极轴基本平行;(3)短枝型品种花粉中出现异型花粉;(4)苹果花粉在形态构造上属于NPC系统中的N3P4C2类型。  相似文献   

2.
依据花瓣颜色筛选出3种类型的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白花型,浅红花型和深红花型),通过形态观察和测量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红山茶不同类型间的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其演化及品种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得出其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极面观为三裂正三角形或近圆形,花粉大小为(43.6~60.2) μm×(18.8~41.3) 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在1.7以上,属于大类型花粉.萌发沟为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皱沟状或皱沟-颗粒状.结果表明:花粉的大小、外壁纹饰在类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作为浙江红山茶类型间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部分常见小杂粮作物的7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同种作物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形状,萌发器官及表面主纹饰等主要性状相同,而花粉粒的大小,表面的辅纹饰等细微性状各有差异。不同种作物花粉粒表面性状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花粉形态主要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部份常见小杂粮作物的7个品种(品系)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同种作物不同品种(品系)之间花粉粒在形状、萌发器官及表面主纹饰等主要性状相同,而花粉粒的大小、表面的辅纹饰等细微性状各有差异。不同种作物花粉粒表面性状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花粉形态主要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5.
以3个桃品种及芽变品种(系)为试材,以超红桃为对照品种,采用HITACHIE-1010型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研究桃品种及其变异品系花粉粒形态特征在品种演化及新品种鉴定中的规律及作用。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花粉粒均为近扁球形,等极,辐射对称,极面为三角形,三边略成弧形,赤面均为椭圆形,肥城桃花粉属N3P4C5类型,花粉外壁纹饰均为纵向复合条纹状纹饰,条纹间散生穿孔。三个品种及其芽变品系的花粉粒形态特征对比结果显示,各品种间纹饰的形态存在差异,桃品种及其芽变品系花粉粒大小的变化为不规则变化,但条脊均变窄且致密,表面纹饰由简单向复杂变化,验证了花粉粒表面纹饰由简单向复杂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品种及其芽变品种(系)的鉴定提供了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染色体倍性甜菜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甜菜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同时进行了扫描摄影及特征描述。结果表明:三种甜菜花粉在花粉粒的形状、萌发器官类型及表面纹饰等主要性状上均为相同;不同染色体倍性品种的花粉之间,在花粉粒的体积、萌发孔的数量、孔口直径和孔膜表面纹饰等方面亦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对4种类型绣球属共10个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绣球属品种花粉粒为小型花粉,花粉粒近长球形、长球形成超长球形,三孔沟;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网状和皱波状2个类型;花粉形状、网眼大小、沟长、沟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品种的辅助依据;花粉形态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桃花种质资源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该文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3个桃花近缘种 和22个桃花品种的花粉形态,桃花花粉表面纹饰分为3个类型:条纹状穿孔纹饰;条纹-穿 孔纹饰;条纹状纹饰。桃花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者,花粉形态相近,否则反之,由此,初步揭示 出桃花品种亲缘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4种主要农作物:小麦、马铃薯、甜菜、胡麻共8个品种花粉粒的形态、表面纹饰及萌发孔类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花粉粒在形态、纹饰和萌发孔数量等性状上各不相同;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主要性状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细微结构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性状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类等项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40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杏品种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花粉微观特征差异,分析新疆杏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为新疆杏资源的评价、鉴定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测定3个亚群(喀什亚群、和田亚群、库车亚群)中41个杏品种花器官表型特征,用扫描电镜观测花粉微观形态特征。