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豇豆根腐病 该病主要为害植株的主根与地麦下的茎。属一种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时易发生,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粘重低洼地、连作地种植发病重。防治方法:一是发病重的地块要与葱蒜类蔬菜、禾木科作物等实行3~4年轮作。二是实行高畦或深沟窄畦栽培,经常清沟排水,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三是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秋豇豆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豇豆根腐病 该病主要为害植株的主根与地麦下的茎.属一种土传病害,高温高湿时易发生,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粘重低洼地、连作地种植发病重. 防治方法:一是发病重的地块要与葱蒜类蔬菜、禾木科作物等实行3~4年轮作.二是实行高畦或深沟窄畦栽培,经常清沟排水,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三是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一、甜瓜枯萎病(一)症状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在老瓜区土壤中积累病原菌量大,发病重。该病以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典型症状是地上部茎蔓萎蔫和地下部根须少,易从土中拔起,皮层与木质部易剥离,维管束变成褐色。病株在瓜田中常成条或成片发生,引起瓜秧枯死。(二)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轮作。轮作5~6年可减轻发病。也可实行水旱轮作,利用稻茬种植甜瓜。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生育前期比较抗病,开花末期到成熟期抗性消失,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害大流行。一般7~8月连雨天多时,茎腐型的发病重;9~10月份连雨天多时,花腐型的发病重。在防治技术上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轮作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分丧失。所以,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  相似文献   

5.
<正>1疫病1.1发病特点。结果期发病重,苗期较轻;低洼潮湿的土壤发病重;大水漫灌容易引起该病的爆发;春秋两季发病重,冬季发病轻。1.2防治方法1.2.1农业措施。用52℃温水恒温处理种子30min;70℃变温处理;轮作倒茬,与瓜类豆类轮作3~4年;严禁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浇。在无病田采种或无病株收获前选种;使用基质或大田土育苗;采用高垄、宽窄行栽培;及时清除病果病株,  相似文献   

6.
系统调查了不同栽培模式下由灰霉病菌引起的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章姬、红颜、丰香灰霉病的发病程度依次加重;草莓种植密度越大,发病越重;浅沟厢较深沟厢发病重;田间氮肥用量大发病重;不清除病残体地块由于其菌源基数较高发病较重;草莓连作地块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通风较差的地块发病重。  相似文献   

7.
<正>1疫病1.1发病特点。结果期发病重,苗期较轻;低洼潮湿的土壤发病重;大水漫灌容易引起该病的爆发;春秋两季发病重,冬季发病轻。1.2防治方法1.2.1农业措施。用52℃温水恒温处理种子30min;70℃变温处理;轮作倒茬,与瓜类豆类轮作3~4年;严禁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浇。在无病田采种或无病株收获前选种;使用基质或大田土育苗;采用高垄、宽窄行栽培;及时清除病果病株,  相似文献   

8.
通过3年多对广西恭城、平乐等县及桂林市郊150个柿园的调查,对桂林市郊、平乐县、恭城县三地6个柿园7份土壤样本和平乐、恭城两县4个柿园14份叶片样本的分析及在恭城县的施硼试验,初步证明了缺硼是造成柿顶腐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初步明确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即不深施基肥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比华南牛心柿发病重,环割(剥)愈合差的柿园发病重,其他病害防治差的柿园发病重,平地柿园比山区柿园发病重,9月中下旬温度偏高的年份发病重,发病轻重与砧木、树龄无关。  相似文献   

9.
<正>1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1发生因素1.1.1品种。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发病重,粳稻比籼稻发病重,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重。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花腿病"。该病自20世纪90年代在豫南地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已成为部分地区小麦夺高产的限制因子。一、发病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明显变暖,"暖冬天"占到72%。纹枯病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没有高抗小麦纹枯病的品种;豫南地区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群体过大,当气候和  相似文献   

11.
一、重发生原因灵宝市发生严重的早期落叶病主要为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其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一)高温多雨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的发病轻重与降雨的多少及分布密切相关凡5-7月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4月下旬~5月下旬)和秋梢期(6月底~7月中下旬)发病重;褐斑病在灵宝市6~8月均可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正>8疫病重茬地发病早,病害重,灌水量大,发病重,蔓延快。苗期、成苗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胚茎暗绿色水渍状,很快腐烂致死。叶片发病,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产生不规则水渍形、暗绿色大病斑,湿度  相似文献   

13.
<正> 2001年我市大小果园李树流胶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果园外围树、老龄、弱树、散放型树发病重、枝条的外侧比内侧发病重,主干发病比侧枝发病早,并且严重,主干早春就明显发病,侧枝是在春季后期大雨过后大量发病。个别树果实流胶现象也较多,李树流胶严重影响了我市李子的产量与品质。 一、李树流胶的症状 李树流胶的部位,主干主要以龟裂,老皮处剪枝的伤口为主,侧枝除了伤口外,还有皮孔,枝条与枝条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苍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7万亩左右。通过系统调查,今年我县小麦主要病虫害有条锈病、白粉病、麦蜘蛛、赤霉病、蚜虫等。针对我县小麦主要病虫害,制定了常年发病早、发病重的区域、乡镇、田块,进行定期的巡查,同时要求各乡镇农技站实行周报。  相似文献   

15.
玉米鼠耳病症状识别与发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一种玉米“新病害”在贵州省大方等县爆发流行。为了给防治此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借助国内外报道过的有关资料,对此病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为玉米鼠耳病。并在发病重的地域进行了发病因素调查。调查结果为(1)玉米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异;(2)玉米与小米套种的地块发病重;(3)同一乡(镇)内低海拔地区发病早而重;(4)玉米地周围杂草多发病重;(5)播种期适当提早并加盖地膜的发病轻。根据发病因素,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6.
梨斑点病田间病情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四定”跟踪观察方法对梨树新病害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梨斑点病田间叶部症状表现斑点小,群体数量大,叶面、叶脉、叶柄均可发生,发病中后期全叶呈黄绿相间黄化脱落;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发生重,反之则轻;品种依发病程度不同可明显分为轻、较轻、中等、重等类型,其中‘蜜雪梨’、‘明福’、‘黄花’、‘清香’ 等品种发病轻,发病程度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随坡段自下而上呈由重向轻的变化趋势,且位于梨园边行的植株发病较轻;综合管理水平高、树势长势稳健的梨园发病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生因素1.1品种。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发病重,粳稻比籼稻发病重,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重。1.2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此类田由于长期积水,不能很好的晒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形成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黄瓜死棵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等6种。各种病害或主要危害根部,或主要危害茎蔓,造成植株死亡;多数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连作、阴雨、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地势低洼、管理不当发病重;从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实行轮作换茬、进行种子和土壤处理、实施棚室消毒入手,加强田间管理,选择适宜药剂,掌握防治适期,正确配比浓度,注意使用方法,达到无公害防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夏、秋豇豆四病三虫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根腐病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植株主根与地表下茎。高温高湿易发生,秋季多雨及排水不良、黏重低洼地和连作发病重。防治方法:坚持与葱蒜类蔬菜、禾本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在青海各小麦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轻病田病穗率在 2 %~ 9% ,重病田可达 5 0 %以上 ,个别田块高达 10 0 %。在青海 ,赤霉病的发生主要是在东部农业区 ,并以黄河、湟水流域实行小麦和玉米套种或冬春麦混种的地区发病重。柴达木地区、海北州发病轻甚至不发病。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各麦区小麦扬花期的气候条件 ,雨日多、雨量大 ,相对湿度大时发病重。赤霉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因品种、病害发生程度不同而不同。不同茬口间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