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不同留叶数和去除脚叶数对烤烟KRK26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留叶数和去除脚叶数对烤烟新品种KRK26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3种留叶数和3种去除脚叶数为变量,采用多因子裂区设计处理,研究KRK26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及外观质量、烘烤特性和经济性状等的变化。[结果]随留叶数增加,大田生育期延长,烟株的株高和节距呈增大趋势,但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呈递减趋势;留叶数增加,赤星病减少,留叶24片不易发生赤星病;原烟成熟度、烟叶颜色、光泽、油分、叶片结构与烟叶留叶数无关;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随留叶数和去除底脚叶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杂色烟比例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桔黄色烟叶和中等烟比例以KRK26留叶20片除底叶4片最高。[结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新品种KRK26的适宜留叶数为22片,去除脚叶2片,在此条件下,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外观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贵烟8号在盘县烟区是否有推广价值。[方法]2014—2016年连续3年在盘县同一片区域种植贵烟8号,与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进行比较,分析研究2个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等。[结果]在盘县贵烟8号大田生育期与云烟87基本一致,留叶数20~23片,株型较高,叶形为短宽叶形。贵烟8号的综合抗病性优于云烟87,对黑胫病、青枯病和普通花叶病抗性较强;对赤星病抗性较弱,大田后期病株率在50%以上;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优于云烟87,但易感白粉病。经济性状方面,除病害较重的2016年外,贵烟8号产量比云烟87高278.55~523.80 kg/hm~2,产值比云烟87高8 965.95~11 848.95元/hm~2。[结论]贵烟8号适宜在盘县推广,但要控制好赤星病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3.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白肋烟核心烟区开展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提高白肋烟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的组合措施能直接影响烟叶经济效益和烟株体内烟碱含量分布。现蕾初期抠心打顶杈烟留叶8片和6片能显著增加烟叶产值、产量,但上部和杈烟烟碱含量高,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初花期15%~20%现花打顶杈烟留叶4片产量低于现蕾初期抠心打顶杈烟留叶8片和6片,但各部位烟碱含量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综合分析,初花期打顶杈烟留叶数4片处理烟叶经济效益较好,烟碱含量适宜,上部烟的工业可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9在郴州嘉禾的适宜留叶数与上部叶采收方式。结果表明:留叶17片和留叶15片处理的云烟99烟株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但留叶17片处理的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分别较留叶15片处理的高3.2个百分点、3.9%和4.8%,其中产值提高显著;留叶17片和留叶15片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留叶15片处理还原糖与钾含量更接近优质烟标准,而留叶17片处理烟碱含量更接近优质烟标准。上部叶采收方式对云烟99烟株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上部叶一次采收处理的产量与产值较常规分次采收处理略有下降,但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质量,主要表现为钾含量提高和烟碱含量降低。这表明云烟99在郴州嘉禾烟区种植的适宜留叶数为17片,同时上部叶一次采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封顶时期和留叶数对烤烟产值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现蕾封顶和初花封顶,以及留叶16、20、24片对云烟87产值量的影响。[结果]封顶时间相同,大田生育期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增加;留叶数相同,大田生育期随着封顶期的推迟而延长;封顶时间相同,留叶数不同,对烟叶生长有较大影响;各处理对烟株抗病性影响不大。[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产值量效益,云烟87以初花封顶且留叶20片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南阳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置了16个不同施氮量和留叶数组合的对比试验,探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豫南烟区高成熟度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当地烤烟上部叶生产的最佳施氮量和留叶数组合。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云烟87烟株的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当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上部叶的产量和产值上升,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烟碱和总氮含量增加,糖碱比下降,钾氯比和氮碱比增加,香气物质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烟气质量、烟气丰富程度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相同时,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烤烟上部叶的产量和产值下降,烟碱和总氮含量显著下降,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提高,香气物质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烟气质量和感官总分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在施氮量为60 kg/hm2、留叶数为18片/株处理下的烟叶整体质量最好,表现为产量和产值较高,叶片疏松程度高、油分足、烟叶成熟度高、化学成分比例较协调、香气物质充足、感官品质较好,可用于指导当地高成熟度烤烟上部叶的生产和收购。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四川盐源高海拔(2 000~2 400 m)烟区二次去叶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在打顶时单株常规留叶20片的基础上,再次去除1~3片下脚叶和1~4片顶部叶,进行小区试验,考察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部位构成、主要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次去叶,会导致产量、产值下降,但可提高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比例;去除3片上部叶,有利于提高均价、中部叶比例和上部叶感官品质;延迟二次去叶,中部叶比例更高,弃采则上等烟比例更高。