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方法 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鉴别微血管;细胞质单克隆抗体染色识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染色识别HIF-1α阳性细胞。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D34、VEGF和HIF-1α染色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D34和HIF-1α、VEGF和HIF-1α及CD34和VEGF具有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MVD、VEGF与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浸润前沿的关系.方法采取患者外周血,利用CD133、CD34、VEGFR-2标记内皮祖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外周血同时表达CD133、CD34、VEGFR-2的内皮祖细胞,均值648±102个/mL,其数值与子宫颈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明显相关(P<0.05、P<0.05、P<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与子宫颈癌浸润前沿的分化程度、血管侵犯明显相关(P<0.05和P<0.01).结论肿瘤血管新生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展的重要结构基础,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是关键环节;浸润前沿的生物学特性与内皮祖细胞动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胚胎不同时期VEGF、KDR和CD34在人卵黄囊中的表达情况,了解胚胎造血的发育过程和机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卵黄囊冰冻切片进行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在第3 ̄4周的人卵黄囊低表达VEGF和KDR,不表达CD34。4 ̄6周组强表达VEGF、KDR和CD34。在血岛内阳性细胞大而圆,成簇或分散聚集,有些细胞沿血岛边缘形成血管样结构。6周以后,卵黄囊弱表达VEGF、KDR和CD34。上述结果提示卵黄囊可表达造血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随胚胎发育呈阶段性表达。卵黄囊中出现造血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鸡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方法】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天露黄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CCK-8检测细胞生长活力,RT-PCR鉴定其特异性标记物,化学法对其进行成脂和成骨分化诱导.【结果和结论】原代及传代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并能传代至10代,其活力无明显变化;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RT-PCR检测显示AMSCs的特异性标志物CD71、CD44和CD29表达呈阳性,而属于造血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34和CD45呈阴性;AMSCs通过不同诱导液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在成脂分化过程中有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γ(PPARγ)和脂肪酸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升高;在成骨分化过程中有钙结节形成,茜素红染色呈阳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照组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LP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BMP2)的mRNA表达量升高.研究表明,鸡AMSCs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内皮源IL-8对猪血管内皮细胞其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解析IL-8在内皮细胞中作用,利用siRNA干扰技术对猪血管内皮细胞(VEC)中IL-8基因进行沉默,于干扰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及上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检测VEC中各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促炎因子IL-6和促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12h上调显著,且在4 h VEGF显著上调;ICAM-1和VCAM-1在4h显著上调,其中ICAM-1在48 h极显著下调,72 h又显著上调;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几个时间段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水平上,VEGF除48 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CSF在4h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表明,内皮源IL-8变化可能影响VEC增殖、迁移以及对造血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骨髓标本取自医院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hBMSCs,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形态及表型进行鉴定。扩增到第三代的细胞应用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鉴定。结果细胞原代培养96h后,镜下观察细胞呈长梭型、多角型贴壁生长;接种8d后细胞呈漩涡状排列。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73阳性,CD34、CD45阴性。第三代细胞成骨诱导14d后,经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胞质中可见浅蓝色至棕黑色细小颗粒;成骨诱导21d后,经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钙结节。结论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分离培养出较高纯度的hBMSCs,在体外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HeLa细胞不同时间段后,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HeLa细胞不同时间后,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As2O3还下调VEGF的表达。结论 As2O3可抑制体外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给奶牛营养代谢病等相关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本试验从犊牛肾周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采用组织剪碎法结合0.25%Ⅰ型胶原酶消化法消化、收集原代犊牛ADSCs,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第5代ADSCs表面特异性蛋白,并使用CCK-8法测定第5、10代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第10代细胞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显示,分离出的犊牛ADSCs接种4 d后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胞Vimentin、CD34、CD44、CD90呈阳性,CD31、CD45呈阴性;该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本试验分离培养的细胞是犊牛脂肪干细胞,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胚胎干细胞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无饲养层3个诱导体系下形成神经上皮祖细胞的能力。【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在人、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或无饲养层体系中诱导10 d后,检测其胚胎干细胞和神经上皮祖细胞相关基因(Oct4、Nestin、Pax6、Sox1、Sox2、Sox3、β-actin)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上皮祖细胞抗原标记Pax6、Musashi、Nestin和胚胎干细胞抗原标记SSEA4的表达。【结果】3种诱导体系下均有神经上皮祖细胞形成,均表达神经上皮祖细胞抗原标记Pax6、Musashi、Nestin及Pax6、Nes-tin、Sox家族基因。无饲养层体系诱导后的细胞,Oct4基因的表达高于有饲养层体系;其SSEA4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26.3±3.5)%,高于有饲养层体系;其Pax6和Musashi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81.0±3.0)%,(79.0±4.4)%,均低于有饲养层细胞体系。