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内皮素在甲亢和正常母鼠心脏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首先建立妊娠合并甲亢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体重变化,检测甲功水平;然后对孕16、18、20 d母鼠和出生5、10、15 d母鼠心脏,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素的差异表达。[结果]甲亢合并妊娠组大鼠心肌中的内皮素表达高于对照组,并且甲亢组心肌中的内皮素随着受孕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产后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剧。[结论]该研究可为探讨妊娠合并甲亢对心脏的损伤情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在大黄鱼生长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首次分离和克隆了大黄鱼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α、TRβcDNA的部分序列,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年龄的大黄鱼TRα、TRβmRNA的组织分布和发育性变化。此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显示:1龄和2龄大黄鱼血清T3水平无显著差异,而T4水平2龄鱼显著低于1龄鱼。2龄大黄鱼肝脏TRβmRNA表达较1龄大黄鱼极显著下调(P<0.01),而TRα表达没有显著变化;肌肉中TRαmRNA表达2龄鱼较1龄鱼极显著上调(P<0.01),而TRβ表达未见显著差异。大黄鱼两种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呈现不同的组织分布和年龄相关变化模式,提示它们在大黄鱼生长和代谢调节中可能起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Nesfatin-1在雌性大鼠生殖轴上的表达及其对初情期启动的影响。[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上的Nesfatin-1/Nucb2蛋白进行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析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雌性大鼠的不同发育阶段(幼年期、初情期前、初情期和成年期)下丘脑转录水平的变化;对初情期前(25日龄)的雌性大鼠进行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在阴门开启时取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血清,用RT-qPCR分析下丘脑中Gnrh、ERα,垂体中GnrhR、FSHβ、LHβ及卵巢中FSHR、LHR mRNA的转录水平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E_2的水平。[结果]Nesfatin-1主要分布于弓状核(ARC)、室旁核(PVN)、下丘脑外侧区(LHA)、视上核(SON)、腺垂体、卵母细胞、黄体细胞、间质细胞、颗粒细胞。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下丘脑中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Nesfatin-1/Nucb2与Tac2 mRNA表达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呈正相关(r=0.940,P0.001),在初情期前表达水平最高(P0.01)。对25日龄雌性大鼠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可使初情期启动提前10 d左右,并显著增加卵巢重(P0.05)和血清中E_2浓度及生殖轴Gnrh、GnrhR、LHβ、LHR、FSHβ、ERα mRNA表达水平(P0.05),但不影响FSHR mRNA的表达。[结论]Nesfatin-1在HPOA轴均有表达,Nesfatin-1通过上调Gnrh及其受体等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大鼠初情期的启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整合素αvβ3、TGF-β、HSP10、PAG、IL-10等妊娠因子在荷斯坦奶牛早期妊娠过程中的规律,筛选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方法]选取49头荷斯坦奶牛,在输精后第7、14、21、28天取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趋势和变化规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析TGF-β、HSP10、PAG、IL-10的表达趋势和变化规律.60 d后通过直检对5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怀孕检测.[结果]50头奶牛中有23头受孕、26头未受孕.通过分析受孕和未孕奶牛血液中整合素αvβ3基因的表达量,发现整合素αvβ3基因在受孕奶牛血液中的表达量高于未孕奶牛,特别是输精后第21、28天受孕奶牛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TGF-β、HSP10、PAG、IL-10蛋白质表达量变化在28 d内不能有效区分怀孕奶牛与未孕奶牛.[结论]整合素αvβ3可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理论上可将孕检的时间窗口提前到早期妊娠阶段的第21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EMT),以不同浓度的IFN-γ为阻断剂,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表型重塑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BMEC分为对照组、诱导组(TGF-β_110ng/m L)、药物组(IFN-γ20 ng/m L)及阻断组(TGF-β_110 ng/m L+IFN-γ10、20、50、100 ng/m L)。培养72 h后,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胶原Ⅰ(COLⅠα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诱导组α-SMA、CTGF和胶原Ⅰ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药物组CTGF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α-SMA和COLⅠα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阻断组IFN-γ明显抑制了TGF-βl诱导的转分化。