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具有新思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因此,要组织农民、引导农民、扶持农民,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大力培养一代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教成果转化、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就需要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因此,农民培训项目是农民最急需、受益最直接、群众最欢迎的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增强农民的创业精神,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创业潜能,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取消一切束缚农民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让农民创造社会财富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让农村丰富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活力竞相进发。  相似文献   

4.
李美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99-3700,3703
研究了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副业化、农民兼职化、农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现象的根源,找出了传统农民转化为新型农民的素质瓶颈。认为培养新型农民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形式多样、适应需求,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发展新型农民要创新思路着力培养短板农民、重点培养一线农民、积极培养新生代农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想农民所想,办农民所需。只有充分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切实保障农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权益,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文章阐述了保护农民权益的意义,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权益新需求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农民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关键;而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塑造新型农民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本文阐述了塑造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的差距及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原因,提出了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郝晓燕  王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21-11923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对我国农民进行如下分类:生理需要的农民、安全需要的农民、社交需要的农民、自尊需要的农民及自我实现需要的农民。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不同需要的农民选择不同的培训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农民职业教育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民职业教育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包括制定完备的农民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新机制、现代化农民职业教育新模式、科学的农民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目前还存在着认识、行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要通过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新生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关系等途径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刘胜久  邬方柱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218-218,2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组织农民、引导农民,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平遥县岳壁乡从2007年起在全乡开展“农民讲坛”活动。所谓“农民讲坛”,就是农民主办,农民主讲,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一个宣传文化活动场所,是农民自我启发、相互教育的一个平台。由农民担纲主讲,讲身边事、谈身边理、传致富经,以看得见、学得着的特殊方式融入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民培养与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智力支撑。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新型农民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民素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农民和新型农民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经济行为素质和政治素质等五个方面的特质差异。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根本途径。然后从国家要加大农村教育扶持力度、农民自身要加大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广泛开展农村普法宣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对当前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民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53-4455
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应重视农民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新农民教育观念,加大农民教育统筹管理和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教育投入效益和实际效果,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级各类农民教育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与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管理,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培训工程是一项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系统工程,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笔者阐述了海门市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的主要措施、成效,并提出了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并且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具体含义,笔者认为包括农民身体素质的现代化、农民科技水平的现代化、农民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和农民专业技能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是加强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在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民培养现状及问题,从推动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为什么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什么样高素质农民、怎么样培育高素质农民三个维度,阐释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大意义,揭示了高素质农民这一称号的应有要义,回答了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路径保障,对做好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难点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认识、政策法制、教育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难点。面对当前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只有实施农民终身教育才能够满足所有农民的教育需要、解决农民闲暇娱乐问题、创建新的农村发展模式,实现农民终身教育思想向农民终身教育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54-155
现阶段我国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利用互联网的这些特征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可以拓展农民认知视野、增强农民主体性和自主性、提升农民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与从业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变迁。现阶段通过互联网进行职业农民的培训存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对互联网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提供更多适合农民的"互联网+"平台、增强农民对互联网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提高农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