【结论】人胚胎干细胞在有饲养层和无饲养层体系中均可诱导分化形成神经上皮祖细胞,但无饲养层体系的效率相对较低,且有未分化胚胎干细胞残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桃红四物汤对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表达的影响,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实验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5只,造模组45只,造模组按照圆韧带离断结合剥离切除术造模,造模4周后,两组各随机抽取5只,对比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成4组,即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分别灌服4、8、16 g/kg桃红四物汤汤剂,余下二组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药物干预8周后对股骨头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空骨陷窝率检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三组灌胃8周后空骨陷窝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四物汤三组灌胃8周后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明显促进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外周血中EPCs(CD34+、CD133+)的表达,进一步从微观上及分子水平说明其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建立了稳定的MSCs体外培养扩增体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观察了细胞的形态,研究了其增殖及生长特征,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细胞周期及CD29,CD44,CD45和HLA-DR的表达。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MSCs贴壁生长,为成纤维细胞样;CD45和HLA-DR的表达呈阴性,CD29和CD44的表达呈阳性;细胞周期的G0/G1期约占95%,具有原始细胞的特征。说明建立的体外培养扩增体系可获得形态单一、生长稳定、增殖性较强、较均一的大鼠MSCs。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红细胞裂解液法从兔骨髓中分离BMSCs,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筛选基础培养液和血清浓度,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表面抗原。分离的细胞在形态学观察与生长动力学上均符合BMSCs特征;在实验范围内DMEM/F12+20%FBS是体外培养兔BMSCs的最佳体系;细胞周期结果显示,BMSCs平均82%处于G0/G1期,18%处于S+G2期;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所分离的BMSCsCD90、CD44阳性表达,CD34阴性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红细胞裂解液法分离的兔BMSCs,其具有体外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用于小鼠外周血细胞实验,另4组用于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分别为对照组、1/30给药组、1/10给药组和1/3给药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mL,其余各组2次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Fu,微核试验观察小鼠外周血和骨髓细胞中微核形成。结果第1次给药后,各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中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2次给药较第1次给药的微核率明显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Fu能引起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及应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加BME的骨髓基质细胞大量分裂,形成大量的细胞分裂球,传到4代时,90%以上的细胞表达Nestin阳性.结论BME对骨髓基质细胞有明显的促分裂作用,应用此种方法可获得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辐射导致小鼠骨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辐射造成小鼠骨髓型急性损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0mg/kg和甲基强的松龙100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治疗7d,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以及骨髓CD34+细胞数。结果给药后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百分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的白细胞数、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增加放射损伤小鼠白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的数目,加快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Pokemon敲减对结肠癌Lovo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转染shRNA质粒构建Pokemon敲减的稳定细胞株Lovo-KD和阴性对照细胞株Lovo-NC,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okemon基因敲减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Lovo-NC细胞比较,Lovo-KD细胞Pokemon mRNA水平下降65.0%(P〈0.01),G1期细胞比例升高[(56.7±0.8)%vs(26.7±1.6)%,P〈0.01],迁移细胞数[(8±4)vs(189±19)个/视野,P〈0.01]和侵袭细胞数[(6±3)vs(183±13)个/视野,P〈0.01]减少。结论 Pokemon基因敲减可将Lovo细胞阻滞于G1期,使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CD158受体表位封闭对自身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NK细胞,以自身白血病细胞及K562细胞为靶细胞,用CCK-8试剂盒检测CD158a、CD158b单克隆抗体封闭前后NK细胞在1:1、5:1、10:1效靶比下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患者与正常人NK细胞对K562细胞均有高度杀伤活性,且随效靶比增大而增高(P<0.01).效靶比为1:1、5:1、10:1时,患者NK胞在封闭前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1.5±0.3)%、(5.6±0.8)%、(11.8±0.6)%,封闭后分别为(21.8±0.7)%、(38.6±0.9)%、(53.9±1.4)%,各效靶比组封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CD158受体表位封闭可提高NK细胞对自身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离鉴定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开展羚牛细胞治疗与体细胞核移植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载体。分离培养来源于羚牛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通过定向诱导培养探究细胞的分化潜能。结果表明,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维持正常核型,对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 CD105、CD73、CD90、CD166、CD44呈阳性,对 CD14(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标记物),CD19(b细胞标记物),CD34(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45(泛白细胞标记物)和 HLA-DR均呈阴性,具有成脂、成骨与成软骨多向分化潜能。表明成功分离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表面抗原与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为羚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内源物种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海南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种子中提取异硫氰酸酯类化学成分甲代烯丙基异硫氰酸酯(MITC),并将其作用于k562细胞,用MTT比色法测定增殖抑制效果,应用瑞式姬姆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罗丹明123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MITC作用k562细胞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MITC体积分数为120 μmol·L-1,作用时间为96 h时,抑制率达到最高,为(87.5±1.4)%.MITC作用k562细胞24,48,72,96,120 h的半数抑制体积分数(IC50)分别为250.007,100.584,39.030,54.701,88.719 μmol·L^-1.MITC处理的K562细胞出现凋亡形态特征:细胞皱缩,细胞核固缩,细胞核向内凹陷,线粒体电势下降.根据细胞形态变化初步判断MITC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