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概述了2009~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农场甘薯新品种徐薯27超高产的机械化种植模式。简要介绍了育苗、种植、栽插、收获和贮藏的模式,从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的选择、主要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入手,全面总结了高淀粉甘薯大面积超高产机械化栽培种植模式的成功经验,现已推广到江苏省宿迁市(种植面积100 hm2)、山东省济宁市(种植面积150 hm2)和河南省周口市(种植面积200 hm2)3个地方。2010年种植经济效益均在2.7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惠安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5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1.1%,素有“甘薯县”之称。2004年惠安县引进试种甘薯新品种“金山291”,2005年在东园镇、紫山镇、张坂镇示范推广,表现综合性状突出。现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唐河县是个农业大县 ,也是甘薯主产县 ,常年甘薯种植面积 2 .33万hm2 左右 ,由于病毒病的影响 ,造成产量低 ,品质劣 ,效益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自 1998年开始引进脱毒甘薯 ,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 1999~ 2 0 0 1年累计推广近 5 .33万hm2 ,单产在 375 0 0kg/hm2 左右 ,较未脱毒的甘薯增产 35 %以上 ,增加效益 2 .4 8亿元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推广应用脱毒甘薯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多数人对脱毒甘薯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从而影响了脱毒甘薯在生产中的持续推广 ,为此 ,我们就一些常见问题作以…  相似文献   

4.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山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 470 0hm2 ,是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甘薯淀粉、粉丝等产品的加工生产 ,成为部分乡镇农民的一条致富之路。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甘薯茎线虫病发生蔓延较为严重 ,一般田块减产 1~ 5成 ,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严重制约着鲁山县甘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 分布与危害该病于 1 988年由外地传入鲁山县西北部山区的土门乡。 1 993年蔓延到瓦屋、背孜、观音寺、仓头等乡 ,面积达到 2 53hm2 。 1 999年已遍及全县 2 2个乡镇 ,发生面积上升到 2 679hm2 ,占甘薯总面积的 57% ,平均损失 36.7% ,年产量损失1 1…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2009~2011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农场甘薯[Ipomoea batatas(L.)Lom.]新品种徐薯27超高产的机械化种植模式。简要介绍了育苗、种植、栽插、收获和贮藏模式,从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的选择、主要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入手,全面总结了徐薯27大面积超高产机械化栽培种植模式的成功经验,现已推广到江苏省宿迁市(种植面积100 hm2)、山东省济宁市(种植面积150 hm2)、河南省周口市(种植面积200 hm2)、安徽省亳州市(种植面积210 hm2)4个地方。2011年种植经济效益均在2.7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6.
古槐镇地处长乐沿海大平原上,水田面积2.14万亩,旱地0.3万亩,过去我镇以盛产粮食著称,年粮食总产达2万吨以上,以“稻—稻—绿肥”与“甘薯—大小麦”为主要种植模式。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栽培技术在我镇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发展迅猛。至2002年,我镇马铃薯面积突破2万亩,冬马铃薯迅速扩展到秋马铃薯;常年蔬菜地突破0.4  相似文献   

7.
闽东是福建省甘薯的主产区之一,甘薯常年栽培面积近4万hm2,主要作鲜食或加工淀粉利用,其中霞浦县年种植面积约0.7万hm^2。泉薯11(原代号泉薯711)系泉州市农科所于1996年用金山1255作母本,泉薯21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2000-2001年参加福建省区试,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生产示范鉴定,2003年1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0-2002年,福建省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任务,连续三年对“泉薯11”在闽东霞浦薯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特性进行鉴定,为该品种在本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现将该品种在闽东薯区种植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苏渝 76”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合作 ,于 1992年以“徐薯 18号”为母本 ,“苏薯 1号”为父本杂交 ,经多年的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于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为优质早熟食用型甘薯品种。1 产量表现苏渝 76于 1  相似文献   

