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1)棉铃品质性状根据变异性分为3类,第1类包括铃重,籽指,纤维品质指数和伸长率,易受环境影响,第2类包括同时受控于环境和品种遗传性的工,衣分和Mik值;第3类包括长度和整齐度。棉株不同部位铃品质性状变异中,下,中部铃明显一致,上,顶部铃一致,下,中部明显小于上,顶部,均大于整株铃。(2)棉铃品质性状根据相关性分3类,第1类以铃重和Mik值为中心,另含伸长率,整齐度;第2类包括强度和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①棉铃品质性状根据变异性分为3类,第1类包括铃重、籽指、纤维品质指数和伸长率,易受环境影响;第2类包括同时受控于环境和品种遗传性的强度、衣分和Mik值;第3类包括长度和整齐度。棉株不同部位铃品质性状变异中,下、中部铃明显一致,上、顶部铃一致,下、中部明显小于上、顶部,均大于整株铃。②棉铃品质性状根据相关性分3类,第1类以铃重和Mik值为中心,另含伸长率、整齐度;第2类包括强度和纤维品质指数;第3类包括籽指、衣分、长度,以籽指、衣分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棉花育种效率,以24个棉铃大小不一、铃型各异的转Bt基因常规棉品种(系)为试材,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测定了其子叶性状、棉铃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熟性性状7类性状的24项指标值,并分析了品种间的指标变异情况,结果显示,品种间表型性状(9个)中,子叶性状、棉铃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株高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育种性状(15个)中,抗病性、熟性性状以及产量性状中的皮棉产量、单铃重和衣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中的单株铃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纤维品质性状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并利用SPSS软件,对表型性状与主要育种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9个表型性状中,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有株高,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相关的性状有子叶长、子叶宽、铃长、铃宽、铃柄长和株高;与枯萎病显著相关的性状有铃长、单株果枝数和株高,与黄萎病显著相关的性状有株高;与熟性显著相关的性状有子叶长、子叶宽、铃宽、铃柄长和株高;与纤维品质显著相关的性状有铃长、铃柄长和株高。陆地棉表型性状与主要育种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表型性状对陆地棉主要育种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以中熟品种苏棉4号为材料,研究麦后移栽棉不同长势棉株的不同花期棉铃各部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壮型棉铃内子棉干物质积累的速度最快,养分转化利用率最高,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早衰型较差,贪青型居中。  相似文献   

5.
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对麦套棉铃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类型棉麦两熟棉铃主要品质性状与铃期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重与铃龄25~40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加厚盛期和棉仁脂肪、蛋白质累积盛期;纤维长度与铃龄15~25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伸长盛期;与纤维强度关系密切的铃龄25~40d和铃龄40~45d分别是纤维加厚盛期和成熟期;纤维麦克隆值与铃龄25~40d日照时数关系密切。主要时段日照时数与各品质性状的关系皆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棉株生理年龄对棉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及其与棉铃品质的关系。【方法】2005年在江苏徐州(117°11′E,34°15′N)、2007年在河南安阳(114°13′E,36°04′N)设置分期播种(4月25日和5月25日)试验,使棉株不同果枝部位棉铃发育处于相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棉株生理年龄条件下,研究其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特征及其与棉籽、棉纤维品质的关系。【结果】不同生理年龄条件下,铃壳、棉籽、纤维及单铃最终总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量差异较小,但棉铃各部分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动态存在显著差异:棉株生理年龄较小时(下部果枝),棉铃发育前期生物量和氮素快速累积起始时间较早、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而在棉株生理年龄较大时(中部果枝)棉铃生物量和氮素快速累积起始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长,整个累积过程较为平缓;棉株中部果枝铃纤维比强度显著高于下部果枝铃,而其它主要棉纤维及棉籽品质指标均差异不显著。【结论】棉株生理年龄的变化不改变棉铃最终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但显著改变棉铃各器官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特征。纤维比强度是对棉株生理年龄或棉铃生物量累积特征最为敏感的指标,棉株中部果枝铃纤维生物量和氮素的平缓累积可能是其纤维比强度较下部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对套麦棉铃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河中小游地区主要类型棉麦两熟棉铃主要品质性状与铃期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重与铃龄25 ̄40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加厚盛期和棉仁脂肪,蛋白质累积盛期;纤维长度与铃龄15 ̄25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工盛期;与纤维强度关系密切的铃龄25 ̄40d和铃龄40 ̄45d分别是纤维加厚盛期和成熟期;纤维麦克隆值与铃龄25 ̄40d日照时数关系密切。主要时段日照对数与各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和常规种科棉4号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钾肥运筹能有效地促进高品质棉株中、上部棉铃对位叶中养分的合理分配,从而促进棉株上部与中部棉铃铃重的增加和纤维的发育,有利于提高整株铃重和纤维品质。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钾肥运筹以基肥和花铃肥的比例为5∶5、常规种科棉4号基肥和花铃肥的比例为7∶3时,更有利于棉株中上部的棉铃对位叶中养分的分配,从而增加铃重,缩小上部与中部的铃重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DPC系统化控时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成铃时究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棉花产量有明显提高,对纤维品质无不良作用,优化组合是B2T3,B2T1和B3T2皮棉增产率分别为22.8%,28.4%和43.3%,其中,B3T2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调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调控效果,为水肥耦合调控棉花机采性状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途径.[方法]采用行距66 cm+10 cm、株距9.5 cm机采棉种植模式,在施氮量和灌溉定额相同基础上,将生育期各次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设计为3个方案,完全组合成9个水氮运筹处理,研究机采棉机采性状差异.[结果]各处理间株高、株宽均有差别,株高差异不显著,有些处理间株宽差异达显著;棉花始果枝节位高都在18 cm以上,其中仅3个高产处理在21.5 ~19.2 cm;处理间棉花内外围铃比例差别大,内围铃比例远大于外围铃;处理间下中上部棉铃比例有明显差异,其中高产处理的下中上部棉铃分别为35;、40;和25;,是较理想高产和适宜机采的棉铃垂直分布.[结论]生育期不同的精细化水氮运筹方案,可以对机采棉收获时的株高、株宽、始果枝节位高、果枝台数、棉铃内外围铃分布、棉铃垂直分布等性状产生影响,对机采棉株宽、始果枝节位高、棉铃内外围铃分布和棉铃垂直分布等机采性状的调控效果最明显,在棉花生育期实行精细化水氮运筹,不仅能调控一些棉花性状达到采棉机收获要求,同时还能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1.
北疆棉区棉花单铃损伤对脱叶催熟剂及铃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棉花适宜施用脱叶催熟的棉铃铃期和施用时间,提升棉花脱叶催熟效果,降低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的棉花脱叶催熟剂施用时间,分析脱叶催熟剂对棉铃发育的影响及对单铃纤维和棉籽的损伤程度。【结果】施用脱叶催熟剂缩短棉铃铃期,提前施用时间则棉铃铃期缩短越大,单铃纤维重和单铃棉籽重受脱叶催熟剂影响显著,不同施用时间以铃龄44 d时的降低量最小,降低了0.15 g左右。【结论】根据棉铃铃期与单铃因子损伤量的关系,确定脱叶催熟剂的施用时间。若控制单铃产量损伤量<0.1 g,“脱叶催熟剂施用时间/铃期”大于0.79,棉铃铃期55 d的棉花品种可在铃龄43 d施用脱叶催熟剂。  相似文献   

