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皖稻139产量构成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皖稻13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早籼新品种。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7.50t/hm2以上的合理穗粒结构为:有效穗(330±10)万/hm2,每穗总粒数(95±5)粒,结实率80%,千粒重33.0g左右。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促大穗,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关系,兼顾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市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所用的品种类型作材料,分析了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在700kg/667m2超高产栽培中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影响表现,指出在700kg/667m2高产栽培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重来实现的。大穗型品种超过35万穗/667m2因穗粒数剧烈下降而穗粒重表现明显下限趋势,中穗型品种超过45万穗/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明显下降,穗粒重也表现出大幅度降低。但在各品种适宜的群体穗数范围内,中穗型品种穗粒重最稳定。在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中,中穗型品种小麦为首选品种,其次是多穗型品种,在栽培中确保合理群体穗数,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3.
当优9号作双晚栽培有较强的杂种优势。1989年参加南方粳杂高产示范竞赛,在庐江、舒城和桐城等县种植1145.0亩,亩产405.2公斤,其中20余亩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该组合产量构成因素中,亩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直接效应值为0.8240,穗总粒数次之(0.6171),结实率的直接作用也较大(0.3654)。亩产500公斤的穗粒结构:每亩20—22万有效穗,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75—80%,千粒重26克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培育多蘖壮秧,适时早播早栽;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肥、水促控,培育健壮个体;强化后期管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5块不同类型双晚秀水52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在各经济性状中有效穗对产量的决定作用最大,其次是穗总粒数,再次是结实率。通过对高产群体经济性状特征分析,得出双晚秀水52产量在8 250kg/hm2以上主要性状95%置信区间为:株高91.34~94.70cm,穗长14.17~14.51cm,有效穗409.05~424.6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86.70~91.81粒,结实率89.46%~92.29%,千粒重25.38~25.67g,预估产量8 481.5~8 735.9kg/hm2。通过有效穗、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三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当有效穗416.85万穗/hm2、穗总粒数89.25粒、结实率90.88%时,预估产量为8 608.7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小麦区试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安徽省淮北地区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小麦高产品种选育和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对2014—2019年度参加安徽省小麦区试半冬性组的284个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由强到弱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贡献都比较大,贡献由大到小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产量构成三因素均与产量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且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根据分析结果和安徽淮北地区的生态条件,在合理控制穗数群体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稳定提高千粒重是获得小麦高产的关键。在产量水平9000 kg/hm2以上的高产育种和大田生产中,目前最佳的产量因素构成为:穗数600万~675万穗/hm2,穗粒数35粒以上,千粒重41~47 g。  相似文献   

6.
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为自变量,产量为依变量,对D优3232强化栽培下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通经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穗粒数是强化栽培下高产群体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强化栽培下建立高产群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以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为自变量,产量为依变量,对D优3232强化栽培下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通经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穗粒数是强化栽培下高产群体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强化栽培下建立高产群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品种亩产400~600 kg麦田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成产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北疆依次为亩穗数>穗粒数>粒重;南疆依次为穗粒数>亩穗数>粒重。北疆实现亩产550 kg左右高产水平的增产途径,是增穗增粒稳定粒重,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技术是提高播种质量,确保群体苗足穗齐;南疆实现亩产600kg左右超高产水平的增产途径,是稳定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稳定提高千粒重,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技术是改善群体质量,降低群体对个体的制约,避免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9.
以参考文献中的数据为材料,进行了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中,常规粳稻表现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杂交水稻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杂交水稻通过稳定适宜的穗数和穗粒数,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进一步增加产量较为困难;常规粳稻产量相较略低,但通过稳定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仍有进一步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10.
