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岳阳市境内6个自动气象站2008年气温资料,对逐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下垫面、不同天空状况下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和日较差大小。同时从欧洲中心850 hPa温度场与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变化规律中探讨一些气温预报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门控循环(GRU)神经网络,利用地面气象要素小时资料(气温、气压、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建立湖南石门未来24 h逐小时气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度GRU逐小时气温模型预报精度随预报时次的增加逐步下降,决定系数(R~2)为0.996~0.906、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359~1.974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0.510~2.562℃,24 h气温预报准确率为62.529%,优于滑动平均自回归(ARIMA)气温预报模型,且能较好体现气温转折性变化。利用深度GRU模型对2019年4月至7月湖南省石门县逐小时气温进行预报,与欧洲中心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发现,其3、6和9 h的预报精度均优于数值预报,可为12 h内气温短临预报技术提供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干旱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果园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垂直、水平)分布规律,建立中心点与其他方位的温度关系,进而为今后用某点温度反演整个果园温度奠定基础,利用干旱区果园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小气候观测资料,分垂直、水平方向分析气温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气温日较差最大,阴天最小;夏季气温变率最小,冬季最大;3.0 m处和1.5 m处气温差异在晴天时最大,阴天最小,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高度气温高低关系也不同;B点日平均气温均最高,且逐时气温基本高于其它站点,各站气温均呈单峰曲线,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一致;建立果园垂直、水平方向气温关系模型,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夏季宁波市不同城市典型下垫面的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时气温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代表城市建筑特征的新河路平均气温最高,各站夜间气温较接近,日较差总体差异不大;不同城市下垫面之间的气温日变化总体趋势一致,但白天新河路的高温特点明显;各站平均气温的日变化速率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不同下垫面气温变化速率总体相似。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7—2018年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对辽阳逐1 h气温、日最高(低)气温进行检验,并采用最优滑动滑动周期法进行订正。结果表明:辽阳地区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整体为西部较高、东部较低;逐1 h气温预报和日最高气温预报整体较实况偏高,日最低气温预报较实况偏低;逐1 h气温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夏季7、8月份预报准确率与其他月份相比较好,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冬季各月准确率较高;最高气温准确率最高、稳定性最好,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订正后,准确率基本在80~90%;最低气温中西部地区订正后准确率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6.
刘洋  刘滨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21-11023,11140
利用吉林省20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65~2007年逐日地表温度以及气温的相关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吉林省43年来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地表温度变化与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65 ~2007年吉林省地表平均温度、地表最高、地表最低温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0.62、0.50、0.85 ℃/10a,且地温的升温幅度高于相应气温的升温幅度;2000年以后地表平均温度与平均气温之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分化,这主要是由于地表最低温度的快速上升引起的;地表日较差与气温日较差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地表日较差的下降发生在2000年之后,气温日较差的下降发生在1985年之前.  相似文献   

7.
周幼婵  王传辉  周顺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70-10973
[目的]分析1960~2009年贵港地区气温日较差的演变趋势。[方法]利用贵港地区1960~2009年来具有连续完整记录的3个气象台站的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等资料,对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地区气温日较差的演变趋势。[结果]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小于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夏秋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春季,各月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气温日较差空间变化倾向值形成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趋势;远离北回归线的台站极端日较差减小幅度最大,显著性强;靠近北回归线的台站极端日较差减小幅度较小,甚至呈弱增加趋势,但显著性水平不高。不同因子对日较差影响不同,日照与日较差正相关显著,总云量、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与日较差负相关显著,而与平均风速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贵港地区气候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7—2018年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对辽阳地区逐1 h气温、日最高(低)气温进行检验,并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进行订正。结果表明:辽阳地区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整体表现为西部较高、东部较低;逐1 h气温预报和日最高气温预报整体较实况偏高,日最低气温预报较实况偏低;逐1 h气温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夏季7月、8月与其他月份相比较高,冬季各月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较高;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最高、稳定性最好,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订正后,准确率基本为80%~90%;中西部地区日最低气温订正后准确率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气温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日光温室中短期气温预报模型,以2个冬季生产季的日光温室实时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日光温室1~7d气温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室外气温为输入要素的温室气温预报模型,最高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68~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3.1~6.3℃;2)最低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81~0.95,均方根误差(RMSE)1.5~2.2℃;3)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绝对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Rate(≤2℃)为78%~95%;4)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95~0.99,均方根误差(RMSE)为1.0~2.8℃,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结合目前气象台站"周预报"结果,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报温室内1~7d最低气温,并模拟日光温室内气温的逐时变化,可为冬季日光温室低温灾害预警及室内气温调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21年2—8月在武汉市群力大队观测的阳光玫瑰葡萄设施促早栽培数据,分析大棚内小气候特征,并建立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小气候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棚内外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气温最低值均出现在5:00左右,棚内、外气温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00—13:00和15:00—