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昆明市城市主干道、公园、公共绿地、居民住宅及学校的秋色叶树种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常用的秋色叶树种约有31种,主要为乔木和灌木,其中,最常见的有银杏、滇朴、复羽叶栾树;从对11种秋色叶树种的物候观测可知,川滇无患子的变色起始时间最早,叶色观赏时间最长;在秋色叶植物的应用上,昆明各类园林景观秋色叶树种配置形式相对单调,以孤植和列植居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昆明秋色叶植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进秋色叶树的应用策略对于提升呼和浩特市的秋季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样地的方式对呼和浩特市的秋色叶树的种类、应用状况及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秋色叶树种在呼和浩特市有较大发展空间,其应用的方式、方法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在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从宏观和综合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其现行的应用策略,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和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秋色叶及观果树木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造景和绿化的基础材料和主题是植物,园林景观的效果也是在植物和植物群落形态、色彩及气味等因素的变化中不断改变。我国在园林造景和绿化中对秋色叶和观果树木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为了更好地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秋色叶及观果树木,本文从二者的概念出发,对其作用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有代表性的绿地进行调查表明,杭州秋季季相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有66种,观花植物较少,观果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丰富。秋果观赏期主要分布在中秋和晚秋,秋色叶观赏期主要分布在晚秋;观果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层,秋色叶植物主要分布上层;果实和秋色叶的主色调均为暖色。并从时间的纵横结合、空间的立体扩展和色彩的时空延展3方面讨论了杭州秋季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为杭州市秋季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秋色叶树种在杭州行道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主要道路秋色叶行道树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对行道树种在杭州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杭州市行道树中秋色叶树种有3万多株,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1种, 它们分别为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乌桕Sapium sebiferum, 银杏Ginkgo biloba,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珊瑚朴Celtis julianae, 榉树Zelkova serrata,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朴树Celtis sinensis,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等。悬铃木、银杏、枫香、无患子、水杉、乌桕、珊瑚朴、池杉、榉树和朴树等有较好秋色表现, 应大力推广。鹅掌楸做为行道树秋色表现不佳, 应选择适宜的道路环境栽种, 并加强养护管理。主要存在杭州市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主体行道树景观相似, 秋色叶行道树树种比例不合理, 配置模式简单且秋色叶树种分布不合理及道路环境恶劣等问题。建议挖掘本地秋色叶树种资源, 改变悬铃木一支独大的局面, 增加枫香、无患子、朴树、榉树、珊瑚朴等行道树的数量, 尤其是红色叶树种数量, 合理分配各秋色叶树种在城市道路中的比例, 使常绿与落叶合理搭配, 多采用复层结构, 合理分布不同秋色叶行道树, 注重树木本身生态习性, 加强养护管理, 尽可能创造适宜秋色叶行道树生长的道路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对棉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纤维比强度差异较大的3个棉花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以形成不同的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研究棉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纤维中糖类物质及纤维比强度间的关系。【结果】棉铃对位叶氮浓度随铃龄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曲线YN=αt-β;在棉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纤维中蔗糖、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含量随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蔗糖、纤维素累积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最佳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变化曲线相吻合,β-1,3-葡聚糖累积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差异较大。【结论】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反映了棉铃发育的氮营养状况,在棉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均存在一个有利于蔗糖、β-1,3-葡聚糖、纤维素累积及高强纤维形成的最佳对位叶氮浓度。棉纤维中较高的蔗糖和纤维素含量有利于纤维比强度的形成;棉纤维加厚发育前期较高的β-1,3-葡聚糖含量有利于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后期则对纤维比强度形成的作用降低。不同品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对位叶适宜氮浓度差异较大,进一步说明对位叶氮浓度影响棉花纤维加厚发育和比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对华中地区狮子山秋色叶树木种类、颜色、秋色动态、生长和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该区域秋色叶树木生长情况和应用等若干问题,提出如何才能使秋色叶树木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和能产生更为显著的效益。