9.
襄汾县甘薯产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属块茎作物,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每公顷产量在30000kg左右.产值可达15000元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襄汾县委、县政府将甘薯列为继棉花之后的替代型经济作物重点开发,从行政、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种植面积迅速递增,1996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0.53万hm^2,2000年达到1万hm^2。襄汾县被财政部定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县后,拨专款重点开发,形成了产加销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县甘薯的机加工能力达到8万t。甘薯脱毒育苗基地年产脱毒种苗1000万株。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与不同密度甘薯套种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玉米与甘薯套作,等距分带(玉米与甘薯种植面积相等)条件下,甘薯不同密度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适宜铜仁市玉米-甘薯套作模式的甘薯最佳密度为60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1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甘薯足卢龙县第一大主栽作物,常年种植在2.3万hm^2。卢龙县甘薯茎线虫病于1968年通过农民从外地引种未经检疫的薯秧传入的。多年来,甘薯茎线虫病一直呈上升趋势。1980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面积800亩,1984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面积2万亩,1991年发生面积达到6万亩,特别是2000年以来发病率加重,2004年发病达到面积29万亩,2007~2008年普查全县发病面积均达到29万亩,为害轻的减产20%~3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北省卢龙县印庄乡党委、政府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做大做强甘薯产业。在200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下降的大趋势下,该乡的地膜甘薯种植面积较2003年增长了133.33hm2,达到1 066.67hm2,仅地膜甘薯一项,每年就可为农民增收39  相似文献   

13.
正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每年甘薯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市场对甘薯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甘薯种植品种、种植方式不断更新,2014年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甘薯一年两季种植模式的探索,平均每亩收益达到5000余元。由于种植效益高,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由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向种植大户转移,由收获后上市销售向收获后上市与贮藏相结合满足市场不同时期对甘薯产品的需求。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资料,分析了1961~2013年我国甘著种植面积变化曲线,将其分为5个阶段,找出了1978、1985、2000、2006年4个拐点,对甘薯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受政策和市场价格调控的双重影响,相对稳定在360万hm2左右,占我国耕地面积的3%上下.未来10年我国甘薯面积将持续稳定,有上升的可能.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甘薯面积的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当粮食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甘薯作为健康食品将成为首选的替代作物.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广、产量高。2008年全省甘薯种植面积31.94万hm2,居全国第7位,且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以粤东、粤西为主要产区的分布格局。在产业化发展方面,广东省甘薯产业得了一定成绩,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逐步形成,但是,甘薯加工企业较少,甘薯产业链有待大力加强。2009年,广东省甘薯的价格主要维持在0.9~2.2元/kg波动,但由于产量恢复稳定,甘薯价格也较2008年的起伏波动更为平缓,出现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是甘薯的传统主产区,种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鲜食型甘薯种植基地。为推进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分析了临沂市甘薯生产具有规模生产、栽培模式多样、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的优势和存在品种更新换代慢、机械化程度低、加工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西瓜套种甘薯在长乐市常年种植1.5万亩左右.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完善了套种技术,发展到目前冬季再连作一季蔬菜(洋葱、香葱、萝卜等),形成了粮经多熟栽培的优高模式。1998年在湖南镇闽鹏村郑再增专业户的责任田进行“西瓜/甘薯—洋葱”栽培模式示范,西瓜亩产2614.5公斤,按当时西瓜每公斤0.5元  相似文献   

18.
“九五”以来 ,江苏的甘薯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仅在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上成果显著 ,还先后育成了苏薯 7号、苏薯 8号、苏渝 3 0 3等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 ,甘薯育种工作必须把“高产”转向“优质”,“兼用型”转向“专用型”、“多元化”,并以此为主攻目标 ,改善育种手段 ,尽快育成市场需求的甘薯新品种 ,促使甘薯育种尽快走向市场 ,逐步实行甘薯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商品化。  相似文献   

19.
“徐紫薯 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育成的多用型特色甘薯新品种 ,2 0 0 4年 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红皮紫心 ,富含花青素 ,熟食薯肉紫色鲜艳 ,食味较好 ;抗茎线虫病 ,中抗根腐病 ,较抗黑斑病 ,是一个理想的多用型特色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筛选双季稻田绿色高效的复种轮作休耕模式,通过连续2 a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菜-甘蔗||春大豆→紫云英-早稻-玉米||甘薯”模式2 a 的总生物量高出休耕模式以外的其他处理31.68%~65.91%。2018-2019年,“油菜-甘蔗||春大豆”和“紫云英-春大豆-秋大豆”模式更有利于土壤全碳的积累,复种轮作模式和休耕模式较连作模式更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积累,以“紫云英-早稻-玉米||甘薯”和“油菜-甘蔗||春大豆”模式表现最好。“油菜-甘蔗||春大豆”模式更有利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积累。2019年“油菜-甘蔗||春大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达到最大,且分别显著高出其他处理59.46%~84.38%、59.06%~84.47%和52.81%~71.40%(P<0.05),轮作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尤其是“紫云英-早稻-玉米||甘薯”和“油菜-甘蔗||春大豆”模式表现较好。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复种轮作模式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5种模式中“油菜-甘蔗||春大豆→紫云英-早稻-玉米||甘薯”复种轮作模式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