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当土壤有效锰(DTPA—Mn)为13.3ppm时,大麦可不施锰肥。在有效锌为0.3ppm的土壤上施用锌肥时,不含氯的氮肥处理中,大麦增产述18~20%;而含氯氮肥仅增产5~6%。含氯氮肥各处理的土壤和植株锌、锰含量以及产量均比不含氯氮肥高,表明钙质紫色土上施用含氯氮肥优于不含氯氮肥。氯活化了土壤中的锌、锰,促进了大麦对锌和锰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土壤上增施一定量的磷、钼,能显著提高莱豌豆的品质和产量。施钼或石灰的作用相同。施钼浓度以5ppm为临界值,50ppm以上将损伤植株,250ppm则毒害植株。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施锌对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选用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矮抗58和弱筋品种郑麦004,设置5个(0,5,10,20,40 mg·kg-1)锌肥水平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锌显著影响3种筋力型小麦的产量、氮积累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郑麦9023和矮抗58在锌质量分数为10 mg·kg-1时,产量、子粒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郑麦004在锌质量分数为5 mg·kg-1时,产量达到最大,锌质量分数为10mg·kg-1时,子粒氮积累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由此得出,施用锌肥能够提高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氮积累量及蛋白质含量,且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对锌的需求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采用塿土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铬对玉米、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其浓度和价态有关,浓度愈大对作物的危害症状越明显,六价铬的毒性显著大于三价铬。施入六价铬浓度大于5ppmm时,植株茎叶出现危害症状,干物质减产10%;大于10ppm时,出现死苗;而三价铬浓度大于400ppm时,才有危害症状产生。小麦出现六价铬危害症状的浓度为40ppm,三价铬为200ppm。小麦籽粒中铬的含量大于玉米。同一作物茎叶中的含量大于籽粒。CrCl_3对玉米、小麦的危害大于Cr_2(SO_4)_3  相似文献   

5.
以两种性质不同的水稻土为材料,研究水稻和小麦在不同锌用量环境中的生长情况,以及锌在土壤、植株中积累的状况。结果如下:(1)土壤有效锌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因土壤类型而异,黑粘土有效锌积累率为35.4%,是黄砂土的4倍。(2)水稻能在所设计的锌用量范围内正常生长。小麦耐锌能力因土壤类型而有很大差异,_黄砂土上的小麦表现出较强的耐锌能力,黑粘土施锌量在20mg/kg土时,小麦出现受害现象。(3)糙米含锌量为17.8~33.15ppm,麦粒含锌量17.02~66.72ppm,黑粘土Zn_(20)和Zn_(40)处理的麦粒中锌已超过自然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施锌对白菜生长与白菜吸锌量的关系。【方法】以生物质炭载锌(用生物质炭固定锌)为材料,以"晋菜三号"为对象,探讨不同浓度的生物质炭载锌对白菜产量、品质、养分含量与吸锌量的影响。【结果】(1)施生物质炭载锌后不同土壤中白菜产量均有提高,黄砂土、黄粘土与大泥土生物质炭载锌浓度分别为100、300和200 mg/kg时白菜产量最高,单株重分别为156.35、115.97和129.67 g。(2)同一土壤中施生物质炭载锌白菜品质总的变化基本一致,在生物质炭载锌浓度为100 mg/kg时,黄砂土、黄粘土与大泥土中白菜品质均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7.4%、6.4%和5.9%,水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6.49%、6.67%和6.32%,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511.9、420.4和480.5 mg/kg。