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波长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杜仲雄花茶中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3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Thermal Hypersil BD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6℃;多波长检测206、238、327 nm。[结果]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均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同一时期内采集,不同产地的杜仲雄花茶因环境的影响,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和京尼平苷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杜仲雄花茶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及京尼平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与比较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浓度30%甲醇回流40 min,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体积比22∶78),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绿原酸在9.78~238.00μg/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 8,回收率为97.9%。[结果]通过对10年树龄的光皮杜仲树叶4~12月绿原酸含量的分析,叶中含量平均为2.55%,6月达到最高。[结论]该法快速、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不同基因型杜仲叶片中的绿原酸含量。[方法]以超声波助提法提取绿原酸,采用HPLC法检测和二倍体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4.6 mm×150.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杜仲叶片中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05和为0.850 mg/g。[结论]四倍体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4.
杜仲素与杜仲总黄酮连续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7种大孔树脂的研究,筛选出适宜于连续提取分离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树脂为LY-7,其对绿原酸和桃叶珊瑚甙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0.06、6.79 mg/g,吸附时间为18 h,洗脱剂浓度为20;杜仲素和杜仲总黄酮的得率分别为7.44和2.80;产品杜仲素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5.51,桃叶珊瑚甙的含量为11.24,另一产品杜仲总黄酮中黄酮的含量为22.41.  相似文献   

5.
杜仲乔林与叶林树皮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流提取法,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却比乔林树皮中的高;同时比较将杜仲树皮碾成粉状和丝绵状2种处理方式对次生代谢物提取的影响发现,二者效果相差不明显,但考虑到后期要提取杜仲胶,建议将杜仲皮碾成丝绵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部位泥蒿绿原酸含量的差异,从而合理高效地利用泥蒿资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泥蒿中绿原酸含量在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不同部位来看,2月份、5月份和11月份3个采摘时期顶部叶的平均绿原酸含量依次为2. 219 3%、2. 998 7%、3. 575 1%,基部叶的平均绿原酸含量依次为1. 671 0%、1. 524 1%、2. 750 6%,茎的平均绿原酸含量依次为1. 014 4%、1. 162 5%、0. 852 5%。3个采摘时期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茎,顶部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又高于基部叶。从不同采摘时期的来看,顶部叶中绿原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基部叶中绿原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茎中绿原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对泥蒿中绿原酸的开发应用上,要注重泥蒿叶片的利用,同时要把握好采摘时期,从而达到节省资源、高效利用泥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杜仲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7-8788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杜仲叶和皮中的绿原酸,并建立了HPLC-PAD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杜仲皮。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评价含绿原酸成分的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模拟氮沉降处理下杜仲Eucommia uimoides皮和叶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等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0 mm×4.6 mm,5μm),以乙腈(A)-2.0 g·kg-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10%A;12~25 min,13%A;25~50 min,30%A;50~65 min,60%A);流速为0.8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240 nm;柱温30℃。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等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整个实验期间,杜仲皮和叶中5种成分含量对施氮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响应,且随季节在变动。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对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可较好反映浙江高氮沉降区特色名贵药材杜仲皮和叶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全国7个杜仲主产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认为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湖南西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为我国杜仲的优良种源区.对同一立地条件下的杜仲皮、叶变异类型进行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认为杜仲光皮和小叶类型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杜仲雄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C18色谱柱(4.6 mm×250.0 mm, 5μm),乙腈-0.4%醋酸(10∶90)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箱温度35℃,327 nm单波长检测,通过试验对该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杜仲雄花绿原酸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30%。供试品溶液处理方法为环境友好型方法,能更好地减少环境污染,对实验人员安全性更高,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可用作杜仲雄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HPLC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杜仲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指标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薄壁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低,为0.483%。在紫外光下,绿原酸储备在叶表皮、叶柄表皮和果实表皮周围,呈现淡蓝色荧光现象。[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的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张爱民  王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19-4121
