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肾卷裙夜蛾雌雄蛹和成虫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肾卷裙夜蛾是一种严重为害降香黄檀的食叶害虫。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该虫雌雄蛹及成虫,结果显示,雌蛹的第8腹节腹面有一纵裂,连接第7,9腹节,裂缝两侧有突起,裂缝最下端为产卵孔,长度为500~600μm,雌蛹腹部第8,9,10节分节不明显;雄蛹第8腹节没有纵裂,而在第9腹节有纵裂,裂缝为生殖孔,相比雌虫裂缝较长,长度为800~1 000μm,裂缝两边均有瘤状突起,而腹部第8,9,10节分节明显。雄成虫腹部末端呈圆筒状;雌成虫腹部末端呈圆钳状,具环形毛丝。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团花绢螟雌雄蛹的方法,以及团花绢螟的时羽化节律。观察307 头团花绢螟 蛹的形态特征发现院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在第八腹节腹面上部有一纵裂缝,连接第七腹节与第九腹节,裂缝两 侧平坦,无突起,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雄蛹;雄蛹腹部末端分节明显,第八腹节无裂缝,第九腹节有一黑色 裂缝,连接第十腹节。团花绢螟成虫虽全日均有羽化,但主要集中于夜间,约占全天羽化量的75.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杉梢小卷蛾的为害习性,鉴别杉梢小卷蛾雌雄蛹和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方法】从杉木林采集带杉梢小卷蛾幼虫的梢头,带回养虫室饲养观察,并结合室外林间观察等方法,对杉梢小卷蛾的幼虫、蛹和成虫等的行为习性以及雌雄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杉梢小卷蛾幼虫具有转梢为害杉木梢头的行为习性,幼虫接近老熟后,在适宜的梢头内部完成化蛹,蛹多于凌晨或早晨羽化,卵散产于叶片背面。蛹为被蛹,新化蛹呈米黄色,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一纵裂,为生殖裂缝,生殖裂缝两侧有瘤状突起,肛裂缝与生殖裂缝距离为80~170 μm;雌蛹生殖裂缝位于第8腹节腹面,裂缝两侧无突起,肛裂缝与生殖裂缝距离270~360 μm。雄成虫尾部抱器瓣明显,呈叉状或镊子状,密被鳞片;雌成虫尾部产卵瓣呈肾形,橘黄色。【结论】掌握了杉梢小卷蛾幼虫转梢为害等行为习性,依靠蛹腹节和凸起等特征鉴定雌雄蛹,依靠成虫的抱器瓣和产卵瓣等特征鉴定雌雄成虫,为开展杉梢小卷蛾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形态观察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描述了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快速识别特征.结果表明,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区分小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性别,但可以区分3龄和4龄幼虫的性别,主要特征是雄虫在第5腹节内有睾丸,背面呈浅黄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小菜蛾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形成短纵裂缝且两边各有一瘤状突...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并确定一种能快速、准确、无损伤地鉴别蓝翅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雌雄成虫的最佳方法,以简化鉴别过程,提高鉴别效率。【方法】通过解剖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生殖器以准确区分成虫性别,并观察雌雄生殖器形态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别对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长、体长、触角长与体长之比、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前胸背板长比宽、腹部第5节长、腹部第5节超出鞘翅长度,和触角腹面及背面形态、腹部第5节形态10个主要鉴别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长、体长、触角长与体长之比、前胸背板宽、腹部第5节长5个鉴别特征差异显著,差值均为1 mm左右;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长宽比、腹部第5节超出鞘翅长度3个鉴别特征则差异不显著;雌成虫触角腹背两面形态和雄成虫基本一致;雌成虫腹部第5节较宽长,且腹面正中央明显有一纵线,雄虫腹部第5节较窄短,且腹面中央无纵线。将根据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有无纵线分组得到的雌雄两组成虫,分别解剖其生殖器加以验证,各组验证准确率均达100%。【结论】腹部第5节的腹面形态特征是鉴别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最佳鉴别特征,通过观察蓝翅天牛成虫腹部第5节腹面中央是否有一纵线是在室内外快速、准确、无损伤地鉴别蓝翅天牛雌雄成虫的最佳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在昆明地区的危害情况、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表明,在昆明地区斜纹夜蛾一年发生6代,危害高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室内饲养研究中新发现,雄蛾后翅后缘有一黄色条纹,可用于雌雄蛾的鉴别;雌蛹和雄蛹的鉴别可通过其外生殖器的特征识别,雄蛹最后一腹节上端生殖器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7.
1苹果剑纹夜蛾危害症状及防治要点 苹果剑纹夜蛾又名桃剑纹夜蛾,分布全国,为害芽和叶。 1.1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卵 半球形,直径1.2mm,白至污白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8~40mm,头红棕色布黑色斑纹,其余部分灰色略带粉红;体背有1条橙黄色纵带,纵带两侧每节各有2个黑毛瘤。第1腹节背面中央有1黑色柱状突起,胸足黑色,腹足俱全暗灰褐色。蛹:长约20mm,初黄褐后棕褐色有光泽。成虫:体长17-22mm,翅展40~48mm,体表被较长的鳞毛,体、翅灰褐色。前翅有3条与翅脉平行的黑色剑状纹,基部的1条呈树枝状,端部2条平行处缘有1列黑点;触角丝状暗褐色;后翅灰白色,翅脉淡褐色;腹面灰白色,雄腹末分又,雌较尖。危害症状:幼龄虫群集叶背危害,取食上表皮和叶肉,仅留下表皮和叶脉,受害叶呈网状,幼虫稍大后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并啃食果皮,果面上出现不规则的坑洼。  相似文献   

