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鲁满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89-6590
论述了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与发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以及作为快速检测的胶体金技术。  相似文献   

2.
现代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和治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农药残留控制、环境净化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在环境保护中作用原理及在未来环境保护中的发展前景展开阐述,旨在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中药物分离和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药物残留检测(环境检测、食品药品残留分析检测)、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新农药、新医药的重要来源。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微生物菌株的多样性,而在新的环境中取样,建立微生物新的筛选方法,可大大提高微生物菌株的多样性。通过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提供不同种类的前体将会大大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则为沉默抗生素的挖掘、杂合抗生素的构建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组合生物合成及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Application of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Technique in Microbial Dete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srDNA既具有保守性区域。又具有高变性区域,是生物的种属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的重要分子基础。以16srDNA为目的物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精确地揭示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从而16srDNA序列分析成了微生物分类鉴定主要依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及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是一种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是指有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摄食、排泄等)时脱落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样品(土壤、沉积物、水体等)中直接提取DNA片段后,利用测序技术对生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eDNA技术具有效率高、分辨率高、采样无损伤性等优点.环境DNA技术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生物监测、保护生物学(单(多)种检测、丰度估计)、入侵生物学(早期物种检测、被动监视)和环境监测等.综述了环境DNA技术在软体动物研究中的取样方法、研究进展、优势、局限,以及该方法在软体动物入侵物种防治、濒危物种保护、物种多样性评价和生物量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环境DNA在软体动物资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软体动物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16s rDNA既具有保守性区域,又具有高变性区域,是生物的种属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的重要分子基础,以16s rDNA为目的物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精确地揭示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从而16s rDNA序列分析成了微生物分类鉴定主要依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及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是一种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标记是DNA分子碱基序列变异的直接反映,利用分子标记物对污染物造成的生物体DNA损伤的检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是可行的方法。文章主要综述了DNA加合物技术、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在环境污染物早期诊断和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经典方法,克服传统的分离培养缺陷,探讨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基因多样性。经过直接从土壤中抽提总DNA,并对总DNA中16S rDNA及其中V6~V8可变区序列作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等,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的基因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的波动并不一致,说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微生物量的关系并非线形。同时发现秸秆的添加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环境微生物工程在大气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用环境微生物工程的方法进行废气处理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项新技术。主要从3个方面介绍环境微生物工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NOx的微生物净化技术、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微生物除臭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害虫数据库是害虫信息收集、预测和综合治理的核心,同时是害虫信息化预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依据棉铃虫测报的国家行业标准(GB/T158000-1995)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分布式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管理工具,构建棉铃虫预警网络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监测和预警数据分为人工采集数据、自动化采集数据和模型参数数据3大类,针对不同数据来源,提出了异构数据库批处理、PC版棉铃虫数据库软件处理(CBWMIS, C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Web方式录入和基于GPRS或电话调制解调器自动化录入的4种数据建设方式,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例,实现了棉铃虫预警网络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建设,为害虫网络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克百威的使用和污染情况,指出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是1个比较快速有效的方法。综述了降解克百威的微生物种类、克百威的降解途径和克百威降解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出了克百威微生物降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在DNA重组技术等分子技术的基础上由传统生物技术发展起来的。它是由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学科,为动物的疫苗接种、病菌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动物育种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现代生物技术也将为畜牧业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就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螺原体(spiroplasma)是一种个体极小(直径约为100~250nm),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的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1973年建立了螺原体属(Spiroplasma)。与一般细菌相比,螺原体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螺原体的检测方法比较特殊。对4种螺原体检测方法,即分离培养、显微镜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锐减水生态健康状况堪忧。快速、有效地监测水生生物是评价水生态健康,科学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前提。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是一种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和分析来反映物种信息的技术。由于该技术只需采集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等)便能获得大量物种信息,具有非入侵性、灵敏性及低成本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实践表明,目前eDNA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阻碍了其常态化、业务化应用。本文从生物多样性调查、入侵和濒危物种监测、食性研究等方面列举了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实例;并总结了目前eDNA技术在采样效率、假阳性和假阴性、来源不确定性、数据库缺失和定量结果不准确等5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挑战;进一步探讨了研究者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突破。最后,对eDNA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人员使用eDNA技术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6.
胡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25-227
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符合地理国情监测和作物生长监测的数字化农场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农情监测、预报预测等主要功能模块,为家庭农场的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农业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首先着眼于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旨在提高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对生物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在地球岩石圈的塑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分析了土壤形成、植物生长、污染环境修复、文物古迹生物侵蚀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生物修护技术开发矿物风化微生物,是一种经济的、环保的、具有竞争力的方法。未来,研究和应用对矿物有风化作用的微生物将会促进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腐殖物质(HS)形成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微生物应该是最主要的劳动者,也是研究土壤固碳机理的核心问题.文中通过对土壤团聚体("硬场所")和土壤环境因素("软场所")以及微生物本身(转化者)对HS形成转化和稳定性作用的研究回顾,试图给出HS形成和组成与微生物组成和团聚体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驱动因素对微生物和HS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生物技术方法,包括PCR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微核技术及单细胞凝胶电泳等,对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对其中的PCR技术与生物传感器予以较为详细的介绍。揭示了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环境监测技术呈现的向更精细、更准确、更灵敏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