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苏北农民收入结构现状分析以及和苏南、苏中的对比分析发现,苏北工资性收 入比例相对较低、家庭经营性收入比例相对较高,财产性收入比例与苏南的差距较大、转移性支 付收入比例稳中有升。为了拓展苏北农民的增收路径,本文基于收入结构,提出提升农民职业 素质、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医疗、社保等专项转移支付等 农民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2.
程宏如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17-118,121
阐述了苏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从教育因素分析了受教育程度低和观念落后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重要原因。提出了加大苏北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缩小苏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对苏北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苏北农民的收入呈现来源多元化、逐步增长的趋势;但与江苏其他地区相比,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苏北农民市场参与和外出就业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帮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苏北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的是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有力支撑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的战略措施。做好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后续的管理工作将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该文注重实际,简要介绍了几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苏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本文从经营绩效、运行机制和组织发展等3个角度分析江苏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考察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绩效。结论是:江苏苏北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绩效普遍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在经营绩效、组织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农村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的现状,静宁县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严格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始终坚持立足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头脑,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才能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第三,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切实代表好并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才能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6月4日~6日,桦甸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70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第一批学习果树专业的学员赴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学习考察。辽宁省果树研究所是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9.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汪向东 《新农业》2014,(2):18-20
<正>务农人员青黄不接、难以为继是世界性隐忧。面对未来"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新农人"这个新兴群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多元主体中的一支生力军新农人,正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现在已经成为现今条件下"三农"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生的主力军。新农人可以用三个"新"来定义,第一,农民新群体,这个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农村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新形势之下,我国特别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全国正在努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作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线教师,责无旁贷承担起这一重任,那么,如何让农民喜爱自己的课堂,是每一个农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农广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农民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的主阵地。我们的生源都是具备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种植大户、返乡青年、农业后继者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那么,在农民培训中如何做好他们的课堂教学管理呢?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5,(3):43
<正>蛟河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承担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食用菌专业60人的培训任务。为切实做好培训工作,特产中心采取四项措施提升培训效果。一是精心遴选,保证参训学员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新形势下国家启动的一项重在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全新项目。该项目侧重于农民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提高技能等培育,着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蛟河市  相似文献   

14.
宋纪广 《河北农业》2019,(11):53-54
<正>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职业农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重大战略问题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迫切需求。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苏北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6年江苏省苏北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分析、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解析了制约苏北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并从财政政策、组织制度、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培训等方面就构建苏北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拓展“太行山道路”优势,智力服务新农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断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关键途径是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这正是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切实服务于新农村发展的优势和关键.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培训新型农民、推广扶持实用科技、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等主要途径,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在智力支撑、精神动力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农民的文化信息需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点,而图书作为文化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探究农民的图书信息需求的意义和价值不容质疑。加强对农民图书信息需求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民图书信息需求特点,才能建设更多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图书资料与信息,更好地为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国际旅游岛旅游建设的排头兵,三亚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这就需要加强三亚市农民的图书信息需求研究,了解三亚市农民图书信息需要特点,建设有针对性的图书信息资料库,本文从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出发,为三亚市农民图书信息需求的满足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69-170
农民群众是我国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重要力量,而农民群体素质之高下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进程,也会成为关系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批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群体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打造一支数量巨大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创设出更好的社会环境,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打造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培养新型农民,建设一支有文化、有技术、能创业的农民工队伍,促进转移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民培训工作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创城乡和谐发展新局面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就余杭区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文化、就业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民转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