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季晚粳秧苗期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期,将会减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是一项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单季晚粳播种期对灰飞虱虫口密度、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影响。结果表明,单季晚粳播种期对灰飞虱虫口密度、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影响明显,随着播种期从5月中、下旬推迟到6月上、中旬,田间灰飞虱虫口密度明显下降,水稻条纹叶枯病始病期、发病高峰期明显推迟,发病高峰次数减少,发病率显著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提高,增产效果明显。结合考虑第1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和水稻安全齐穗期,建议在江淮南部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区,单季晚粳播种期推迟到6月9~14日。  相似文献   

2.
据茌平县11年历史资料,以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为预报量y、上年秋播前灰飞虱密度为x1、灰飞虱带毒率为x2、初春麦田灰飞虱密度为x3、上年1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x4四个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多因子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麦丛矮病的预测模式y~=x~R~,经1995~1996年应用,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对11年历史资料应用该模式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0.91%**。  相似文献   

3.
受耕作制度、暧冬等影响,本地区大麦田后期灰飞虱虫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后茬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灰飞虱的数量,对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大麦田进行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试验,考查对灰飞虱的防效和持效期,为指导麦田防治灰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邹城市2008年灰飞虱大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邹城市灰飞虱大暴发,其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之大为历史罕见,灰飞虱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文分析灰飞虱大暴发原因及特点,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田杂草灰飞虱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测定和*m--X回归法分析,研究了浙江地区农田杂草越冬代灰飞虱成若虫的田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成虫、若虫和成若虫混合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抽样数量随虫口密度增加而递减,最适理论抽样模型为n2=105.95/-X 31.2,当灰飞虱虫口密度每样方2,5,10和20头以上时,分别抽查80,50,40和30样方。以棋盘式、五点式或Z字型等取样方法较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灰飞虱的理想药剂,2012年在水稻大田内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3代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对灰飞虱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2~15 d防效在67.46% ~92.72%.  相似文献   

7.
根据洪泽农场植保站麦田、秧田定期对灰飞虱虫态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截止5月29日,小麦田虽经2次防治工作,667平方米仍有灰飞虱成虫34.23万头,若虫110.46万头,合计144.7万头,田间虫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成虫占22.75%,进入成虫迁飞盛期。若虫龄比是:2龄占6.3%,3龄占23.45%,4龄占20.83%,5龄占20.64%,根据当时的气温,麦田灰飞虱将在6月上旬进入羽化和迁飞高峰。秧田虫口密度:5月29日普查11块秧田,667平方米有虫口(成虫)15~330.0万头,平均83.78万头,田间虫量之大为历年同期所罕见。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2000年以来,我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灰飞虱不仅直接为害水稻、大小麦,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主要媒介。了解灰飞虱在越冬作物大小麦田的分布特证和合适的抽样技术,可以为春季防治灰飞虱从而控制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笔者进行了麦田灰飞虱种群分布调查,并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回归法测定了浙江北部大小麦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麦田灰飞虱成虫、若虫和成若虫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灰飞虱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_1=(1172.84/X) 37.46,n_2=(293.21/x) 9.36,n_3=(130.3/x) 4.16,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在每样方虫口密度5、10和15头以上时,分别取样70、40和20个样方。研究结果为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据茌羡县11年历史资料,以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为预报量y、上年秋播前灰飞虱 密度为x1、灰飞虱带毒率为x2、初春麦田灰飞虱密度为x3、上年11月中旬平均气温为x4四个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多因子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麦丛矮病的预测模式y=·x·R,经1995 ̄1996年应用,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对11年历史资料应用该模式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0.91%。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苗期集团筛选法,对IR36、圣稻13、明恢63和汉盐优1号等20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及656份“圣稻105/IR36”组合的F5:6代株系材料的灰飞虱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筛选出对灰飞虱具有不同程度抗性的水稻品种10个,包括1个抗性材料和9个中抗材料.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表现不同,粳型品种明显较籼型品种感虫.从656份“圣稻105/IR36”组合的F5:6代株系中鉴定出10份高代株系材料,对灰飞虱表现出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1.
正态分布模型在灰飞虱发生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应用正态分布模型模拟了水稻秧田第一代灰飞虱成虫的发生量,推算得到的第一代成虫高峰期后的灰飞虱理论发生量与实际发生量吻合。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灰色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因子变量,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有虫诛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预测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有虫面积模型预报因子数为8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7.47%;虫口密度模型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预留样本的第1年预测不准,第2年的预测误差为2.21%;有虫株率模型预报因子数为5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3.60%,总预测成功率为83.33%.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烟粉虱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黄板诱集法连续4年(2009~2012年)对设施大棚内蔬菜作物上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数量受种群内因和气候外因的协同作用上下波动,全年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分为夏季高峰期(7~8月)与秋季高峰期(9~10月);但年度间种群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和2010年为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年和2012年烟粉虱的危害较轻;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的发生量不同,黄瓜上最大,茄子、番茄上其次,辣椒上最少,表明杭州地区烟粉虱对设施蔬菜的趋性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本研究还选择不同时期虫口基数、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作为预测因子,共筛选出了29个因子(19个气象因子、10个前期虫口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析历史数据,使用逐步回归法组建了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其中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为种群基数和气温。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江苏和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蔓延趋势,而水稻感病品种的种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均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抗、避、断、治"四字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复配防治灰飞虱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复配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复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2016年扬州地区灰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结果]扬州地区灰飞虱对噻嗪酮处于高水平抗性,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水平。烯啶虫胺与噻嗪酮的3个配比(1∶9,2∶8,3∶7)都有增效作用,烯啶虫胺与噻嗪酮的复配比为3∶7时共毒系数最大,达210.20。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复配剂30%烯啶虫胺·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药后1~14 d对灰飞虱的防效都高于对照单剂30%烯啶虫胺和3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且在药后7、14 d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单剂。[结论]该复配剂可作为推荐药剂用于田间防治灰飞虱。  相似文献   

16.
对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监测,比较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因素和不同栽培措施对灰飞虱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关系的影响。治虱防病是控制玉米粗缩病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年大发生原因浅析及防治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训永 《现代农业科学》2009,(2):102-103,10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近年来在六合区连年大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与灰飞虱冬后基数大、带毒率高、感病品种面积大、栽培方式不同及防治方法不正确等因素有关;生产上制定了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用药、加强预测预报、治虫控病和栽培避虫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条纹叶枯病连年暴发,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非常严重的问题。为此,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加重的原因,其中包括: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传毒介体灰飞虱繁衍;冬季气候偏暖,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造成虫口基数偏大;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抗病性较差;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等。结合河南省生产实际,提出了以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推迟播种、平衡施肥、除草和治虫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淮夏玉米区灰飞虱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2009年对黄淮夏玉米区灰飞虱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域一代灰飞虱虫量突增突减现象明显,具有大面积区域性同期发生现象,本地虫源的越冬地为江淮和周边稻茬麦,在本地玉米或杂草上一般不能正常越夏,这些均符合迁飞昆虫的判断标准,说明灰飞虱除近距离扩散外还存在远距离迁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影响粤西甘蔗糖分的主要气象因子和糖分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粤西甘蔗糖分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趋势分析和阶段分析,得出影响粤西甘蔗糖分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0、11 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和11、12 月的雨日,用多重回归建立糖分预测经验方程,历史拟合及预测效果好。针对不利的气象条件提出了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