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适宜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种植的高产苜蓿品种。【方法】2012-2014年采用小区试验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产量性能研究。【结果】8个苜蓿品种在银川地区都能安全越冬,皇冠生产性能最强,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9.64t/hm2,且鲜干比和茎叶比相对较大;三得利、WL343HQ、金皇后、柏拉图、阿尔冈金生产性能较强,3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7.01~18.14t/hm2;中苜1号和固原紫花年平均干草产量较低,仅为14.66和11.35t/hm2。刈割茬次显著影响苜蓿的干草产量、鲜草产量、株高,随刈割茬次的增加3个指标明显下降,刈割茬次对鲜干比和茎叶比的影响相对较小。所测的5个指标中,除鲜干比与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外,其余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结论】皇冠在宁夏引黄灌区生产表现最好,适合大面积推广;中苜1号和固原紫花表现相对较差,不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对苜蓿农艺性状及干草品质的影响,为河套盐碱地区优质草饲"收-加-贮"产业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非盐碱(S1)、轻度盐碱(S2)、中度盐碱(S3)和重度盐碱(S4)地种植的翌年第一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紫花苜蓿进行刈割,设置0~2 cm(H1),2~6 cm(H2)及6~11 cm(H3)3个留茬高度,针对土壤盐碱度及留茬高度两个因素设计试验,对不同处理苜蓿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及干草的营养指标(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土壤盐碱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DM和CP含量及RFV值逐渐降低,S1处理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DM和CP含量及RFV均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P0.05),但ADF和NDF均显著低于S2和S3处理(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呈升高趋势,H3处理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H1和H2处理(P0.05);H1处理的鲜干比和茎叶比最高,且其DM含量和RFV值也显著高于H2和H3处理(P0.05),但ADF和NDF显著低于H2和H3处理(P0.05),CP含量以H3处理最高;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农艺性状和干草品质,S1H1、S1H2、S2H1和S2H2处理的农艺性状和干草品质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综合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两个因素,紫花苜蓿可以在内蒙古河套轻度盐碱地种植,0~2 cm和2~6 cm是该地区紫花苜蓿适宜的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了关中地区8个紫花苜蓿品种连续8年的生产性能及其利用年限,旨在筛选出适合关中地区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方法】2002-2009年,以8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鲜干比、茎叶比和产量等进行了测定,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各苜蓿品种的适应性,并对其在关中地区的最佳利用年限进行了分析。【结果】平均株高较高的品种是维多利亚和中苜1号,分别为71.67和70.89 cm;鲜干比较低的品种有放牧者、德宝和维多利亚;茎叶比较高的品种是三得利和关中;不同年份各个苜蓿品种平均产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平均产量较高的品种分别是放牧者、中苜1号和三得利,分别比当地品种关中高48.19%,39.16%和38.55%。根据产量的二次回归方程可知,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高峰出现在第4年。【结论】中苜1号、三得利和放牧者的生产性能均较佳,适宜在关中地区推广应用,且最佳利用年限为5~6年。  相似文献   

4.