盐源高海拔烟区单株采取打顶时去除1片脚叶,15 d后去除或弃采3片顶叶的措施,优化烤烟结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烟叶生产布局和卷烟工业原料差异化的选择提供参考,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黔西南烟区不同海拔高度(1 200~1 399m,1 400~1 599m,1 600~1 800m)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同部位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下部叶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中、上部叶淀粉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蛋白质、总氮和烟碱含量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低、中海拔烟叶的烟碱含量均在适宜范围,高海拔烟叶烟碱含量偏低;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同部位烟叶氯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钾、氯含量整体偏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以1 200~1 399m烟区最好,其次为1 400~1 599m烟区,再次为1 600~1 800m烟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云烟99在卢氏烟区的种植水平,充分发挥品种潜力,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M1:1.20 m×0.55 m,15 000株/hm2;M2:1.20 m×0.50 m,16 500株/hm2;M3:1.20 m×0.45 m,18 000株/hm2)和留叶数(L1:14片/株;L2:16片/株;L3:18片/株)对云烟99的农艺性状、生长发育、经济性状以及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云烟99烟株各部位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调控效应;中等种植密度种植条件下,云烟99的田间群体结构较合理,烤后烟叶的均价、产量和产值较高;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较高,总氮含量较低,化学成分更协调,中上部烤后烟叶的香气量较高,质量较好。综合分析认为,在卢氏烟区现行施肥条件下,适度提高种植密度、增加留叶数,可提高烟叶质量,以行株距1.20 m×0.50 m,留叶18片/株种植云烟99,可获得较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皖南烟区不同留叶数对K326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的留叶数。[方法]以K326为供试材料,留叶数设4个处理,分别为12、14、16、18片,分析各处理对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观质量评价的影响。[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K326株高逐渐增高,节距增大,但茎围、上部叶长、上部叶宽呈现下降的趋势,腰叶以留叶16片时最大;产量以留叶18片处理最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以留叶16片处理最高,综合分析以留叶16片经济性状最好;随留叶数的增加,中上部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降低,还原糖、总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增高,其余化学成分指标变化均无明显规律;感官质量评价中3个叶位均以留叶16片最佳。[结论]皖南烟区2015年K326留叶数为16片叶时内外在质量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穗三叶叶面积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组合PH6WC/7873的六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穗三叶叶面积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旨在为玉米株型、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穗三叶叶面积均检测到主基因,穗三叶叶面积在春播环境下符合D-2模型,夏播环境下符合E-1模型。春播环境下,穗三叶叶面积的多基因遗传率在B1、B2、F2世代分别为87.22%、83.64%、49.38%,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夏播环境下,穗三叶叶面积在F2世代存在较大的主基因遗传率(75.82%),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由此可见,叶面积在夏播和春播环境下,受主基因和多基因的控制表现并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叶面积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2.
以新稻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0、232.5 kg/hm2、255.0 kg/hm2、277.5 kg/hm2、300.0 kg/hm2、322.5 kg/hm2和345.0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255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大,此氮肥水平下水稻上三叶的受光姿态较其他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从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影响来看,倒二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一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小;倒一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三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小,说明氮肥处理对水稻叶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倒二叶叶长和倒一叶叶宽两个特性上。以水稻产量为因变量,叶片各形态特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LAI)与产量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996 2**),说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3.
氮肥处理对新稻18号水稻产量及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稻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0、232.5 kg/hm2、255.0 kg/hm2、277.5 kg/hm2、300.0kg/hm2、322.5 kg/hm2和345.0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255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大,此氮肥水平下水稻上三叶的受光姿态较其他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从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影响来看,倒二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一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小;倒一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三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小,说明氮肥处理对水稻叶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倒二叶叶长和倒一叶叶宽两个特性上。以水稻产量为因变量,叶片各形态特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LAI)与产量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996 2**),说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4.
MET玉米浸种剂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1987年玉米浸种剂(MET)通过九个县(区)累积面积达30.2万余亩的试验、示范表明,MET比当前推广的0.05%硫酸锌浸种增产显著,且效果稳定。用MET浸种玉米比清水浸种平均每亩增产58.6±4.6kg,增产率为5.9~27.9%,平均14.6%。使用MET可提早出苗1~2天,根系发达,叶片叶绿素a,b含量高。中后期根系活力强,穗三叶面积大,使光合作用增强,显著提高千粒重16.2±5.6g,减少秃顶率,增加穗粒数30±10粒,使成熟期提前2~3天。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行/株距比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和上部三叶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1和2012年,采用裂区设计,以超高产早稻淦鑫203、中嘉早17和晚稻淦鑫688、五丰优T025为材料,在31.20万蔸/hm2密度下,研究了行/株距比(RS/IS)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和上部三叶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四品种产量均以RS/IS2.0处理(25.0 cm×12.8 cm)较高,每穗粒数均以RS/IS2.8处理(30.0 cm×10.7 cm)较多,千粒重均以RS/IS1.3处理(20.0 cm×16.0 cm)较重,而生物产量、氮素积累总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以RS/IS5.0处理(40.0 cm×8.0 cm)较低。早晚稻四品种的倒二叶基角和开张角以RS/IS5.0处理较大,以RS/IS2.0处理较小;倒二叶叶面积以RS/IS5.0处理较大,RS/IS1.3处理较小。  相似文献   

16.