12.
棉铃发育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江苏丰县研究了棉花伏桃和秋桃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了气象条件对棉铃发育的影响,总结出了丰县棉花伏桃和秋桃结铃期的适宜气象条件,据此提出了提高棉花铃重的几点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安徽省2、3代棉铃虫测报调查中残虫数量少,按幼虫发育进度推测蛾峰、卵峰误差大,不易准确,研究分析,提出2、3代棉铃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海岛棉铃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ayman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7个海岛棉品种(系)的铃部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部铃长、铃壳重、中部铃柄长、单铃籽棉重等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铃柄粗、籽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不同亲本携带基因的差异较大,其中P4显性基因较多,1号亲本隐性基因较多。中部铃长、铃壳重、单粒籽棉重表现为高值隐性低值显性。中部铃柄长表现为高值显性低值隐性;遗传参数表明铃部性状大多表现完全显性。  相似文献   

15.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诱导滞育的方法,对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存在某个龄期对滞育因子特别敏感。在淮北只有当幼虫在低温(22℃)和短日照(12h)不发育,并使低温保持到末龄幼虫和预蛹阶段才能使棉铃虫有较高的滞育度。在22℃,12h光照条件下淮北地区棉铃虫滞育的临界诱导虫态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特性及其糖代谢生理基础,以科棉6号和泗棉3号为材料,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2个基因型棉花的棉铃物质累积、分配特征及其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科棉6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长而累积速率平缓,最终干物质累积量高;泗棉3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短而累积速率高,最终棉铃干物质累积量低。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高且干重下降平缓;泗棉3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铃龄初期低,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科棉6号棉铃铃壳率低于泗棉3号,纤维率高于泗棉3号。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转化率均高于泗棉3号,棉铃尤其是种子中碳水化合物在铃龄初期高后期低。上述结果表明,"源"叶的功能期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库"器官对碳水化合物转化和利用的能力是2个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和分配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栽培方法对3∶1式麦套中早熟春棉棉铃发育的影响表明:移栽棉铃重大于直播棉,差异随播期延后而减小;育苗移栽利于纤维伸长和纤维素累积;移栽棉棉籽(仁)脂肪累积优于直播棉。棉仁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含量稳定,栽培方法和播期对其影响较小;移栽棉、直播棉棉仁亚油酸含量随播期延后均递增,适时播种利于棉籽(仁)蛋白质累积,栽培方法间差异较小;晚播时移栽棉优于直播棉,但不利于蛋白质累积。3∶1式中麦套早熟春棉应选择育苗移栽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调查了无为县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抗29、保铃棉32B、惠抗2号)、常规棉(品种:苏棉12号、皖杂40、泗棉331)上棉铃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比百株累计卵量无显著差异;百株幼虫量、棉花蕾铃被害率、残虫量显著低;百株幼虫量2、3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5代差异不明显;蕾铃被害率各代差异均显著;残虫量2~4代差异显著,5代差异不显著;说明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前期效果较好,后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生产中棉铃的重量及其纤维品质存在时空上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抓好优质铃期的生产管理是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关键途径。本文提出了一套定量分析优质铃群体结构的方法,其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管理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