不同养分对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再裂区设计,研究了N、K、P对多年生苜蓿鲜干比和茎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多年生苜蓿的鲜干比和茎叶比表现负效应;磷肥能降低茎叶比,钾肥对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N、K、P配施中K60 P60配比处理下的苜蓿茎叶比较小。对鲜干比、茎叶比、茎含水量、叶含水量的相关分析表明,鲜干比与叶含水量在3个不同生育时期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分枝期和初花期,鲜干比与茎叶比相关性质相同,均呈显著负相关;在现蕾期,鲜干比与茎叶比呈不显著的正相关,茎含水量与鲜干比和茎叶比的相关性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叶干重及比叶重的影响。【方法】用叶面积扫描仪测定苜蓿叶面积,在105℃下杀青,65℃下烘干24h,称取苜蓿叶干重,计算比叶重(SLW)。【结果】①氮、磷、钾单施或不同方式的配施均能增加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和叶干重。其中以K40P60配施最有利于扩大苜蓿光合叶面积。以K40P40N10配施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②施氮,尤其是氮与磷配施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的比叶重,以P20N10配施效果最好。而单施磷(P20、P40、P60)、单施钾(K20、K40)或K20P20配施均不利于增加苜蓿开花期比叶重。【结论】①苜蓿施K40P60最有利于扩大开花期光合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②施K40P40N10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从而有利于晒制干草。③施P20N10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比叶重,有助于苜蓿提高其光合速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研究了16个不同秋眠级品种的产量、鲜干比、茎叶比、株高、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爱菲尼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皋兰2号、多叶王、苜蓿王、牧歌,且爱菲尼特鲜干比较高,其次为德宝,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就茎叶比而言,赛迪最低,其次为爱菲尼特、多叶王、苜蓿王、猎人河、盛世、WL612;德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次为赛特、多叶王;从品质方面来看,阿尔冈金CP含量最高,其次为爱菲尼特、WL612、苜蓿王、金皇后.整体而言,半秋眠型品种爱菲尼特综合表现较好,其次为首蓿王、多叶王、WL612,它们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适应性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不同多叶型苜蓿单株扦插后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9个苜蓿品种的多叶单株进行了茎节扦插繁殖,时繁殖后不同苜蓿群体的生长速度、再生性、茎叶比、鲜干比、多叶数量百分率、多叶重量百分率、产量等多个性状进行了综合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多叶枝、多叶节、三叶节扦插均表现出多叶性状,其多叶植株数量百分率和多叶数量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参试品种扦插多叶型苜蓿的多叶植株数量百分率均远大于亲本;皇冠、阿尔冈金2个品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快,而WL-252HQ 和WL-232HQ 2个品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慢,苜蓿王、阿尔冈金、皇冠、WL-323、飞马5个苜蓿品种的二茬、三茬再生速度均较快,而WL-252HQ和WL-232HQ 2个苜蓿品种的再生速度最慢;飞马的平均多叶数量百分率极显著高于其他8个品种,其中阿尔冈金、皇冠、CW200较高。苜蓿王最低;飞马的茎叶比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WL-252HQ、 WL-323、CW200、皇冠、阿尔冈金5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WL-232HQ;不同苜蓿品种间第1茬和第2 茬产草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飞马的产草量最高,WL-232HQ的最低;飞马的综合生产性能最好,阿尔冈金、皇冠较为理想,WL-232HQ的综合生产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适合与不育系MS-GN杂交的苜蓿品种,以有重点、有目标地加强优良苜蓿品种的选育。【方法】以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MS-GN为母本,与来自美国、俄罗斯和我国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为父本配置的15个苜蓿杂交组合为材料,对其第1茬牧草初花期的株高、单株分枝数、鲜干草质量等产量性状和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纤维和叶茎比等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苜蓿杂交组合间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均有一定差异,组合6×M株高最高,单株分枝数以组合12×M最多,组合15×M和11×M的鲜、干草产量均较高;以俄罗斯引进资源为父本的组合在株高上表现突出,以我国苜蓿品种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无论干草还是鲜草产量均远远超过来自美国、俄罗斯2个国家父本的杂交组合,更具有高产潜力;组合15×M品质更优,但由于试验选取的杂交组合数量有限、聚类分散,尚未能确定出不育系MS-GN与哪国父本资源的杂交组合更有优质潜力。