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小虎  刘震  胡承孝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66-368,371
针对农林院校开设分子生态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农林院校学科结构和作者的教学体会,从教学目标定位、教材编订、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初步探索了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考了以该课程学习为契机的人才创新素质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考核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建设面临培育卓越农林新才及建设"金课"的新要求、新挑战.该文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根据目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通过改革过程性考核方式及期末考试内容、新增线上考核方式、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以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培育卓越农林新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为有效对接社会需求,针对地方农林院校法律教育产品的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地方农林院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导向,目标定位于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借鉴德国课程设置,探索合班授课单班研讨模式,将真实司法案例引入课堂,开设案例研讨课。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课上的参与度,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笔试、口试等多元化考核机制,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8)
植物保护专业是以培养"卓越农艺师"人才为目标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时,通过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当前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有效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探讨在农业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据专业特点增设开放性实验内容,采取综合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的作用,提出了以专业特点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承担农业领域的科研与智力支撑,而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与构建中。以探索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线,通过美国STEM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对比,发现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宽厚的知识维度、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机制中缺少非正式教育的外延学习。通过对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机制的改进,提出:"四大课程模块,柔性课程体系""开设研讨课程,创新科研训练""推行外延学习,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导师团队,贯通联合培养"的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力量,协同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从建立基于人—职匹配的学生选拔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程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以"积极学习、追求卓越"为内在动力的学业评价制度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农业大学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文章阐述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对高校教学的要求,介绍了新疆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教学改革措施。实施教学改革后,逐步构建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本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稳步提升。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疆农业大学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农林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实施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学习国外高等农业院校课堂先进理念,构建适合中国农业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和实践需求为核心,依托学生基础知识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建新知识并解决问题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局面,教师作导演,学生作演员,形成主动教与学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对植物保护类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3个植物生产类专业120名学生、上海市农业学校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贯通培养的2016级2个植物生产类专业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该课程非常有必要,但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借助移动教学平台/APP辅助课程教学、开展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林生物类专业学生化学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新时期培养一流农林人才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针对学生多层次发展需求,以构性相关理论和模块化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中文、双语、全英文等多元化教学,构建理论课3层次能力递升培养体系、实验课5模块3层次内容体系,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利用理论教材、学习指导、实验教材3主线固化成果和推广实践,探索学生化学素养和能力的阶梯式培养新机制。后续通过开展能力拓展、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推动学生化学素养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一流农林人才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崔莲花    高青山    李钟淑   《现代农业研究》2022,(11):63-66
“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三农”情怀 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为例,构建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 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新农科发展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园艺专业英语是将英语应用于园艺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为适应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园艺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介绍了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总结了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分析了影响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效果的因素,以期为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植物保护专业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分析了《普通昆虫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探讨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措施,包括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改革考核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晶滴胶标本在昆虫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学实验课程以昆虫标本作为学习材料和实验教具,昆虫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植物保护专业昆虫标本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晶滴胶标本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标本类型,因其自身的诸多优点而受到青睐.该文介绍了水晶滴胶标本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管理与维护办法,以期为水晶滴胶标本的制作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生物、制药、材料、环境、食品、植物保护、农学、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的有机化学水平影响到后续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高分子材料、药物学等课程的学习和个人的专业发展。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介绍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面的一点经验:分层次教学;用好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重视有机实验,提升学习兴趣;进行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精选教学内容;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以强化课程理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提出了过程考核、技术考核与实践结果考核并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综合性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课程设计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农林院校计算机类的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农药》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该课程主要特点及开设现状,分析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因素,指出《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要全过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兴趣为导向,自主分组选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不仅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也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9.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保障。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点。打造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是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途径。南京农业大学在优化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拓展线上线下与校内外资源、严抓教学质量与学习评价、完善制度与经费保障,多举措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切实推进"金课"建设,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一流农科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20.
"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生产类非植保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了适应专业培养和社会人才的需求,课程组基于多年教学积累,进行了"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从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科前沿融合;病虫害相结合开展实践,增加综合性探索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高等院校"植物保护学"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