[目的]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的绿原酸含量及褐变程度。[方法]以云烟85、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对烤烟绿原酸含量及烟叶颜色值的影响。[结果]云烟85和K326的绿原酸含量随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褐变程度随温度、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温差下,温度越高,褐变越剧烈;空气湿度大于50%时,烟叶颜色值增加显著。在烟叶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氧气浓度越高,褐变越强烈。[结论]烤烟的绿原酸含量与烟叶颜色值呈负相关,温度和空气湿度都可以加速绿原酸的氧化,增加烟叶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含量及清除DPPH·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次采收期的不同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平均含量大小为:广菜薯2号(0.2920%fb)莆薯53(0.2750%fb)福薯7-6(0.1638%fb),其中叶片(0.3539%fb)茎(0.1444%fb)叶柄(0.1173%fb),叶片含量是叶柄和茎平均值的2.70倍;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茎尖前3个采收时期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后3个时期的2.22、2.68和2.41倍,其中叶片、叶柄和茎前3次采收期绿原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后3次采收期的2.49,2.53和2.20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根据3个品种6次采收期的平均值计算,叶片对茎尖绿原酸含量的贡献率为73.64%,叶柄为11.96%,茎为14.41%。(3)茎尖6次采收期的DPPH·清除能力平均大小为:广菜薯2号(34.99%)莆薯53(31.05%)福薯7-6(18.83%),其中叶片(32.52%)茎(23.64%)叶柄(17.91%);前3个采收时期的茎尖、叶片、茎和叶柄的DPPH·平均清除能力分别是后3个时期的1.91、2.02、1.69和1.99倍。【结论】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含量在品种、部位和采收期间有显著差异;DPPH·清除能力与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叶菜型甘薯品种选育、栽培和产业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茎尖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广东南北生态区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北部(韶关)和南部(广州番禺)两个不同生态区的金银花花蕾和叶片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银花花蕾中的绿原酸含量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北部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于南部;叶片中的绿原酸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甘薯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宽  许艳丽  潘明  于海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62-5863,5876
[目的]为有效地提取和利用甘薯叶中的绿原酸,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绿原酸的抗菌活性进行探讨。[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得到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根据液体培养基吸光度值的变化确定绿原酸对菌体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甘薯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超声时间50min,超声温度50℃;抑菌效果:甘薯叶提取物绿原酸对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00、1000、500、250、200μg/ml。[结论]甘薯叶中含有绿原酸,并且绿原酸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作为食品添加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不同陈化时期烤烟中绿原酸含量和颜色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陈化36个月内烤烟K326和云烟85绿原酸含量变化,用比色仪测定烟叶颜色的变化,通过比较探讨绿原酸与褐变之间的关系。[结果]烤烟K326和云烟85在陈化的0~12个月内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与颜色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93 5和0.983 3,表明在烟叶陈化初期褐变主要由酚类物质氧化所导致;在陈化的12~36个月时,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与颜色变化基本不相关,R2分别为0.116 9和0.009 0,说明在此期间引起颜色变化的内因已不是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结论]在烟叶陈化的前12个月主要控制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可防止烟叶陈化初期褐变。  相似文献   

17.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常规实验室中,用乙醇提取—纸层析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杜仲皮或杜仲产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华南忍冬组培苗植株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含量,为其组培苗开发利用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华南忍冬组培苗1年生植株和扦插苗1.5年生植株的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组培苗植株各发育时期花的绿原酸含量为2.06%~3.89%,以幼蕾期的含量最高,金花期最低,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药用金银花商品的标准要求。组培苗1年生植株、扦插苗1.5年生植株各部位的绿原酸含量均表现为花>叶>枝条,各部位之间含量差异较明显。扦插苗1.5年生植株花蕾、叶片和枝条的绿原酸含量略高于组培苗1年生植株,但两者在白蕾期花蕾的绿原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叶片和枝条的绿原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华南忍冬组培苗花蕾的绿原酸含量虽低但与扦插苗差异不显著,根据组培苗在苗木移栽、植株营养生长、花蕾产量等方面的生长优势,可在生产中推广种植山银花组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