【结论】至少在东北地区,雄性不育系MS-GN与我国的苜蓿品种杂交具有获得优质高产组合的潜力,其次是美国的种质资源,但要据此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苜蓿杂交组合尚存在一定困难,仍需进一步的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烤烟烘烤特性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K326、粤烟97、岩烟97、华烟06、华烟12、韶烟1号等6个烤烟品种(系)的中部烟叶,在南方三段式烘烤工艺下,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与烘烤特性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产质量指标。【结果】烘烤指数与鲜烟自由水︰束缚水、叶绿素平均降解速率、前48 h叶绿素降解速率和前48 h类胡萝卜素降解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烘烤指数与鲜烟含水量和鲜干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叶绿素平均降解速率和前48 h类胡萝卜素降解速率是评价烟叶烘烤特性的关键指标,鲜烟含水量、鲜干比、前48 h叶绿素降解速率可作为评价烟叶烘烤特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品种引种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从美国引进的4种紫花苜蓿MHA1,MHA2,78,78-1和中国的中苜1号进行栽培比较试验。从种子发芽率、茎叶比、鲜干比、鲜草产量、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各性状以78-1表现最为突出,粗蛋白、粗脂肪、Ca,P含量高,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有较大推广价值。其余3种美国苜蓿品种在河南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机械收获模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CLAAS系列和New Holland系列两种机械收获模式为对象,采取大田试验验证两种机械模式对苜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New Holland系列机械收获的干草产量和密度显著高于CLAAS系列机械收获的(P<0.05),草捆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CLAAS系列机械(P<0.01)。两种机械作业在刈割阶段对苜蓿养分的损失差别不大;而在搂草翻晒和打捆环节,CLAAS系列机械对苜蓿的养分损失较大,养分损失显著高于New Holland机械作业后对苜蓿养分的损失(P<0.05),RFV也低于New Holland机械作业后的值。【结论】采用New Holland系列机械收获模式作业时,苜蓿干草的营养损失较小,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刈割时期对紫花苜蓿干草调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刈割时期的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研究表明:盛花期刈割的苜蓿干燥速度快于初花期和结荚期,晾晒28h以上即可成功调制优质干草,初花期和结荚期刈割的苜蓿成功调制干草需要晾晒32h;调制干草的适宜含水量是20%左右;初花期苜蓿叶的蛋白质含量是茎的2.41-2.95倍,苜蓿干草的叶量是决定苜蓿品质的主要因素;不同刈割时期调制的苜蓿干草茎叶比差异较大,结荚期明显高于盛花期和初花期,是初花期的5-7倍。在初花期刈割,调制干草中茎叶比变化较小,叶损失少,可获得高质量的干草。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及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施肥量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不同施肥水平下科尔沁沙地的苜蓿干鲜草产量、枝条长度、茎粗、枝条数、株高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计算生长速率、茎叶比、根冠比、干鲜比。结果表明:①第一茬枝条长度、第二茬茎粗和根冠比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二茬枝条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三茬枝条数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②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对苜蓿干草产量贡献大小的指标排序依次为茎粗枝条数枝条长度。③第一茬紫花苜蓿生长速率变化较为平稳,第二、三茬苜蓿均呈现前期生长迅速后期减慢的规律。④苜蓿干草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在总施肥量为656.25 kg/hm~2时苜蓿干草总产量最高,达到17 218.9 kg/hm~2。因此,建议施肥量为返青施肥375 kg/hm~2(N 60 kg/hm~2、P_2O_5 56.25 kg/hm~2、K_2O 56.25 kg/hm~2),第一次刈割施肥131.25 kg/hm~2(N21 kg/hm~2、P_2O_5 19.687 5 kg/hm~2、K_2O 19.687 5 kg/hm~2),第二次刈割施肥150 kg/hm~2(N 24 kg/hm~2、P_2O_5 22.5kg/hm~2、K_2O 22. 5 kg/hm~2),施肥总量656.25 kg/hm~2(N 105 kg/hm~2、P_2O_5 98. 437 5 kg/hm~2、K_2O 98. 437 5kg/hm~2)。结果为科尔沁沙地苜蓿合理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苜蓿的叶生产量。[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材,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栽植密度对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5个性状在同一刈割时期及全年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在某些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均以密度A处理(20cm×20cm)最多或最高,分别为855枝/m^2、42 253叶/m^2以及698.88、464.55和1163.43g/m^2。相关分析表明,苜蓿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和干草产量与单位面积叶重均呈线性正相关,对叶生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干草产量、茎重、叶片数和分枝数。[结论]5个栽植密度中,以密度A处理的叶生产量最高,其次为密度B处理(30cm×30cm)。  相似文献   

15.