对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等因素对盐两优22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和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结实率、每穗粒数、穗长、有效穗对产量的作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认为,有效穗、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千粒重、结实率和每穗粒数通过与其他产量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水稻单产。因此,在盐两优2208高产栽培时要注重灌浆期水肥管理,氮肥适当后移,在倒3叶时增施粒肥以增加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三积温带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穗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黑龙江三积温带水稻多数为中产或中低产品种,高产品种较少。高产类型的产量构成特征为穗粒数和结实率较高,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中等。一次枝梗数呈低产类型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中低产类型的趋势,高产和低产类型一次枝梗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产类型,各类型一次枝梗结实率均高于90%,一次枝梗的千粒重均在27 g左右。高产类型的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千粒重、二次粒率都极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以龙粳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氯水平对龙粳20产量构成因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栽培及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275~312.5 kg·hm-2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平方米穗数、平均稳粒数和结实率,产量水平较好;龙粳20单穗灌浆速率无明显灌浆高峰,整个灌浆模式近似半圆形状,灌浆过程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3.
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06-6和吉玉粳两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 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进行异地多点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其穗大小、穗粒数、千粒重等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经过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粒数、结实率,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与穗长和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初步明确了粳稻品种的丰产性好坏主要取决于株型、分蘖力、成穗率、穗粒数和结实率,为育种家选育既高产又稳产的粳稻品种,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汕优63的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其在信阳15年的产量表现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质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3、0.3361、0.2958,且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实粒数、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596和0.359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千粒质量仅为0.1738。从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回归方程的贡献来看,有效穗数为0.1209,穗实粒数为0.5639,千粒质量为0.0514,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明显高于千粒质量。因此,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是影响汕优63产量的主要因子,千粒质量为次要因子。在生产上,要充分挖掘汕优63在信阳的生产潜力,关键在于实现大穗和足穗,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在哈尔滨地区对9个杂交粳稻组合材料进行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粳稻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和活动积温x3对产量影响较大;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活动积温x3〉穗数x7〉穗粒数x5〉根干重x2〉结实率x6。说明提高杂交粳稻产量首先应该考虑...  相似文献   

16.
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2年内蒙古谷子区域试验10个谷子品种(系)的试验验结果为数据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序为穗数〉苗数〉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穗重〉穗长〉出谷率。说明穗数、苗数、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和单株穗重对产量影响较大;穗长和出谷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广西典型地区水稻产量形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典型地区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利用2007—2016年4个典型试验点水稻区域试验的3个品种的产量相关数据,针对水稻5个产量构成要素,分析不同地点及不同品种的表现,并通过不同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各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对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穗数和穗粒数,各产量要素间差异不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结实率,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回归分析揭示了3个品种各自的培育优势;通径分析解析了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差异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对广西水稻品种培育与栽培提出建议,在优先保障结实率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穗数与千粒重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不同品种单产400~600 kg/667 m2麦田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表明,成产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北疆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南疆依次为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粒重.北疆实现单产550 kg/667 m2左右高产水平的增产途径,是增穗增粒稳定粒重,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技术是提高播种质量,确保群体苗足穗齐;南疆实现单产600 kg/667 m2左右超高产水平的增产途径,是稳定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稳定提高千粒重,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技术是改善群体质量,降低群体对个体的制约,避免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寒地水稻品种特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黑龙江省2010年主栽的32个水稻新品种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穴穗数(分蘖力)多的品种穗粒数少,产量增加;植株高的品种每穗粒数多;穗粒数多结实率下降,产量增加。应适当减少穴穗数(分蘖数),增加穗粒数,即分蘖力中等,偏大穗的品种有利于产量提高。对产量贡献率从大到小顺序为叶宽、剑叶长、千粒重、穴穗数、株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探讨了有机污染物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能够降低水稻的产量,但不同的有机物对水稻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并不同。硝基苯处理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及每穴穗数均有降低,每穗粒数降低幅度最大;氯苯处理对降低水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随着萘处理浓度的增加,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对结实率没有影响。用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水灌溉水稻,只要能生长并成熟,其植株和籽粒中的残留经检测均没能超出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