计算2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对其10个花器官性状及11个花粉微观特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当遗传距离为15.0时,3个亚群的41个品种可聚为4组,第I组有30个品种,包含和田亚群的木孜佳娜丽等10个品种,喀什亚群的细黑叶杏等11个品种,库车亚群的卡巴克西米西等8个品种;第II组有4个品种,包含和田亚群的洛浦洪待克、脆佳娜丽2个品种和库车亚群的黄其力干1个品种;第III组仅有库车亚群的克孜西米西1个品种;第IV组有粗黑叶杏等8个品种。当遗传距离为15.0时,来自3个亚群的41个品种聚为2组,第I组有36个品种,包含和田亚群的古木杏等13个品种,喀什亚群的乔尔胖等12个品种,库车亚群的卡巴克西米西等11个品种;第II组有叶城黑叶杏等5个品种。41个新疆栽培杏品种表型指标中孔频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花瓣数的遗传变异系数为1.85,遗传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85%~75.68%,平均值为16.18%;Shannon-weaver指数幅度为5.01~5.43,平均值为5.33;Simpson指数幅度为0.97~0.98,平均值为0.97。【结论】 供试的41个新疆杏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且遗传多样性丰富,主要体现在花瓣颜色、花瓣形状、单花重、孔径、孔频这5个方面。21个表型指标中孔频的变异最大,其变异最丰富,花瓣数变异最小,其遗传稳定性较好。花瓣纵横径比值、单花重、花瓣颜色、花瓣形状、孔径和孔频是进行表型多样性观测时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EMS与NaN_3对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诱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分别以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对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号、中油821、中双9号)和3个芥菜型油菜品种(金油王2号、品系153和154)成熟种子进行诱变。以未处理组为对照,比较了诱变当代(M1)种子的发芽率和子代(M2)株高、叶色、花色、种皮颜色和花粉育性等生物学性状。结果发现,随着诱变剂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品种(系)M1代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且相同处理条件下芥菜型油菜的平均发芽率要低于甘蓝型油菜;在M2代中初步筛选出28个甘蓝型油菜和38个芥菜型油菜的株高、叶色、花色等性状的突变体,为今后油菜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4.
菏泽和洛阳芍药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芍药是我国优良的传统花卉,有丰富的品种资源。菏泽和洛阳是我国芍药的主要栽培地,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但目前两地的品种表型多样性研究较少,不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方法本文选取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栽培的芍药240种,利用28个表型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芍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1.98~2.10和0.28~1.94,绝大多数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提取前10个主成分,并将因子荷载矩阵经Varimax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影响芍药表型的10个主要因子,依次为高度、花色数、侧蕾及长势、花型、瓣化、叶型及花径、花期、茎色、小叶卷度和花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0个品种被分为6大组群,前4大组群分别包括69个、67个、16个和84个品种。第5组群和第6组群分别仅有1个和3个品种,推测这4个品种与其余236个品种的来源不同。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菏泽、洛阳两地的240个芍药品种的表型多样性特点与亲缘关系,今后在芍药新品种培育选育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株高、花枝长、花色数、植株长势、花型、雄蕊瓣化情况及颜色等因素,同时注意选取聚类图中间隔距离较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周群  徐夙侠  王振 《农学学报》2020,10(5):48-57
采用扫描电镜对三角梅4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作观察,参考已发表的三角梅花粉育性的数据,探究花粉形态和花粉育性的联系。采集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人工干燥后进行电镜形态观察,采集3000倍下的近极面观、远极面观、赤道面观、侧面观以及10000倍下的外壁网脊等图片,确定三角梅不同品种花粉的整体外观形态。测定花粉的大小、萌发沟数量,对比不同品种和不同花粉部位的芽突数量。三角梅花粉呈现单侧凹陷、单侧突出的凸饼状结构,三角梅不同品种的花粉粒直径在21.64~31.14 μm之间。少数品种的萌发沟有3个,萌发沟少于3个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中。花粉表面网脊状褶皱,褶皱上芽突数量不等,不同品种有所差别。芽突数量与植株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花粉育性高的品种花粉表面芽突数量多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花粉粒表面芽突数量减少,降低三角梅花粉的附着能力,这有可能是导致该品种花粉育性极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中国观赏芍药品种资源多样性水平,并从切花品种农艺性状角度分析资源特点,为种质收集、利用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来自4个主要栽培地的346个中国观赏芍药品种,从品种资源整体和不同栽培地品种两个方面对采集的表型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我国观赏芍药品种多个性状多样性丰富,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和无序多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29—1.90,数值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90—2.08。