为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区筛选出适宜种植并能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种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和叶茎比等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株高以骑士丁(87.67 cm)显著最高,三得利(47.33 cm)显著最低;主根直径以WL168(5.95 mm)显著最大,Bara 416(3.48 mm)显著最低;生物量鲜重以421Q、威纳尔和啊迪娜显著最高;生物量干重则以康赛、啊迪娜和WL319紫花苜蓿品种显著最高;WL319、游侠和WL343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显著高于其它16个品种。综上表明,WL319的干草产量、叶茎比及株高几个指标均表现良好,更适宜在榆林风沙草滩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鲜干重净增量、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冬油菜越冬率、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重净增量、根冠比均逐渐降低;株高、茎粗、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减少;不同播期处理间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粗、角果长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结论]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冬油菜适宜播期在9月5~15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年代玉米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密度的响应,为玉米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1960s、1980s、2000s 3个年代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遗传改良过程中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演变特征。【结果】随着年代的更替,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的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其中2000s单交种相比1980s和1960s平均提高25.7%和35.8%,而其亲本提高了16.3%和29.7%,百粒重明显增加,但杂种优势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年代玉米随年代更替株高、穗位高以及穗位高/株高变化不明显,而植株茎粗增大,叶向值显著升高,植株形态耐密抗倒明显增强。当代品种及其亲本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后物质/总干重、收获指数均明显高于1980s和1960s品系,高密度条件下当代品系的光合生产能力(平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平均净光合速率)具有明显优势。高密度条件下当代品种具有较高的粒叶比,且单位叶面积指数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百粒重、穗粒重、茎粗、叶向值等形态性状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株高相关性不显著,而与生物量、花后物质比例以及平均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单交种的粒叶比和单位叶面积获得的籽粒产量与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其亲本中二者与籽粒产量相关性不显著。表明高产玉米群体的生理耐密性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中国玉米品种的遗传改良过程中,籽粒产量的提高是其植株形态改良和生理耐密性协同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赵莉  张婷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910-914
[目的]为了探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而为准确预测预报该虫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亲本组合、温度、幼虫密度以及寄主质量等条件下饲养幼虫至蛹,并对其翅型分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亲本组合对苜蓿叶象甲F1代翅型分化影响差异显著,尤以亲本均为长翅型(N♀×N♂)组合中,F1代中短翅型蛹高达94.1;;温度、密度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均有一定影响,随着温度、密度的升高,长翅型蛹分化率呈上升趋势,短翅型蛹分化率呈下降趋势;寄主质量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影响极显著,苜蓿茎秆处理组中长翅型蛹显著高于苜蓿茎叶处理.[结论]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受多个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盛花期紫花苜蓿与灌浆期冬牧70黑麦草茎形态学、化学组成及养分48 h瘤胃降解率与剪切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种牧草后,测定茎直径、长度、重量和线性密度,测定剪切力、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48 h瘤胃降解率,比较各项指标随茎直径变化的规律,探讨剪切力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盛花期紫花苜蓿茎的线性密度、剪切力、木质素含量随直径增大而提高,直径、线性密度、木质素含量与剪切力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含水量随直径增大而降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P<0.01);DM、NDF 48 h瘤胃降解率与剪切力存在线性负相关(P<0.05)。灌浆期黑麦草茎的茎厚、线性密度、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纤维素、含水量、剪切力均随着外直径的增大而提高,外径、茎厚、线性密度、ADF、木质素和含水量均与剪切力呈线性正相关(P<0.05);DM、NDF 48 h瘤胃降解率与剪切力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盛花期紫花苜蓿及灌浆期冬牧70黑麦草,茎剪切力受形态学指标、化学组成的综合影响;紫花苜蓿茎剪切力与DM、NDF48 h瘤胃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可用剪切力估计紫花苜蓿茎养分降解率的大小。黑麦草茎剪切力与养分降解率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