[结论]IFN-γ能够负性调控TGF-β_1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EMT),减少COLⅠα1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对小鼠睾酮生成和合成调控的影响。[方法]选40只4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为三聚氰胺(MA)与三聚氰酸(CA)混合物(MC)低剂量组(MA、CA各1 mg·kg~(-1),MC2)、中剂量组(MA、CA各5 mg·kg~(-1),MC10)、高剂量组(MA、CA各25 mg·kg~(-1),MC50)和对照组(玉米油灌胃),连续灌服28 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含量,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与睾酮合成相关的蛋白(St AR、P450scc、P450 17α和17β-HSD)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间质细胞数量。[结果]MC10和MC50组小鼠血清中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混合物处理各组的St AR mRNA和17β-HSD 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MC10和MC50组的P450 17αmRNA表达量以及MC50组的P450scc mRNA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5);睾酮合成相关的蛋白表达与mRNA水平变化一致,混合物处理各组的17β-HSD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MC50组的P45017α蛋白表达以及MC10和MC50组的St AR及P450scc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50和MC10组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物减少了间质细胞的数量并下调了睾酮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导致血清中睾酮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胚胎附植调控因子αV,β3整合素在绵羊早期体外胚胎的表达情况,为早期胚胎发育及附植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绵羊体外受精个发育阶段胚胎中αV及β3整合素mRNA的表达模式及蛋白表达定位情况.[结果]在绵羊2-细胞至桑椹胚体外胚胎中未能检测到整合素αV及β3 mRNA的表达,但可以检测到囊胚期胚胎有微量整合素αV及β3 mRNA的表达.并且在绵羊第7d扩张囊胚和第8d孵化囊胚上均可检测到整合素αVβ3蛋白的表达,且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胚胎滋养层细胞周围,孵化囊胚蛋白表达量略高于扩张囊胚.[结论]αV,β3整合素在绵羊早期胚胎发育及附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验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MHC Ⅰα和β2m基因是否参与诱导抗寄生虫免疫应答,为揭示鱼类免疫系统启动抗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刺激隐核虫感染斜带石斑鱼前后MHCⅠα和β2m基因在感染局部位点和免疫器官中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结果]MHCⅠα和β2m基因在健康斜带石斑鱼的组织中均呈组成性表达,且以在外周血、腮、头肾和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经刺激隐核虫感染后,MHCⅠα和β2m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皮肤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均在感染后第5 d达峰值,其中MHCⅠα基因的最大表达量为2.6倍、β2m基因的最大表达量为6.1倍;在腮中二者呈波动性变化,而在头肾中以显著下调为主.在脾脏中,MHCⅠα基因在刺激隐核虫感染后第5 d显著上调表达,为对照组的2.0倍,至感染后第7 d其表达水平略微下调,为对照组的1.5倍;β2m基因表达于感染后12h即升高至对照组的4.0倍,此后呈下调表达趋势,至感染后第5 d其表达水平再次上调为对照组的3.4倍.[结论]在刺激隐核虫感染过程中,斜带石斑鱼MHCⅠα和β2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皮肤、鳃、头肾和脾脏中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即鱼类MHC Ⅰ类分子可能参与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在抗寄生虫感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母鼠日粮饲喂甜菜碱对子代雌性大鼠机体铁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6只10周龄Sprague Dawley雌性大鼠,与同种雄鼠自然交配,配种成功后,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甜菜碱组。对照组孕鼠在怀孕第1~21天饲喂基础日粮,甜菜碱组孕鼠同期饲喂在基础日粮上添加质量分数为1%甜菜碱的混合日粮。出生雌性大鼠于(3周龄)断奶后饲喂基础日粮至16周龄。记录13~16周龄子代雌性大鼠生产性能,测定16周龄子代雌性大鼠血液及组织铁代谢相关指标并分析其肝脏铁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母体添加甜菜碱对子代雌性大鼠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16周龄子代雌性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P0.05)、血清铁含量、转铁蛋白结合铁含量和总铁结合力(P0.01),促进肝脏铁摄取相关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及转铁蛋白受体1(TFR1)蛋白表达(P0.05)。[结论]母体饲喂甜菜碱降低了子代雌性大鼠血清铁水平,但对肝脏铁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肝脏铁的稳态与甜菜碱诱导的肝脏铁摄取通路相关蛋白(TFR1和DMT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虹鳟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的mRNA序列,并比较其在虹鳟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PCR技术扩增虹鳟HMGCR基因的mRNA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HMGCR基因在虹鳟肝脏、肠道、胃、心脏、鳃、脾脏、肾脏、肌肉8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虹鳟HMGCR基因的mRNA序列与大西洋鲑的同源性达97%,其蛋白序列与脊椎动物的同源性都在70%以上,表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该基因在虹鳟肝脏、肠道、胃、心脏、鳃、脾脏、肾脏、肌肉8种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该基因在肝脏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胃中的表达量最低。