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并利用单要素生产率与二维相图探究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劳动节约倾向,东北、黄淮海与西部三大产区的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并逐渐趋同;中国玉米增长路径在21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性转型,由土地生产率导向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因土地—劳动比率优化未有突破,中国走的是依靠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类路径,这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率有重要启示。结论的现实价值在于,既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包括加强适宜山地的农机具研发,推进丘陵山地耕地的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也要协调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生物良种培育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化高效化等。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1—2020年烟台市苹果产业的面板数据,借助DEA中的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烟台市苹果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规模效率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烟台市苹果产业生产效率呈波浪式动态波动,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平均1%的速度增长,增长过慢。烟台市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来推进整体苹果产业的技术及管理的革新,促进苹果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特色油料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同时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本文以油葵为例,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选用较前沿的GML模型和EBM模型,从动态和静态角度测算油葵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并在区域尺度上进行比较。经实证分析后得知:(1)油葵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状态,油葵的技术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2)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于技术进步;(3)油葵生产存在规模效应;(4)以新疆、甘肃等省份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是中国油葵生产的优势产区。对此,本文提出强化技术推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建设特色油料农产品功能区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浙江省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情况,进一步提升其农业生产效率,先利用DEA模型对2020年浙江省各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再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14—2020年浙江省各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浙江省农业整体向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情况,影响了全省平均农业综合效率;2014—2020年,浙江省农业TFP均大于1,其中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显著;各地级市TFP差异在合理范围内,技术效率成为大部分地级市生产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浙东北和浙西南的年均TFP基本持平。因此,浙江省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区域农业均衡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8年我国马铃薯主产省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定量研究了我国马铃薯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1年到2018年我国马铃薯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皆为DEA非有效,综合技术效率主要受投入要素规模效率的制约;2)研究区域仅内蒙古、山东、辽宁、湖北和四川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正增长,其余省份均处于下降状态,技术进步是我国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最大障碍;3)我国马铃薯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明显,在四大优势区中,西南优势区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华北优势区和西北优势区纯技术效率较高,东北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规模效率较高;4)我国马铃薯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呈“H—H”集聚的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对区域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下一步应着重优化我国马铃薯生产投入要素结构,破解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瓶颈,并针对马铃薯不同区域生产效率特点制定马铃薯生产效率提升政策,进一步发挥优势省份效率提升扩撒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电商渠道选择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户技术效率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对湖南省炎陵县黄桃种植户的微观数据调查,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黄桃主产区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投人中劳动、套袋、肥料等投入对黄桃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当地黄桃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84,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电商渠道是影响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生产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技术培训、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交通条件也对桃农的生产技术效率有影响.研究认为,电商渠道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增加农村地区电商覆盖面积,促进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将有效促进当地种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香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3—2014年我国及五大香蕉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结果表明:我国香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内增长率为1.3%,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平均增长为2.6%,而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有所下降,分别为-0.1%和-1.2%。我国香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是由于香蕉新品种培育、高品质栽培管理、节水节肥技术及无伤采收等技术措施的推广与应用。香蕉生产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为负值,表明我国蕉园管理水平不高,该行业通过集聚整合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尚需实践,香蕉种植者们应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香蕉产业规模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从整体情况、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层面对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14个乡(镇、村)201个农户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变动进行分析,并从静态的角度进一步指出玉米生产要素的投入优化方向。结果表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的提升则是技术效率相对有效的根本来源;从不同种植规模来看,除了大规模的农户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向增长外,中规模、小规模农户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可见,玉米生产过程中区域性、结构性投入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尚且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国18个烤烟产区2005—2016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烤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烤烟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增长,而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到负的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各个省份中,下降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各个省份,表现为技术的退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技术效率的提升;每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呈现不稳定性,原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不协同变化。