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害虫及螨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发展及治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vermectins是一类新型的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农药,对多种害虫螨具有极了的防效。本文简要综述了家蝇、马铃薯甲虫,二斑叶螨等对avermectins的抗药性发展状况及其抗必俞有极了的防效家蝇对avermectins的抗性主要与表皮穿透性降低有关。马薯甲虫对avermectins的抗性主要与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有关,二斑叶螨对avermectins的抗性与其对药剂的排泄能力,代谢能力以及轭合作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对室内选育的抗甲氰菊酯二斑叶螨种群和天水、静宁采集的抗性二斑叶螨即天水抗性种群(Tianshui-Resistance,Tsh-R)和静宁抗性种群(Jingning-Resistance,Jn-R)对12种杀虫杀螨剂交互抗性和抗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用甲氰菊酯药剂筛选二斑叶螨38代,抗性达到247.35倍;甲氰菊酯种群对三氯氟氰菊酯、苦皮藤生物碱、氯氰菊酯、三唑锡和四螨嗪有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指数(RI)分别为19.53、19.02、12.13、8.80和5.13,而对克螨特、哒螨.四螨嗪、阿维菌素、哒螨灵、噻螨酮、毒死蜱的交互抗性指数均在5以下.Tsh-R和Jn-R二斑叶螨抗性种群对甲氰菊酯有很高的抗药性,RI值分别为103.76和92.30;对三氯氟氰菊酯、苦皮藤生物碱、氯氰菊酯、克螨特也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RI值的范围为5.04~29.76;对四螨嗪、哒螨.四螨嗪、阿维菌素、哒螨灵、噻螨酮、毒死蜱、三唑锡有轻微或无抗性,RI值均小于5.00.  相似文献   

3.
阿维菌素以其新型的作用机制,已成为防治二斑叶螨的主要药剂。因此,预测抗药性是否产生及何时产生,成为当务之急。以选择压力为约杀死种群60%的剂量,对二斑叶螨进行室内汰选,每隔5代用玻片浸渍法对种群进行测定,求得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室内该螨对阿维菌素抗性发展较快,汰选至20代时抗性指数为8.09。并且,种群中已有抗性纯合子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4.
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二斑叶螨的发生与危害、发育历期、产卵量、抗药性研究现状及机理;并提出了防治二斑叶螨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二斑叶螨对杀虫杀螨剂的多重抗性机制,为延缓二斑叶螨抗性发展及其抗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螺螨酯、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为靶标,通过室内抗性汰选获得二斑叶螨多重抗性品系(Mp-R),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Mp-R和敏感品系(SS)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活性差异,并估计了其抗性遗传力及相对适合度。【结果】经过连续50代室内抗性选育,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03.03,167.65和51.77倍,其抗性发展趋势分别呈"慢-快-慢","慢-快"及缓慢上升趋势;与敏感品系相比,3大解毒酶活力在二斑叶螨各发育阶段均未见大幅度上升,仅Mp-R品系卵中MFOs比活力上升幅度最大,为SS品系的1.8倍;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力分别为0.020 3,0.038 7和0.064 2;Mp-R品系相对适合度为0.381 8(Rf1),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殖不利性。【结论】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力最大,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甲氰菊酯次之;螺螨酯的抗性遗传力最小,抗性风险较低;阿维菌素、甲氰菊脂和螺螨酯混用有利于二斑叶螨抗性治理。  相似文献   

6.