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和无序多态性中,花色和花型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1.90和1.88,其次是花蕾颜色(1.46)和雄蕊瓣化程度(1.42)。数值性状中,株高和茎长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08和2.07,其次是蕾径(2.04)、花径(2.04)和花高(2.01),仅茎粗(1.99)和花梗长(1.90)多样性指数小于2。株高和茎长呈正态分布,株高介于38.50—100.50 cm,茎长介于43.19—120.00 cm;蕾径、花径、花高、茎粗和花梗长等5个指标呈非正态分布,蕾径偏大,分布介于1.22—3.99 cm;花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5.65%,分布介于3.11—19.50 cm;花高偏大,分布介于1.73—14.30 cm,变异系数最大,达32.55%;茎粗偏小,分布介于0.18—0.59 cm;花梗长偏小,分布介于5.57—40.00 cm。聚类分析将芍药分为9组,绝大多数组包含来自2—4个栽培地的品种,各组品种的蕾径、花径、茎粗和花梗长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茎长、花高及雄蕊瓣化程度有一定差异。从切花适用性分析,目前我国观赏栽培品种中受市场喜爱的圆形花蕾且不绽口的品种数量较多,占71.39%;重瓣品种虽然较多,但受市场喜爱的绣球型品种仅占4.9%;79.8%品种花香不明显;71.7%品种有侧蕾;62.7%品种花期为中花期,早花、晚花品种少。不同栽培地品种的株高和茎长无显著差异,但临洮和菏泽品种的茎粗显著高于扬州和洛阳栽培品种,且菏泽品种的蕾径和花径显著更大。【结论】中国观赏芍药的多样性水平较高,作为一种多功能植物,需要注意芍药多样性的保护。但从切花适用角度看,存在直立品种数量少、花香不明显、有侧蕾、花期集中等问题。临洮和菏泽两地栽培品种在茎粗、蕾径和花径上有一定的切花优势。我国芍药品种作为切花筛选和选育尚有不足,各地均需发展创新种质,亟需引入具长茎、单秆、香花和晚花等特征的种质参与育种。  相似文献   

17.
中原牡丹不同品种花期与其其他生物学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汇集和研究牡丹种质资源,研究牡丹花期与其其他生物学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较法分析收集到的牡丹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采用数量分类法进行品种分类。[结果]从种质资源圃的818个牡丹品种中鉴定出576个,其中早花品种58个,中花品种400个,晚花品种118个。早、中、晚品种的花色均以红色系、紫红色系为主。早花品种的花型以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居多,株型以半开张型为主,叶型分布较均匀,多数生长势较强;中花品种的花型以皇冠型、绣球型居多,株型以半开张、直立型为主,叶型以中形长、圆叶型为主,生长势以中等为主;晚花品种的花型以皇冠型、绣球型为主,株型以半开张型为主,叶型以中形长叶型较多,生长势有弱化的趋势。[结论]解决了"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明确了牡丹不同品种花期与花色、花型、花态、株型、叶型、生长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几个牡丹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及其演化、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该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Sect.MoutanSubsectVaginataeStern.)5个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初步建立了牡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花粉外壁纹饰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演化途径是小穴状纹饰→穴状纹饰→网状纹饰→粗网状纹饰.同时探讨了这一途径与形态演化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聚类分析讨论了各个种的相互关系及延安牡丹(P.yananesis)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9.
观赏石榴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观赏石榴Punica granatum表型遗传多样性,为中国观赏石榴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个观赏石榴品种的株型、枝型、花色、花的尺寸、花瓣数、瓣化雄蕊数等13个观赏性状进行表型调研与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4个品种进行倍性及C值测定。  结果  多样性指数检测发现:观赏石榴数量性状(1.715)大于质量性状(1.148),质量性状中花瓣色、花萼色、花型、1年生小枝颜色的多样性指数较大。数量性状中瓣化雄蕊数和花瓣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9%和78.86%,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说明花瓣数增多、雄蕊瓣化是观赏石榴的选育方向。瓣化雄蕊数和花瓣数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其变异范围很大,且变异分布不均匀。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0.10%,枝的形态与颜色、花大小、花瓣数及花瓣形成、株型、花色是造成观赏石榴表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24个观赏石榴品种可分为3个组群,其遗传聚类与花型、颜色、株型关系密切。橙色花品种与粉色花品种、白色花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复色花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单瓣品种与所有的复瓣品种、大部分重瓣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小部分重瓣品种与台阁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与主流的花型演化观点一致。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24个观赏石榴均为二倍体,说明石榴品种遗传稳定。  结论  观赏石榴表型多样性丰富,测试品种均为二倍体。图1表8参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