8.
甘蔗条螟雌雄特征和性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蔗田及室内的观察发现,甘蔗条螟的雌蛹和雄蛹都具有明显的特征,根据其特征特别是生殖孔的形态和位置,用肉眼已能区分蛹的雌雄.雌雄成虫腹部末端的性特征与触角形态也有明显的区别.雌雄成虫一般在晚上11:00后交配.一晚每只雌雄蛾均只交配一次.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19,(8):97-99
双委夜蛾是近年来新发玉米害虫,研发人工饲料是研究其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选用人工饲料和灰菜分别饲喂双委夜蛾,比较了不同食料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饲料饲喂的双委夜蛾卵孵化率(95.00%)高于灰菜(86.81%);取食灰菜的幼虫历期极显著延长;蛹历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人工饲料饲养的双委夜蛾蛹重极显著高于灰菜。取食人工饲料的双委夜蛾成虫产卵前期短,产卵量多,且寿命更长,其中雄蛾寿命、产卵量差异显著,雌蛾寿命和产卵前期差异不显著。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工饲料可以提供双委夜蛾正常生长的营养物质,保证其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0.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的雌雄成虫在外部形态上非常相似,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而快速的区分方法。通过对大量雌雄成虫外部形态进行比较,找出了可以仅靠肉眼区分的识别特征,即:雌雄间在成虫后胸腹板上有明显区别,雄虫腹中线贯穿后胸腹板,而雌虫的后胸腹板没有被贯穿,中断位置两侧后胸腹板凸起。经验证,该方法可以作为区分沟眶象雌雄虫的简易方法。与雌成虫相比沟眶象成虫雄虫腹部背板最后一节分为2节,因此,腹部背板雌虫为7节、雄虫为8节也是区分沟眶象雌雄成虫的稳定特征。另外,对臭椿沟眶象E. brandti的雌雄成虫的区分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补充。图2表1参5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数量、分布及其感受器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龟纹瓢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鞭节末端三节膨大呈锤状,雌虫的触角长度略大于雄虫。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5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ca,SB)、腔形感器(Cavity sensilla,CaS)和B9hm氏鬃毛(B9hm bristles,BB),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数量最多,雌雄成虫触角背面感器数量大于腹面,外侧面感器数量多于内侧面。雌成虫触角感器数量多于雄虫,但雌雄成虫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和位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茶蓑蛾俗称袋子虫、袋蛾,为害山茶、菖兰、梅花、石榴、木槿、石楠、泡桐、法桐、紫荆、月季等植物. 1.形态特征.①成虫.雌雄异态.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褐色.有翅,前翅近顶角处有2个方形小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6毫米,无翅,足退化,乳白色,蠕虫状,腹部肥大.②卵.椭圆形,黄色.③幼虫.体长约28毫米,黄色至紫褐色.胸背及臀板黑褐色,胸部各节有2条褐色纵纹,下方有个褐色斑.④蛹.雌雄异态.  相似文献   