[结论]该研究克隆出虹鳟胆固醇合成关键限速酶HMGCR的部分mRNA序列,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该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米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制备米虾发育过程中鞣化激素(Bursicon)的α和β这2个亚基基因蛋白并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米虾的胚胎发育过程。根据转录组提示,PCR扩增2个亚基基因的编码区。目的片段经双酶切后分别连入载体p ET-28a-c(+)中,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α、p ET-28a-β。重组质粒转入Rosetta表达菌后用IPTG诱导其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ursicon-α和bursicon-β在米虾的眼柄、心、胸神经节和腹神经节4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米虾胚胎发育阶段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形成期以及蚤状幼体期共7个阶段。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体外原核系统能够成功表达Bursα和Bursβ,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 k D。此外表达特征分析显示bursicon-α和bursicon-β在米虾腹神经节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胸神经节中的相对表达量次之,在眼柄和心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结论]米虾中鞣化激素的2个亚基基因主要是在其腹神经节中表达,属于神经多肽激素,能够分泌到血淋巴中发挥调节作用;体外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重组蛋白Bursα和Bursβ,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应用于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防霜冻技术对模拟霜冻过程中黄瓜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为黄瓜防霜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模拟自然霜冻条件下对黄瓜幼苗进行防霜冻技术处理(TR),在降温处理后不同时期调查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及统计冷害指数,并在温度降至10 ℃/5 ℃前1 d(-1 d)及下降至10℃/5℃后1、3和5 d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模拟自然霜冻条件下,降温处理后3 d TR组黄瓜幼苗的相对株高为106.00%,显著高于对照组(CK,95.50%)(P<0.05,下同),相对茎粗、相对叶长和相对叶宽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降温处理后5 d TR组的冷害指数为40.67%,显著低于CK组.降温处理-1 d,TR组黄瓜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K组,降温处理后1~3 d,S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且高于CK组,但差异不显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降温处理的-1~2 d高于CK组,在降温处理后3~5 d低于CK组,但差异均不显著;TR组与CK组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降温处理的-1~5 d均呈上升趋势,TR组的H2O2含量低于CK组;TR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在降温处理前后变化不明显,但在降温处理后1和5 d显著低于CK组.[结论]在霜冻来临前对黄瓜幼苗进行防霜冻技术处理,能有效提高其对霜冻的耐受性,显著减轻黄瓜冷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姚天举  王素荣  祈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9-7890
[目的]为了研究堆肥对破坏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利用污泥好氧静态堆肥装置生产的堆肥对月季、杨树、油松等花卉树木及草坪进行了栽种施用的对比试验。[结果]草坪草施用污泥,其生物量增加,绿期延长。堆肥施用于观赏性植物月季,花卉的开花量增加,花径增大,花期延长。施用污泥1年后,杨树、泡桐和小油松的树高和地径比对照增长了9.2%~41.2%和5.6%~20.8%。[结论]堆肥对树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对土壤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银杏胚乳发育过程中养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雪芹  潘烨  陆彦  王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75-2476
[目的]研究银杏胚乳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规律。[方法]选择银杏核用主栽品种"佛指"为试材,对胚乳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银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胚乳的长、宽和单粒重生长表现为盛花期至授粉后60 d生长速度迅速,之后逐渐趋于平缓;胚乳的干物质含量在授粉后50 d迅速增加,至授粉后141 d其含量达到最高值,之后含量略有下降;胚乳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授粉后50 d较高,后出现下降,授粉后95 d至种实成熟又显著升高;胚乳中淀粉含量在授粉后50 d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至95 d含量增加趋于平缓;胚乳中蛋白质含量在授粉后65 d上升趋势加快,至授粉后110 d含量增加趋于平缓。[结论]银杏胚乳生长发育过程中快速增长期为授粉后65-110 d。  相似文献   

15.
