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在土壤中氮含量相对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情况下氮磷钾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为菜用大豆化肥减量增效和化肥定额制提供依据.通过缺素试验发现,土壤中有较高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时,再施用磷肥或钾肥并不能提高菜用大豆产量,反而会造成减产;施氮肥能提高秸秆、豆荚产量;从不同施肥水平来看,呈现出施肥越多,豆荚和秸秆质量均越高的特点,但增产的幅度逐渐降低.当菜用大豆目标产量在5 500 kg/hm2时,当 N、P2O5、K2O施入量分别为74.6~90.0、20.5~22.5、48.5~67.5 kg/hm2时,就可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建议修改菜用大豆施肥配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减少磷肥、钾肥用量,N、P2O5、K2O三者比例为33.1∶10.0∶23.1.  相似文献   

2.
播期、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华春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华春18在3月15日播种,密度每公顷33万株,氮肥用量每公顷120kg时的产量最高。菜用大豆的产量与二粒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百荚重、每荚实粒数等外观品质则主要取决于多粒荚所占的比例,种植密度低的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较好。播期对菜用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有影响,适施氮肥能增加籽粒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播种期对菜用大豆生长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菜用大豆出口大国,浙江是菜用大豆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省份。通过研究不同播种期对菜用大豆的生育期、豆荚性状、产量及加工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期明确为浙江地区出口菜用大豆最佳播种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贮藏温度对菜用大豆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菜用大豆采后在1,6和12℃下主要衰老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菜用大豆在采后前30d豆荚叶绿素和豆粒维生素C与还原糖含量迅速下降,豆荚失水率,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上升较快,30d后豆荚腐烂迅速增加。低温能抑制豆荚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蒸腾失水,保持较低的膜透性。MDA含量和较高的叶绿素。维生素C及还原糖含量,从而延缓豆荚的衰老和品质下降,延长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菜用大豆用不同浓度 1 MCP处理对贮藏期间生理变化及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 1 MCP(0 .5 μl·L-1、1μl·L-1、2 μl·L-1)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菜用大豆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 ,同时保持豆荚中较高的SOD、ASA POD活性和Vc含量 ,减少了MDA和超氧阴离子 (O2-· )的积累 ,保持豆荚中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延缓其衰老进程。但高浓度 (2 μl·L-1) 1 MCP处理 ,降低了菜用大豆贮藏后期PAL、POD的活性 ,使豆荚中木质素的积累受抑 ,降低了豆荚的抗病能力 ,导致发生豆荚褐腐病。  相似文献   

6.
菜用大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在慈溪市开展菜用大豆不同施肥处理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配方施肥及其减量10%处理对菜用大豆增产显著,相较CK,分别增产39.6%和33.5%,同时,可显著提高菜用大豆籽粒品质,提高二粒荚以上比例,分别增加18.2和18.8百分点,整体提升菜用大豆产品品质,可明显增加农户收益,667 m2收益分别增加469.8元和487.0元。当地常规施肥量偏高,以减量10%为宜。整体来看,本试验各处理条件下,土壤中磷素有盈余甚至过量,但土壤中氮素和钾素亏缺,建议在菜用大豆生长后期追施氮肥和钾肥,适当减少磷肥投入量,以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1.1菜用大豆的生产现状菜用大豆也叫毛豆,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菜用大豆必须具备以下性状特征:株高中等、杆强不倒伏,保证豆荚不受损伤,结荚均匀、熟期一致,绒毛白色或灰色,且披着稀疏、大粒大荚,鲜籽粒柔糯香甜。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且含有一定的淀粉和糖,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国际市场对菜用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几年,我国的菜用大豆生产发展很快。但要想使菜用大豆打入国际市场,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这样  相似文献   

8.
1.前言1.1菜用大豆的生产现状菜用大豆也叫毛豆,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菜用大豆必须具备以下性状特征:株高中等、杆强不倒伏,保证豆荚不受损伤,结荚均匀、熟期一致,绒毛白色或灰色,且披着稀疏、大粒大荚,鲜籽粒柔糯香甜。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且含有一定的淀粉和糖,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国际市场对菜用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几年,我国的菜用大豆生产发展很快。但要想使菜用大豆打入国际市场,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这样就要求我们发展大荚大粒、高品质,适合出口的菜用大豆。  相似文献   

9.
以3个菜用大豆和3个普通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北京地区夏播大豆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豆花后20d籽粒鲜重增加迅速,至花后55d达到最大值;籽粒干重从花后27d上升迅速,55d之后增加趋于缓慢,干物质积累符合"慢—快—慢"的S曲线;花后34d内以豆荚干物质积累为主,花后34d至成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的时期;菜用大豆鲜荚采摘的最佳时期是花后55d左右;菜用大豆的豆荚和籽粒相比普通大豆后期脱水较慢,有利于延长采摘期。  相似文献   

