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霞浦县是遭受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侵入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对2010~2015年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在霞浦县近海滩涂湿地的侵入为害、近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适时施用化学药剂除草配合种植红树林的综合治理措施,即施用"滩涂米草除控剂"、甲嘧磺隆与泥下割草能有效防治互花米草,减缓互花米草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
生物入侵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对入侵地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后果,所以评价外来种入侵的生态后果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重点.2005年8月-2006年4月通过对三个样地多毛类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生物量的比较,得出优势度指数:闸口>互化米草盐滩>光滩;个体数: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丰富度: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并以米草属植物为例,分析了其对入侵地区江苏盐城东台梁垛滩涂的多毛纲动物的影响,结合国际上对米草属入侵种的管理策略,提出几点关于东台米草属植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9,(11):15-15
近30年前,一种外来草本植物——大米草被引种到中国东部沿海的福建省宁德市飞鸾湾滩涂。引进大米草的初衷是保护海堤,但其迅速蔓延,蚕食沿海十几万亩滩涂,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导致沿海滩涂物种大量减少。20多年来,根治大米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通过K-means和等级聚类方法将黄河三角洲227个草本样方中的20个常见物种进行了聚类,用Kendall's方法对组内物种相关性及显著性进行了分析;将通过显著性检验后物种间距离与物种生长微环境(土壤水分、土壤盐分)、生境、物种所属分布区、物种分类距离、生活型及繁殖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所有物种被划分为8个同资源种团和17个亚种团。同资源种团与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和生境都显著相关;与生活型、繁殖方式、分类距离和分布区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分类方法所划分的一组物种,在统计上并不一定是显著相关。黄河三角洲地区经过显著性检验后的同资源种团,能代表物种所属的微环境,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其生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K means和等级聚类方法将黄河三角洲227个草本样方中的20个常见物种进行了聚类,用Kendalls方法对组内物种相关性及显著性进行了分析;将通过显著性检验后物种间距离与物种生长微环境(土壤水分、土壤盐分)、生境、物种所属分布区、物种分类距离、生活型及繁殖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所有物种被划分为8个同资源种团和17个亚种团。同资源种团与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和生境都显著相关;与生活型、繁殖方式、分类距离和分布区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分类方法所划分的一组物种,在统计上并不一定是显著相关。黄河三角洲地区经过显著性检验后的同资源种团,能代表物种所属的微环境,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其生境。   相似文献   

6.
经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初步确定黄河三角洲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物种达70种,其中外来入侵有害动物15种、有害病原微生物7种、有害植物48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的地理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植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对外来物种(包括有意引入物种和无意引入物种)进行生物入侵的风险性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资料、调研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郑州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评估标准,并对假臭草进行风险性评估,以期为外来植物在郑州可能造成的生物入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濒临渤海,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土壤结构性差,生态环境脆弱,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建设。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滨海盐渍土特点,依托山东无棣野外基地,开展耐盐植物繁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管理使用方便的,近海滩涂盐碱地高羊茅草的栽培绿化技术和白刺资源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崔广州  张绪良  张朝晖  徐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9-12600,1268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明确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对于保护和管理红树林湿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野外实地调查与不同季相红树林、滩涂和米草光谱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Landsat TM/OLI RS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得到1990、1997、2005、2010和2017年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数据,并结合动态度、空间叠置分析、质心迁移等方法分析红树林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7年,红树林面积整体呈大幅度增加,仅在1997—2005年间呈现小面积减少,其中在2010—2017年间面积增加最为剧烈,动态度为32.78%。相对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米草和滩涂与红树林的面积转化最大,其中1997—2005年共有4.70 hm2红树林转出为米草和滩涂,而2010—2017年间共有178.60 hm2滩涂和米草转入为红树林。1990—2017年,红树林与米草质心均向海迁移,且彼此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红树林面积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变化、外来植被入侵和养殖业发展对红树林的存在与繁衍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而人工造林工程与入侵植被治理对其具有积极作用,且作用大于前者。继续实施和深入研究红树林人工造林工程、米草治理方法和建立健全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体系是保护和管理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生态环境脆弱带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指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一大限制性因素。今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如何依靠科技支撑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从高效生态农业的本质出发,立足黄河三角洲区域特色和发展需求,分析明确了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支撑的重点领域,并研究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期探索出一条破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难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戴晖  陈启康  田曾元  顾拥建  沙文锋  朱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33-15135,15141
[目的]发掘米草耐盐、甜高粱甜秆、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甜秆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2年开展了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的远缘杂交研究,并对得到的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结果]试验得到了远缘杂交结实、移栽、杂交材料经济性状的试验证据;在经RAPD分析的14份杂交材料中,有5份具有与甜高粱、米草亲本共同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5份远缘杂交种具有甜高粱、米草亲本的遗传成分。[结论]该研究对于我国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指出了黄河三角洲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关键是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对编制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信息资源规划,建设区域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区域网络信息系统,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和修复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的生态系统,于2008年5—10月对其土壤甲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获得标本2 457头,隶属于30科46属52种,其中优势种有3个:覆盖头甲螨、盛若甲螨和大洋上罗甲螨。对39个已知种进行区系分析,华北区与华中区重叠率最高(89.7%),其次是与东北区和华南区,再次是与西南区和蒙新区,与青藏区重叠率最低(0)。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土壤甲螨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类型多样,多数甲螨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71-7972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3大三角洲之一,所涉辖区面积达2.65万km2。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土地质量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该研究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现状,针对该地区存在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开发效益低、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黄河三角洲湿地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还具有滩涂湿地比重大、湿地类型广泛以及淡水渔业初级生产力较高等特征;同时结合水文、生态及植物优势群落等要素对该湿地进行3级分类,并初步探讨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对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有利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黄河两岸植被的差异性,更好的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植被资源,在黄河两岸分别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区,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黄河北岸的物种多样性略高于南岸.根据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几个指标的计算,可以看出芦苇在两岸的群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两岸调查区域内的群落主要构建种.黄河北岸的植被主要以盐生植被为主,由于在黄河南岸实施恢复工程,南岸的植被中则出现了香蒲等物种,代表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陈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91-1993
分析了三角洲的现状和制约三角洲发展生态经济的因素,提出了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加快城市发展等3个方面来发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书明  宗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0-18082,1815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生态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经济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等是国内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对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产业规划、城市竞争力、体制机制、战略定位等进行了探讨,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