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斑叶螨对杀虫剂抗性的发展和现状;并简要介绍了二斑叶螨抗性产生的原因、机理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砂叶螨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极大、难以防治和易产生抗性的农业害螨。为了研究朱砂叶螨杀螨剂神经靶标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进一步确定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理,采用同源基因克隆以及RACE技术,克隆朱砂叶螨杀螨剂靶标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1)基因全长,分析其序列特征。结果表明,GluCl1基因序列全长为185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33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N端含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有4个跨膜结构域,GenBank登陆号为KC543353。同源比对分析表明,朱砂叶螨与其他蜱螨目GluCl基因有高度的同源性,特别与二斑叶螨的相似度最高。研究还发现朱砂叶螨敏感品系GluCl1第3个跨膜区的G314,与二斑叶螨敏感品系相应位点的氨基酸G323一致,而二斑叶螨抗性品系相应位点突变为D323。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G323突变为D323和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有关。本研究为今后建立以朱砂叶螨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为靶点的选择性杀螨剂体外筛选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二斑叶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在我国的危害越来越大,已成为蔬菜、果树和花卉上的重要害虫。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二斑叶螨生殖特性、滞育、种间竞争力、抗药性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有效地.制二斑叶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六点始叶螨对常用杀螨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六点始叶螨对常用杀螨剂的抗药性。[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海南省海口市(R1)、儋州市(R2)与乐东县(R3)3地的六点始叶螨对9种杀螨剂的抗药性。[结果]对3个地区六点始叶螨的测定结果表明,始叶螨对9种杀螨剂均已产生抗药性,其中抗性指数较高的药剂是克螨特、哒螨酮和毒死蜱3种药剂,R3种群对克螨特的抗性最高,其抗性指数为39.0205;其次是水胺硫磷、三氯杀螨醇与虫螨腈,抗性指数在7.7441~15.0717;六点始叶螨对阿维菌素与甲氰菊酯抗性最低,仅为轻度抗性。不同地区之间六点始叶螨对同一药剂抗性指数差别不大。[结论]六点始叶螨对9种杀螨剂均已产生较高抗药性,杀螨剂应注意交替使用,同时结合使用一些新型杀螨剂,可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在二斑叶螨敏感和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ACCase基因的cDNA 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分析ACCase基因在二斑叶螨敏感和抗螺螨酯品系中的表达差异。【结果】ACCase基因(GenBank 登录号:JX424763)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 068 bp, 编码2 23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66.35 kD,理论等电点为6.38,包含典型的生物素羧化酶(biotin carboxylase,BC)、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BCCP)和羧基转移酶(carboxyltransferase,CT)3个结构域。结合其它物种ACCase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该基因与体虱(Pediculus humanus corporis)ACCase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ACCase基因在抗螺螨酯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与明感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利用RT-PCR技术在二斑叶螨中克隆到ACCase基因,ACCase基因的过量表达可能与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形成有关,为二斑叶螨的抗性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Color vision in the adult female two-spotted spider mi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ponses of the summer form of the adult female two-spotted spider mite,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Acarina: Tetranychoidea) placed in near-ultraviolet and green light are photopositive. The independent variation of these responses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separate receptor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对福安草莓主栽区5个草莓品种抗病虫性观察表明,公四莓品种抗枯萎病、褐斑病、灰霉病,中感叶枯病;且较抗红蜘蛛、蚜虫,中感斜纹夜蛾。法兰地品种抗灰霉病,中抗枯萎病,中感褐斑病、叶枯病;较抗斜纹夜蛾、蚜虫,中抗红蜘蛛。鬼怒甘品种抗褐斑病、叶枯病,中感枯萎病、灰霉病,且抗斜纹夜蛾,中感红蜘蛛、蚜虫。麦特来品种较抗叶枯病,中抗褐斑病,中感灰霉病;且抗蚜虫,感斜纹夜蛾、红蜘蛛。瑞菲品种较抗枯萎病,感褐斑病、叶枯病,中感灰霉病、斜纹夜蛾,感红蜘蛛、蚜虫。综合来看,公四莓表现综合抗病虫性强、品质较好、产量较高;法兰地、鬼怒甘抗病虫性较强;麦特来、瑞菲抗病虫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模拟抗性汰选出抗三氟氯氰菊酯截形叶螨种群。利用蛋白酶 K 及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盐等裂解叶螨细胞,提取基因组 D N A。参照有关大鼠、果蝇钠通道的核酸序列,设计25 、27 个核甙酸的引物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抗三氟氯氰菊酯种群和敏感种群进行扩增,产物扩增片段为300bp 。由扩增结果得知,引物设计合理,并可推测:截形叶螨对菊酯类农药产生强抗药性的原因并非是由于钠通道基因的突变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4.