10.
谢坚 《农家顾问》2011,(5):30-30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红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氨能够显著提高红菜蓑的产量、经济效益及商品品质,红菜薹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施氮平均增产41.8%.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大豆品质和增加产量;优化施肥,即适量少施氮、增施磷钾锌硼肥,可提高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适量少施氮,可增加大豆产量136.5 kg/hm2,增加油分0.25个百分点;增施磷钾肥,大豆产量增加148.5~277.5 kg/hm2,油分增加0.11~0.54个百分点;增施锌硼肥,大豆产量增加184.5~216.0 kg/hm2,油分增加0.34~0.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豫豆25号的营养吸收特点与施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豫豆 2 5号的营养吸收特点及施肥效果进行两年的研究 ,结果表明 :该品种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因施肥水平不同而异 ,需氮和锌等元素的数量较其它品种略高 ,中前期对磷、钾的需求较高 ,而开花后对氮的吸收较快。氮磷钾配施不仅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而且能增加籽实的蛋白质 ,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大豆与玉米、谷子不同作物的田间对比法和室内培养液栽培法相结合,研究了大豆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主要从土壤物理角度探讨了大豆肥田的机制.结果表明,种植大豆当年,大豆与对照作物相比,只减轻了耕层土壤中氮的消耗,并未增加土壤含氮量;大豆生育期间,其根系的分泌物和脱落物以及死亡的根系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可起到胶结剂的作用,改善了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在根系穿插、挤压作用的动力下,有助于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耕层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形态及其分布有较大的改善,协调了土壤三相比例,耕层土壤的导水、蓄水和通气状况增强,调节了土壤肥力,认为大豆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含氯肥料的生产和使用,1987年在沈阳东陵粘壤质(?)壤上进行了氯对大豆营养生理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有关氯与大豆氮素营养的关系问题是试验的主要内容。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高浓度氯(>500ppm)明显抑制根系对NO_3~-的吸收,不利于大豆体内氮素同化,降低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及根瘤固氮活性,且明显降低大豆籽粒产量。而低量氯(>100ppm)对大豆根系的养分吸收、体内氮素代谢影响不大,有时还有促进作用,对大豆籽粒产量形成无不良影响。试验得出在大豆上施用含氯肥料,对氯适宜浓度应在100ppm以内。  相似文献   

15.
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栽培大豆、接种高效的根瘤菌株后,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少量氮肥,既能充分发挥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又可补充大豆生育后期根瘤固氮和土壤供肥的不足,满足果荚发育过程中对氮素营养的高需求,达到提高产量之目的。试验表明,初花期每亩施3公斤尿素(45公斤/公顷),保证大豆后期的良好生长和发育,促进对氮、磷肥的吸收利用,增加了植株和籽实中氮、磷的含量,提高了大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增产显著,每亩增产24.4公斤大豆(366公斤/公顷),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类的有机氮肥对短季节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几种不同的有机氮肥,探索一种适合黄瓜生长的有机高氮肥。结果表明,黄豆发酵肥能有效补充黄瓜生长所需养分,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施用红豆和花生发酵后的有机氮肥,黄瓜产量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黑土上进行的优质大豆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钾,氮对优质大豆的粗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磷对优质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最大,大豆平衡施肥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还可以增加大豆子粒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不施钾肥产量降低10.6%,不施氮肥粗脂肪含量降低5.9%,不施磷肥粗蛋白含量降低6.28%。因此,优质大豆施肥应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彭琳  季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99-6402
[目的] 探索氮离子束注入和钴60伽玛辐射对大豆的生物学效应,为大豆诱变育种提供依据。[方法]14份大豆品种或高代稳定品系干种子按4×10^16、6×10^16和8×10^16N^+/cm^2 3个剂量和能量30 Kev氮离子束注入,35份大豆品种或高代稳定品系干种子按100、150和200 Gy 3个剂量和剂量率1.6 Gy/Min钴60伽玛辐射,以未处理作对照,考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大豆籽粒品质。[结果]8×10^16N^+/cm^2氮离子束注入和150 Gy钴60伽玛辐射对大豆农艺性状的突变效果明显。氮离子束注入和钴60伽玛辐射诱变蛋白质含量增加的材料占总材料份数的57.1%-78.6%,但6×10^16N^+/cm^2氮离子束注入的蛋白质突变频率大于其余两个剂量,而钴60伽玛辐射剂量间差异不大;诱变脂肪含量增加的材料占总材料份数的34.3%-40.0%,且8×10^16N^+/cm^2氮离子束注入和200 Gy钴60伽玛辐射的脂肪突变频率分别大于其余两个剂量。[结论]选择适宜剂量的氮离子束注入和钴60伽玛辐射可以改善大豆农艺性状,增加产量,提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因而氮离子束注入和钴60伽玛辐射是两种行之有效的大豆诱变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英数、英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里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20.
氮肥对大豆结瘤及叶片氮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结瘤特性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高施氮肥水平对不同品种大豆的根瘤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其持续时间长短因品种而异。不同大豆品种叶片氮素积累动态相同,但长生育期品种(东农42)氮素积累峰值期出现时间晚。施用氮肥可提高叶片氮素积累量、拖后氮素积累峰值期。施用氮肥能促进大豆生长,优化产量构成因子,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