(3)施生物质炭载锌对不同土壤中白菜养分含量均有明显提高,黄砂土、黄粘土与大泥土生物质炭载锌浓度100、200 mg/kg时白菜养分含量最高,含氮量分别为2.51%、2.63%和2.43%,含磷量分别为0.22%、0.18%和0.18%,含钾量分别为1.77%、1.96%和1.82%。(4)不同浓度生物质炭载锌对不同土壤类型白菜吸锌量有显著性差异,黄砂土、黄粘土与大泥土在生物质炭载锌浓度为200与300 mg/kg时,白菜锌含量最高,分别为4.78、4.54和4.41 mg/kg。【结论】在生物质炭载锌浓度为100~200 mg/kg时有利于黄砂土、黄粘土与大泥土中的白菜生长,同时提高白菜的产量、品质、养分含量和锌含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臭氧浓度升高和叶面施锌对小麦产量和籽粒不同组分锌营养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的锌生物强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富锌小麦品种青紫1号为供试材料,臭氧处理设清洁空气和臭氧浓度升高(100nL·L-1,拔节至收获),锌处理设对照(喷清水)和叶面施锌(开花期及花后1周叶面喷施0.1%Zn2+),成熟期测定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各组分的锌浓度、锌含量、植酸浓度以及植酸与锌的摩尔比。叶面施锌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没有影响,但臭氧浓度升高使产量平均下降66%。臭氧胁迫导致的产量损失主要与粒重明显减轻(53%)有关,其次亦与每穗粒数减少(27%)有关,而穗数没有变化。麦粒各组分锌浓度、植酸浓度以及植酸与锌摩尔比均表现为麸皮次粉面粉。与清洁空气相比,臭氧浓度升高使籽粒各组分的锌浓度和植酸浓度均明显增加,分别增加15%~41%和8%~45%,各组分植酸与锌摩尔比无显著变化;臭氧浓度升高使小麦面粉锌累积量占籽粒总锌的百分比显著减少。与对照相比,叶面施锌使小麦各组分锌浓度平均增加22%~24%,使植酸与锌摩尔比平均减少15%~19%,但籽粒各组分植酸浓度以及锌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影响。臭氧与锌处理对所有测定参数均无交互作用,但这两个处理与籽粒组分之间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作效应。臭氧胁迫环境下青紫1号籽粒产量和锌累积量大幅下降,籽粒各组分锌浓度显著增加,但生物有效性没有变化;花后叶面施锌对小麦产量没有影响,但使籽粒不同组分锌的营养水平均明显增加,且增幅不受臭氧浓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氮锌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其氮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扬麦16号’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的条件下,研究2种氮肥用量、6种施锌量与4种施锌方法对小麦产量与成熟植株氮锌含量的效果。结果:锌肥施用既可以增加小麦产量,又可以增加其氮锌含量,且增加量随施锌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不同的施锌方法在提高小麦籽粒的锌含量上,其效果从高到低为叶面喷施与土施(S50+F2)、叶面喷施(F2)、土施(S50)和对照(CK),其中叶面喷施锌肥效果显著高于土施效果。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小麦植株氮锌含量有积极影响,高施氮量效果优于常规施氮量。结论:合理施用氮锌肥料与采取正确施肥措施是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番茄锌营养临界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钵条件下,试验布置在褐土菜园土和草甸土菜园土上。试验表明:施锌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和植株体内含量呈线性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计算出育苗阶段两种土壤有效锌缺锌临界值分别为5.32、9.80ppm,致害临界值分别为10.61、28.09ppm,生长在两种土壤上番茄幼苗锌缺锌临界值分别为55.73、65.98ppm,致害临界值分别为81.05、124.11ppm,开花阶段两种土壤有效锌缺锌临界值分别为11.32、13.89ppm,致害临界值分别为16.35、31.95ppm,生长在两种土壤上的番茄植株体内锌缺锌临界值分别为59.71ppm和81.43ppm,致害临界值分别为82.53ppm和124.11ppm。  相似文献   

10.