指示叶片成熟度对一次性采收的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适宜成熟度和采收方法,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倒数第3片叶为指示叶片,研究指示叶片处于尚熟、成熟和完熟时对一次性采收的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指示叶片采收成熟度由尚熟提高到成熟再到完熟,上部叶SPAD值、叶片厚度和叶质重均下降,且不同成熟度间差异显著;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15.99%~20.53%和14.85%~18.80%范围内变动;总氮为2.95%~3.40%,烟碱为3.19%~3.42%;糖碱比为4.87~6.25,并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上部倒数1~3片叶上等烟比例因叶位升高而增加,倒数4~6片叶上等烟比例则反降。尚熟采收的产量最高(1 255.42 kg/hm2),而成熟采收的产值最高(2.48万元/hm2)。利用指示叶片成熟度来指导上部叶一次性采收可行。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抽穗前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剪去不同水稻品种(组合)上部3片功能叶(或上部3片功能叶组合)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子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性状的作用大小均为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大部分品种单独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的作用之和大于同时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效应值,少数品种与此相反;与前人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试验材料在稀植条件下剪去功能叶后,单株子粒重的减少比例比穗重的减少比例更能反映出功能叶对穗部光合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预凋萎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烤前对烟叶进行凋萎处理,研究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温度、水分迁移态势、含水率和形态收缩的变化,并利用干燥收缩模型分析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失水收缩行为。【结果】与未进行预凋萎的烟叶相比,变黄期预凋萎烟叶叶温提高0.5~1℃,干筋期叶温、脉温提高0.5~2℃;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主脉水分核磁信号强度明显较弱,主脉水分向叶片迁移效率较高,变黄期主脉的失水比率增大,主脉湿基含水率下降较快;预凋萎烟叶变黄期主脉直径收缩率增幅较大,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片和主脉体积比与水分比呈非线性变化,利用Quadratic收缩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烟叶叶片和主脉的失水收缩变化。【结论】与未进行预凋萎的烟叶相比,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主脉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加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遮荫强度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差异。【方法】以川雪1号中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100%,85%,70%,55%和40%共5个遮荫透光处理,研究各处理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含水率、相关酶活性、色素含量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对烟叶颜色的影响。【结果】①变黄、变褐特性以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转化更顺利。②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失水速率适中、干燥速度适当,有利于提高颜色变化与物质转化的协调性。③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晾制过程中LOX和PPO活性较高,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和质体色素降解。④55%~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质体色素降解量较大且降解速度快,促进了烟叶颜色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⑤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各阶段均维持在适宜水平,有利于烟叶颜色转化和品质形成。⑥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颜色均匀饱满,烟叶正反面色差值小。【结论】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变黄变褐转化顺利,失水速率协调性好,维持有较高的酶活性,促进了色素降解与多酚转化,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以及晾后颜色转化,烟叶颜色多呈棕褐色和咖啡色,提升了晾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烘烤过程中带茎烟叶水分迁移特性,为揭示带茎烘烤烟叶干燥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利用质外体染色示踪法、阿贝折射仪法及核磁成像技术,研究烘烤过程不同带茎位置和不同带茎长度条件下烟叶水分的迁移、状态和干燥特性。【结果】主脉木质部导管与茎秆形态学下端木质部导管相连接,带茎烘烤过程中烟叶位于茎秆形态学上端时,有利于茎秆中的自由水经茎秆形态学下端木质部导管进入主脉木质部导管向叶片迁移,进而显著延缓叶片和主脉组织水分散失,随着带茎长度的增加延缓作用更明显。烘烤过程中带茎烟叶主脉木质部导管迁移速率逐渐降低,与鲜烟叶相比,42和54℃主脉水分迁移速率分别减小75%和94%,主脉木质部导管由叶基至叶尖水分迁移速率也呈降低趋势。烟叶位于2cm长的茎秆形态学上端时,烘烤后期主脉部分水分向茎秆迁移,有利于烟叶的干叶和干筋。【结论】带茎烘烤过程中烟叶位于茎秆形态学上端时,随着带茎长度的增加延缓烟叶干燥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