1983—1984年在室内测定了10种化学药剂对苹果园山楂叶螨及其天敌中华草蛉、有益钝绥螨的相对毒力、选择毒效,用4种药剂在北京西郊的苹果园做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克螨特、三环锡、三唑锡、三氯杀螨醇为对天敌安全的高效选择性杀螨剂。螨完锡对天敌安全,对山楂叶螨卵—若螨期高效,但对雌成螨速效较差。双甲脒对山楂叶螨高效,对中华草岭安全,但对有益钝绥螨的影响很大。乐果、氧化乐果、二溴磷、二嗪农等4种有机磷药剂均对山楂叶螨无效或毒力很低,对天敌影响很大。田间调查表明,在常年正常使用化学药剂的苹果园,叶螨的天敌很少。在常年不使用化学药剂的苹果树上,天敌较多,对山楂叶螨的控制作用十分显著,天敌优势种为有益钝绥螨,两年调查的累积数量分别占天敌累积数量的81.3%和89.9%,其次为塔6点蓟马,占16.9%和9.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果蔬小型害虫登记用药现状,为果蔬小型害虫所用杀虫剂的登记管理和合理减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于2020年6月30日自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果蔬上登记的用于防治烟粉虱、白粉虱、蓟马、叶螨、蚜虫、介壳虫、斑潜蝇、黄条跳甲、木虱和锈壁虱10种主要小型害虫的杀虫剂,对登记的杀虫剂单剂及混剂的条目数量进行整体分析,并对所有单剂有效成分及其不同剂型的登记条目数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高用量单剂有效成分,分别从剂型和防治对象上进行用量分析,再将用量最高的6种有效成分、5种作物和5种防治对象进行组合,对已登记的组合进行用量分析。【结果】 登记防治蚜虫和叶螨的杀虫剂数量远多于其他类小型害虫;有效成分用量最大值、均值和范围排序前5位的小型害虫依次为叶螨、介壳虫、蚜虫、白粉虱和锈壁虱,并从中筛选出15种高用量单剂有效成分,其中石硫合剂、呋虫胺、三唑锡、吡虫啉、敌敌畏和松脂酸钠6种杀虫剂单剂有效成分存在用量差异大和离群高值点多的问题突出;登记杀虫剂单剂有效成分用量较高的剂型有结晶(粉)、水剂、可溶粉剂、水乳剂、烟剂和颗粒剂,用量较高的作物为苹果树、柑橘树、黄瓜(保护地)、黄瓜和十字花科蔬菜;三唑锡-柑橘树-叶螨和石硫合剂-苹果树-叶螨两种组合用量差异大并离群高值点多,究其原因可能与剂型和厂家有关。【结论】 为减少杀虫剂用量,减缓小型害虫抗药性发展,建议在最低有效剂量研究基础上,减少登记推荐用量异常高的农药产品,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较低的高效低风险杀虫剂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29"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抗性及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以常规棉品种"苏棉9号"为对照,对转Bt基因杂交棉"中棉所29"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抗性及生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29"对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对棉铃虫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强的抗性,但其抗性强度逐代递减;"中棉所29"田间的捕食性天敌总量比对照增加32.37%,但其寄生性天敌数量低于后者。"中棉所29"对炭疽病、立枯病和枯萎病具有一定的抗性,但对黄萎病基本上无抗性。"中棉所29"还具有成铃多、铃重高、烂铃多和衣分率低等特点;在非施药区,"中棉所29"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0.17%和22.67%;在施药区,"中棉所29"的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5.59%,皮棉产量与对照相近;种植"中棉所29"比对照增收节支1476.93元/hm2。  相似文献   

17.
经鉴定,福建省蝴蝶兰上的红蜘蛛为太平洋伪叶螨(Tenuipalpus pacificus Baker)。在大棚中测定了15%苯丁·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15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三唑锡悬浮剂(2000倍液)和20%丁氟螨酯悬浮剂(2500倍液)7种杀螨剂对蝴蝶兰红蜘蛛的防效,结果表明:从速效性、最高防效性及持效性方面来看,15%苯丁·哒螨灵乳油、45%石硫合剂结晶、73%炔螨特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蝴蝶兰红蜘蛛的防效最好,与其他3种杀螨剂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山楂叶螨(TetrangchusViennensisZacher)和李始叶螨(EotetrangchusPruniCoude mans)的药剂敏感性测定表明:药剂之间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虫种之间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剂的作用不因虫种的不同而改变;经多重比较,只有氧化乐果、DDV、石硫合剂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药剂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还测出:不同药剂对同一种螨的杀伤率不因采集地方不同而不同,更说明李始叶螨的抗药性强。  相似文献   

19.
The biology and bioregulatory activity of a populat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predatory two-spotted stink bug Perillus bioculatus F. are studied and the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this species of predatory bugs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amily Pentatomidae is analyzed. It is established that P. bioculatu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Colorado potato beetle by the natural biocenotic regulation method based on its reproductio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Genetic similarity of the Perillus bug to oth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ubfamily Asopinae is shown with the use of RAPD analysis of 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