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提升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加强技术创新来提升我国烤烟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测算途径,并运用它测算了中国部分省区大豆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据此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各大豆产区生产的最佳投入配置.从投入的角度考察各省区大豆的相对生产效率,反映目前大豆的生产率状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各粮食主产区间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均衡,阻碍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问题,利用13个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对我国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进行分解,进一步对影响地区差异的各个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劳动力规模、劳均资本投入以及前沿技术水平对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呈正向影响,即这3种因素加剧了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平衡;2)技术效率水平、劳均土地、劳均用工以及粮食生产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则对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有抑制作用,通过提高这些因素的投入水平能有效促进粮食产业的地区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小麦生产的关系,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0年调研数据,从生产方式(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效率2个方面考察了不同地形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了小麦机械要素的投入,且对丘陵山地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平原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丘陵与山地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应结合不同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机械对劳动的替代程度以及机械作业效率,加大农业机械的创新和研发力度,同时创建农机跨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禽产业的发展,肉鸭规模化养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分析合作组织在技术效率提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促进分散小规模养殖户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现代化技术推广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国家水禽产业体系产业经济团队调研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SFA)和C-D生产函数估算肉鸭的养殖技术效率,结合多元线性模型进一步对比肉鸭养殖散户与参与合作户之间养殖技术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散户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06,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26,参与合作户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参与合作户与散户之间的技术效率、产值、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后发现,人工投入、雏鸭费用、饲料成本这三个指标对散户的产出效率影响最大;提高组织化程度能正向调节养殖周期、料肉比、教育程度等要素对养殖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提高散户参与组织合作的积极性,能有效促进双方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帮助散户提升养殖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水稻小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水稻生产是中国广大稻区农民收入和减轻贫困的重要途径,而土地细碎化可能是目前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减轻农村贫困的主要瓶颈之一。【方法】采用详实的农户调查以及作物水平和地块层次的数据,用两阶段法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一个水稻主要产区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区早稻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5,晚稻为0.83,而单季稻为0.79。稻田平均地块大小对早、中、晚3种水稻的技术效率都有显著的正影响。此外,家庭规模和农地规模对3种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也有显著影响。人口较多的家庭或规模较大的农场技术效率较小家庭或小农场要高。【结论】在现有技术状态下,水稻小农户的技术效率仍可得到可观的提高。研究揭示,减轻土地细碎度的项目如果能够与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措施结合起来,将是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牧区牧业生产增长潜力,利用标准化的220个主要牧区牧场数据构建DEA模型和Tobit、CLAD模型,对牧业生产效率及政府培训、合作社、土地流转、气候带、经营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牧区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偏低,提升空间大,在不同气候带和经营模式下分布差异显著;2)经条件矩检验和LM统计量检验发现,传统Tobit模型扰动项的正态性和同方差性假设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满足,选用CLAD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更稳健;3)参加政府培训与合作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提升从业人员学历、专业化程度、远行距离,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与规模农业的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对雇工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针对雇工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雇工劳动视角分析其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梳理粮食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瓶颈制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黑龙江、浙江、四川3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不同前沿面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损失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雇工劳动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雇工生产在粮食生产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44.7%的样本农户进行雇工生产,规模经营户的雇工需求尤为突出。农户粮食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85.11%,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但技术效率的省际差异并不明显;农业雇工投入比例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倒U型"效应趋势,雇工投入比例在25%~50%区间内,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控制变量方面,户主受教育年限、人均纯收入和地块面积对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地规模、地块距离家的距离、地块受灾和差的土壤质量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普及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开拓新型经营方式、建立有效劳动监督激励机制与"农业CEO"管理机制、重视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柑橘生产的要素替代关系及增长路径,基于我国7个主产区1997—2014年柑橘成本收益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柑橘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柑橘生产的技术进步与增长路径。研究得出:劳动力和农业机械的产出弹性相对比较稳定,化肥和其他要素的产出弹性波动较大;化肥、农业机械与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关系较为显著,化肥与农业机械对其他要素的替代关系较为稳定,化肥与农业机械要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柑橘生产过程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明显,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也不断发展,未来柑橘生产的增长路径选择应该以节约劳动的农业机械技术导向为主,以节约土地的生物化学技术导向为辅。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包括:根据生产要素禀赋优势来选择柑橘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省力省工的柑橘生产机械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无病毒苗木等土地节约型的生物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北山区农户马铃薯生产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对西北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较低,增长空间大;中等规模农户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农户个体特征中专业化程度、农户认知水平和劳动力数量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变量中仅有施肥服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特征变量中土地规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负向关系。政府需鼓励农户生产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探索农户马铃薯适度经营规模,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