16:00,气温日较差为晴天>多云>阴天,同一时刻的气温值为晴天>多云>阴天;3种天气状况下棚内相对湿度最高值均出现在5:00前后,晴天时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5:00,阴天和多云时最低值出现在12:00—13:00,相对湿度日较差为晴天>多云>阴天,同一时刻的相对湿度为阴天>多云>晴天;棚内小气候与棚外当天及前一日的诸多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建立的棚内日均气温模型误差小于3℃,日均相对湿度模型误差小于5%,大部分结果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逐小时气温模型误差小于7℃,相对湿度模型误差小于14%,拟合结果均通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预报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1981—2010年平原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1—2010年山东省平原县的平均气温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30年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线性变化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日较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日较差最大,夏季日较差最小;四季的平均日较差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0年高温日数长期以来呈升高的趋势,低温日数长期以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ECMWF 850 hpa初始场的温度资料,采取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佳木斯地区7个观测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结合同时段7个站日最低、最高气温的观测资料,分析各站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的关系,并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对其回归效果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佳木斯地区的日最低、最高气温预报方法.结果表明,08时和20时的850 hpa温度与日最低、日最高气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月分站建立的温度预报方程对日最低、最高气温的预报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商丘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用商丘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M-K等方法确定气温突变年。[结果]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0.122、0.255和0.488℃/10a的速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以-0.217和-0.292℃/10a的速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为东部增幅大,西部增幅小;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东部减幅大,西部减幅小;年极端最高气温西部减幅大,东部减幅小;年平均最高气温有增有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在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73年前后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1989和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结论]该研究对商丘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气候规划、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厦门某日室外逐时干球温度数据组的拟合公式比较,得出高斯多峰函数的拟合精度高于傅立叶级数三角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斯多峰函数对厦门年逐时室外空气干球温度进行多峰拟合,得出拟合公式,其拟合的可信度为99.5%,0.5%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误差在±2℃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1~2001年江淮地区10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江淮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的气候特征及其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的气温日较差可划分为南、北、西3个气候区域,各个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呈现出明显或不明显的减小趋势,北区的减小趋势最为明显;江淮特别是江淮南区气温日较差的异常与江淮地区梅雨期的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以江淮南区梅雨期气温日较差为代表分析其异常与环流背景的相关关系,发现季风环流、南亚高压加强(减弱),副高减弱(增强),低层暖(冷)平流加强,空气柱厚度增加(减小),使江淮南区降水减少(增多),利于气温日较差偏大(偏小)。  相似文献   

16.
邢台市近57年四季长短和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智杰  许新路  王丛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80-1818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邢台气温明显升高,使得邢台市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邢台市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邢台市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①邢台四季分明,就常年平均而言,冬季最长,其次是夏季,秋季和春季长度很相近,秋季略短。②过去57年里,邢台各季节的长度和起止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21世纪以来,这种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最主要的变化特点为,春季发生的时段向前移了近13 d;夏季明显变长,开始时间变化不太明显,结束时间推后;秋季的发生时段变化不明显;冬季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比20世纪90年代缩短了10 d。③采用候温法和节气法划分的四季开始日,二者在春、夏、秋季存在明显差异,而冬季比较接近。日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日极端最高气温的增温幅度,且日极端最低气温〈3.0℃的天数(即霜日)明显减少、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即高温日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陈晶  蒲丽君  田佳  肖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26-12927,12930
[目的]研究魏氏拟尾柱虫的最适温度以及半致死温度。[方法]采用原生动物通用的测定方法,研究魏氏拟尾柱虫的最适温度以及半致死温度。[结果]温度对魏氏拟尾柱虫的分裂速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22℃下魏氏拟尾柱虫的分裂速度最快,日平均分裂次数为(2.456±0.706)次/d。[结论]魏氏拟尾柱虫的最适温度为22℃,半致死温度为36℃。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61 ~2004年南京市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高淳站、江宁站、江浦站、溧水站、六合站、南京站6个气象站点1961 ~200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南京夏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5℃高温日数和热积温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961 ~2004年南京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增温趋势,热积温数值虽有明显上升,但高温天数并没有显著增长;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夏季高温期,而70、80年代夏季气温有所下降,80年代是夏季气温最低的时期,90年代和2000~2004年的平均值普遍提高,90年代以后是一个夏季变热的时期.[结论]酷暑主要分布在60年代,凉夏主要分布在70、8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为0.542℃/10 a。春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夏季最小,季节变化呈高—低—高—低特点;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5月(13.6℃),最小值出现在7月(10.1℃);各月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份下降幅度最大,8月下降幅度最小。月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远大于最高气温,是导致年、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濉溪县1987-2006年20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表明,旬最低气温、旬最高气温、旬5日滑动平均最低气温和低于某一临界值的旬日数,均与旬均温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当旬均温>3.6℃、或10.0℃、或15.6℃时,整旬逐日日均温和5日滑动平均值一般不会<0℃、5℃或10℃。不同临界值的年度积温与年度合计温度、临界值以上的逐日合计温度和逐旬合计温度均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在只有逐旬气象资料的时候,可以利用逐旬合计温度来估算年度积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