并在下文中总结分类得出该地区秋色叶树木有18个科,24属,26多个种,秋色动态较为丰富,对该区内秋色叶树木的应用和养护办法列出了若干方案。最后,通过对华中地区狮子山内秋色叶树木的应用调查研究,指出秋色叶树木在华中地区园林绿化建设中,应起到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秋色树种的概念及分布、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及部分秋色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荆州城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内的秋色叶树种的资源、秋叶颜色、生长状况、配置方式、观赏效果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荆州城区内种植的主要秋色叶树种有27种,来源于16科20属;秋叶呈红色系的树种主要有鸡爪槭、三角枫、南天竹、悬铃木、枫香、水杉、池杉等,呈黄色系的树种主要有银杏、复羽叶栾树、鹅掌楸、无患子等。分析了荆州城市在秋色叶树种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江汉平原乃至华中地区的城市利用秋色叶树种进行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余剑波  杨晓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166-167,219
以秋色叶树种在丽水市的利用为主题,调查了常用的秋色叶树种有16种及其应用形式,指出存在问题;并从乔灌结合的植物配置、丰富秋色叶色彩、不同变色期树种的应用、落叶景观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秋色叶树种在丽水市园林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人工控制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湿度,研究小麦叶气温差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以及对小麦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小麦叶气温差的控制强度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小麦叶气温差极值出现的时间逐渐提前,土壤湿度越大,小麦叶气温差极值出现的时间越早。在土壤湿度较小时,小麦叶气温差与光照强度的线性相关明显,随着土壤湿度的逐渐增加,两者之间的线性相关逐渐减小。土壤湿度较小时,上午蒸腾速率随着小麦叶气温差的增加而加大,当土壤湿度较大时,从上午开始,小麦叶气温差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就相反。小麦叶气温差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以及对叶片蒸腾速率影响的土壤湿度阈值为15%(占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王康英  谢文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95-16396,16400
[目的]剖析红豆草水分生理特性,为红豆草的开发利用和耐旱特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典型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红豆草营养枝(茎、叶、花)水势的日变化以及其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了含水率在各个时间段的变化情况,水势日变化与温度、湿度、光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试验表明,红豆草营养枝水势与温度和光照呈负相关,而与湿度呈正相关。当温度为最低值18℃时,水势出现最高值-0.193 3 MPa,最低温出现在早晚;温度为最高值30℃时,则水势出现最低值-0.650 0 MPa,一般高温出现在一天中的14:00~16:00这段时间。当光照出现最低值8.8 lx时,水势出现最高值-0.193 33 MPa;当光照出现最高值105 448 lx时,水势出现最低值-0.650 0 MPa。当湿度出现最低值45%RH时,水势也出现最低值-0.650 0 MPa;当湿度出现最高值61%RH时,水势也出现最高值-0.173 33 MPa。一天中含水率高值出现在早上8:00、中午12:00、晚上20:00,低值出现在16:00~18:00,为74.37%~74.59%。[结论]红豆草营养枝水势与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江汉平原为湖北省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孕穗至成熟期空气相对湿度偏高是限制该地区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气候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在空气温度逐年升高的同时,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也在相应增加。论文旨在研究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对小麦的产量效应,以期为提高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系统分析江汉平原近30年空气相对湿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气候室等设施于小麦孕穗期进行高空气湿度处理(处理时间为10 d),并以外界空气湿度处理为对照,于处理第5天、处理第10天、恢复后第5天、恢复后第15 天等时期取样,分析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旗叶及倒三叶SPAD值、叶片衰老进程、根系活力、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1)1983-2013年江汉平原空气相对湿度呈不规则波动,2-5年为一个周期,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达78%以上年份有12个;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江汉平原小麦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偏高,平均分别为77.4%和79.1%;表明江汉平原小麦孕穗期高空气湿度天气频繁出现。(2)人为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100%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旗叶及倒三叶SPAD值均降低,其中高空气湿度处理第5天差异不显著,第10天差异达显著水平;恢复正常空气湿度后,高空气湿度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幅度缩小,但仍低于对照水平。(3)空气湿度升高对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与SPAD一致,即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旗叶光合速率下降,撤除高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后,旗叶光合速率与对照间差异减小。