聂凌鸿  樊璐  季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7-21759
[目的]了解大曲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跟踪单粮型大曲制作流程,测定大曲各指标研究了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的相互消长关系。[结果]发酵开始约5 d后,细菌的数量为最多,是大曲发酵阶段中的高峰值5,~20 d后,细菌的数量急速下降,在20 d左右出现低谷,20~31 d内细菌数量又有所上升,但是未达到前期出现的高峰值。原料中的酵母数量比细菌数量相对较少,但发酵开始后,酵母菌数量有所增加9,d左右出现高峰,9~25 d内酵母菌数量迅速降低,在培养后的25 d左右出现低谷,25~31 d内,酵母菌的数量有所增加。霉菌数在前9 d左右呈上升趋势,在9~13 d内达到高峰,15~25 d内,霉菌的数量持续下降,25~31d内,霉菌的数量有所回升。[结论]该试验为研究微生物区系对酒品质的影响和提高酒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免耕直播晚稻适宜播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江汉平原免耕直播晚稻的最佳播期。[方法]在荆州市对晚稻品系A进行6个不同播期的免耕直播试验,筛选晚稻的适宜播期。[结果]播期在5月31日~6月20日,每推迟10 d,抽穗期相应提前6 d;播期在6月20日~7月20日,每推迟10 d,抽穗期相应推迟5~10 d。播种延后的天数与抽穗期、全生育期、播种-齐叶期活动积温均呈二次曲线关系。6月30日以后的播期处理,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呈减小趋势,播期越迟,减小幅度越大。6月10日以后的播种处理,实际产量呈递减趋势,播期推迟到7月10日以后,产量减产510.0~1 252.5 kg/hm2。[结论]江汉平原免耕直播品系A的适宜播期为6月10日以前,6月30日左右播种结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明阿魏酸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对对照组、模型组、药物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在LPS作用3h、6h炎症基因IL-1β、IL-6、IL-8和TNF-α的mRNA变化进行检测.[结果]阿魏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药物预处理细胞能够显著降低LPS诱导的IL-1β、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结论]阿魏酸能够显著降低LPS刺激细胞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说明阿魏酸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种定性检测方法检测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南县2个奶牛场收集135头围产期和泌乳期奶牛的新鲜尿液和乳汁,用试剂法和粉剂法检测其中尿酮和乳酮的阳性变化。[结果]试剂法和粉剂法均可用于奶牛尿酮和乳酮的早期检测。粉剂法具有易配制和携带、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更适用于现场的尿酮和乳酮的阳性检测。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而乳酮阳性率低。产后尿酮阳性率(34.7%)明显高于产前。酮体阳性率从产后10 d开始明显增加,且集中在产后10~20 d。[结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9.
钱海兵  罗奎  龙清隆  靳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34-10836
[目的]观察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铁筷子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10.0、5.0和2.5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左后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各组于造模当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1 d,观察铁筷子挥发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关节肿胀、免疫器官脏器系数以及病理形态的影响,采用放免法测定铁筷子挥发油对各组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铁筷子挥发油对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免疫器官没有明显影响;铁筷子挥发油还可明显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以及TNF-α的含量。[结论]铁筷子挥发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