水培结果表明,绵阳11和15号小麦耐有效锌的临界值为600ppm。在0.05—400ppm以内。幼苗生长正常,400ppm时,便出现锌中毒症状,至600ppm时,症状最严重,显症时间最早,从培养第3日起,植株开始枯萎,到第9日,焦叶指数和蔫萎指数均达三级,植株含锌量达6674ppm;而400ppm处理的,症状较轻,植株含锌量明显下降,为6185ppm。加钙处理(500ppmCa~(2+)),使症状加剧,显症提前,植株含锌量相应增高。加0.1%EDTA处理,使症状减轻,推迟显症,植株含锌量下降;在最高锌量(600ppm)加EDTA处理,较其它处理的植株,症状最轻、最迟,含锌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经"实践八号"卫星搭载蒙农杂种冰草种子(Agropyron cristatum×A.desertorum cv.Mengnong),播种后当代出现了矮化突变株。本文利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开花期叶片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后矮化突变株,过氧化物酶谱带减少,酯酶谱带数增加,酶活性明显增强或减弱。太空诱变影响了蒙农杂种冰草开花期的细胞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独山牧草场酸性土壤进行施石灰试验表明,石灰有利于土壤钾—钙交换平衡,缓冲容量 PBC~K 变大,强度因子 AR_O~K 减少,土壤有效钾降低,固钾容量增加,白三叶草钾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低温条件下研究了MET对甘蓝型油菜638抗寒性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冬前抽薹率、冻害指数较对照降低80%;叶柄维管组织分化加快,叶肉细胞层数增加;叶片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降低;渗透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大鼠补饲对亚硒酸钠可以减少镉在体内沉着,促进镉的排泄。在镉污染期间补饲亚硒酸钠虽可使粪便镉排泄增多3.67%~35.57%,尿液镉排泄减少9.58%~17.05%,但差异均不显著,在停止镉污染后继续补饲硒,则可大大促进镉的粪、尿排泄,补饲硒越多,排泄镉越多。试验中补饲5,10,17mg/kg饲料硒,与未补硒的相比,可分别使粪便镉排泄增多58.40%,105.78%,171.17%,尿镉排泄分别增多28.57%,33.42%,126.98%,差异极显著。这一现象可能与硒在体内促使与金属硫蛋白结合的镉向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转移,并有利于向胆汁或尿液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5.
氮肥施入深度对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氮肥应用的研究,多数认为:氮肥施于土壤后,作物利用率仅达30~70%,10~40%残留在土壤中,淋洗损失占5—10%,气态损失10—30%。可见氮素利用潜力很大。为挖掘氮的有效利用,我们于1981、1982两年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采用不同深度(表施、1—2寸、3—4寸、5—6寸、7—8寸)追施氮肥(硫铵、硝铵)的试验,以明确对玉米经济产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深施肥对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有明显效果。一、氮肥适当深施可增根、增叶,显著促进玉米的吸收和光合效能,导致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其中以穗粒数影响效应最大,千粒重次之。二、不同种类氮肥对施肥深度的反应是一致的,均为随施肥深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在追施3—8寸内,5—6寸为最佳施肥深度,3—4寸仅次于5—6寸。三、年际间增产效应一致,就两年施肥层次x(x=1时表示表施;x=2时表示1—2寸;x=3时表示3—4寸;x=4时表示5—6寸),与其相应产量y进行回归,F=145.66>F0.01=98.49(呈高度显著) y=1114.7+67.6x (x=1、2、3、4) 即施肥层次每增加两寸,产量相应提高67.6斤/亩,增产5.73%;若采用5—6寸深施,产量比表施提高202.8斤/亩,增产17.3%。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几种附红细胞体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附红细胞体属典型原核生物,多数为环形、球形、卵圆形、杆状等多形态生物体,直径为0.2~2.6μm,大小不等,常在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单个或成团寄生。该病原无细胞壁、由单层界膜包裹着,无明显细胞器和细胞核。部分附红细胞体尚见有一至数根细长的细丝结构。附红细胞体通过这些细丝连接到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膜产生小而深的凹陷,导致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纳豆激酶溶血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通过纳豆激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实验、纳豆激酶体内血栓溶解实验对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做了较全面的研究。对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的纳豆激酶均能显著地降低血浆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显著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地增加纤维蛋白裂解产物的含量,表明纳豆激酶具有较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性,且同等剂量的纳豆激酶和尿激酶相比,前者的纤溶性大于后者;体内血栓溶解的实验结果显示:纳豆激酶可明显地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减少股动脉的长度及湿重并明显提高血栓的再通率、显著减少肺内血栓的形成,表明纳豆激酶具有较强的体内溶栓作用,且同等剂量的纳豆激酶和尿激酶相比,前者的溶栓作用高于后者。显示了纳豆激酶具有强大的溶栓作用,且起效快、药效长,有望成为一代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