13.
花椒窄吉丁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雌雄成虫触角进行观察,明确了花椒窄吉丁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位置及两性感受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发现6类17种感受器:3种毛形感器、4种刺形感器、7种锥形感器、1种钟形感器、1种芽形感器和1种特殊感器。此外在雄虫触角上还发现Bhm氏鬃毛。花椒窄吉丁触角感受器的分布位置相对稳定,触角两侧面主要分布毛形感器,背腹面主要分布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触角第Ⅳ-Ⅺ节端部有1个凹窝,凹窝内主要分布锥形感器,凹窝旁的凹陷中有1个锥形感器簇,但第Ⅹ-Ⅺ节的锥形感器簇不明显。雌雄成虫的6类17种感器在分布位置上无明显差异,但是触角锯齿部分的或第Ⅳ-Ⅺ节端部锥形感器在数量上雄虫显著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剂量的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利用的影响,明确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的控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毒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利用LC_5、LC_(25)和LC_(50)剂量的溴氰虫酰胺处理双委夜蛾4龄幼虫,观察其对亲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化蛹率和羽化率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测定溴氰虫酰胺处理72 h后对幼虫的近似消化率(AD)、相对取食量(RCR)、相对生长量(RGR)、摄入食物转化效率(ECI)、消化食物转化效率(ECD)等营养利用指数的影响;分析溴氰虫酰胺处理24、48和72 h后幼虫体内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龄幼虫具有较高毒力,LC_5、LC_(25)和LC_(50)分别为0.13、0.34和0.66μg·g~(-1)混毒饲料;与对照组相比,LC_5、LC_(25)和LC_(50)剂量下双委夜蛾4—6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1.63、1.75和5.48 d,同时蛹的发育历期延长,雌雄成虫的寿命缩短,并显著降低了双委夜蛾幼虫的化蛹率和蛹的羽化率,LC_5、LC_(25)和LC_(50)处理组雌蛹重分别为130.2、127.8和127.5 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蛹重(146.7 mg),但是对雄蛹重无显著影响。溴氰虫酰胺处理后,LC_5、LC_(25)和LC_(50)组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558.8、506.9和462.8粒,显著低于对照组(755.1粒)。同时,溴氰虫酰胺处理组缩短了成虫的产卵历期,但是对成虫产卵前期的影响不明显。此外,与对照组相比,LC_5、LC_(25)和LC_(50)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显著降低了双委夜蛾4龄幼虫的RGR、RCR、ECI和ECD,降低了幼虫将食物转化为生物量的能力;溴氰虫酰胺处理双委夜蛾4龄幼虫24 h后显著降低了其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且这种不利影响持续到48 h和72 h,同时,溴氰虫酰胺处理也显著降低了4龄幼虫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阻碍了双委夜蛾幼虫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论】较低致死剂量的溴氰虫酰胺可以抑制双委夜蛾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利于长期有效控制双委夜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对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 persus Russell)的卵、伪蛹、成虫复眼、雄虫交尾器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电镜观察可见,卵呈椭圆形,有卵柄;伪蛹体背有5对复合孔;管状孔微心型;舌状突起呈舌状,超出管状孔的后缘,其端部有4根刚毛;成虫复眼呈蝴蝶结状,雄虫腹部末端具交尾器.  相似文献   

16.
特征特性:西花蓟马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原产于北美洲。其雄成虫体长0.9~1.1毫米.雌成虫略大.长1-3~1.4毫米。触角8节.第二节顶点简单。第三节突起简单或外形轻微扭曲。身体从红黄色到棕褐色.腹节黄色.  相似文献   

17.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木虱属,是中国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木虱也叫中国梨木虱,分布很广,近几年在我省各梨产区发生呈严重趋势.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成虫体长2.8-3.2mm,体褐色,头顶及足色淡,触角顶部有丫叉,雄虫腹部瘦,体小,腹面有黑白相间环状纹,雌虫腹部肥大,腹面有红黑相间的环状纹;夏型成虫体小,长2.3-2.9mm,体色由绿至黄变化很大,翅上无斑纹,成虫.胸背均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静止时翅呈屋脊状叠于体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优势寄生蜂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a的个体发育形态学及寄生行为,为柑橘黄龙病的生物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在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80%的试验条件下,观察亮腹釉小蜂寄生行为及个体发育形态,并测量形态学指标。【结果】亮腹釉小蜂寄生柑橘木虱3~5龄若虫产卵;亮腹釉小蜂整个发育历程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室内条件下其世代发育历期约为13.40 d;雌虫个体明显大于雄虫;雄虫触角刚毛发达,几乎覆盖整个触角基节,而雌虫触角刚毛很短,触角基节清晰可见;雌虫腹部背面黄色区域明显大于雄虫。【结论】亮腹釉小蜂为柑橘木虱体外寄生蜂,雌、雄成虫形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记述不同日龄(虫龄)桃蛀螟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雌、雄蛹的识别方法,详细描述幼虫腹足和气门等局部超微结构,以期为桃蛀螟幼期形态识别和蛹期性别区分提供分类依据。桃蛀螟初产卵乳白色,半透明,随发育成熟其颜色经历黄色、橘红色(或橘黄色)、红色等变化过程,近孵化时呈深红色。初孵幼虫体长2.05mm,灰白色,随着龄期增大,体色逐渐加深,2龄、3龄、4龄和5龄(老熟)幼虫体长分别为5.13,9.28,13.49,20.67mm。幼虫腹足趾钩双序环式,气门椭圆形。桃蛀螟蛹长约10.50mm,初化蛹浅黄色,体躯稍柔软,之后变为橘红色,近羽化时呈深褐色,翅芽上出现明显的豹纹状黑色斑点。雌蛹生殖孔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较长,达1.15mm;雄蛹较短,仅0.15mm。成虫翅长11.00~12.50mm,体黄色,翅面有豹纹状黑色斑点25~28个,雄蛾第9腹节具黑色味刷。  相似文献   

20.
一、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2mm,体椭圆形,肥大,赤褐色,体侧有瘤状突起,着生短毛,身体被有白色蜡质绵状物,头部无额瘤。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超过第二节的3倍,末端3节长度相等,第六节末端特别尖,呈刺状。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腹部背面有条纵列的泌蜡孔,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蜡腺呈花瓣状,腹管退化,呈半圆形裂口,位于第五、六腹节间,围绕腹管有短毛11-16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