(4)人为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100%条件下,分析旗叶及倒三叶丙二醛含量及根系活力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叶片膜质过氧化加速、根系活力降低,撤除高空气湿度处理后,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及根系活力与对照间差异幅度均减小,但仍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表明高空气湿度对叶片衰老及根系活力的副效应是不可逆转的。(5)空气相对湿度升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降低5.5%,籽粒产量降低10.0%,其中籽粒产量降低归因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降低,分析表明穗粒数较对照降低6.0%,穗粒重较对照降低4.2%。【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孕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导致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下降、膜质过氧化加速、根系活力降低,最终生物产量(含株高)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其中籽粒产量的降低主要归因于穗粒数的降低,其次为穗粒重。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叶双面红5~10 a生苗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南宁(桂南)和桂林(桂北)两地高温季节(7~9月)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升高,红花檵木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花色素苷却呈下降趋势,而净光合速率不断加强;由于桂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稍低于南宁,所以桂林的植株净光合速率稍低于南宁,红花檵木叶片的返青现象也没有南宁严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1年生苹果梨幼苗作试材,研究水分胁迫对叶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中叶水势值与土壤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变形双曲线;当土壤含水量在9.5%以下时,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水势迅速下降;当土壤含水量在9.5%以上时,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水势变化不明显。保证梨幼树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烤烟鲜叶的形状因素与其水分之间的关系规律。[方法]以云烟99为试验材料,选取其处于旺长期的鲜叶60片,采用传统方法测定叶片的形状因素参数及水分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覆膜及未覆膜的烤烟鲜叶叶片重量和叶片含水量均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的增加呈近似直线的增加,且叶片宽度对其影响比叶片长度对其影响显著,因此可以选择叶片宽度作为诊断叶片重量和含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鲜烟叶含水率与叶片宽度、叶片伸缩率和叶片面积这些形状因素相关性很小,线性相关系数几乎为0;未覆膜的叶片含水率稍大于覆膜的叶片含水率,所以在旺长期雨量充足的情况下,覆膜对保水作用不大。[结论]可选择叶片宽度作为诊断叶片重量和含水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夏季番茄生产中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日趋严重,北方地区由于夏季极端高温天数不断增多,导致夏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规模迅速扩大,严重为害夏秋淡季番茄的生产。目前该病害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只能是预防为主。以夏秋茬大棚番茄为试材,采用对比设计,设沟栽降温保湿法(简称为"沟栽法")定植和平畦定植(CK)2种处理方式,研究了沟栽法定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当温室大棚内平均最高温度为33~36℃时,利用"沟栽法"定植可使沟内番茄根际5~25 cm地温稳定在28℃以下,较平畦栽植平均降低3.1℃;沟内土壤相对湿度60%~80%时,5 cm地温均可降至28℃以下,降温效果明显。同时,随着根际土壤温度的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率极显著降低(仅为8.2%),较平畦栽植降幅达89.6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病情指数降低了27.36%,差异达显著水平。"沟栽降温保湿法"定植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在番茄生产上,采取"沟栽降温保湿法"定植可以作为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对赶黄草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及光照强度的处理,研究了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找到促使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赶黄草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最适宜范围分别是:温度10~15℃、土壤水分55%、光照强度100%。该试验结果对赶黄草种苗培育具有直接指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片早衰及子粒败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因素、水分、温度、光照条件和密度因素等是子粒败育的影响因素。选用优良品种、适宜密度、合理施肥、适时灌溉及排涝可以减少子粒败育,保证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0.
烤烟不同水分条件下成熟期叶片植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对成熟期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植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开度减小;同部位烟叶叶片增厚,栅栏组织加厚,海绵组织变薄,单位长度栅栏组织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细、变长,排列更加紧密,栅栏组织发达,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对于不同部位的烟叶,随部位的升高,叶片和栅栏组织都增厚,栅栏组织细胞和细胞数目均增大.因此生产上合理调控成熟期烟田土壤水分,控制叶片厚度,是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